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以微笑面对生活
24861400000012

第12章 微笑是致胜的法宝(3)

不知道接下去的日子我是怎么度过的,我只知道两周后,别的同学都兴高采烈地去上课,我却拿到了沉重的退学通知单。深夜,坐在还未来得及熟悉的校园冷冷的石凳上,凉风吹来,我浑身颤抖不已。看着无边的黑夜,听着凄凉的虫鸣声,我无奈地捶打着石凳……

没有告别室友,我一个人提着行李箱悄悄离开了,离开了拒绝我的广州、拒绝我的学校。回头看,学校正离我越来越远……从高高的云端跌落到深谷,谁能体会其中的痛楚?在车上,我看着梦境般的窗外,我几乎落泪,但我告诫自己:不要流泪。

回到武汉(我大学本科是在武汉读的,我对武汉比较熟悉),经过两天没日没夜的奔波,终于在一所学校附近租到了房。我虽然非常想回家,千里之外的母亲也极力劝我回去,但我摇摇头,我现在不能回家去避风躲雨,我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我得马上去医院。

从医院提回一大包沉甸甸的药,我的心情变得分外沉重。接下来的日子我天天和药物相伴,时间是6个月!

吃完药,口中的苦涩还没有散去,我就马不停蹄地买回了厚厚一堆考研书籍。离明年考研还有近4个月的时间,治病的同时,我要再考一次,我别无选择,生活似乎跟我开了个玩笑,但我绝不能自暴自弃。看着那么多的书,我忽然感到惊怕。去年考研漫漫征途中的艰辛一点一滴在脑海中闪过,今年会更难,但我不能把时间花在担忧上,害怕也没有意义。我要马上开始复习。

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不知寒冷,不顾疲倦,像机器人一样独自一人不分昼夜地学习,靠的是内心的一种信念——坚持就是胜利!转眼间一个月平安过去。然而一天晚上,我开始腹痛、呕吐,全身冷汗直冒,无力地撑在洗手间的墙壁上,我几乎晕倒。当时,真有种要死的感觉。

长期吃药,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医生要我好好休养,不能劳累,否则病情会加重。我痛苦而绝望地闭上眼睛,难道我该中途放弃考研?继续这样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学习,病情加重了怎么办?这样的矛盾和忧虑在此后的日子里几乎一直困扰着我。

但我不能停下来。身体稍微好一点儿,我就捂着肚子学习,万一忍受不了,我才上床稍微休息一下。对考研来说,时间就是成功。在我绝望,意欲放弃时,我抬起头,墙壁挂图上的话赫然入目: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小说《老人与海》中坚韧而富有斗志的老人总给我力量,催我前行。

经过治疗方案的调整,药物副作用减轻了。但它总是反复出现,让我备受煎熬。常常在我刚打开书不久时,肚子就痛起来,头也晕起来,题目变得那么难,我想看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我烦躁、不安、难过、无助,我找不到出路……我把书扔得满地都是,我真想马上结束这熬煎的日子,回到家里……

我知道,不仅仅是疾病,还有极度的孤单、劳累和巨大的压力让我变得脆弱。几个月来,我一直孤单一人,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有时候连续几天都难得说一句话,偶尔的交谈是在买盒饭的时候和卖饭的服务员简短的对话。

我需要放松调节一下。一天,我去网吧疯狂地玩了一天游戏,我查看一些关于心理调节的文章。我不停高声背诵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背诗声小下去后,我的精神高涨起来。我争分夺秒地学习,寒冷、孤单、药物反应,我都不去理会。为了理想,我必须咬紧牙关,心中慢慢聚集的信念让我的力量似乎源源不断。

再看一眼墙壁上挂图上的话,我忍着腹痛走进考场。在考试过程中,每考完一场人就会少一些,但我咬着牙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到底。把最后一场考试的试卷交到监考老师手中,我满头大汗地跑出了教室,在门口剧烈地呕吐起来。

成绩出来了,我考了380分,超过学校分数线60分。面对滚滚向前的长江水,蓄积已久的泪终于落下。4月份复试,我顺利通过;体检,我也顺利通过,我已康复。我长长嘘了一口气,我成功了,风雨之后我终于看到了阳光。

2006年9月,我重新以研究生的身份入学了。我深信,在困境和风雨来临时,多一份坚强,多一点儿坚持,坚守心中的信念,就一定能走出低谷,走出阴云,看到阳光。

当你紧皱眉头面对困境时,困境会非常高兴。因为它清楚,只知道一味苦恼的人,没有办法战胜它。但是,如果当困境包围你的时候,你懂得微笑面对,那么最终,困境会灰溜溜地逃跑。

威胁生命的无价值感

作者:黄国泰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看待个人的价值高低,常常以其所获得的成就而定。我们一定要问的是:“他是干什么的?”而不一定问:“他是谁?”我们常常重视他的名衔、工作、成就、职位和社会地位,因为这一切很重要。对一个人的最低评价就是一事无成。工作、发迹、金钱——还有比这一切更重要的吗?问题就在于:仅仅是这些,就能使人变得幸福吗?

由于工作的关系,在为不少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我发现价值感对老人的健康和生活有相当大的影响。在同样的年龄段,责任感被激活,感到生活有价值的老人,他的快乐程度较高,健康程度亦较高;觉得生活不再有意义,生活已不再有价值的老人,生活的激情和活力也日趋缺乏,说话越来越少,很不开心,身体也慢慢垮掉了。在同样的年龄段,觉得“活着有意思”的老人中有15%的人死去,而觉得“活着无价值”的老人的对照组却有30%的人死去。无价值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寿命。

当人处于事业失败、年老、晚期疾病、经济拮据的状态下,常常会产生无价值感,带来消极的认知:我不能贡献社会,我不能完成个人分内的事情,不能积极参与有趣的事情,已成了家人的拖累。这时,人们常会依次经历典型的3个阶段:事业——竞争——崩溃。就像易拉罐一样,用完了,该扔了。

我认识的广州某研究所一位林姓所长,50多岁了。在位时他曾是一个热情肯干、工作认真负责的领导者,当发现患上胃癌后,他做了手术,接着是化疗。几个月过去了,他不能再工作,来探望的同事也日渐减少。他变得越来越虚弱,也越来越失望,家务及日常活动也放弃了,觉得人生的价值已跌落至零,自尊心也降到了最低点。应该说林所长的抑郁沮丧并不是因恶性肿瘤引起的,而是由于扭曲的心理状态剥夺了他的自尊。

作为一个人,一生成就会有高低,职位会有升降,但人的自身价值、尊严却不应等同于职位、财富、名声。对人的自尊和价值而言,成就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即使是生长在路边的一丛最最平淡无奇的青草,比起那些漂亮的塑料花来,也要卓越得多,因为它有着任何科学家所无法赋予的东西——生命。比起一个爬卧在乡村小屋地板上身患疾病的小孩来,古希腊最美丽的石雕像又算得了什么呢?后者虽然是美丽的,却是无生命的。这意味着,人的价值与尊严不是靠外在的东西赋予的。当林所长明白了这个道理后,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感。在他身患癌症、经历手术化疗、身体极度虚弱时,他也依然保持着乐观昂扬的心态。他的抑郁、沮丧被笑声融化了。

能够见证和参与这一小小的奇迹,对我来说,是一种真正的快乐。帮助人们获得对生命的领悟,固然不能消除肿瘤,却能恢复一个人的自尊和价值感。出院后林所长在电话中告诉我:“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自虐都是非常愚蠢的。我现在已经不再沮丧,早晨起来按时打太极拳,定时服药,有精力就写点文章……”

生命的无价值感是一种自挫性的思维。事实证明,正确的认知,比传统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要有效得多。我们应当用理性的思维来代替那些消极绝望的想法,使人们对人的价值、尊严获得正确的认知,摆脱追逐名利的社会世俗压力,提供即使在最恶劣的情况下也能支撑人生的力量。这样,就能使人们不仅在成功中,而且也能在失败中,无论健康或患病,有工作能力或无工作能力,都可以骄傲地对自己说:作为人,我是有价值的。

《精神心理学》的作者丹尼什指出,价值感能“将我们与他人、自然和生活的源泉联系起来,帮助我们超越和拥抱生活”。而丧失价值和意义感,则会使人迷恋于过去,困惑于现在,害怕将临之未来。保持和获得心理的健康,在人的生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许当所有其他东西都失效时,它仍能支撑起我们的生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兰克曾在德国纳粹的集中营度过了3年的监狱生活,对生命与价值的关注,成为他感悟人生真谛、实现精神成长的重要资源。其中有一幅感人至深的场景,是对一位女俘的描述:

这位女俘自知不久于人世,然而当我同她说话时,她却显得开朗而健谈。她说:“我很庆幸命运给了我这么重的打击。过去,我习惯了养尊处优,从来不把精神上的成就当一回事。”她指向窗外,又说,“那棵树,是我孤独时唯一的朋友。”从窗口望出去,她只看得到那棵树的一根枝丫,枝丫上绽放着两朵花。“我经常对这棵树说话。”我急忙问那棵树有没有回答。

——有的。

——它回答些什么呢?

——它对我说:“我在这儿——我在这儿——我就是生命,永恒的生命。”

寥寥数笔,弗兰克的寓意已深蕴其中。

当阴影不再是黑暗,欠缺不再是失败,沮丧不再成为绝望,生命不再畏惧死亡,即使我们真的默默离开世界,一个坟墓又有什么要紧呢?

每个人既然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理由。很多人觉得有大成就的人,生命才有意义,才不白白活一场。事实上,每一个努力生活,微笑面对困境的人,生命都充满了特别的意义。

再平凡也可活成一座丰碑

作者:谢胜瑜

他是一个称得上可怜的老头儿。他一生无儿无女,从一家工厂退休后,一个人住在城郊,生活十分清贫,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因为赋闲在家,空闲时间多,有时候他也会到市中心的翠湖公园走走、看看。

1985年11月的一天,老人在翠湖边上遇到了一群从未见过的“客人”——一群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漂洋过海而来的鸟儿,它们的嘴和脚都是红色的,身长多在31~40厘米之间。平时就喜欢花鸟的老人知道,这是北半球才能经常见到的红嘴鸥,它们为了避开北方严冬的寒冷和食物的短缺来到了这里。它们是千里迢迢来求助人类的!老人没有片刻的迟疑,马上从商店里买来了一些饼干,撒向鸟群……鸟儿在老人的手起手落中扑腾啄食。

这一天,老人从鸟儿欢快的啄食中感受到了人生从未有过的开心和快乐!

这一年,6000多只红嘴鸥在昆明一待就是几个月,直到来年的3月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因为那时北方已经春暖花开、食物充足,它们要回到那儿生儿育女。

这几个月,老人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用一个大大的布包带着喂鸟的食物来到湖边,就像学校的老师每天从家里来到学校给学生们上课一样。他来给鸟儿们喂食,和鸟儿们嬉戏……因为红嘴鸥的到来,老人的开销突然就大了起来,300多元钱的退休工资月月用得精光。

红嘴鸥走了,老人的日子却过得吝啬起来:一个馒头一碗稀饭,就点儿咸菜,就是他的一顿美餐;他抽两毛多钱一包的金沙江烟;他从来舍不得坐5毛钱的公交车,无论到哪儿,无论有多远,他都坚持走路;而每次出门,他都背着一个破布包,为的是沿途捡拾干树枝和煤渣拿回家当燃料……邻居问他为什么这么抠门儿,他笑笑说:“来年红嘴鸥还会来,而且会来得更多,不积攒点钱,我怕养不起它们呢。”

第二年、第三年……红嘴鸥如期而至,而且,如老人预料的那样越聚越多。老人每天佝偻着背走两三个小时的路来到翠湖湖畔喂养它们、照看它们,不让任何人伤害它们。用旧饮料瓶装的茶水和两个干馒头是老人用来果腹的,几乎每天都是如此。但四五元钱一斤的饼干,他一买就是一大布袋,眼睛都不眨一下。而这些给“远客”红嘴鸥吃的饼干,他从来都舍不得吃一块。有时候没有钱买饼干或想给红嘴鸥换换口味的时候,老人干脆就买来面粉和鸡蛋,亲自给鸟儿们做好吃的“加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红嘴鸥认识了这个脊背佝偻的老人,只要老人一来,鸟儿们就会围绕着他久久不愿散去!

慢慢地,外地游客在冬春季节来昆明游览时,翠湖观鸥成了导游首推的美景——红嘴鸥胸脯雪白,成群飞起来时就像无数的雪片在空中飞舞,这让无数的游客体验到了人与鸟儿和谐相伴的乐趣。游客们为人与自然的融洽感动着、沉醉着,甚至来不及去注意这群候鸟为什么总是围着一位老人飞舞盘旋。

直到1995年冬天,当地的一位摄影家跟在老人后面,抓拍了老人呼唤着鸟儿的名字嬉戏、逗乐的很多镜头……

有一天,摄影家发现老人有好几天没有来喂红嘴鸥了!他驱车来到老人的住处看望老人,却愕然地发现老人已经在前一天去世了。摄影家在老人经常喂鸟的地方发布了讣告,把老人喂鸟的照片摆在那儿。没想到,照片一摆上,无数的红嘴鸥就开始在老人遗像的上空盘旋,它们凄厉地鸣叫着,犹如一群被老人撇下的儿女,很久很久都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