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学一点说话艺术
24863300000016

第16章 曲径通幽,学一点言语变通术(2)

要知道,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尤其是对犯了错的人。如果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你仍然得理不饶人,那么就可能会激化矛盾,让双方都站在不能愈越,不能通融的死结上,甚至会使他原来的负罪感转化为对你的不满,甚至破罐破摔。而恰到好处的恭维、抬举,却更能使他人接受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斯坦丁是美国著名的试飞驾驶员,一次,他在距地面九十多米高的空中准备降落时,突然发现有两个引擎同时失灵,幸亏他经验丰富、反应灵敏,才没有造成天大的事故。

平安着陆后,他立即对飞机进行了检查,果然不出他的意料——飞机用油装错了。斯坦丁立即找到了那位负责保养的年轻机械工,机械工已经因为自己的重大失误而紧张不已,一见斯坦丁尽吓得大哭起来。

然而,斯坦丁并对他大家指责,反而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的维修保养技术我一直很赞赏,我相信这次只不过是你的小小失误,为了证明你干得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的F系列战斗机做维修工作。”

自那以后,那位维修工一直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再也没有在维修中出现过任何差错。

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智斗孟获时,“欲擒故纵”就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而斯坦丁所采用的也正是这样的技巧。他根本用不粗着脖子去训导有错的机械工,而是偏偏要夸他不错,让机械工自己去知错、改错。这样,既照顾了对方的面子,又让对方因欠了一份人情和信任而更加努力,可谓高明至极。

卡耐基就曾说过:“你希望对方怎么做,就要先把他标榜成什么样的人。一般来说,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时,通常自己也会感到不安或者沮丧。如果这时候你再对他大加斥责的话,一定会挫败他的自信人,甚至使他产生逆反心理。但如果你采取这种“标榜”的方式,效果就会好很多。因为恭维是用来协调人际关系的必杀技,也是用来成人成己的重要手段,巧妙的恭维可以为办事提供很大的方便。

董梅刚调来某班当班主任不久,就发现班上有个叫高文星的孩子十分调皮。他不但跟男生打架,欺负女同学,喜欢搞恶作剧,对老师也十分无礼。但董梅发现齐云元有一个优点,是领导能力强,班上的其它男孩子都愿意跟随在他身边玩。

于是,董梅在一次班会上这样评价班里的同学:“宋瑶瑶,你这周为班级画的黑板报真漂亮;李琳,恭喜你又一次拿到了班里的纪律流动小红旗……”当她念到高文星时,她直视着高文星,对他说:“高文星,虽然你现在还有些调皮,但我觉得你是一个天生的领导人才,所以今年我要靠你帮助我把这个班变成年级最好的一班。你一定很有信心做到这一点的。对吧?”

得到了这样从未有过的夸奖,高文星渐渐真的认真负责地维护起了班里的纪律,并且一点点地改正着自己的坏毛病,到了学期末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一个十分讨人喜欢的孩子了。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渴望被肯定是每一个人的天性,所以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着喜欢“戴高帽”、吃软不吃硬的心态。所以,在说服他人时,用抬举、赞扬的方式,就好像牙医用麻醉剂一样,病人仍然要受拔牙之苦,但麻醉却能消除苦痛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朝着哪个方面发展会受到肯定的话,那他多半会全力朝着那个方向前进,但埋怨或者斥责却完全起不到这样的作用,甚至会适得其反。

所以,要想改变一个人而又不伤感情,不引起憎恨的情绪,应该学会以抬举、称赞和让对方感到高兴的方式达到目的。

换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几乎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事情。这些事情中,有令我们感到高兴的,自然也有令我们感到委屈和不满的。

多数人有了不满的时候,总是习惯抱怨或者直接发泄出心中的愤懑,但是直言不讳刺激性大,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得罪人,造成许多矛盾,不容易被对方所接受。既然如此,那么就不如换个方式,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把你的不满表达出来,这样更容易达到目的。

王茜一直很注重跟老公之间的感情沟通,可是最近的几个月,她却发现丈夫对自己越来越不够重视了,白天忙着工作,晚上不是忙着出去应酬就是,上网逛论坛,彼此几乎连最基本的沟通都没有了。

于是,这天吃过晚饭之后,张莉问丈夫:“一会准备干什么?”

“看电视呀,新闻时间马上就到了。”

“看完电视以后呢?”

“一个同事约我八点上网,他今天刚申请了QQ号加了我,想向我请教一些QQ的基本使用方法什么的。”

“然后呢?”张莉问。

“没有了。”

“那当你办完这些事之后,能不能陪我聊一会儿,我想给你说说孩子的教育问题。”

丈夫一听,立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妻子道歉说:“对不起,亲爱的,最近我光顾着忙自己的事情了。对你关心不够,以后我一定注意,保证不再这样了。”

在这段夫妻间的对话中,王茜先耐住性子,等对方把缺陷充分表现出来之后,再以委婉的口气将事实列举出来,使之与缺陷相对照,从而在使对方听后不觉刺耳的前提下将自己的不满和委屈表达了出来,引发对方发自心底的内疚感,可谓是极具讲话的技巧。

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众多与自己相左的意见,面对这些不同的意见,你自然会申述自己的主张。不过,不同的表述方式所带来的效果却不尽相同。同是表达不满,直接表达虽不一定算是恶语,但一般人听来都会觉得多少有些不舒服。

而委婉的话有礼貌,比较得体,听了轻松自在,愉快舒畅。所以,我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不同意见时,还是提倡尽量委婉一些,不可只图一时痛快。

北京一家电器公司的待遇很差,职工多有抱怨,而公司领导却一直没有任何打算提高职工待遇的意思。

面对这样下属职工与日俱增的抱怨,一位部门经理打算提醒一下自己的老板,于是,便对老板感慨道:“近来我们公司迟到的员工越来越多,都没法正常工作了。”

“为什么?不是有制度吗?你的多提醒多教育啊。”领导说道。

“制度是有,可是了解了他们的情况之后,我确实也张不开嘴教育了。”

“什么情况?”老板好奇地问道。

“主要是交通不方便啊,坐人力车吧,觉得车费太贵;坐电车吧,又挤不上去,而且每月出的电车费也不够,他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以步当车,一文不费,而且还能锻炼身体,这多好的事啊!”领导说。

“不行啊,鞋袜走破了,他们也没有那么多钱总是买新鞋袜。不过我有个办法,如果您出个布告,提倡赤足运动,号召大家赤脚走路来上班,这样问题倒是可以解决了,不过咱们单位的形象可是要受到影响喽!”部门经理无奈地摇头说道。

听到部门经理这样暗藏在诙谐中的抱怨,领导也觉得不好意思起来,只好同意改善一下员工待遇。

一般来讲,我们之所以表达不满多是为了改变现状。所以,一旦与对方产生分歧,如果是正面的争论,所有人在正面争论中都只能充当失败者,无论他愿意与否。因为,十有八九争论的结果都只会让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或者,即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不愿意在对手面前俯首认输。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没办法得到有效的解决了,甚至还会为此而蒙受更大的损失。

因此,如果对方不小心冒犯了你,最好让自己大度一些,能宽容的尽量宽容,不要反应过激;如果真的不能忍让,感到委屈和不满时,最好不好立即发作,将自己的锋利遁藏起来,换一种方式来表达,这样,既不令对方感到难堪,也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遭遇尴尬时巧妙圆场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再社交应酬中从容不迫,洒脱大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尴尬的场面,自己感到不自在,别人也不自在,结果气氛凝滞,这样就会破坏彼此之间和谐的关系。

比如你的上司如果在公共场合遭遇尴尬,如果你不帮助上司解围,只想着自己脱干系,那么你在这个上司手下工作的时间也就不会太长了。

某食品公司因为产生质量问题而引起了很多顾客的投诉,很多记者闻讯到该公司采访。面对众多记者的询问,经理秘书害怕自己承责任,就对记者说:“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我们经理正在办公室,这个问题你们还是直接采访他比较好!”

一下子,记者们像巨涌的浪潮般闯入了经理办公室,经理躲也躲不开,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人应付记者们的狂轰乱炸。

事后,经理得知秘书不仅没有提前向自己汇报情况,还将责任全部推到自己身上,非常生气,不久就将这位女秘书解雇了。

产品出现了问题,对于公司领导来说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事。此时,领导最需要的就是下属能挺身而出,甘当马前卒,替自己解围。而对于下属来说,此时不仅要面对记者讲明问题的原因,还要极力维护领导的面子和威信,而不应该将责任推到领导身上。事情做好后,领导自然会记在心里。而这位经理秘书却恰恰在最关键的时候将领导推到了前面,让领导处在了十分尴尬的境地上,领导自然会觉得很恼火。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况,当你的朋友或身边的人与别人聊天发生矛盾争执时,夹在中间的滋味是比较尴尬的。如果现实生活中你是一个善于为你周围的人打圆场的人。那么,你就可以获得别人更多的赏识和信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一天,在一家馄饨店里,一位妇女要了一份自己爱吃的馄炖。馄沌端上来后,她想先尝一口汤。可汤的味道刺激了她的呼吸道,随着“啊嚏”一声,她的唾液和着喷出的汤同时落在了对面一位顾客的身上和碗里。

对面那位顾客一下子火了,大声吼道:“你怎么回事?太恶心了!”

妇女也被自己的不雅之举惊呆了,赶紧赔礼,脸上红一阵白一阵,面对对方的连连指责,口不择言地为自己找理由:“做饭的师傅,你干吗在里边放这么多辣椒?害的我得罪人家。”

混沌店的老板娘见此情形,就赶紧打圆场,对着厨房大手一挥:“师傅,再下两碗馄炖,这两碗算我请二位的。大家都消消气,和气生财嘛!”

两位顾客这才平静下来,表示接受,一场战争这样平息了下来。

有时候当人们因固执已见而争执不休时,造成僵持局面难以缓和的原因往往已不是双方的看法本身,而是彼此的争胜情绪和较劲心理在作怪。因此,我们在打圆场时要抓住这一点,帮助争论双方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争执,灵活地分析问题,为他们找好台阶,这样就能平息争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