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素书
24862200000004

第4章 原始章(3)

我国古代社会把道、德、仁、义、礼这五大要素作为上层建筑的主体。古代的许多经济思想家,虽然不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道理,然而却一致把伦理道德、礼仪法规作为天道的演化。古代思想家懂得“礼”这个字的深层含义,所以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礼字当先。古代有很多礼字当先的名士,因为懂得礼的重要性,所以即使自己权高位重,也可以收敛锋芒,以礼待人。

魏安王之弟,即魏无忌,号信陵君,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大公子之一。信陵君一向以贤德闻名,对于自己的门客,不论贤、不肖,都很谦虚,以礼相待,也从来不敢以富贵向别人自夸。因此方圆几千里的人才都来投奔,以致食客有三千人。

一次,信陵君正与魏王博弈,得到赵兵将寇北境而举烽火的警报。魏王立即停止下棋,欲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信陵君拦阻说:“是赵王出来打猎,不是入侵我国。”说完,又神情自若地与魏王下棋。魏王却惊恐不安,已无心再和信陵君下棋。不久,又从北方传来消息说,赵王真的是在打猎,不是入侵。魏王大为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赵王是出来打猎的?”信陵君说:“我的门客有能探听到赵王隐秘的人,他们总是向我报告赵王的活动,所以我能知道。”

魏国有个隐居的人,叫侯嬴,已经七十岁,因家贫,为大梁夷门的守门小吏。信陵君前往拜访侯生,想馈赠一份厚礼。但是侯生不肯接受,说:“我洁身自好几十年,不能因为贫困而接受您的财物。”信陵君设筵席大会宾客,都已坐好,他才带领随从的车骑,空着左边的上座,亲自去接侯生。侯生理理破旧的衣冠,并不谦让,径直上车,坐到信陵君空出的上手座位。信陵君亲自握着马缰,驾马车时也很小心恭敬。侯生对信陵君说:“我有个朋友在集市中做屠户,希望您能驾车陪我去拜访他。”信陵君驾着车来到集市中,侯生下车,见到他的朋友朱亥。侯生站着跟朋友说了很久的话,但是在说话的时候却暗暗观察信陵君的脸色。他发现,信陵君脸上的神色一直温和,丝毫没有一点不耐烦。这时候,信陵君的家中聚集了魏国的将相宗室,满堂宾客都等待着他回来饮酒。而信陵君正手执缰绳恭敬地等待着侯生。信陵君的随从看不惯,都在暗暗地骂侯生。侯生见信陵君始终面不改色,就辞别朱亥上车。到了信陵君家,信陵君引着侯生上座,向宾客一一介绍了他,并且极力赞美他,又起立为侯生敬酒。信陵君的举动让宾客无不惊异,侯生从此便成为信陵君的上客。侯生对信陵君说:“我所拜访的屠者朱亥是个贤人,世人都不知道,今隐身在屠户间。”信陵君听到侯生这样说,就多次去看望朱亥,但是朱亥却从不曾答谢信陵君。

有一次,秦兵包围邯郸,信陵君的姐姐是赵国平原君的夫人,多次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秦王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赵国都城很快就被攻下,谁敢救赵,等到破了赵就先打谁。”魏王恐惧,只好命令晋鄙军不要轻举妄动。平原君责怪信陵君说:“我以为你有救别人困危的崇高义气,今邯郸危在旦夕,信陵君就算不愿意救邯郸,难道也不救你的姐姐吗?”信陵君为此事很忧虑,屡次去请求魏王,魏王始终不听。信陵君便决定带一百多辆车骑去赵,跟秦军拼杀。路过夷门,遇见侯生,侯生却说因为自己年老而不能跟随信陵君出征。信陵君已经走出了一段路,但是因为有点气愤,而且心中也很好奇侯生为什么这样对自己,于是又回来见侯生。侯生悄悄对他说只要能够偷到魏王调动晋鄙的兵符,就能够使赵国得救。信陵君依照侯生的办法,果然得到了兵符。侯生又让信陵君带上自己的朋友朱亥,在晋鄙不想交出兵权的时候,朱亥就用锤子将晋鄙打死,并率兵八万进攻秦军。秦军在魏军、楚军和赵军的内外夹攻下大败,邯郸围解。赵王及平原君亲自到邯郸郊外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箭袋为公子在前面引路。赵王一再感谢说:“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

如果因为自己有了成就,有了名气,就在别人面前居功自傲,态度嚣张,那么最终会因为别人的嫉妒遭到打击。而那些懂得藏锋敛锐的人,才能带着自己的成就走得更远。

德才兼修,成绝代之功

【原典】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注曰:老子曰:“夫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者,散也。道散而为德,德散而为仁;仁散而为义,义散而为礼。五者未尝不相为用,而要其不散者,道妙而已。

老子言其体,故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黄石公言其用,故曰:“不可无一焉。”

王氏曰:“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合行好事;若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不可无一焉。”

【释评】孔子说“三十而立”,这个“立”是指立身、立言、立德。在古人眼中,一个人到了三十岁,首先需要的就是在社会上站稳脚。站稳脚也并不是说要拥有独立的事业,而是指能够独立生活,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自己能够养活自己,这就是立身。立身首先要修炼自己的德行,否则就很难站稳脚跟;立身之后是为人,为人讲究的是权谋,没有权谋,不容易成功。

立身和权谋是人生成功的两大基石,二者缺一不可。只讲权谋,不讲道德,终究要失败,要被人唾弃;只讲道德,不讲权谋,也会到处碰壁,寸步难行。

老子说因为人们丧失了道、德、仁、义,所以天道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用等级、法规性的礼教来规范社会。老子强调的是天道的本体,黄石公强调的是天道的功用。实际上,“体”“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古人认为,一个人想要成功,需要四个阶段的历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如果这四项都做得非常好,那么他就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倘若四项都非常完满,培养出的人就能德才兼备、造福社会。然而要做到德才兼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礼记·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君子要做到德才兼备,就需要小心翼翼地固守本性,无怨无悔地遵循道德,矢志不移地追求理想。说到底,就是面对各种诱惑不为所动。

《后汉书》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昌邑县县令王密,为了自己能够步步高升,始终打自己的如意算盘。这时,朝廷派了一个新太守上任。新太守杨震和王密本来就有一些交情,王密为了进一步笼络杨震,不惜血本拎着十斤黄金公然行贿。

杨震看到这些黄金,愤怒地质问王密:“我知道你有求于我,你明明知道我的为人却依然行贿,这是为什么?”

王密赶紧赔着笑脸说:“我给你送礼的事情,没有人会知道的。虽然大家都知道你的为人,但我是你的老朋友了,这些是小意思。”

杨震皱着眉头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湛湛青天不可欺。”说罢,断然拒绝了王密。在杨震看来,做了枉法的丑事,不但法纪难容,连上天都要报复你!因为杨震为官清廉,在历史上留下了“四知太守”的雅号,这句“湛湛青天不可欺”也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

为官自然需要一定的才能,但是做到四知太守杨震这样有德,才可谓是德才兼修。修身,使人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坚定的意志,处世为人,这种品德和意志可以为自己带来坚实的基础。

生活在春秋末年的师旷是当时很有名的乐师。有人评价他说:“师旷之聪,天下之至聪也。”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乐师,还是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博古通今的学者,时人称其“多闻”。

生活在晋国的师旷不仅在音律造诣上成就卓越,且凭借其满腹经纶和善辩的口才赢得悼、平二公的信任,进而参与了晋国内政、外交、军事等一系列事务。有古代文献记载,悼、平二公每每请教于师旷时,他都能“因问尽言”,引出一番严肃的治国宏论。而这些极为深刻的政治见解,都表明了师旷卓越的才能和博大的胸怀。

在政治上,师旷的主张表明他是一个有德行、有修为的人。他主张政治清明、德法并重,国君应“清净无为”“务在博爱”。同时,还需要借助一些法令来维护统治,他说:“法令不行,则吏民不正。”在用人方面,师旷主张对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应委以重任。他说如果“忠臣不用,用臣不忠,下才处高,不肖临贤,就会埋下乱政的隐患”。在经济上,师旷主张国君要实行富国强民的政策,只有人民富有了,政治制度才容易执行,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有良好的发展。即使在今天看来,这样的主张还一样有效。

晋国悼、平二公在位期间都达到了君主贤明、政平民阜,重振文襄霸业,师旷起了很大作用。不仅如此,师旷还多次随平公征讨,并代表晋国出使周朝。

师旷禀性刚烈,正道直行,从不趋炎附势,也不畏惧权势。面对平公晚年的骄奢淫逸,他一度直言进谏。

师旷不仅精于音律,而且博学多才,《拾遗记》中记载师旷曾“撰兵书万篇,述《宝符》百卷”,其著述不在少数,但大多流失。今存师旷传世之作有《禽经》一卷。在艺术方面,据《神奇秘谱》所载,《阳春》、《白雪》、《玄默》都为师旷的作品。

德才是古人修身时最基础的要求。而这两点对今天的人来说一样是重要的。做人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德才。评价一个人时,说他德才兼备,就是极高的赞美。自然,因为德才兼备,所以成功才有了基础。

审时度势,三分天下了于胸

【原典】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注曰:盛衰有道,成败有数;治乱有势,去就有理。

王氏曰:“君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国昌盛,尽心而行;君若无道,不听良言,其国衰败,可以退隐闲居。若贪爱名禄,不知进退,必遭祸于身也。

能审理、乱之势,行藏必以其道,若达去、就之理,进退必有其时。参详国家盛衰模样,君若圣明,肯听良言,虽无贤辅,其国可治;君不圣明,不纳良言,俦远贤能,其国难理。见可治,则就其国,竭立而行;若难理,则退其位,隐身闲居。有见识贤人,要省理、乱道理,去、就动静。”

【释评】历史上那些有着高尚道德,懂得如何立身处世的人,在走出去施展自己的抱负以前,大多数就已经对历史发展规律了然于胸。因为了解规律,所以可以对未来的发展做出相对的预测。所以,他们就成了能洞悉兴亡成败、治乱去留的玄机的人。因为洞悉了主观和客观的规律,对时事的变幻洞若观火,所以,天下的兴亡好像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一样。

其实,这中间的奥妙就在于入世的人懂得审时度势。对想要成就大事的人来说,审时度势的能力和眼光是非常重要的。搞清楚历史背景和历史发展的方向,才能避免历史性的错误。

懂得审时之人,可以在顺利时看到潜伏着的危机,在挫折中看到胜利的曙光。势包括形势、气势、态势等发展趋势。从哲学上讲,势的发展是事物运动的必然结果,它是不可阻挡的。度势,就是根据形势、态势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对客观存在的错综复杂的总的态势要有正确的了解,做到胸怀全局,由眼前推测未来,早作准备,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古人说:“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其理在于审时度势与本末强弱耳。”古今中外,无论是政治家,还是有成就的大商人,都懂得从实际情况出发,因时因地制宜。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君王,审时度势以后,往往会提出各种行之有效的施政方针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是这样一位政治家。很多人都觉得刘备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找到了诸葛亮。但是,诸葛亮也不是万能的。诸葛亮出主意,刘备还得做决策。并不是所有的决策都是诸葛亮一人完成的。

根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其实刘备也是一个善于审时度势的高手。他懂得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蛰居乡里二十八年,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将天下的一些形势尽收眼底。一个处于静态的人,很容易捕捉动态的信息。信息是活的,外面的信息很快就会传到家乡来,刘备就开始伺机而动。

张角起义爆发的时候,声势浩大,朝廷震惊。刘备根据自己的阅历,结合对历史的总结,判断出黄巾军起义一定会闹大,这支起义军和朝廷之间的碰撞也一定会异常激烈。汉室已经风雨飘摇,这样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朝廷已然挡不住了。于是招兵买马,打造兵器,招募乡勇,征讨黄巾军。

《易经》上说:“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天下睹。”时势造英雄,当然英雄看到的是风云,而常人只能看到自己头顶的一片天空。审时度势的人,一定具有特别的眼光。起兵之前,刘备依然面临着很多选择,比如说他可以自己带领军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他也可以去投奔势力较大的队伍,还可以用自己手上的闲钱去给其他军队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