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24852700000017

第17章 汨罗江畔的悲歌——屈原之死(2)

楚怀王十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秦国大举进攻魏国,实力薄弱的魏国急忙向诸侯各国求援,各诸侯国也都希望联合起来消灭越来越强大的秦国。很快,楚、魏、燕、赵、齐五国结成了军事联盟,楚国再次担任协调各国抵抗秦军的重任。然而,五国联军仍然没有能力同秦国相抗衡,最终五国联军以失败告终。其实五国联军的失利有各自的内因,比如在楚国宫廷内部,对于秦国的态度大有不同。以屈原为代表的抗秦派认为,楚国要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必须先消灭秦国,推行变法、富国强兵的最终目的就是战胜秦国、统一天下。亲秦派则认为秦国实力太强大,与之抗衡只能带来祸患,惟有求和方能获得生存,让楚国的子孙继续繁衍生息。况且强大秦国的存在有益于楚国,使秦国与另外的五国作战,以至吞并它们,并代替楚国灭掉诸侯国家,完成楚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至于最终结局,有可能会产生秦、楚并存的局面,但这仍是一个好的状况。显然,对于亲秦派的说法屈原很不认同,秦国怀有虎狼之心,听任其吞并诸侯各国,其实是养虎为患,秦国最终仍会进攻楚国。至于说秦、楚并存,纯粹是无稽之谈,惟一的办法就是壮大自己,战胜秦国。然而,亲秦派有很大的势力,那就是楚国大夫邵滑。

邵滑是楚怀王时期楚国三大家族中的重臣,掌管着楚国的外交事务,位高权重。秦国进攻魏国之时,有人向邵滑建议,应该由他向楚怀王提出主张,以精锐之师帮助魏国抵抗秦国的进攻,但是被邵滑拒绝了。正是邵滑为首的亲秦派对于秦国的暧昧态度,使得楚国在担任五国首领的时候,派出的军队根本不是最善战、最有战斗力的精锐之师,而是军心涣散、毫无战斗力的军队。试问掌管楚国外交的官员为亲秦派,楚国怎能对秦国的态度变得强硬呢?

屈原的变法主张一经推行,立即招致邵滑为首的亲秦派的抵抗,他们痛恨屈原。这时,秦国反复攻楚,由于害怕强大的秦国,亲秦派的势力反而更加强大,他们甚至变得更加有恃无恐,反复进谏要求楚怀王放弃与秦国抵抗的主张,同时也放弃屈原的变法主张。于是,屈原的变法主张还没有得到全面推行之时,亲秦派就已经开始对他下手了。

屈原的变法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可以使楚国国富兵强、日益强盛的,但是由于当权贵族的反对,就注定了屈原变法不会一帆风顺。

四、遇谗

大小官员都知道是屈原在主持宪法的起草工作。在屈原起草宪法的过程中,他也一直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没有急于完成。他并不打算过早地将宪法的内容公开,他要仔细推敲,以确保万无一失,再将宪法呈送给楚怀王。

一天,上官大夫遇到屈原,上官大夫也是贵族出身,年龄与屈原相仿。在宗学里,他们是同学,只是屈原后来当了左徒,职位比上官大夫要高一些。“屈大夫,听说你受怀王之命起草国家法令。”上官大夫说。“不敢当,不敢当。不过,确实是深感重任在肩,一点也不敢懈怠。”

“听说宪法已经起草了很久,应该完成了吧?能不能让我先一睹为快啊?”屈原当然不同意先拿给他看。可是又经不住上官大夫纠缠,就让他先看了自己起草的宪法文稿。上官大夫看了宪法内容,对其中限制贵族权利、整肃上流社会习气、依法治吏的条款很不满意,因为这些条例一旦实施,是对像自己一样的贵族非常不利的。于是,他向屈原提出,有些条文的内容应该改一改。屈原没有同意他的要求。

于是,上官大夫就去求见楚怀王。

“大王,您觉得屈原有才能就赏识他,这没有错。可是屈原每颁布一道法令就公开炫耀,说除了他自己,再没有别人能写出来了。”

上官大夫的这一番话,是地地道道的谗言。

楚怀王一听,非常生气,心想,屈原瞧不起群臣,倒也算了,可起草宪令是我的命令,他竟然说成是自己的功劳,竟敢不把我这个国君放在眼里!如此下去,将来岂不凌驾于我之上了?

在历史上也有国君对贤臣十分信任和尊重的例子,但是善始善终者却很少。周代武王对吕尚,称之为师尚父;齐桓公对管仲也称之为尚父。但是,屈原年轻,与怀王年岁相近,尽管做了怀王五年时间的老师,但要做尚父就未免太难了。怀王在位十年了,再听人说屈原是老师就觉得不习惯。上官大夫说屈原自我炫耀,怀王就信以为真了。怀王认为,屈原过去虽然是老师,但现在毕竟是为臣,既然是为臣,无论才能有多高、贡献有多大,都应该默默地尽职奉公、为我效劳。可见上官大夫的谗言见效了。

上官大夫之所以向怀王进谗言,无非是嫉妒屈原的才能和地位,以及他对屈原所制定的宪法内容的不满。

司马迁说:“上官大夫与之(屈原)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害者,嫉害也。屈原没有忘记,莫敖子华对自己解说过谗言的定义,但是,他还没有深入剖析谗言产生的重要根源——嫉妒。楚怀王在听了上官大夫的谗言之后,开始疏远屈原,当时屈原只是感到莫名其妙。

于是,楚怀王开始疏远屈原,对先前交托给屈原起草宪法的工作也不闻不问了,就这样搁置起来,朝廷的许多重要决策也不让屈原参与讨论。屈原原以为是自己有什么地方做错了,于是,他更加自觉地努力工作。可是,情况并没有因此而好转,他逐渐感到楚怀王是在有意地回避他。

当屈原知道是谗言使怀王疏远了自己,分离了君臣之间的关系时,他惶恐起来:难道自己和怀王的关系就如此脆弱?他又想,虽然怀王一时被人蛊惑,但总不至于久长。努力自修,完善自身,待到怀王觉悟之时,自己就可以重新受到重用。屈原仍然将怀王视为暂时受蒙蔽而终究会醒悟的君主,但事实证明屈原错了。

五、遏制朋党比周之害

朋党这个词由来久远,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代。但凡历史上的政治家对此都很在意,但是每个人对它的具体态度并不一致。而在正直的人眼里,朋党一定是个贬义词。

单独地看,“朋”字可以是指同门弟子,所谓同师曰朋;“党”字则有亲族或同类人的意思,指一群人。因此,当朋党二字并列成为一词的时候,其含义就是指拉帮结派。

一个人谋私固然可憎,但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拉帮结派谋私,那就更加可怕了。

在楚国上层社会里存在着严重的朋党比周之风,此风很早就存在了。那时候魏国派江乙出使楚国,江乙对楚王说:“我来到楚国之后,曾听说楚国喜欢提拔重用有才干的贤才,这里的人从不议论别人的毛病,这是一个好习俗啊!真是如此吗?”楚王说:“是的。”

江乙说:“众所周知,你们楚国的丞相、州侯地位显贵,独断专行,可是大王的左右都对我说没有这回事,楚人都一致说没有这回事,这意味着什么呢?”江乙虽然有离间楚国君臣之心,但是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这时,楚国大臣们已经形成朋党,在君主周围构筑起了一道围墙。因此,当有周侯做了坏事时,楚王也得不到任何消息,相反赞扬州侯的话却不断于耳。

同时,对贤才的肯定和赞誉的话也难以传到楚王的耳边。即便有一点风声传到楚王那里,或者楚王偶然接触到一点实情,朋党分子也会制造出一些歪曲的理论以混淆是非。朋党比周这群人常常蔽善扬恶,掩盖他人的优点而宣扬别人的缺点,甚至还对忠臣强加诬蔑来混淆视听。

可见,朋党是阻挡君王接触贤臣的一大障碍。有位外国使者来到楚国,前后等了三天才见到楚王。他非常气愤地说:“见你们楚国主管迎宾的官员比见鬼还难。要见大王您,则比见神还难。”可见外交使节要见楚王都如此之难,那么,一些臣子想求见楚王就更难了。这样的国王自然也就无法幸免地被朋党所蒙骗。

屈原已看到了朋党之害。在他的眼中,朋党之徒或排斥异己,或聚集淫乐,或互相吹捧引荐,完全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他们不仅蒙蔽君主,也破坏法纪,做出许多违法乱纪的事情。所以,遏制朋党之风也是屈原考虑很久的问题之一。归根到底,要铲除朋党就要立法。君子是不搞朋党之事的,孔子就说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是和合,比则是勾结。以朋党对朋党就形成党争,其祸患是非常大的。

六、怀王挥手又何如

楚怀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派甘茂进攻韩国的宜阳(今洛阳南)。因为担心楚国援助韩国,所以秦国派冯章到楚国游说,说愿意归还楚国的汉中,怀王信以为真。但是秦国在宜阳战役以后并没有兑现诺言,怀王派人去讨汉中,结果发现上当了。怀王上当,表明他缺乏踏实的奋斗精神,常常希望能够不劳而获。他虽然不甘平庸,但是就因为他不甘平庸,所以总想做一番大事业,但却不想通过艰苦奋斗获得,结果总是以失败告终。

怀王二十二年,秦武王为了庆祝攻克宜阳,亲自到洛阳炫耀武力。他和武士角力受了重伤,不治而死。王位由弟弟公子稷继承,这就是秦昭王。

秦昭王与武王是异母兄弟,昭王母亲也就是后来的宣太后,武王之后则称为惠文后。宣太后家世和楚国有关联,昭王即位,宣太后的家世变得显赫,秦国政局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于是,楚国的亲秦派迅速活跃起来,怀王也想借此机会讨回汉中。此时宣太后派向寿出使楚国,表示和亲,这就使怀王产生了更严重的投机和依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