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素书
24862200000019

第19章 本德宗道章(4)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满招损,谦受益。”这些都说明一个人如果太突出、太优秀,势必会让周围的人显得平庸无能;再者如果自满自得,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别人学习的楷模,那种目中无人的态度和桀骜不驯的性格,势必会遭到他人的嫉妒和暗算。有时,即使你不想得罪别人,别人也会出于嫉妒向你投射冷箭,如果你再口无遮拦,不懂得谨言慎行,而是张扬行事,太擅辞令,滔滔雄辩,那么你往往会面临倒霉,甚至有杀身之祸。因此,你不得不在某些场合收敛自己的“才华”,放下自己的架子,以谦虚的姿态示人,就可以化险为夷。

孔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小时候他便很聪明,那段令人津津乐道的“四岁能让梨”的典故更是被视为教育孩子学会谦让的表率。

但是,后来随着学问的增长,孔融在交际上不懂得谦让,得罪了很多人,最终因遭到曹操的忌恨而被杀。

孔融小时候才思敏捷。十岁那年,他和父亲一同去洛阳,他听说洛阳太守李膺名声很大,就自己跑到李膺的府第想见见他。

门卫见一个小孩子往府内闯,急忙拉住,问道:“你是哪家小孩,怎么敢私闯太守府第?”孔融一本正经地回答:“请你们进去通报,就说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就笑着问:“小公子,可有拜帖?”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是世交,又有师生之谊,无需拜帖,只管通报。”守门人听后,急忙进去通报。

这时,李膺正和许多官吏文人坐而论道,听了通报后,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的家庭是什么关系,于是叫门卫先请他进来。孔融兴冲冲地走进大厅,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他,心里很奇怪:自己和这个小孩素未谋面,为何他自称通家之谊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相交,不知祖上何人?”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前就有师生之谊。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这时,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孔融听了立刻反唇相讥:“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回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由此可见,幼年的孔融确实聪慧过人,但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孔融从小就会讽刺挖苦别人,全然不懂社会交际。如果说当时的孔融年幼,仍未通人情世故的话,那么他此后的作为则更是狂放。

官渡之战打响之前,曹操的阵营中本就已经人心惶惶,很多人都担心自己的命运。这时,孔融居然放肆地四处传播袁绍不可战胜的言语,弄得朝廷上下人人自危,也引起了曹操的忌恨,由于孔融是当时的名士,曹操并没有加害他,但心底已经动了杀机。

后来,曹操战胜了袁绍之后,把袁绍的儿媳甄氏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孔融于是写了封信给曹操说:“我听说武王伐纣的时候,把妲己赐给了周公。”曹操接到信后信以为真,结果查了很多书都没有找到这样的记载,于是回信问孔融:“典故在哪本书里啊?”孔融说:“我用今天的事去揣度古人的心理,想来应该是这样的吧。”曹操这才明白孔融是在讽刺他,终于忍无可忍,找了一个机会把虽然聪明,但总逆自己意志行事的孔融杀了。

孔融文采很好,名气也不小。在十六岁时,为了掩护受宦官迫害的张俭,与哥哥孔褒争死,此举被视为“义士”。于是孔融便名满天下,老少妇孺皆知。三十八岁时他就当了北海相。但是,孔融的脾气和架子也不小,和许多人一样,拥有自视过高、瞧不起人的缺点,尤其是听不进相反的意见。如果聪明的人不能将这些缺点战胜,那么,他的聪明势必会变成一把自伤的利剑。

对于自己的聪明,孔融从来不加以掩饰,并且还总是依仗着自己的聪明对君主或同僚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且口无遮拦地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全然不顾及他人的地位和感受,即使对权倾天下的曹操也不例外,只要孔融认为曹操做得不对,或者是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有机会就找茬儿,用讽刺挖苦和故意捣乱的方式来发泄自己对君主的不满,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才华和聪明。

即使曹操认为孔融很有才,而且来头和名气也很大,纵然轻易不敢处置他,但是曹操的心还是“外虽宽容,而内不能平”。从此,便更加记恨孔融了。

处于官场的人们,不得不从孔融之死中吸取一些教训,人贵有自知之明,君子为人处世自当审时度势,不可恃才自傲,自骄自满,目中无人地率性而为。即使孔融有才华,出身显赫,名气也很大,但是这些优点都被他恃才傲物的个性所掩盖。设想在群雄逐鹿、天下混乱的东汉末年,一代枭雄的曹操能够屡次迁就孔融的自满自得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对此孔融却毫不感激,并且在藐视曹操的基础上还多次得罪他,不仅挖苦讽刺曹操,还干涉他的政权,所以孔融被杀也在所难免。

才华是成功者的必备条件,更是成就事业、创造辉煌的基础条件,可是如果你不能完全控制它,有时它就会成为你的拖累。古往今来,历史上从来不缺乏有才华的人,但是成功者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最致命的通常是他们性格过于张扬霸道,恃才傲物,缺乏亲和力,自满自得,常常会与别人产生摩擦,所以成功对他们而言永远是可望不可即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原典】危莫危于任疑。

注曰:汉疑韩信而任之,而信几叛;唐疑李怀光而任之,而怀光遂逆。

王氏曰:“上疑于下,必无重用之心;下惧于上,事不能行其政;心既疑人,勾当休委。若是委用,心不相托;上下相疑,事业难成,犹有危亡之患。”

【释评】既要用人,又要怀疑,这对用人者而言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人常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方面是出于对事业成败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自身安危的着想。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晏婴曾说:“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意思是对国家来说,不吉利的征兆有三条,一是有贤人而不知道,二是知道了而不用,三是用了又不能充分信任,这是国不祥最重要的征兆。晏婴的话道理很深刻,层层深入地说明了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诫作为领导的人,最重要的一条用人原则就是,既然用了别人,就应该用人不疑。

有句话叫做:“三人言而市有虎。”说的就是用人方面的道理。魏太子要到赵国首都邯郸去做人质,魏惠王派大夫庞葱陪同太子一块去。临行前,庞葱对魏惠王说:“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魏王说:“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魏王迟疑一下说:“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魏王说:“寡人信之矣。”

庞葱说:“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庞葱话锋一转,说了他讲这个故事的真正用意:“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大王察之矣。”意思就是说,我现在要去的地方离魏王您在的地方比较远了,您看不见我的行为,听不见我说话。所看见和听见的都是别人对我的评价,希望大王如果听见什么不好的评价,一定要查证事实以后再做判断啊。

魏惠王宽慰庞葱说:“寡人自为知。”

后来果然有不少人在魏惠王面前说庞葱的坏话,魏惠王听得多了,受了影响。庞葱从邯郸回来后,魏惠王对他起了疑心,魏惠王早已把庞葱临行前说的话忘在了脑后,拒绝接见他,并罢免了他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