如果公司贸然给你增加提成,那么你手下的人势必也会效仿你,要求公司增加薪金,这样公司在年前做好的计划势必就要更改。你也知道,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资金链的问题,如果资金链出现问题,那么企业一定会受到影响。企业的利益受到影响,员工的利益自然没有办法得到保障,这样,还有什么提高提成可言呢?
“Lina你想想,做一个企业要从全盘考虑,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利益而损害很多人的利益。我当然知道你很能干,业绩非常好,但是,即使是要给你增加提成,也要在公司开始下一年计划之前。”
经理孟林的话开始让Lina有一些动摇了,她本来就觉得自己贸然提出增加提成没有看准时间,所以胜算的把握一点也不大。
经理孟林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他拍着Lina的肩膀说:“这样吧年轻人,在公司进行上半年结算的时候,如果真的应该给你增加提成,公司会这么做的。”
Lina听见经理这样说,总算松了一口气。而经理孟林也用了模糊的口吻,巧妙地拒绝了员工的要求,既没有伤害自己和员工之间的和气,也让员工安心工作。
一般情况下,任何一个明智的领导都不会直接回绝员工的请求,他们会打模糊眼,借着“认真考量”的幌子拖延一段时间。这样做的优点如下: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个调查,看看这位员工是否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出色,或者他对公司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有怎样的作用,同时,这段时间内,这位提要求的员工必然是内心慌张不已,有些底气不足的人甚至会后悔自己的“冒失”之举,这个时候你再找他谈这件事情,取得的成果一定非常好。
要让员工心里明白,羊毛必然出在羊身上,如果一个企业想要“算计”你,作为员工的你只能落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下场。当然,话虽如此,却不能这么直白地说出来,而是隐晦地让员工意识到这一点,同时,上司也要清楚,员工这种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想法也是正常的。作为有机巧的说服者,要做的就是让对方明白并且相信,不管他提的要求能否被满足,对他而言都是一种收获,公司不会给他造成任何损失,相反,还会为他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这是在别的公司得不到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先以退为进,或者按兵不动,拖延一段时间后再解决,这样可以让自己掌握主动权,然后通过例举以往的例子来增加自己话语的可信度。员工也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如果上级的理由能够让他们信服,那么员工自然会妥协,继续更加努力地位公司效命。
“损友”也可以为我所用
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渴望成功的人喜欢借势借力,以机遇为跳板,因此大家挤破了头皮来寻找机遇。然而,对于“什么是机遇”却很少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某知名企业的关键岗位出现空缺,这是个好机遇,但是未必能轮到你头上,因此,机遇绝对不是没有坠落坐标的肉包子。当幸运对自己而言是一个未知数的时候,就不能称之为机遇,就像买彩票,你不能握着没有开奖的彩票把它视为自己人生的转折点。其实,机遇不是给人以美好希冀的事物,而是能为人带来实实在在的转机的事物。从这点看来,一切事物,不管好坏都可以称之为机遇,即使是一件不幸,只要利用得当,谁能说它对你而言不是“塞翁失马”呢?
清朝末年,在上海闸北区有一家梨膏店,生意做得非常大,店门口挂着“天知道”的牌匾。
“天知道”梨膏店的对面是一家水果店,梨膏店的发迹全靠这家水果店。
光绪八年,于家水果店从山东莱阳运到上海闸北区50篓梨,因为路途遥远,梨运到目的地时就开始烂,即使很便宜都卖不出去。
对面的小店里住着夫妻二人,正没有粮食吃,看到对面的于家扔掉很多烂梨,他们就捡回家削去皮,挖掉烂眼,吃起来觉得很甜,于是,他们把削好的碎梨切成小块,一个铜钱卖五块,生意非常好。
夫妻二人又到于家水果店把很多烂梨买下来。由于梨烂了不值钱,于家便一股脑儿地都便宜卖给了他们。夫妇二人把梨削好放到大缸用糖腌起来,这样一来更好吃了,一上市就卖得很火。
后来,夫妇二人到处收烂梨,削去皮后放到锅里熬成梨汁,制成膏糖。
在春天没梨吃的时候,人们便开始吃梨膏糖了,这种东西一下子成了南方的特产。
有一年,朝廷的钦差大臣在上海闸北区出巡时也买了梨膏糖,发现很好吃,就把梨膏糖带到京城献给慈禧太后。正赶上慈禧太后咳嗽,吃后觉得味道好,嗓子也舒服了,就传旨叫夫妇二人进贡梨膏糖。这下夫妇二人的生意做大了,开了一家梨膏店。
于家水果店老板在知道这些梨膏糖是由烂梨制作的以后,非常嫉妒,于是就在夜间写了“天知道”3个大字,贴在了梨膏店大门上。
第二天,夫妇二人一开门就看到“天知道”这3个字,愣了一下,就明白有人捣乱。丈夫哈哈大笑说:“我正想给咱们店起个名字,今天有人把写好的名字送到门口,真是太好了。我家店里的梨膏糖连皇太后都吃过,理应叫‘天知道’。我就用它当招牌了。”丈夫把招牌写得非常大,来的人都会问店名的含义,经夫妇二人一解释,这店的生意就更好了。
于家水果店老板看夫妇二人的生意更兴旺了,骂人的话也被人利用了,就更生气了。
他又在梨膏店的墙上画了一只把头缩进肚里的乌龟。
第二天,梨膏店夫妇二人又是一愣,但接着一起说:“咱们用乌龟当商标,梨膏糖可以止咳、延年益寿,龟代表长寿。”从那时起,这个商标成了上海的驰名商标。
什么是智慧?梨膏店夫妇二人的行为就是一种智慧。什么是机遇?水果店老板的欺压诽谤就是机遇。如果这对夫妇在受了屈辱后冲动地找人理论,恐怕只会毁了自己的生意,害自己生气伤身,可他们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把每一次打击当成机会,顺着“天知道”的诋毁来渲染皇太后对梨膏糖的喜爱之情;顺着“乌龟”的侮辱来宣扬梨膏糖延年益寿的功效。这样,不但生意没有破败,反而借着水果店老板一系列荒唐的举止愈加红火,这种成功的招数,不得不说是业余中的专业。
即使在今天,在尔虞我诈、硝烟滚滚的商场中,这种顺水推舟的策略仍然屡试不爽。
在软饮料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大公司是公认的“死对头”。双方在市场上的争夺从未停止过。
在美国及全世界范围内,可口可乐旗下的主打产品——碳酸饮料可口可乐,雄霸着市场的大半壁江山,远远领先于百事可乐。但其另一种橘汁饮料“沃特”,却不如百事的“激浪”畅销。
1964年,百事公司的激浪销量一直不错。后来,可口可乐推出口味与包装都相似的橘汁饮料沃特,但是却销量低靡。为了能扭转局势,可口可乐将沃特的定价定为比激浪少10美分,但会这依然没有扭转局势,因为激浪早就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先入为主,人们习惯性地购买信得过的老品牌,而不是去尝试新品牌,激浪的占有率高达80%,而沃特仅为4%。
2010年初,可口可乐总部任命克鲁尼·乔森为市场部经理。“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的第二天,乔森就策划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免费赠饮活动:即日起,凡购买激浪者,均可获赠沃特,买一赠一,多买多赠。全美所有零售点均参与此活动,包括商超、便利店、路边小摊等。
“干嘛要买激浪送沃特?这简直是反戈一击,帮助对手打自己!完全可以开展沃特的买一赠一活动,或者直接降价也行。白痴,脑袋简直被驴踹了!”可口可乐集团内部一片哗然。在得知此消息后,百事公司的ceo卢英德乐呵了:这不是在给我们做促销吗?白白送上门的好事。但在庆幸之余,卢英德也暗暗感觉到可口可乐一定心怀不轨,只是她思前想后,最终也没出合适的理由,毕竟这等帮别人打自己的“叛徒”行为在历来的案例中十分罕见。
大约一个月后,事情终于发生转变。很多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纷纷发出惊叹:“哇!原来沃特的味道也十分不错,毫不逊色于激浪!”而就在此时,可口可乐宣布终止赠饮活动。“大事不妙!”卢英德猛然发现苗头不对,连呼中计,可为时已晚。这时,无数人纷纷改喝沃特,其市场份额一下子飙升到了76%!
在庆功宴上,面对同事们惊讶而崇拜的目光,乔森解释道:“经过一系列调研,我发现沃特的口感完全不在激浪之下。也就是说,沃特销量不佳只有一个原因: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不高。所以,我坚信消费者一旦尝试了沃特后,必然会深深爱上它。另外,多年来顾客对激浪产生了一定的‘审美疲劳’,很多追逐新鲜的年轻消费者都希望有所突破,再则沃特的价格低于激浪,所以众人纷纷改喝沃特了。”
乔森接着分析道:“之所以要‘买激浪送沃特’,是因为沃特的翻身必须利用激浪较高的市场认知度,因此只好顺水推舟,烦请这位老对手带我们‘出山’了。”
很多事情都有正反两面,人际资源也是如此。丰富的人际资源中难免会鱼龙混杂,这是不可避免的,迎难而上往往会两败俱伤,费时费力。遇到麻烦时,要冷静下来寻找转机,巧妙地利用不幸制造机会,顺水推舟难,变害为利更难,关键看你能否像上述例子中的主角一样在利用对手使自己顺风扬帆。
如何使他人欣然为你效命?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假如一个人没有那种你所希望对方具备的美德,那就假装他有吧!”先给他戴一顶高帽子,公开地、大声地宣称他是个具备令你崇敬的美德的人,然后使他们在受宠若惊之余为了维系既得的光辉形象而情不自禁地将你对他们的定位作为他们奋斗的目标,然后按照你所指明的方向去努力。
希斯只是个来自缅因州的穷小子。他经过一番奋斗,不久就成了《星期六晚报》和《妇女家庭月刊》的老板。他是怎么成功的呢?开始时他根本付不起像别的杂志社那样高的稿酬,因此无法请第一流的作家为他的杂志写稿。于是,他就设法努力激发起他们的高尚动机。他分别写信给他们,请他们为了大众而写点人们迫切需要的“有益”的文章。他甚至说动了《小妇人》的作者阿尔科特小姐为他写稿。当时,这位小姐的名气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而希斯只是代她寄了一张100美元的支票给她最关心的一个慈善机构。(请注意:这100美元支票并不是寄给她本人,而是寄到一个最能够显示她高尚动机的地方。)
可想而知,阿尔科特最后一定是欣然同意为希斯写稿的,因为当希斯替她捐款后,她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慈善代表人物,名声是现成的,就差再写点稿来完善最后一步了,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名不见经传的希斯只是慷慨激昂地陈述公益事业的重要性,那么最多也就是得到别人一句“有时间会参与的,只是现在很忙。”但是,希斯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知道以自己的卑微地位单靠打着社会影响力的大旗发动名人写稿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想了这么个计策,先做好宣传和造势,然后让对方没有任何怨言地接受他的请求。
当然,策略的采取和实施要因人而异,对于修养良好的人而言,这种方法非常奏效,而对于一些修养不高甚至有些唯我独尊的人,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使他们为自己办事呢?
亨利·汉克是印地安那州洛威地区一家卡车经销商的部门经理,他公司里有一个叫佛雷德的工人,这名工人是由亨利·汉克公司的总经理直接决定录用的,虽然他的学历不高,但是他的专业技能却很高,是位非常难得的技工。但是,最近佛雷德的工作状态越来越不如从前,他经常迟到矿工,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考勤制度。亨利·汉克没有对他吼叫或以辞退相威胁,而是把他叫到办公室里来,跟他坦诚地谈了一番。
他说:“佛雷德,你是个很棒的员工。你在这条生产线上也工作好几年了,你修的车子也都很令顾客们满意。其实,有很多人都夸赞你的技术好。可是,最近你的工作状态不是很理想,这对于你的职业前景是非常有害的。你知道的,公司非常注重员工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出现职位空缺的时候甚至可以破格提拔优秀员工,我是说,可以忽略学历等硬性条件,凭业绩和日常表现来决定哪个员工适合做公司重点培养对象。你以前真的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技工,你知道不止是我,甚至有些高层领导都在无意中关注着你的成长,但是你现在的情况给这些关注你的人一种错觉:他们错误地高估了你。然而你和我都清楚,没有谁高估了你,因为你本身就很优秀,为什么具备了这么优越的自身条件后还要做些危害前程的事呢?我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是不是最近家里事多?如果有什么事,你大可以说出来,公司会尽力帮你解决,让我们看到原来那个积极向上的你,好吗?
佛雷德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这么优秀,是个这么受关注的人物,他还以为自己只是个无人问津的技工,只要把车修好了,考勤什么的都不用太计较,毕竟自己学历低、综合素质不高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了。经亨利·汉克这么一说,佛雷德彻底颠覆了对自己的评价,原来自己是那么受关注的人,而且还是个有望接替重要职位的员工。因此,他立即就自己散漫的工作态度道歉,并且承诺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毕竟,被亨利·汉克戴了那么一顶高帽子,谁还会不顾头顶的光环去做一些自毁形象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