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在一家民营企业做销售经理。刚进入公司时他发现,公司只对员工们有每月销售额的规定,员工们每天的工作没有计划性,想起哪家客户就联系哪家客户,员工之间的客户还经常重合,所以整体的销售业绩很差。于是,张先生果断采取措施,让每个员工按照省份和行业划分责任区,杜绝客户撞车情况的发生。并且规定:每个员工每天必须找20家客户,当天联系,并把每家客户的联系情况填写在excel表格里。下班以后,张先生一个个地进行检查。第二天上午,张先生还会挨个把员工叫进办公室,对有疑问的客户,详细地询问联系的情况。由于张先生问的问题异常细致,常常把员工们问得哑口无言。这样一来,员工们就不敢再为了交差而敷衍了事。一个月下来,不仅每个员工都积累了上百家潜在客户,销售业绩也得到大幅度提升,而且,员工们对张先生这个上司更加由衷地敬佩了。
以身作则——主动承担该承担的事情
管理者之所以是管理者,是因为管理者比下属承担的责任更重大。当下属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作为管理者应该挺身而出,对下属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下属才会买你的账,认为你是个合格的管理者,自然对你的命令会认真地执行。
王先生在一家公司任销售总监,手下的20几个业务员没有一个能凭自己的能力签单的,公司的单子基本上都是大老板自己签成的。因此,员工们对公司的销售模式以及所销售的产品产生了怀疑,消极怠工和打退堂鼓的人有很多。为了增强员工的信心,稳定军心,王先生亲自拉单,并在半个月内签成了一笔大单,而且专门召开了会议,向下属们详细地讲述自己每一个步骤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做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等。王先生的以身作则,不仅增强了下属的信心,而且增强了自己命令的权威性,下属们对他的命令言听计从,全力配合。不久,整个部门的销售业绩有了大幅度提高。
刚柔并用
做有震慑力的团队领导是每个管理者都希望的,但有时也难免会因为“刚性”过强而令“权杖”折断。因此,建议管理者要适当地刚柔并用。比如,管理者应该和善地对待下属的牢骚和不满。下属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他们有时可能会对管理者不满,向管理者发牢骚,或对管理者产生各种想法。这时,管理者不能简单粗暴地认定下属侵犯了自己的权威,更不能对下属“一棍子打死”。下属有了不满和牢骚,管理者首先应该分析一下,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满和牢骚,作为领导应该对这些不满和牢骚负什么责任,自己怎么做才能把下属的不满和牢骚平息。总之,管理者只有懂得以柔克刚、刚柔并用,而不是单纯地“以暴制暴”,才能得到下属由衷的敬重,从而使自己的命令得到有效执行。
建立制度可以减压
“人管人得罪人,只有用制度管人,才能真正管好人。”一个企业工作的好坏,队伍有没有战斗力、凝聚力,能否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项制度是否完善,制度执行得如何。因此,管理者必须抓好制度建设,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激励、调动人的积极因素。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论是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还是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都必须依靠一定的制度来维系,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
为什么有些小企业总是长不大?十几年了依然是十几个人、七八杆枪?为什么有些大企业总是活不长?三步两步蹿到一个平台,一不小心又栽了下来?为什么有些管理者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发展越大越感觉力不从心?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企业内部没有规范的工作标准、制度和流程。
一位资深的企业管理培训师说:“如果没有企业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建设,‘忙——茫——盲——莽——亡’就是企业管理者们的必经之路!忙来忙去就开始迷茫,接着是盲目,然后是鲁莽行动,最后的结果是走向灭亡。”
就像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一样,企业制度也是企业所有者、管理者意志的体现。企业如果有一套完善而规范的制度,往往能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否则,很容易诱发错误的导向,形成各种副作用。所谓“制度通,一通百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人管理,总会有漏洞,因为人都是有弱点、有感情的。而制度却能起到人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因此,对管理者而言,要想提高管理的效力,制定一套完整规范的企业制度非常必要。
有一家公司的制度很完善、很具体,几乎每一项工作都有一个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很多员工在刚进公司时都很不习惯,觉得这样很死板,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时间久了人们才发现,在这些制度的规范下,大家工作的积极性都很高,因为大家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有一套规范的行为准绳,收入也是严格按劳分配,这样一来,部门达标率就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效益和员工的收入自然也就提高了。
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和进步,管理好员工是关键。而要想管理好员工,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关键。这些制度不仅包括公司日常行为的规章制度、章程等,还应该进一步细化按劳分配、工薪、奖惩制度等一系列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让员工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海尔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典范。很多到海尔参观访问的人都说:“海尔的许多口号我们都提过,很多制度我们也有,但为什么在我们企业没有效果呢?”很多人甚至认为:“海尔让人参观的都是一些‘公开的、没有多大价值的东西’,还有很多管理的秘密是不对外公开的。”其实,这是很多人主观臆断的想法。海尔成功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它不是依靠一两个管理秘诀搞管理,而是靠严格的管理制度。海尔管理制度的具体模式是:“提出理念与价值观;推出代表理念与价值观的典型人物与事件;在理念与价值观的指导下,制定保证这种人物与事件不断涌现的制度与机制”。正是最后形成的制度和机制,保证了海尔员工对“理念与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有人曾把这一运行模式形象地称为“海尔管理三步曲”。现在我们以质量管理为例,对海尔的“管理三步曲”进行阐释。
第一步:提出质量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海尔在转产电冰箱时,面临的市场形势非常严峻:自己在规模、品牌上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靠什么在市场上站住脚?只能靠质量。于是,张瑞敏提出了一套严格的“质量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对产品质量实行“零缺陷,精细化”管理,力争做到用户使用的“零抱怨、零起诉”……
提出理念是容易的,但是让员工认同、接受,最后变成海尔人内在的理念,则需要一个过程。一开始,很多员工都不能认同这种理念,更难自觉接受。所以,产品质量很不稳定,客户投诉不断。1986年,有一次在投产的1000台电冰箱里,就检查出了76台不合格产品。面对这些不合格品,张瑞敏意识到,企业提出的质量理念,大部分员工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如果理念问题解决不了,单靠事后的质量检验是不可能提高质量的。于是,张瑞敏果断地迈出了第二步。
第二步:推出“砸冰箱”事件。
很多人对海尔的“砸冰箱”事件都非常熟悉,但是对“砸冰箱”之后所发生的事却知之甚少。当员工们眼含泪水看着张瑞敏亲自带头把76台不合格的电冰箱砸碎之后,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开始对“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同时也对“品牌”与“饭碗”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切身的感受。但是,张瑞敏并没有就此止步,也没有把管理停留在“对责任人进行经济惩罚”这一传统手段上,他充分利用这一事件,将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心里,再将理念外化为制度,将管理理念制度化。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张瑞敏发起和主持了一次又一次会议,用以讨论产品质量问题。在讨论中,员工们相互启发,相互提醒,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内省和反思。于是,“产品质量零缺陷”的理念得到了员工们广泛的认同。那么,怎样才能使“零缺陷”得到机制的保证呢?于是张瑞敏又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三步。
第三步:构造“零缺陷”管理机制。
在海尔每一条流水线的最终端,都有一个“特殊工人”。从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一般都有一些纸条,被称为“缺陷条”。这是在产品经过各个工序时,工人检查出来的上道工序留下的缺陷。这位“特殊工人”的任务就是负责将这些缺陷“修补”好。他把维修每一个缺陷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作为向“缺陷”的责任人索赔的依据。他的全部工资就是索赔所得。当产品合格率超过规定标准时,这位“特殊工人”会有一份奖金,合格率越高,奖金就越高。这就是海尔集团著名的“零缺陷”机制,这位“特殊工人”的存在,使“零缺陷”有了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由此可见,制度建设是实现现代管理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就是管理工作中的“法”。每个企业都应该有这个“法”。所以,建立完善而规范的规章制度,以制度对员工加以硬约束,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关键。与此同时,规范的制度还需要严格的执行力来配合,否则制度只能沦为一纸空文。
东北某家大型企业因为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破产,后来被日本一家财团收购。员工们原本期待日本人能带来什么先进的管理方法,出乎意料的是日方只派来几个人,原来的制度没变,员工没变,机器设备没变。日方只有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不到一年,这家大型企业竟然奇迹般地扭亏为盈。日本人的绝招是什么?是执行,无条件的执行!
由此反观我国的企业,其实并不缺少制度,缺少的只是执行。这也是我国很多企业缺乏后劲的症结所在。所以,对于我国的企业管理者而言,不仅要抓好制度建设,更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员工们如果能够坚定不移地严格执行企业制度,就用不着事事向管理者请示,这样一来,管理者就能轻松很多,既减轻了工作压力,又节约了管理成本,而且还能把省下来的时间用于企业发展壮大的谋划上,岂不是三全齐美?总之,管理者应该用严格的制度帮助自己减压,提高执行力。
从众效应让你“不令而行”
管理者只有懂得合理利用从众效应,积极引导和实现其积极影响,尽量避免和消除其消极影响,才能在无形中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和执行力,从而促进企业稳定、快速、健康地发展。
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时,会不自觉地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继而朝着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简言之,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从众效应源于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设计的一个实验:1952年,所罗门·阿希请来几个大学生做他的被试(即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做出反应),并且告诉他们这个实验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其中一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时,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座位上,事实上他并不知道,那5个人是已经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后来,又陆续进来了很多真被试。
阿希让所有被试做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他们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总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是很明显的,正常人看一眼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然而,就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实验“托儿”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于是很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是应该相信自己的眼力,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却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从实验的最终结果来看,平均有33%的人的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性的判断,而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做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根据自己的眼睛所视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这就是著名的“从众效应”。
如果对从众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服从,即所谓的口服心服;第二种是出于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心从众,即所谓的口服心不服;第三种是完全随大流,根本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
就从众心理的客观影响来看,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这主要视从众行为的具体内容而定。企业中的从众行为也是如此。研究员工的从众行为,对于优化群体结构,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大多数情况下,员工的从众行为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他们的从众行为既有口服心服的“真从众”,也有口服心不服的“假从众”。“真从众”往往是由于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正好符合本人的心意,或者自己原来根本没有固定意向,或者心里抱着“少数服从多数绝对不会错”的随大流思想;“假从众”则往往是由于碍于情面或者害怕受到来自于群体的指责和惩罚。这种违心的从众现象,在企业员工中很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