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学妙用职场厚黑学
24862800000036

第36章 迂回进言,控制上司(3)

说完之后,东明看见总经理嘴边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于是,便以为总经理这次会提拔他,为他“加官晋爵”,殊不知,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从总经理的面部表情来看,了解他的人都懂得他下一步一定会“杀鸡儆猴”。最后,东明果然收到了一张辞退通知书。

东明被辞退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弄清楚上司的心思,更没有了解到上司微妙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上司毕竟是上司,职员就是职员,两者之间的壁垒虽然并非坚不可摧,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真实地存在:上司和下属之间存在泾渭分明的等级关系,而且是不可逾越的。

上司运用的某些权术,也许你只能后知后觉。即使上司看似答应了你的请求,其实到头来吃亏受苦的还是你自己,所以,切不可抓住机会不放,更不要专往上司的枪口上撞。

欲说服领导,就必须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最充分的论证,但前提是,你要熟知上司喜欢进谏的方式,更要摸透上司的心思。

所以,为了你能够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地发展,平时与上司打交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说看不起上司的话

上司之所以能够坐上那个位置,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因此作为下属,应该欣赏上司的长处,而不应该看不起上司,更不要说诸如此类的话:“当年要是没有我的帮助,他怎么可能成功?”“他若非夫凭妻贵,又怎么会升得如此快?”

你应该学会欣赏上司的优点,如他遇事沉着冷静、公事公办、富于冒险精神等,没有上司会拒绝下属的尊重,关键是你能否放下对抗之心去欣赏对方。

2进谏切忌直言

任何人都不想被当众指出错误,这关系到面子和尊严的问题,所以,切忌在众目睽睽之下指出上司的不足或缺点。其实,只要你时常记住自己的身份,便不难避免直说其非的错误。此外,进言要分时间、地点和方式,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3说你应该说的话

与上司打交道要时刻小心,当上司问你任何问题时,在你的大脑中应该快速闪过这样一个念头:他提问此问题的真正“目的”何在?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回答”,而不是一律据实以答。

4不可贸然向上司进言

中国古代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认为,属下不能随便向上司进言,即使进言也应该谨慎从事,贸然进言会有不可估量的危险。

5不要和上司称兄道弟

虽然公司不是部队,没有那么森严的等级关系,但是上下级也应该分清界线,做事尤其不可搪塞马虎,不可轻率地与上司称兄道弟,否则会给上司留下不可信赖的印象。

主从关系必须严格划分,不可乱了分寸,责权不明,未经授权而强出头,交谈时不可省去上司的职务,必须冠以“某某科长”、“某某主任”等,切不可凭哥们义气什么都忽视掉。

照顾上司的面子

上司就是上司,即使他私下把你当成“知己”或是“亲兄弟”,但是在官场或职场中,他只是你的上级,而你只是他的一位普通下属,所以在任何时候,下属都不要对上司的行为或举动评头论足,口无遮拦地胡乱讲话,更不要挑战上司的心理底线。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领导或管理者更是如此,这类人时刻希望在职员面前维护好自己的权威和面子,所以他们格外忌讳别人谈及自己的短处或不足。聪明的下属应该懂得处处照顾上司的面子。

有一次,张作霖在给日本“友人”题词时,由于不小心笔误,将“张作霖手墨”的“墨”字错写成了“黑”字。此时,站在一旁的下属立即说道:“大帅,您写的这个‘墨’字缺少了一个‘土’。”

一语完毕,弄得张作霖异常窘迫,一脸尴尬地站在众人面前。

此时,张作霖身边的另一位下属立即打圆场说道:“混蛋,你懂什么?大帅的意思是寸土不让!大帅又怎么能够轻而易举地就将‘土’拱手让给别人呢?”

不久,第一个下属被张作霖以某个借口调离了岗位,而第二个下属则成了张作霖最得力的助手。

现代职场中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你以为你是谁?”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当你发现领导的错误或毛病时,首先应该想到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年少时是个游手好闲的小混混,并且曾经出家当过和尚。按理说这都不算什么隐私,因为早已尽人皆知,但是,地位决定尊严,自从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就非常忌讳别人提及他的“短处”——卑微的出身。只要有人说到他的过去,比挖他家的祖坟更令他恼火,所以出身问题就成了“老虎的屁股”。

朱元璋孩提时有一个伙伴,自从听说朱元璋做了皇帝,就天天梦想着找他求个一官半职,于是,他连夜赶到京城,见到朱元璋第一面时,就大大地奉承了他一番,然后就在言谈举止中透露出自己想做官的想法。其实,朱元璋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儿时好友,却偏偏惊诧地问道:“来者何人?”

他则说:“皇上怎么连我都不记得了呢?咱俩从小一起光屁股在凤阳长大,你还记得不?小时候你干的坏事向来都是我替你挨打。”为了加深记忆,方不圆还说起他们儿时的故事。“有一次,咱俩一起到一户农家偷豆子,而且还用破瓦罐煮豆吃。豆子还没煮熟时,你就要吃,我没让,你就抢,最终咱们把破瓦罐打烂了,豆子散落了一地。而且还惊动了这家农户,他们追出来打咱俩,你飞快地跑开了,留下我只好挨打,怎么?如今你做了皇帝就忘记咱们小时候发生的事情了?”

这个人将儿时的恶作剧说得异常详细,为的是使朱元璋回忆起当年的往事,说不定他一高兴就能赏给自己一官半职。殊不知,厄运正在悄悄地降临,因为他触犯了朱元璋的大忌,并且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了朱元璋的“短”,朱元璋又怎么能够饶他呢!只见朱元璋龙颜大怒,吼道:“大胆刁民,竟敢私自瞎编故事来骗朕,朕儿时哪有这些不光彩的事?来人,推出去斩了!”

没多久,这个人便被腰斩,抛尸于京城街头。

朱元璋孩提时代的伙伴丧命的原因就在于他不懂得“避尊者讳”的道理。他本以为细说朱元璋儿时的趣事,就能获得朱元璋的理解和同情,殊不知这恰恰触及了朱元璋最敏感的那根神经,最终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不当众揭领导的“短”,这是交际场上一条铁定不移的规矩。在现代职场中,这条规矩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古人常说:“君乐不算乐,与民同乐才算乐。”现代职场中,有很多领导都学会了不少管理之道。为了笼络人心,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一些管理者经常会与下属一起外出游玩,但是作为下属的你,即使在业余时间与领导打成了一片,甚至亲密到称兄道弟时也别忘了,领导终究是领导,说话办事时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看不起或是戏谑领导的玩笑话一定不能说。

与领导在一起,该让的地方就要让,该谦虚的地方就要谦虚,该让领导出风头时就让领导出风头。

另外,上司犯错的时候,你一定不能揭穿他,反而要找机会替他掩饰或弥补,让他面子上过得去,即使这些事情关系不到你的利益,但是你不妨顺水推舟送个人情给上司,这样,你就不会担心因为拂了上司的面子而使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了,而且你工作也会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