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从青涩到而立
24861600000002

第2章 20岁想要哪种幸福 30岁才能收获哪种幸福

20岁到30岁之间虽然有十年时光,但这十年短暂又珍贵,转瞬即逝。如果你在20岁时还不清楚自己想要的幸福是什么,只是凭着眼前的喜好一味盲目前行,弹指一挥间你到了30岁这个而立之年,此时的你收获的很可能只有遗憾。

儿时的理想与20岁想要的幸福

调查对象1:文涛,男,20岁,大一学生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电影功夫明星,像成龙、李连杰那样。"文涛说,"那时候我经常看着电视在家瞎比划拳脚,还成天嚷着让我爸送我去少林寺学武术。后来经过我爸的劝说、哄骗加打骂,我的这个理想泡汤了。中学时看了很多战争题材的电影,我就又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还准备以后争取当个将军什么的。这个理想我爸倒挺支持,但他告诉我直接参军没前途,最好是好好学习能考上一所军校。后来我的分数不够,复读了一年还不行,有些心灰意冷了。又是在我爸的指导建议下,我报了现在的大学选了计算机这个专业。听说学这个专业以后好就业,我对学这个专业也还有点兴趣,但也不是太大。管它呢,先学着再说吧,毕业以后慢慢看情况,我现在也没有太具体的打算。"

调查对象2:传芳,女,20岁,护士

"小时候我想当一名医生,因为我们老师说医生救死扶伤,是一个高尚的职业。"说到这,传芳笑了,"我家里人也说当医生在哪个朝代都不愁没饭吃,也一直支持我这个想法。可是到了初中我的学习一直很一般,我家条件又不太好。家里人一看我就算上了高中也没什么前途,就让我考个护校的中专。这样一方面和医生这个行业有点关系,一方面可以早点参加工作。后来我就上了一个护校中专,可心里一直还是想当医生。我现在在这个医院当护士,想当医生的愿望更强了。但你知道当医生的话学历要求比较高,所以我现在业余时间都在学习,准备参加相关的考试。每天工作完就挺累的,再加上学习当然就更累了。不过我觉得挺充实,这样挺好。如果我以后真当上了医生,那就更好了。"

调查对象3:志远,男,21岁,食品公司业务员

"我小时候想当一名探险家,去世界各地探险。可我从小就贪玩,学习差,我父母一直对我不抱太大期望,初中没念完我就辍学了。之后就帮家里开的商店卖东西,也算在混日子。18岁时我无意中看了一本书叫《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看得我热血沸腾,于是我就来到这座城市,进了现在这家公司,立志成为一名伟大的推销员。这个工作挺累,压力也大,因为业绩直接和工资挂钩,而且经常被别人冷眼拒绝,特伤自尊,还好我有心理准备,现在也基本适应了。我现在天天就想着怎么才能挣更多的钱。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25岁之前当上主管,30岁前当上经理,然后在这个城市买一所房子。女朋友现在还没有,现在也不多考虑,事业要紧,反正有了钱以后什么都好办。钱足够多以后,我就自己创业当老板,然后去国外转转,实现一把我小时候的理想。"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儿时的理想。如今已经20岁或20多岁的你正处在一种什么样的境况下?离你儿时的理想距离又有多远?你是否又有了新的理想和目标?你是否确定如今的你想要的是哪种幸福?

20岁必须明白生活的意义

这里说的"意义"就是指作用和价值。

我们经常说"人活着要有意义"、"要明白生活的意义",简单说就是人必须要在生活中体现出自己的作用和价值,成为一个有用的、有价值的人。

上面例子中的三位被调查对象,他们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他们各自对自身价值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文涛还是学生,所以他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得暂时不明显,他对自己的价值取向也认识得很模糊;传芳和志远已经体现出一部分自身价值,但他们都相信他们的价值还会更大。

那么,有作用和价值,也就是有意义,和幸福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科学上说,当我们大脑的特定神经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就会使人产生一种满足感,一种快感。如果这种满足感和快感能够持续和长久,我们就能感受到幸福。

既然是神经需要受到外界的刺激才能获得快感,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快乐需要通过借助外界的客观事物才能获得,而不是你自己心里想快乐就能快乐,否则就成了唯心主义了。要不我们怎么经常会听说:"我也想快乐啊,可我就是快乐不起来","没有什么值得我快乐的"等等。

可以使人的神经受到刺激获得快感的外界事物有很多,其中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比如食物、衣服、金钱、酒精、性爱、爱情、成就、地位、荣誉等等。这些是很多人需要的东西。有些人拥有了其中的一样或几样,就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了,而还有些人拥有了其中的大多数依旧觉得不满足,因为他们还需要更多,甚至永无止境。

要获得就要付出,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然而要付出并非那么简单,它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就是你有没有这个能力,有没有这个资格来付出。

如果你有这个能力和资格去付出,并且你付出了,然后才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才说明你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

获得了你想要的种种东西,你就有了满足感,你才可能会幸福。

因此,20多岁的年轻朋友,如果你想要收获幸福,就必须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必须了解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必须明白生活的意义。

理智地为20岁的你选定目标

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让自己生活得有意义,要获得幸福,就必须给自己选定奋斗的目标。

选定奋斗的目标一定要理智,不能像儿时的理想那样过于感性化。

前面例子中的三位主角,都在小时候为自己设定了理想目标。当初他们选择时由于年纪小,因此都比较感性化。文涛小时候想当功夫明星,无非是受到影视作品中明星所扮演形象的影响:武功高强、行侠仗义、受人敬仰。很多男孩小时候都有这个梦想。之后他想当军人,稍微理智了一些,但同样感性为主,也是主要看到了军人英雄形象的一面,觉得威风、光荣,没有过多纪律性、责任感方面的认识;传芳小时候想当医生,一开始也难免从比较感性的角度出发,但家人支持的理由以及后来的实践让她的理想逐步趋于理性化;志远儿时想当冒险家,不用说,这同样是比较感性的。即使他后来打算终究要实现一把,也不是把它当做真正的理想目标了。

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位大学生是怎么阐述自己理想的:

"和大家一样,我小时候到中学时期也有一些理想,不过现在想来都比较幼稚,不提也罢。现在我的理想比较概括,那就是:做一个有用的人,使自己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快乐幸福,也能报答曾经帮助过我的亲人、朋友、老师,希望他们都健康、平安、快乐。"

虽然这个理想目标不够具体,但却是比较成熟和理智的。因此,20岁的我们在心智相对成熟、能够相对独立思考的年纪,要想选择一个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一定要理智地分析思考,最后果断地做出选择。

总结提示:

要理智地确定自己20岁想要哪种幸福,可以从下面几点来把握:

1.生活是多方面的,因此你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不要顾此失彼。也许你拥有了大量金钱,却失去了健康、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的满足,这样你同样不会幸福。

2.生活是持续发展的,因此要用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制定目标,不要把目标局限在只能让你获得某个短暂阶段的满足,它也要能为你漫长的未来服务。

3.制定目标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能力,以及现实的状况等,这样你才能顺利实现目标,收获你想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