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24852700000034

第34章 不成熟的政治家——“智囊”晁错之死(3)

当初,袁盎曾经担任过吴国的国相,早知吴王有反心,但为了保全自己,便屡次向朝廷报告说吴王不会造反。投桃报李,刘濞就厚待袁盎,给袁盎许多丰厚的礼品。晁错担任御史大夫期间,曾派人审查过袁盎收受吴王财物一事,核实后报告景帝,下令免去了袁盎的官爵,贬为平民。七国之乱爆发后,晁错对身边的丞史说:“以前袁盎多受吴王金钱,专门替吴王遮掩,说他不会造反。现在吴王果然造反了,我打算提审袁盎,这样就可以弄清楚吴王的造反计划。”丞史认为袁盎不会做出背叛朝廷的事情,说他造反没有什么证据,提审他并不合适,况且七国大军纷纷杀来,这个时候提审袁盎又有什么用处呢?正当晁错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人却把消息传给了袁盎。袁盎大惊,连夜拜访窦婴,请他通融,要求面见景帝。经过窦婴的努力,景帝终于召见了袁盎。因为袁盎曾经做过吴相,景帝便开门见山地问他对吴楚七国之乱有何看法。袁盎认为七国之乱不值得忧虑,他分析说:“吴国煮盐、铸钱,财富倒是不少,但并没有人才。吴王身边所谓豪杰之人不过是一群无赖子弟,亡命之徒,绝难成什么大事。”景帝问他有什么退敌良策,袁盎要求屏退左右,景帝照办了,但留下了晁错。袁盎坚持说:“我说的计谋,人臣不得与闻。”意思是说连晁错也要退下,晁错只好回避到东厢房去。袁盎这才说:“吴楚之间互相通信说:‘高祖皇帝分封子弟,以捍卫朝廷,现在贼臣晁错借故指责诸侯,剥夺他人土地,所以才以反为名,想杀了晁错,恢复他们的故地。’现在陛下只要杀了晁错,免去吴楚七国的谋反罪名,恢复他们封地,这样朝廷兵不血刃就能够结束这场战乱。”景帝沉默了好久,然后说:“且看真实情况如何,假如真像你所说的那样,我不会因为爱惜某一个人而对不起天下。”这实际上是同意了袁盎的主张,准备以牺牲晁错的性命来乞求吴楚七国退兵。于是,景帝就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过了十多天,丞相陶青、廷尉张欧、中尉陈嘉联名上了一份弹劾晁错的奏章,指责晁错提出由景帝亲征,自己留守长安以及作战初期可以放弃一些地方的主张,是“无臣子之礼,大逆不道”,应该把晁错腰斩,并且“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景帝最终还是同意了大臣们的上奏,腰斩了忠心耿耿的晁错。

晁错的死其实是一种必然,也是景帝改革立场发生动摇的一个标志。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晁错作为他的太子家令,被还是太子的景帝称为“智囊”,晁错的言行深深地影响着景帝,因而被景帝尊为老师。与晁错朝夕相处,晁错的改革思想也深深影响着景帝,太子也憧憬着有朝一日登上皇位,要有一番作为。因而他在登基之初就重用晁错,并锐志于改革,因为他不想仅仅去做一个安于现状的皇帝。但是,汉景帝并不是汉高祖,景帝并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在他决心削藩的时候,并没有做一个很成熟的准备,他也没有想好一旦战争爆发,他应该做什么样的防御和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和后果。因此,当诸侯国真的举旗造反的时候,景帝只有惊慌失措并且自乱阵脚。

他的六神无主,导致他愚蠢的听信了袁盎的谗言。在当时的西汉朝廷中,袁盎与晁错水火不容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景帝自然也不会毫不了解,他选择在这个时候相信袁盎,放弃晁错,表现了他性格中懦弱和做事的无原则性。

当危险直接威胁景帝皇位的时候,这个胆小又薄情寡义的皇帝只能选择牺牲自己的老师来平息战争,景帝天真的抱有“杀了晁错,就会解决一切”的幻想,他在叛军声势浩大的攻势下,完全动摇了支持晁错改革的信念,也忘记了自己想要削藩的理想,他希望以晁错的死来向各个诸侯表示自己的妥协,他天真的以为杀了晁错,七国就会退兵。因此,在晁错没有丝毫防备的情况下,就将他腰斩于东市。

六、晁错并非对皇帝尽愚忠

有人说晁错的死源于他的愚蠢,因为他一意孤行的去做“以疏间亲”的事情。当危险临近的时候,他看不到危险的火苗,却还是一往无前地向前冲。当他向汉景帝献上震惊朝野的《削藩策》的时候,他也同时将危险推向了自己。

但是,真的是晁错看不到危险的临近吗?其实并非如此。当《削藩策》把晁错推上了风口浪尖的时候,晁错的父亲就感到了危险,他对晁错说:“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回答他的父亲说:“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亲听到这里慨叹道:“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从他和父亲的这些谈话中可以看出,晁错早已经明白“削藩”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危险,但是他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把自己的利益和安危放在首位。因此,班固对晁错有这样一个评价,他指出晁错是一个“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的人,这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客观的评价。

但也有的人说,晁错的忠心是一种愚忠,是他的愚忠害死了他。但是,我们所说的愚忠是指只懂得一味的顺从皇帝,无论皇帝做什么样的错误决定都只能顺从。但是晁错绝对不是这样一个没有主见的大臣,晁错用自己的远见卓识看出了藩国的危害,因此,他向景帝提出建议,要求一定要追查诸侯过错,削减封地,最终把权力收回到皇帝自己的手中,至于将会引起其他大臣的哗然、各个诸侯王的不满以及自己将会成为众矢之的而面临的危险,这些他都全然不顾,依旧我行我素,他力排众议,反对继续迁就诸侯,认为长期迁就下去就是养虎遗患,早削藩危害会减少,晚削藩危害会无穷。他为了国家、为了社稷,不论面临多大的指责和危险都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这样的晁错怎么能以愚忠论之呢?

七、后人从“七国之乱”的结局中汲取的教训

“七国之乱”最后是以朝廷的胜利,各个诸侯王纷纷自杀为结局的。虽然皇帝是胜利了——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但是后人应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1.做事要坚定

想要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一定要有一个坚定的意志。不要轻易做决定,因为轻率往往会导致悲惨的下场,但是只要是深思熟虑的决定,就要坚定不移的做下去。景帝在削藩行动之前,是完全赞同晁错的,并且对这一行动充满了信心,但是一旦叛乱真的发生了,懦弱的汉景帝对之前自己的决定又不负责任的动摇了。

阵前斩将的悲剧本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就是因为汉景帝的意志不坚定、左右摇摆,才导致晁错的冤死。如果汉景帝能够仔细的分析一下时局,就会发现当时的状况实际上是有利于朝廷的,如果景帝能够拿出破釜沉舟的魄力,晁错这样一个全心为国的忠臣,也就不会冤死于东市了。

2.用人不疑

汉景帝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对自己的老师、自己的“智囊”——晁错产生了怀疑。当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的时候,汉景帝听信了他人对晁错的非议,对他产生了怀疑。伟大的君主和平庸的君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善于用人,用人不疑”。显然,汉景帝不是一个伟大的君主,如果汉景帝当初坚定的听从晁错的建议,真的御驾亲征,这无疑会大大的加强阵前军队的士气,还可以震慑吴楚七国的叛军,这样的作用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功效却是巨大的。然而汉景帝的做法却截然相反,他在晁错提出了这样的建议的时候,对晁错产生了怀疑,怀疑晁错这样做的用意是不是存有私心。这只能是晁错的悲哀,也是景帝的悲哀。因为景帝这样一个有雄心壮志的皇帝,只能以斩杀自己的老师来向叛军乞怜。但是,这样的乞怜是天真的,忠臣的屈死只能换回吴楚等国耻笑,并且坚定了他们叛变的决心,加速了他们叛变的步伐。

3.性格决定命运

晁错的冤死有许多的原因,晁错自己的性格原因也占有很大一个比重。

晁错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所作所为全然是为了国家、为了皇帝考虑的,并且晁错为人刚正、执着,这些都是他的优点,但同时也是他的致命伤。因为作为一个政治家,仅仅有卓越的头脑和眼光是不够的,他还要有灵活的处事能力,而这正是晁错所欠缺的。他很刚正,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不轻易妥协,但是在政坛上需要灵活的处事方式,而晁错恰恰没有给自己留有任何可以转圜的余地。可以说,晁错作为一个正直敢言的学者是合格的,但是作为一个身负重任的政治家,他是不及格的。

4.做事考虑周详

晁错拥有精准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识,并且这个见识是超前的,晁错能够在别人还没有发现问题的时候就先人一步,这是他的过人之处。虽然晁错有看出问题的能力,并有解决问题的魄力,但是却缺少周详的考虑。当七国真的叛乱的时候,不仅景帝惊慌失措,就连晁错也束手无措了,所以惊慌的景帝只能以斩杀老师来求和,从而导致晁错冤成。这就是他们考虑事情并不周详的结果,也是悲剧产生的一个原因,这是值得后人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