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不可能重来:活出精彩的自己
24861800000031

第31章 给生活一张漂亮的脸(4)

她是一个40岁的女人。离婚了,一个人带着十多岁的孩子,过得有滋有味。我的好友和她是邻居。她们住的是平房,小城中平房已经不多了,好友马上也要搬到楼房去住了。在她准备搬家的那段日子,我认识了这个女人。

她的丈夫在3年前抛弃了她。这个年月被丈夫抛弃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她丈夫找了一个小姐,然后跟她离了婚,就这么简单。我们这个小城中这样的事情实在不算什么新闻了,这种事情仿佛太多了。大多数的女人在离婚后都会萎靡不振、哭哭啼啼,继而成为众人可怜的秦香莲,反正离了婚的人在我眼中就是这个形象,太像黄脸婆了。

然而她太出乎我意料了。

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穿着一身休闲的运动装,鲜红的,根本不像40岁的人,她来找我的朋友借铁锨,见到我,她微微地一笑:“夏天快来了,我去锄点泥,然后种些荷花。”只这一句话,我便呆住了,一个有心情种荷花的人,你说她会有怎样的心态呢?

随着我们的接触越来越多,我简直不相信她是40岁的离过婚的女人。她和她女儿总是穿得特别漂亮,我还亲眼目睹两人捉迷藏,如果没人告诉我她离了婚,我还以为她婚姻一定十分美满。

然而她说:“离了婚的女人就该下地狱吗?离了婚就该每天哭丧着脸吗?告诉你吧,那都于事无补,只会让你更加悲伤,只会让你老得更快,只会让你成为现代祥林嫂。”她的明白真让人折服。

在下班后,她还练习书法、画画,她的画相当有品位。40岁的人了,竟然和女儿一起去学二胡,而且拉得满是那么回事。她的生活简直让人看了眼馋,在早晨我心血来潮起来跑步,居然会碰上她们母女,原来她们每天坚持,已经好几年了。

总有令我惊奇的地方。“十一”放长假,我去找她,发现大门紧锁,后来一问,原来她和女儿去了九寨沟。回来后看她的照片,是一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小妇人。我问她,是不是又有了新的爱情?她摇头:“我再也不会轻易爱上男人了。”

“你怎么这么容易放得下?”她笑了,然后伸出胳膊让我看,上面是个醒目的疤痕。“被他抛弃后,我自杀过,醒过来之后,我看见阳光灿烂地照在我的床前,我一下子想通了,他值得我为他这样吗?太不值了。那一个时刻,我如同凤凰再生,觉得自己又活了一遍。其实很多事情想通了都一样,没有过不去的河。我开始慢慢忘掉一切,然后重新安排我的生活。我把扔掉多年的画笔又拾了起来,然后又开始写些东西,我发现我居然比过去活得还好。我女儿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她从我这里感受到的只是快乐,作为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她感受最多的是生活的乐趣。”

她的这一大段话让我一下子折服了,这样的女人,你怎么可能不以欣赏的目光去看她?在以后的日子,我们接触越来越多,我们一起听音乐,一起带孩子去旅游,有了好书大家传阅。我们偶尔也极其放纵,比如化了浓妆去跳舞,就像白先勇的小说中写的一样,从她身上我感受到一种很久以来没有的冲动。有一次她跟我开玩笑说:“我交了一个忘年交。”比我大10岁的她,是我最欣赏的女人,因为她把生活打理得令人羡慕,有时候我想,我到40岁还会有如此好的心态吗——我很怀疑。

好友终于搬走了。我依然往她家跑。有一天我去她家,她正在院子里画画,画的是她自己种下的荷花。那一池的花开得正灿烂,我看见她画了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子,长发飞扬,旁边是一枝荷,那女子的脸上有一颗泪珠。我被这情景震住了,一时没有一句话可以说出来,感到眼睛发酸。

我们就那样沉默了好久。这种女人之约让我感慨万千。我很庆幸我有个这样心灵之约的朋友,她像一朵在红尘中微笑的百合,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种清香环绕着我,让我凡俗的心逐渐远离尘嚣,保持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态生存着。

如果你已经决定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别样的光彩,那么无论是怎么的困难,都不能羁绊住你迈向希望的脚步。

总有一种角色适合我

作者:佚名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夕阳西下。这时,一头狮子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此时,一只羚羊也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

话说这只狮子发现了一只羚羊,追了半天也没追上。别的动物笑话狮子,狮子说:“我跑不过是为了一顿晚餐,而羚羊跑却是为了一条命,它当然跑得快了。”

是的,无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奔跑,尽管有的为晚餐,有的为生命。因为目的从来是没有过失的,错误与罪恶总是出在手段上,犹如猎手只瞄准而不射击,士兵只呐喊而不冲锋。

也许你奔跑了一生,也没有到达彼岸;也许你奔跑了一生,也没有登上峰顶,但是抵达终点的不一定是勇士,敢失败的未必不是英雄。不必太关心奔跑的结局如何,奔跑了,就问心无愧;奔跑了,就是成功的人生。

人生之路,无需苛求。只要你奔跑,路就会在你脚下延伸,人的生命就会真正创新,智慧就会得以充分发挥。

生活中,那些所谓的成功者总是被善意地夸张着,好像他一生下来就证明了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而那些曾和你我一样的凡人,却在一遍又一遍地演绎着试图证明自己不是凡人的闹剧。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之后,凡人终于发现其实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凡人。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点,所有的一切事情的得失就似乎都算不了什么了。一次次相遇的错过,一次次逝去的优越条件,一个个失败……凡人问自己:“这难道就是凡人的悲哀吗?”凡人就是凡人,凡人只有凡心。于是凡人对自己说:“何必沮丧呢?我干吗要庸人自扰地看着别人的角色而懊丧呢?这个世界一定有一种角色是适合我的。”

凡人渐渐发现,凡人也有成功的时候,一个善意的赞扬、一次深深的感动、一种不菲的收获……都意味着凡人的成功。“成功”这个字眼儿并不意味着像爱因斯坦那样闻名于世,像爱迪生那样造福人类……凡人终于知道所有的成功并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也并不一定要出人头地,只要你把握自己,好好地活着,别在烦恼中虚度光阴,你就会发现茫茫人海中,你也是不平凡的一个……

人能奔多远?这话不应问双脚,而应问志向;人能跑多快?这事不应问双脚,而应问素质。

人生之路,无需苛求。只要你奔跑,路就会在你脚下延伸,人的生命就会真正创新,智慧就会得以充分发挥。

选择的遥控器始终在自己的手里,路应该怎么走,只有自己最清楚。在做出选择以后,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最终,你总能奏出自己的精彩乐章。

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

作者:马德

人生烦恼无数。先贤说,把心沉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开来,层出不穷。

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结果是,有烦恼的依旧难消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数。

寻找幸福的人,有两类。一类像是在登山,他们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山顶,于是,气喘吁吁,穷尽一生去攀登。却发现,永远登不到顶,最终看不到头。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

另一类人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要登到哪里。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流岚,赏赏霓虹,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自足。

尽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小自在,萦绕于心扉,一样芬芳身心,恬静自我。

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本质的价值。

有的人本来幸福着,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所以,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这个世界,为什么烦恼的都有。为权、为钱、为名、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上背着这个沉重的布囊,装得越多,牵累得也就越多。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诗所写的那样,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其实,谁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感受在别人心里。

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站在大地上仰望星空,生命因为仰望,而变得更加美好。

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作者:[台]林清玄

在我童年居住的三合院里,沿着屋檐滴水的沟槽下,摆了一排大水缸。

水缸有半人高,缸口大到双手不能环抱过来,是为了接盛从屋顶流下来的雨水。从前的乡下没有自来水,为了生存,村民们必须寻求各种水源,他们一方面凿井而饮;一方面到河边挑水灌溉;下雨天蓄在水缸的水,则用来洗衣洗澡,这样不但可以惜福,还能减轻到河边挑水的负担。

刚下过雨的水缸是浑浊的,放一些明矾进去,等个两三天,水才会慢慢的澄清。

由于要让水澄清很难,需要很长的时间,但使水浑浊却只要一下子,因此,妈妈严格规定我们不能去玩水缸的水。玩水的后果就是在水缸边罚站。

“不可以玩水缸的水”不只是我们家的规矩,乡下三合院的孩子们全都知道这个教训。

但是,不玩自己家的水,并不表示不玩别人家的水。

我们家正好在去中学必经的路上,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学生走过。有一些喜欢恶作剧的孩子,路过的时候会突然冲进院子,每个水缸都搅一下,然后呼啸着跑走。

这可恶的举动,使我们又愤怒,又紧张。为了防止水被弄浑,我们终日都坐在院子里,等待恶作剧的孩子。

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整天坐在院子里,有时要上学,有时要工作,一旦稍有疏忽,孩子们就冲进来把水弄浑。

这使我们更陷入痛苦之中。

妈妈看我们被几缸水弄得心神不宁,就安慰我们:“你们的心比水缸的水还容易混乱。那些恶作剧的孩子,你们愈在乎,他们就愈高兴;如果不理他们,时间一久,他们就觉得没什么好玩了。你们各人去做该做的事,不要管水。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我们听了妈妈的话,该上学的上学,该工作的工作,不再理会恶作剧的孩子。他们也很快就失去兴趣,水,也自然澄清了。

“水终有澄清的一天!”妈妈的教诲,常常在我被误解、扭曲、诬陷的时刻,从水缸中浮现出来。我们的心像水一样容易混乱,但在混乱之际,不需要过度的紧张与辩白,需要的是安静如实的生活。当我们的心清明,水缸的水自然就澄清了。

如今,我每次走过乡下的三合院,童年院子里的水缸历历在目,就会想到一个洁身自爱的人,心境就有如水缸的水,来自天地,自然澄清。生命中的曲解,是一时一刻的,智慧与情境的清明追求,却是生生世世的。

生命开始面对目标的时候,总是有一些不知所措,但这只是暂时的情况。待生命慢慢沉淀下来以后,目标自然变得清晰无比,这样更容易迈进。

含泪奔跑的阳光少年

作者:阿励

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随之瘫痪,短短一个月内,世间所有的苦难都降临在了年仅4岁的儿子身上。

儿子看着床上连话都说不出来的母亲,说:“我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你饿着。”于是,儿子开始学着煮饭。面条做不了,就煮粥吃。锅台高,够不着,他便踩着小凳,趴在锅台上,时不时被沸出的米汤烫伤小胳膊。常常,家里连一粒米都没有,邻里实在看不下去,便会递去一个馒头,但儿子总拿到母亲床前,“连哄带骗”让母亲吃了,而自己,转身在灶房里舀一瓢凉水,算是对付了一餐。

看着二人实在难以为继,外公、外婆便将母子俩从内蒙古额济纳旗接回了甘肃平凉,借住在亲戚家。可时间不长,他们就成了亲戚眼中的包袱。一辆破旧的手推车将母子俩拉出。眼看要流落街头,好心的大妈腾出自家看守菜地,那间不足3平方米的小草房便又成为二人栖身之所。但两年后,母子俩又被清出摇摇欲坠的草房,租住在另一家四处透风、不足5平方米的伙房内。

儿子渐渐长成了大小伙,母亲感到多有不便,就再不让儿子为自己擦拭全身,儿子急了,第一次埋怨起母亲:“常年卧床容易生褥疮,你不让我擦,难道要我背上不孝的骂名么?我再大,就算把媳妇娶了,娃生了,我还是你儿。”母亲拗不过“倔强”儿子,就微笑着默认了,但心里却泪雨滂沱。

母亲常常想,再不能拖累儿子了,早一天死,儿子早一天解脱。但儿子争气,年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进入初中、高中,学习也不曾落下,临近高考,还是班上的十一二名。因此,母亲心中的绝望也渐渐被希望替代了。

但儿子的苦却没有任何人能分担,一天晚自习后,儿子赶往家中,脚步越来越沉重,10多年的艰辛一幕幕涌上心头。此时,天开始打雷,雨倾盆而下。儿子跪在马路上放声大哭:“苍天啊,你咋就这么残酷。”此时,一道刺眼的闪电击到一棵大树上,树着火。刹那,儿子脑中突然闪过“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念头,精神为之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