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素书
24862200000002

第2章 原始章(1)

潜居抱道,以涉世立身

道不可以无始,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是经世治国之根本,谋仕、权变之准绳,涉世、立身之起点。而这五者也囊括了东方文明总体思想的原始理论。后世之人运用这五个方面,总结出以道为体为因,以德为用为果,济世以仁,处事以义,待人以礼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都在警示人们以此为做事为人的标准,方能有所收益。

苛己修身,做事先做人

【原典】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注曰: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曰:“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释评】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字在本质上是代表了一个原始本体的范畴外化,任何一个用于治国兴邦的思想体系,无一不将道德作为改造世界的根本。老子说过,由于世风日下,人们离天道应该有的和谐、完美越来越远,人们日渐丧失了淳朴和自然的本质,带上了矫情和虚伪的面具,所以不得不用伦理道德这些东西来教育。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伦理道德也不起作用了,所以开始提倡仁爱。在仁爱之心日益淡薄的时候,只能呼吁用正义,等到正义感也丧失殆尽的时候,就只能用法规来约束民众了。

道、德、仁、义、礼,这五个方面是天道因时因势之不同而逐渐改变的结果。所以说,这五个字有的时候是融合在一起,有的时候会在不同的阶段出现。

老百姓大约都不喜欢法制的教化,因为法制缺少人情味。但是,如果道、德、仁、义、礼都改变不了人们,就不得不用法制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要做到道、德、仁、义、礼这几个方面,就必须要苛己修身。

古人有着尊师重道的传统习惯,这就是用礼来修身的一种方式。宋代岳飞的老师周同力气奇大无比,可以拉开重达三百斤的弓箭。岳飞拜师以后,每天跟着老师勤奋学习,老师也将自己的技巧倾囊相授。老师去世以后,每逢初一、十五,岳飞都会到老师的坟前祭拜,痛哭一番,然后再拿起老师留给自己的三百斤重的弓箭,连发三支,表示对老师的思念和崇拜。而这份念念不忘恩师的真情,以后则转化为他精忠报国的忠心。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启蒙和引导。而尊师不但是对老师的感激,也是对知识的一种尊重。俗话说,做人要美,做事要精,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一个有道德、懂得礼仪的人,必定可以有一番作为。

东汉时期魏昭也是一个懂得尊师之人。在他年纪很小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名叫郭林宗的先生。郭林宗不但知识渊博,而且非常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理解来记住书中的道理。不仅如此,他还经常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人生。魏昭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说:“教我只念经书的先生到处都是。但是,像郭先生这样的却不容易找到啊。”

拜郭林宗为老师以后,魏昭就派了家里的奴婢去侍奉老师。因为郭林宗体弱多病,所以需要人侍奉左右。一次,郭林宗因病卧床,他叫来奴婢,说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但当魏昭将粥端到郭林宗面前时,老先生却说粥煮得不好,必须重新煮。一次、两次、三次,直到第四次,郭林宗才满面笑意地接过了粥碗。他对魏昭说:“以往,我看的都是你的表面,今天我才看到了你的真心。”

郭林宗将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尊师重道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人的一种修为。古人尊师,不单单是为了学问,更多的是为了能够建立一种德行。

孔子也说:“不学礼,何以立。”这里孔子所谓“礼”并不单单指礼貌,尊师重道是一种礼貌,端正言行也是一种礼貌。有礼貌,就有德行,但是这礼貌并不是流于表面,而是发自内心,就像魏昭一次一次将粥碗端到老师面前一样。真诚的礼貌可以换来人心,感动人心。

对国家的统治者来说,对人民也一样要有礼。古代的统治者一般都是高高在上,威严不容侵犯。古代多数得道的明君,可以说都是对人民有“礼”的人。这种礼,也并不是单指礼貌,而是包含了德行、仁爱。君主有德、有仁,百姓才能真正地得到教化。君主无德、无仁,百姓会立即失去信仰,没有了制约自己言行的准则。

无论对君主还是平常百姓来说,仁、义、礼、德融为一体,才是做人的最好模式。一个人想要在世界上安身立命,或者最终取得一些成就,这些方面都是非常必要的。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一个人喜欢自己的合作者或是为自己服务的人是没有德行、没有仁义之心的人。况且,无德无义之人,根本不可能有诚信可言,所以也注定不会有成功可言。

苛己修身,这是做人的原则,也是最基本的出发点。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做人开始。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这都是一条不灭的真理。

以道为本,顺天者昌

【原典】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注曰:道之衣被万物,广矣,大矣。一动息,一语默,一出处,一饮食(之间)。大而八纮之表,小而芒(纤)芥之内,何适而非道也?

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见之谓之仁;智不足以尽,故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不足以见,故日用而不知也。

王氏曰:“天有昼夜,岁分四时。春和、夏热、秋凉、冬寒;日月往来,生长万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纳百川,不择净秽。春生、夏长、秋盛、冬衰,万物荣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信,若能上顺天时,下察地利,成就万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释评】人们终生奔波,日夜忙碌,离不开运用世间万物以成就大大小小的繁杂事务。然而,人们并不知晓这一切都只不过是道体的本有功用(包括我们人自身在内)而已。天道之运用,需要人们的心领神会,这其实就是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要依天道而行。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有德之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要求自己德才兼备。无论是胸襟气度,还是信义才智,都是缺一不可的。

所谓顺天者,就是无论做人做事,不仅要人情练达,还要明察秋毫;既能知人善任,又要宽厚容人。明察秋毫而又人情练达,才能做到既知人善任,又宽厚容人。要做到这些,必须要德行高尚,守信用才行。而这样的人通常也被人们称为人中之俊才。

天道是世事的走向,有才学有抱负之人,不仅要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世事的走向。明白了个中的道理,才不会逆天道而行,才会顺应天道,做出一番成绩。

东晋时期的才子王猛就是一个懂得天道时机的人。王猛虽出身寒微,却聪明过人,而且无论看人还是看事,都有着独特的眼光。尽管他所处的年代兵荒马乱,但是他一直坚持开阔的视野,读了不少儒家典籍和军事著作,并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

因为王猛只是一个穷小子,这样高远的志向受到了那些达官贵族的嘲笑。然而,他对于这些人的嘲笑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一边求学,一边静观世事的变化,待机而动。

公元354年,东晋大将桓温率兵北伐前秦,大败秦军,驻兵长安城下。然而桓温伐前秦是为立功以确立他在晋朝的威望,目的是为了伺机篡权。所以,他只驻兵、观望,并不前进。

王猛听到桓温兵至关中,身穿着破衣烂衫去见桓温。在那些王公大臣面前,王猛向桓温讲述他对天下大事的见解,一边讲,一边捉破衣服上面的虱子,并且表现得旁若无人,神态自若。桓温有些吃惊,对此人不禁刮目相看。桓温问:“我奉天子之命,率十万精兵为民讨逆,可是关中一带的豪杰却不来见我,这是为什么呢?”

王猛说:“你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一路捷报连连,但是到了长安城下,你却按兵不动,没有人知道你在打什么主意。”

一番言语道破了桓温的心机,桓温叹息道:“整个江东的人才都没有你见识广博。”桓温想要邀请王猛加入自己的团队,做自己的谋士,然而王猛觉得桓温已经贻误战机,并且经过一番交谈,他也看出桓温见识短浅,所以断然拒绝了桓温,依然回到华山读书。

第二年,前秦苻坚招揽人才,听到王猛的名字,马上派人前去邀请。苻坚和王猛一见如故,王猛对时局的分析鞭辟入里,苻坚心服口服。自此以后,苻坚对别人说,他能遇到王猛就像是刘备当年遇到孔明一样。王猛也很明白苻坚的心意,知道苻坚是个有抱负的人,他觉得可以辅佐苻坚,成就一番大业。

苻坚任命王猛为中书侍郎,参与军国机密。后来听说平县这个地方缺乏治理,出现很多达官贵族鱼肉乡民的事情,王猛就出任县令,去治理平县。他刚刚上任就鞭杀了一个鱼肉乡民的酷吏。老百姓一片叫好,但是达官贵族却视王猛为眼中钉。他们联名把王猛告到了执法官那里,执法官自然和达官贵族臭味相投,不分青红皂白就把王猛送进了大牢。

苻坚听说了这件事情后也觉得王猛做事情欠妥当,他到监狱里责问王猛:“你一到平县就大开杀戒,是不是做得有些太过分了?”

王猛却不以为意,坦率地说:“自古以来,仁慈的君主统治国家,都知道民心所向最重要。因为平县太过于混乱了,鱼肉乡民的人都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人们失去了对这个国家的信任,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让他们继续在平县为非作歹,丧失的就不仅仅是平县百姓的信任,而是整个国家百姓的信任。如果您觉得我这样做有欠妥当,您可以将我处死。”

苻坚听完这一席话,对身边的大臣说:“王猛是管仲、子产一类的人啊。”然后,立即赦免了他。从此更加信任他,并委以重任。

王猛辅佐苻坚治理前秦的时候,整顿吏治,崇尚儒学,发展教育,鼓励农桑,团结周边少数民族。《晋书》记载:“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于是“兵强国富,垂及升平”。在王猛的不懈努力下,官场中贿赂请托、卖身求荣的腐败现象日渐消失,才尽其用、奉公守法的兴旺局面日益形成。

因为有王猛强有力的扶持,前秦才日益强大。王猛做事做人之道无疑就是顺应天道。顺天者昌,顺应民心者昌。知道老百姓要的是什么,知道民心所向,掌握好时机,采取了适当的行动,这也是王猛之所以取得成功的要诀。

顺应天道永远是人们应该遵守的成功要诀,纵观历史可见,逆天道而行的人最终将不得成功。而成就一世功名的人,大多懂得审时度势,懂得将天道作为自己行事做人的准则。

安居养性,尽修身齐家之职

【原典】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注曰: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于规矩者,得方圆而已矣;求于权衡者,得轻重而已矣。求(至)于德者,无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为君臣父子;昆虫草木得之,以为昆虫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迩之一身,远之万物,无所欲而不得(者)也。

王氏曰:“阴阳、寒暑运在四时,风雨顺序,润滋万物,是天之德也。天地草木各得所产,飞禽、走兽各安其居,山川万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讲明圣人经书,通晓古今事理;安居养性,正心修身;忠于君主,孝于父母,诚信于朋友,是人之德也。”

【释评】《易经》解释“德”为“赞助天地之化育”,佛教的解释是“慈悲喜舍”,儒家的解释是“博施济众”。这里所谓真正的“德”本来的意思是舍己为人,效法天道,成就世人。德是恩泽天下,让百姓大众各得其所,各得其位,各尽其才。也就是《礼记》中说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德”这个字的功劳就在于:对别人来说,使他们的欲望得到满足;而对自己来说,则是一种伟大崇高的品质。

张商英说:“世间万物有所求就有欲望,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是最大的不道德。但是,世间万物又都有规律,如果不讲道德,那么欲望也终将会落空。只有以道德为根基,才能有求必应,心想事成。尊崇道德,君臣父子才会各尽其责,各得其位;万物才能各依从自然规律生息繁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从这样的法则,大欲求必有大成就,小欲求也有小成就,万物也将充满无限生机。有德者,顺天道而行,以天下为怀,从政也好、经商也好、处世也好,没有不成功的。”

汉文帝刘恒,西汉有德之君,在位23年,简朴守业,成为后世君王的典范。他在位期间,因为天下受到连年战乱的影响,百姓生活异常艰苦。刘恒采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颠沛流离、饱受战乱影响的百姓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如果恰逢天下旱灾或者是虫害,他就施恩于臣民,免除各个诸侯的进贡,开放一些平时专供皇家狩猎的地方,供百姓渔猎捕获。在皇室开支方面,他率先带头,缩减自己的衣服、车马等,裁减政府机构多余的官吏,开仓放粮救济受灾百姓。

从当上皇帝一直到驾崩,文帝从来没有扩建过皇宫林苑,也没有无故增加过车驾人马。发现任何不利于百姓的条例,他都会急令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