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曾受过这样的委屈:“我为人诚实纯朴,对工作又尽职尽责,可为什么总会招来别人无端的猜忌?”在烦恼之际也许正是我们应该反省的时候,因为智者不但善于决疑,更懂如何避嫌。古往今来的一些智士不但恪尽职守,而且更懂谨言慎行以避嫌疑,这样才不辜负民众的倾心重托、亲友的厚望及知遇之恩。
避嫌也能使人修身养性,启人心智。关于避嫌,古人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故事。
郭子仪是位大功臣,他在朝期间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他是唐王朝的中流砥柱。唐肃宗赏赐汾阳王府让他退休的时候安享晚年,他常常忘情声色以排遣时光。那时,唐德宗时的宰相卢杞并未成名。
有一天,卢杞上门拜访郭子仪,他正和一班歌伎忘情地欣赏玩乐。他一听到卢杞来了,马上命令所有女眷都到屏风后回避,统统不许露面。郭子仪独自和卢杞谈了许久,等他走后才让女眷出来,女眷们便问他:“平日你待客,从不让我们回避,今天为接见一个书生,为何这般慎重?”
郭子仪说:“你们不知,卢杞这个人很有才能,但他心地狭窄,人长得很难看,半边脸是青的。你们女人爱笑,平时莫名其妙的就好笑,假如见了卢杞那副尊容,你们只要有谁笑一笑,他肯定认为是在嘲笑自己,必会记恨在心。日后他若得志,你们和我的儿孙一个都活不成。”
不久,卢杞果然做了宰相。凡是得罪和嘲笑过他的人一律被他杀害抄家。而郭子仪一家不仅免遭祸害,而且即使稍有不合法的事情,卢杞也都要曲予周全,他认为郭令公曾非常器重他,大有感恩之意。
迎宾待客,虽是日常琐事,然则遇上卢杞这样的小人,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祸福往往就在顷刻之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是成就德行、避免祸端的良方,是修身养德的有志之士必须懂得的。北魏尚书袁聿修对自己的德行操守要求非常严谨,懂得避嫌,最终以爱民而名扬后世。
袁聿修是北魏中书令袁翻的儿子,为人清心寡欲,与世无争,以清廉的操守而受人仰慕。袁聿修在历任太子中舍人、博陵太守、尚书等职中一直为官清廉,当时台府郎间不免相互馈赠礼物,但袁聿修担任尚书十年,却从来没有接受礼物。他政绩显著,声名俱佳,方圆百里的百姓都称赞他。
尚书邢邵与袁聿修是老友,常开玩笑把他叫做“清郎”。大宁初年,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巡察各地,负责考察官吏的功过。在经过兖州时,正任兖州刺史的邢邵派人送他一匹白绸。袁聿修当即退了回去,并写信说:“这一次探望你,你和平时的行为不同,古人从瓜田李下经过还要避嫌,众人的议论是可怕的,要想不让人说三道四,就像堵住决堤的河水一样困难。你的心意我领,但不要让我留下自责。”
邢邵领会了袁聿修的用意,便回信说:“今天送予东西,是我过于轻率而没有多加思考,承蒙你来信教导,我心中已经没有隔阂了。老弟你过去是清郎,现在已经成了清卿了。”
袁聿修曾兼任信州刺史,在他任职期已满将要离开时,当地的百姓都带着酒肉痛哭流涕地挽留他,挤满了街道争着远送。由于当时正值酷暑,为避免百姓过于劳累,袁聿修连连停车答谢百姓的厚意并劝说百姓们回去。回京后,七百多位信州百姓请求为他立碑,并委托中书侍郎记载袁聿修的功德。可见袁聿修是多么受百姓的爱戴。
现实中,避嫌不一定非像古人所倡导的那样刻板、绝对。但是,古人的避嫌意识确实值得称道。清白守正,小心谨慎,总比贸然涉嫌,遭受牵连好。与其逞口舌之快,说出别人的避忌,不如收声敛气,这样才能远离祸害。
勤奋自勉,博学而多才
【原典】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注曰:有圣贤之质,而不广之以学问,弗勉故也。
王氏曰:“欲明性理,必须广览经书;通晓疑难,当以遵师礼问。若能讲明经书,通晓疑难,自然心明智广。”
【释评】人在漫长的求学路上,自身素质修养和努力固然重要。但个人的思维和探索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要适时借助于外力,对自己不能领悟的东西一定要学会不耻下问,只有多问才能博学。这也是一个人提高自身修养的有效途径。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后人都尊称他为孔圣人。孔子认为人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有一次,孔子参加鲁国祖庙的祭祖仪式,他不断地向周围人询问。有的人就嘲讽孔子什么礼仪都不懂。孔子听到这些非议并没有生气,他说:“把不懂的事情弄明白,这难道不是我迫切求知礼的表现吗?”
当时,身为卫国大夫的孔圉以虚心好学和为人正直而小有名气。正逢那时社会有个惯例,在最高领导者或有名望的人去世后,便给他封个谥号。根据这个风俗习惯,当孔圉死后,他就被授予“文”这个谥号,后人便都称他为孙文子。
当孔子的学生子贡闻之,便对此有些不服气,他觉得孔圉肯定也有不足之处,然后急忙去问老师:“孔文子有什么过人之处担当‘文’这个称号?”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圉这个人聪敏勤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求学为耻辱,“文”字不愧成为他的谥号。
古人为求“一字师”的例子也告诉了我们求学中要不耻下问。“一字师”,顾名思义就是由改一个字而得来的老师。把你的诗文改一个字,你就得尊称他为你的老师,从中也能体现出古代学者治学严谨、勤奋好学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我国古籍中曾记载了不少“一字师”的典故,下面举两个例子。
元代诗人萨天锡有两句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许多人对这两句诗加以称赞,但是一位老人看着这诗却摇摇头。萨天锡急忙向老者求教,老者说:“此诗虽好,只是‘闻’‘听’二字意思重复,‘闻’应改为‘看’。”他说,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的名句。萨天锡当下拜这位老者为“一字师”。“闻”改为“看”,不仅避免了句中前后重复,而且“看”比“闻”更直观,因而更能表现当时人物内心所迸发出的“厌”的情绪。
宋代人肖楚才来到溧阳主持事务时,一名叫做张乖崖的官员要宴请他。他看到张乖崖的案子上放着首诗,当他看到“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这两句时,思索后就提笔把“恨”改成了“幸”,然后说:“现在你正功高位显,奸人也不敢作势,天下又已经统一,太平无事,你应该感到大幸才是啊,为何还要独恨太平无事?不在情理!”张乖崖顿时醒悟,拜肖楚才为“一字师”。“恨”变为“幸”,这完全从当时国家的实际出发。古人用语先要炼“意”,然后再炼“字”。正是诸多学者对词语修饰的精湛,并且抱着对文字意境、修饰等高要求的求学态度才铸造了我国古代诗词文化的巅峰时刻。
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医家叶天士以虚心求教著称,就是在他成名以后也是日日如此。关于他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故事颇多。叶天士终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不管何人,只要自己不懂而别人会的,他都拜之为师。为了真正能学到知识,他曾改名换姓,拜当时的一名姓刘的名医为师;他也曾苦心装扮成穷人模样拜一位老僧学艺,学成后才说出自己的来历。他的老师各个行业和人群都有,有病人,有长辈,有同行,甚至还有和尚。当他得知别人善于治疗某种疾病时,就急忙前去请教,最终学成后才离去。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仅仅六年,他除继家学外,先后亲自登门求教过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叶天士的“师门深广”,虚心求教,不得不让人敬佩。
虽然叶天士名声在外,但他从不骄傲自夸。在治病的过程中,他放下姿态求助别的内行医生帮忙,碰上棘手的病例他从不逞强,虚心听取同行的建议。当一个偶然机会,他看到一位章姓医生最终把他的母亲治愈时,他逢人便夸章医生的医术比他更高明。
由此可见,保持不耻下问和谦逊的态度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不耻下问,虚心求问,勤于求问,还要善于求问。在当今这个知识至上的时代,只有勤学、勤问,才能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完成自己规划好的人生目标。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原典】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注曰:行欲高而不屈,言欲微而不彰。
王氏曰:“行高以修其身,言微以守其道;若知诸事休夸说,行将出来,人自知道。若是先说却不能行,此谓言行不相顾也。聪明之人,若有涵养,简富不肯多言。言行清高,便是修身之道。”
【释评】老子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正直的人,看起来外表却随和;真正聪慧的人,外表却好像有些笨拙;而最能言善辩的人,往往看起来有些木讷。这些道理都是修身的根本。
另本作:“高言危行,所以修身。”意思是说,身处乱世,言论一定要高尚,行为一定要谨慎,亦通。
能屈能伸是为人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屈可以转化为伸,伸又可以转化为屈,所以,在官场中要学会能屈能伸,有时候还要学会丢掉面子,先给人家做孙子,只有能给那些强大的对手当“孙子”的人,才能在以后当“爷”。
李宗吾认为汉高祖刘邦是古今厚黑第一人,深得“能屈能伸,先当孙子后当爷”的要领,他说:“刘邦天资既高,学历又深,把流俗所传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一一打破,又把仁义廉耻,扫除净尽,所以能够平荡群雄,统一海内,一直经过了四百多年,他那厚黑的余气,方才消失,汉家的系统方才断绝了。”刘邦是历代官场上最懂得屈伸之道的帝王。
“装孙子”就是屈的表现,刘邦是一个十分会“装孙子”的人,但这并不影响他最后“当爷”,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而项羽虽然英雄盖世,但他处处逞强,宁折不弯,不会“装孙子”,在这场争夺帝位的战争中败下阵来,最后不得不自刎乌江。
秦朝末年,人民不堪忍受秦朝的残暴统治,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一时间各路英雄纷纷响应。这个时候,刘邦趁机在沛县起兵,夺取了沛县,自称沛公,成为秦末起义群雄中一支农民军的领袖。
经过数年的征战,刘邦的军队成为秦末起义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推翻秦王朝,当时义军盟主与各路起义军首领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
在各路义军中,刘邦率先领兵进入关中,想在关中称王,不想离开关中。有个儒生看出了刘邦的心思,偷偷对刘邦说:“关中土地肥沃,地势险峻,位置适中,是成就帝王之业的风水宝地。将军只要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让其他义军进入,自可高枕无忧了。”
刘邦听他说得有理,马上调派军队,严守函谷关,不让其他军队入关。
刘邦刚刚调兵遣将完毕,项羽统率的诸侯联军就打到了函谷关。项羽早已经知道刘邦已先于自己入关,本来就不高兴,现在一看,刘邦居然将关门紧闭,不让自己进去,不由得勃然大怒,于是他命手下的大将英布夺取函谷关。英布骁勇善战,不一会儿就攻占了函谷关。随后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函谷关,并与将士们约定第二天天亮后攻打刘邦。
当时,项羽的兵马有四十万,驻扎在鸿门;刘邦的兵马仅有十万,驻扎在灞上。双方兵力悬殊,且相隔只有四十里地,刘邦的处境十分危险。
这个时候,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有旧,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良,并建议刘邦赶快到项羽的大营中赔礼道歉。当刘邦知道项羽要攻打他的时候,急得直跺脚,一个劲儿地说:“这可怎么办?”
张良献计道:“项羽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要平息他的怒火,让他不杀你,你就要向他道歉,并装作很服从他的样子。”
刘邦想了一下,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先“当孙子”了。
第二天清早,刘邦就带着一百多个随从到鸿门拜见项羽。刘邦一见项羽,满脸堆着谄媚的笑容说:“我跟将军同心协力攻打秦国,将军在河北,我在河南,没想到我先进入了关中。我之所以关闭城门,是为了防备强盗,哪儿知道有人因此挑拨我和您的关系。”项羽见刘邦低声下气地跟他说话,满肚子的气也就消了一大半,又见刘邦送上一对玉璧,气也就都消了。就这样,刘邦通过“装孙子”逃过了一劫。
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接着分封天下诸侯。此时他对刘邦还有戒备之心,虽封刘邦为汉王,但没有把关中封给他,而是将巴蜀分给他作为封地。
刘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率先进了咸阳,结果不但没有分到好一点的地方,还被贬谪到巴蜀去,鼻子都气歪了。因为巴蜀山高水远,道路艰险,交通不便,当年秦朝政府把那里作为放逐罪犯的地方。项羽封他到那里称王,等于将他变相流放。
刘邦虽然很不高兴,但他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大丈夫做事要审时度势,能伸能屈。现在项羽势力大,而自己势力小,只能暂时顺从他,先去汉中,以巴蜀为立足之地,安抚百姓,养精蓄锐,广招天下豪杰,以求东山再起。
为了进一步麻痹项羽,刘邦带着人马进入汉中后,就命人烧掉了栈道。
听到刘邦烧掉了栈道,项羽很高兴。然而,项羽不知道“火烧栈道”只不过是刘邦耍了一次手段而已,他这是向项羽示弱,意在麻痹项羽。刘邦进入汉中后,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等到实力已能与项羽抗衡之时,突然杀出汉中,把项羽打了个措手不及,并最终在楚汉之争中笑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