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的问题就在于对待利益的态度不对,因为他觉得争取利益是自私的表现,赢得了利益会让他觉得“不好意思”。然而,类似于老杨的这种“不好意思”的“道德之举”却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这大概是老杨一类的人所始料不及的。
就个人而言,不去争取应争的利益,往往会有以下后果:
1.使自己的生存能力显得不足
我们都是生活在世俗社会中的平凡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没有这些东西或者获取不足,生活就会出现困难。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不好意思”并不能解决饿肚子的问题。如果你羞于争利,使应涨的工资未涨,应升的级别未升,势必会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往往并不单单涉及一个人,其小集体的其他成员和家庭成员也将跟着受到影响。
2.对自己事业的长期发展不利
有理想,有抱负,有公正心和正义感,这很值得提倡,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通往理想的路就像是登山的石径,必须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攀登,必须要有一定的实力作积淀。如果你羞于争利,就等于是少登了一个台阶,而有些时候,少登一个台阶很可能就失去了登十个甚至是上百个台阶的一系列机遇。无疑,这对事业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自己该得之利而未得到,会影响情绪和心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恼火、窝心、生气、烦闷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这当然要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对身体健康也颇为不利。
4.有时是对“恶”的纵容
不争应得之利,反使不应得者从中获益。这种“用道德之心而生非道德之果”的做法,是对“恶”的一种纵容,客观上助长了不正之风。所以,属于自己的利益,就应当理直气壮地去争取,这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公正法则的维护。
可见,羞于争利,失去的不只是一种利益,它会有一系列的负面后果,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认识。
巧妙应对同事的抢功行为
新拍档跟你合作了不足三个月,你已发现此人十分不老实。他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工作效率一般,魄力也不突出,总之,一点不出色。但他最擅长的就是“抢功劳”,你挖空心思想出一个好主意,或者你勤奋工作为公司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时,在领导面前,他却把你的努力一笔抹掉,把所有功劳归到自己头上。碰上此类人,有些人可能依然会闷头做事,有些人可能会愤愤不平,有些人可能会沮丧不已,最终离开公司……那么,面对这种情况,究竟该怎么办?公开表示不满,只会坏事,给人以挑拨离间的机会,得不偿失;向领导表明态度也不是妙法,因为容易变成“是非”,别人可能会以为你“争宠”“妒才”,甚至是“恶人先告状”,无端种下坏印象,划不来。
那么,如何处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呢?下面几点或许对你有帮助。
1.首先要有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
不要寄希望于抢功的同事某天会自己觉悟,如果你继续不讲原则,继续因碍于情面而听之任之,他常常会习惯一切。所以,要敢于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回避问题。
要记住: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你做了什么,就应该理直气壮地让人知道,没有必要有太多的顾虑。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与对方摊牌还是有必要的,让别人知道你有你的原则,你有你的底线。同事之间天天见面,和谐相处当然很重要,但是那样的同事,如果反复抢你的功劳,你就不能再忍了!
记住孔子说的话,“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要把你的气概和正义感拿出来,保卫你自己的合理利益,你不会失去同事的友谊,相反,你会得到他们的尊重。因为,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拿什么去赢得尊重?
2.写信澄清事实
当然,首先写的信最好不要有任何坏的影响,信的内容不能让对方产生不快。写信的主要目的是要委婉地提醒一下对方,自己当初提出的想法,是怎样演变到今天这个令人欣喜的样子。在信中适当的地方,你可以写上有关的日期、标题,可以引用任何现存书面证据。
在信的最后要建议抢功者与自己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讨论,这是很重要的。这能让你有机会再次含蓄地强调一下你的真正意思:这主意是我想出来的。
如果真的有人把你的功劳忘记了,想把功劳归属于自己,那么这个方法能为你争回功劳起一定作用。
3.先夸赞对方,然后重申功劳是你的
说这番话的时候,要再一次对这位同事的独一无二的才能和见解大加赞赏。如果着眼于事情的积极一面——你的同事也是想方设法要干出最好的工作,而且他对要做的事情也有独到的看法——也许会有助于你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当你觉得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你应用时,你就应早点行动,如果等你的同事把你的想法散布开时再行动,困难就大多了。
4.与对方分开执行任务
可主动向上司提出,你跟拍档各自单独负责某些任务,这样,所有的功劳、责任都一清二楚了。不过提出时要有技巧:“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我们的工作又越来越多。我觉得我与拍档都可以独立工作,最好能够让我们分担不同任务,或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退出争夺战
初看起来,这似乎不是一种方法,或者不能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在特定情况下,这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你应该问一问自己:哪个更重要,是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还是独自拥有想出这个点子的名誉?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什么时候应该跟同事理直气壮地理论“抢功劳”的问题,什么时候又应该为本机构做出一些牺牲呢?在做出决定时,应该考虑一下,要打这场“官司”得花费多少精力。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你正要接受一次重要的提升,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或者除了“原则问题”之外其他并无妨碍,而要证明所有权只能使你疲惫不堪,也许还会让你的上级生气,让他们纳闷你为什么不能用你的时间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此时退出争夺战显然是明智之举。
含而不露比一览无遗好
真正聪明的领导者从来不轻易让别人看出他有多大的智慧和勇气,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并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你可以为人所知,但不可为人所懂;让别人知道你,但不要让他们了解你的底细。没有人透彻地了解你,也就没有人对你感到失望,也就没有人敢对你轻易下手。
身居权力场中的人,最忌别人一看你的脸色、一听你的言辞就知阴晴寒暑、雨雪风霜。兵法云:“兵不厌诈,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能而示之不能,战而示之不战。”如果你不能推行诡道,不懂得心藏九天玄机,就难以做到含而不露。如此,便会显现三大弊端:一是你的观点、主张、决策很容易被敌手掌握,那样,你就只有等着葬送自己;二是容易得罪上司和同事,为自己的仕途平添许多障碍;三是你的部属可洞悉你的心灵,使其可施展反操纵术,把你操纵于手心之中。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你稍一留心就会发现,和我们交往的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要隐藏自己,区别无非是时间和程度不同罢了。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一览无余不仅不是什么好事,相反还是相当危险的事。
巴顿就是这方面的反面教材,他爱放大炮、毫无城府,不但使上司颇为难堪,自己也失去了不少人缘,被同事们称为“和平时期的战争贩子”。
1925年,巴顿到夏威夷的斯科菲尔德军营担任师部的一级参谋。一年后,他被升为三级参谋。他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对战术问题和部队的训练提出建议并进行检查,但由于没有城府,他经常得罪别人。1926年11月中旬,他观看了第二十二旅的演习,对这次演习非常不满。他直接向旅指挥官递交了一份措辞激烈的意见书。他的这种做法是纪律所不允许的,因为他只是一名少校,无权指责一名准将指挥官。这样一来,他便招致了上司的非议和怨恨。
但巴顿并没有因此“含”起来,仍然照“露”不误。1927年3月,在观看了一场营级战术演习后,他又一次大发其火。他指责营指挥官和其他人员训练无素,准备不足,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虽然这次他很明智地请师司令部副官代替师长签了名,但其他军官心里很清楚,这又是巴顿搞的鬼,所以联合起来一致声讨巴顿。众怒难犯,师长没有办法,只好把这位爱放大炮的参谋从三级参谋的位置上撤下来,降到二级。
一个人即使是天才,若丝毫不懂得收敛,也很难立足,而且会招致厄运。崭露锋芒是正常的,但应认清形势,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才能做到自我保护。当年刘备寄曹操篱下,青梅煮酒论英雄之际,难道一个雷鸣电闪果真能吓得刘皇叔酒杯掉落?这只不过是刘备藏锋隐芒的一种表演罢了。倘若此刻曹操看出端倪:此公日后将割据蜀国与我一争高低,那刘备就死到临头了。
含而不露的优势除了最基本的自保外,还在于让敌手充分暴露,并且让他无法弄清自己的意图。攻之,可趁其不备;击之,可自由安排。也就是说,含而不露的根本目的不在含而在露。你必须看准时机,在该露的时候毫不犹豫,立刻行动;同时,在藏的时候也并非被动地四处躲藏而是藏中有露,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样才能保证他日时机一到,你能一出必成。如果不懂得含而不露的处世方略,只会给自己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