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素书
24862200000006

第6章 原始章(5)

纵观历史,大凡成功者多数都懂得依据形势,顺水推舟。时机不成熟,他们只会静静等待,绝不会率意妄动。姜太公闲钓于渭水,诸葛亮抱膝于隆中都是最好的例证。但是,一旦时机到来,他们就会当仁不让,改变历史,造福于民。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公孙丑》中有句话:“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意思是说,虽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具有大智慧的人,无论做人还是处事,都懂得借力使力,不会做无谓的抵抗,不会用蛮力斗争。这正是:真理有如舟船,时运有如江河。懂得时机,依据事势行动,不仅省力,还可以很快达到目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宣王最喜欢寻欢作乐,他生性好斗,喜欢狩猎。他为自己修建了一个方圆四十里的猎场,圈养珍稀动物,不准百姓入猎场半步。圈占这么一个大猎场,需要大量占有耕地。很多失去耕地的老百姓也只能以打猎为生,但是打猎的老百姓又不能进入这个猎场。所以,老百姓怨声载道。

百姓的意见让齐宣王觉得非常不满。四十里的猎场在当时的诸侯国中已经算是首屈一指。齐宣王还是不满意,百姓的不满又让他觉得愤恨,他想:我堂堂一国之君,扩建一个小小的猎场,你们就这样。你们不让我扩建,我偏扩。

有大臣看到齐宣王这个意图,连忙让孟子去劝说齐宣王。如果再不停止扩建,可能会民怨沸腾,到时后悔就晚了。但是孟子却不能这样和齐宣王说,古代有多少帝王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没有看到事实之前,一意孤行的大有人在。齐宣王本来也不是什么明白的人,所以这样直接劝阻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孟子来到齐宣王的大殿,齐宣王问孟子:“听说当年周文王的猎场有方圆七十里,有这回事情吗?”

孟子回答:“我听说是有的。”

齐宣王说:“这样说的话,他的猎场算不算大呢?”

孟子回答:“百姓还嫌文王的猎场小呢。”

齐宣王看看左右的大臣,扬声道:“周文王这么大的猎场没有人说什么,我一个猎场才区区四十里,想要扩建还受到百姓的反对,这是什么道理?”

孟子说:“百姓嫌周文王的猎场小,是因为这猎场他们可以随意出入,和君王一起狩猎。百姓不仅感到荣耀,更多的是感受到君王的一种宽厚和温和。这样的猎场,即使再大,百姓也嫌它小。而我一到齐国就听见很多百姓说,齐国国君的猎场不但要扩建,占用老百姓的耕地,而且还不准百姓入内,凡是擅自进入猎场打猎的人,被发现以后立即处以死刑。这样的猎场即使再小,百姓也嫌它太大了。”

一番话说得齐宣王哑口无言。可以说,孟子很懂得说话的时机,也懂得顺水推舟。在齐宣王看来,自己比周文王也差不到哪里去,周文王的猎场七十里,老百姓没有说什么,自己的猎场四十里,老百姓就怨声载道。他心里不舒服、不痛快,所以决定逆民意,扩建猎场。君王和百姓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这个时候,大臣直言进谏,只能招来齐宣王更大的不满,他可能会进一步落实自己的想法。

孟子的巧妙就在于,他懂得按照齐宣王的思路,让齐宣王自己看到错误的所在。齐宣王自比周文王,拿周文王的猎场作类比,那么就顺着他的思路,让他看到周文王修建猎场是为了造福百姓,而他修建猎场只是为了能够娱乐自己。这种差别就是民乐与民怨的区别了。孟子这样做不但没有得罪齐宣王,还让他看到了问题的所在,一举两得。

时机总会有的,聪明人可以依据时机,顺水推舟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顺势而行总要比逆势而行省时省力。

其德越高,其行越远

【原典】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注曰:道高则名垂于后而重矣。

王氏曰:“识时务、晓进退,远保全身,好名传于后世。”

【释评】有句话:势有不至,运有穷通。历史上有很多才德超群而终生怀才不遇的高士,如孔子厄于陈、蔡,发出“吾道非耶?吾为何如此?”的浩叹;陈搏高卧华山,只赢得一个“睡仙”的雅名。然而德行的影响不仅仅是一时,正所谓“但其道愈高,其德愈远”。一般来说,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除了天时地利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人和。人和这个词,常常和德行紧密相连。

《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将立德放在人生的首位。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千年,而儒家思想也正是把社会上的一切问题归结为道德的完善和践履。儒家思想认为,个体的安身立命、国家的太平、政治的清明,归根到底是一个道德修养的问题。虽然有些夸大道德的作用,但是纵观古今,不难看出,德行越高的人,受到赞扬和肯定的声音越多。

《礼记·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春秋时期,楚国的孙叔敖就是因为好德行、过人的学识,最终成了宰相。孙叔敖年轻时,家境贫穷,以打柴为生。但他为人正直,经常仗义疏财,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调节邻里纠纷,深受百姓和乡邻的爱戴。一个人要成功,不能没有先决条件。虽然说孙叔敖隐居乡里,但是因为美名在外,也很容易就被渴求贤士的楚王发现了。所以才能一步一步进入朝廷,最终成为宰相。

德行并不能立竿见影,人与人在相处之间才能慢慢体会。对于初次见面的人,彼此德行怎样,互相并不知道。但是时间长了以后,通过为人做事,慢慢就会知道。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一个君王在建国之初,可能并没有什么建树。随着执政的时间越长,老百姓对他的理解也就越多。这个君王有没有德行,百姓也会看得清清楚楚。

晏子出使晋国,晋平公问他:“你们国家的国君,德行高还是不高呢?”

晏子用“小善”回答。

晋平公说:“我问的是你们君王德行的高低,难道这个先生您也不能和我说吗?”

晏子笑着说:“诸侯之间的交往原本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你今天这样直言不讳地问我,我也不能不如实作答。我们国君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称颂的美德啊!”

晋平公闻听此言,拜别晏子,回到自己的朝堂中间对大臣们说:“我原来不知道齐国强大的原因,现在知道了,原来他们国家不仅大臣有德,国君更是有德之人。”

有人不明白,问晋平公原因。晋平公回答说:“晏子竟然能当着我的面评价他的国君没有什么大的公德,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量。而这些背后就是国君的功德了。因为国君有德,所以才能让这样能言敢谏的大臣在自己的身边,所以齐国才能这样强大。”

一个人德行越高,所能容纳的才越多,取得的成就才越大。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的明君尧、舜和昏君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然后说:“治理天下的君王如果能够采纳大臣的意见,那么君王就会知道很多很重要的情况,那么他的亲信想要蒙蔽他也蒙蔽不了。”唐太宗连连点头,觉得魏征说得很有道理。

隔了几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他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写的东西,觉得这个人不但学问渊博,而且也懂得尧、舜是有道的明君,对桀、纣这样的昏君也很讨厌,但是他为什么干出很多荒唐的事情来?”魏征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因为觉得自己很有才气,自视甚高,骄傲自信,所以他也只能嘴上说说尧、舜的好话,但是做事情的时候依然按照桀、纣的样子做事,这样言行不一就自取灭亡了。”魏征的话又给了唐太宗一个提示,那就是,君王不应该只是嘴上检讨自己的缺点,还应该做出切实的行动来改正自己的缺点。

历史上的唐太宗就是因为能够不断地听取魏征的意见,用德行包容属下的态度,让国家一步一步走向繁荣。所以,唐朝出现的盛世之景,不能不说和唐太宗的德行有关。

一个有德之人和一个无德之人,他们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是不同的。历史上很多有名的残暴之君,都属于无德之君。所以,大多数的暴君最终都引起民愤,被迫结束了自己的政权;而一些有德之君,不但可以巩固好自己的政权,博得百姓的称赞,还可以将政权牢固地传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