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也是如此,如果人员长期固定,就缺乏活力与新鲜感,容易产生惰性。尤其是一些老员工,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厌倦、疲惰、倚老卖老,这时就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鲇鱼”,制造一些紧张气氛,让员工们有紧迫感,从而促使其加快步伐。
不少管理者都会采用“鲇鱼效应”来刺激团队,以期提高团队的活力。
对“渔夫”来说,“鲇鱼效应”的意义在于其激励作用。渔夫采用鲇鱼来作为激励手段,促使沙丁鱼不断游动,以保证沙丁鱼存活,以此来获得最大利益。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的目标,同样需要引入“鲇鱼型人才”,以此来改变企业一潭死水的状况。
人们追求稳定、追求安逸,是天性使然,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然而生存的现实状况和激烈的竞争迫使人们不得不奋起,不断寻求新的出路。有句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一个单位里,基本上都是主张用进废退、优胜劣汰的。因为一个企业如果缺乏必要的竞争机制,就会像沙丁鱼群一样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失去活力,最终走向破产的边缘。
而活力需要压力来激发,就像在沙丁鱼群中放入鲇鱼一样,只有给一个群体以一定的压力,建立“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用人机制,这样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竞争求胜之心,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让整个团队焕发生机。
布莱特最近感觉自己的情况不对:工作业绩一直下滑。然而,他自己却百思不得其解,找不到原因。
经过仔细思考,他发现自己业绩最好的时候与现在的处境只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彼特当时还在这家公司工作,在彼特走之后,自己的业绩就开始下滑。他突然觉得自己业绩下滑和彼特有很大关系。
当时,彼特是公司的“销售冠军”。为此,布莱特心中很是嫉妒,由于把彼特当成自己的对手,一心想要超越他,因此,布莱特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现在,彼特走了,布莱特便失去了原来的那种工作热情,因为他缺乏一个竞争者。
当一个组织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这时候,引进“鲇鱼型人才”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员工们就是因为太安逸了,没有危机感,所以才没有活力,如果引进一些积极性强的人才,给员工们找一些对手,他们就会自主地行动起来,努力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鲇鱼型人才”意味着新、奇、异,包括观点的不一样、行为的不同、习惯的迥异,正因为不同,才会激发智慧。在注重团队建设、致力团队沟通的今天,适当地吸引一些“鲇鱼”加入团队,会给整个团队带来活泼的工作气氛,带来创新,带来多赢。
当然,在一个团队里,“鲇鱼型人才”不宜过多,如果整个团队都是精英,安于现状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新问题又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片混乱。既然一条鲇鱼能够带动一群鱼翻腾搅动,那就没有必要再放第二条了,一山不容二虎也是这个道理。
适当利用“鲇鱼效应”,是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来,企业要不断补充新的人才,这样可以给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员工带来竞争压力,唤起他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
二来,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的管理观念。只有新技术、新设备,才能跟上发展的脚步,而只有运用新的管理观念,才能抓住新人才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全面激活团队的动力。
此外,你必须明白,对“鲇鱼”来说,自我实现是其根本价值观,他们是出于获得生存空间的需要才努力发挥能力的,而并没有主动带动团队活力的动机,尽管如此,他们也是企业管理必需的。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有个农场主花重金买了匹千里马,但他却发现实在没有什么大事需要千里马去完成,便只好将千里马养起来。
时间长了,家里人就觉得这样不是办法,认为农场主用好草好料养了一匹没用的马。农场主听了家人的话,觉得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决定给千里马安排工作。可是农场里除了耕田、拉车、拉磨外,根本没有其他工作可以用到马。
思来想去,农场主只好让千里马去耕田。
但由于千里马驰骋惯了,一到田里就想要奔跑,结果把几个扶犁的农人都摔倒了,以后就没有人愿意用千里马耕田了。
农场主见此,没办法只好让千里马去拉车,可是千里马跑得太快,车轮子承受不了这么快的速度,被千里马拉掉了。
显然,千里马不适合拉车。农场主又一想,既然如此,就把千里马送到磨坊去,让它像驴一样拉磨。
这一次,似乎“用对地方了”!开始千里马走得太快,巨大的力量几乎要将磨盘掀起来。每当这时,伙计们就会用鞭子抽打千里马。慢慢地,千里马适应了拉磨的速度。
看到千里马派上了用场,农场主十分高兴。
可是,没过多久,他又觉得千里马既然干着和驴相同的活,就要享受与驴同样的待遇。
于是,千里马没有了好草好料,每天吃着和驴同样的草料。后来,千里马越来越老实、温顺了,拉磨时不掀磨盘,也不再高昂着头,几乎就快成为一头驴了。
有一天,农场主上山打猎,不小心跌了一跤,双腿摔断了,伤势很重,需要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城里救治,若有延迟,即便能够活命,恐怕两条腿也会废了。这时,农场主想起了千里马,便立刻让家人从磨坊里拉出那匹千里马。
千里马终于找到了驰骋的机会,它一上路便开始奔跑,释放自己的天性,起初它的速度非常快。可是,没跑出多远,千里马的速度就慢了下来,显然,它开始体力不支了。
跑到半路上,千里马甚至双腿发软,瘫倒在地。结果农场主延误了治疗,两条腿只能被截掉了。
回到家里,农场主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了千里马:都是它坏事,否则自己就不会成为废人。
这则故事告诉管理者,必须努力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否则,为了使用而使用,往往比闲置付出的代价更高。
现在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感叹无人才可用,但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实际上是在浪费人才、毁灭人才。
有的管理者叶公好龙,把人才弄到手,却又不给他们施展才能的空间——疑神疑鬼,四处挚肘,让他们混同于庸才中间——他们要么跳槽,要么只能变成庸才!
这就是现代企业中多数人才的命运,但几乎没有人去反省自己浪费人才的行为,也从来没有人会为浪费人才而惭愧。也许,他还正在为自己又相中了另一匹“千里马”而高兴呢。
满口爱惜人才、重视人才,却成了人才“杀手”,这可能是他们自己始终不愿承认的——他们一般将问题归因于自己相中的、后来却都成了庸才的人才们。于是悲剧一次次地重演……
很显然,不解决这背后的观念和机制问题,企业招纳再多的“千里马”,也难逃被毁灭的噩运——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来讲,都是如此!
拥有千里马,就要让千里马去做它擅长做的事情。若没有千里马发挥的空间,就不要引进千里马,白白浪费了自己的资源,也浪费了千里马的才能。
进入庙门,常见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相传过去,弥勒佛与韦陀尊者并不在同一个庙里。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
而韦陀尊者虽然是管账的一把好手,但整日阴着脸,太过严肃,弄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发现了这个问题后,便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
就这样,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什么叫做用人?从这个故事来看,佛祖就十分善于用人,因为他能够避免人才的浪费,而做到了人尽其才。仅凭这一点,佛祖就不愧为用人的高手。
娃哈哈集团老总宗庆后说:“有用的人为我所用,有用的人各施其用,那企业就活了。”这句话成为娃哈哈集团的用人标准。娃哈哈集团也是第一个在全国推行“只看本事,不看学历”的用人标准的公司。
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庸人、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记载过一件事:有个自称是木匠出身的人,连自己的床坏了都不能修。由此,柳宗元判定此人的锛凿锯刨技能一定很差。可是,这个木匠却自称能够造房,这让柳宗元将信将疑。
过了一段时间,柳宗元又在一个大的造屋工地上看见了他,只见他神情自如地发号施令,将众多工匠指挥得井井有条,都在各自奋力地做着分内之事。
柳宗元大为惊叹,不知道该以何种眼光看待此人?如果先前因为他不是一位好的工匠就弃之不用,那么无疑埋没了一位出色的工程组织者。
这一前一后的变化,看似无所谓,其实十分重要。这就是人尽其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若管理者能够利用对方的特长,那么世上绝对没有庸才。
作为一个明智的管理者,作为一个精干的领导者,应该做到唯才是用,更要做到人尽其才。
恩威并用,软硬兼施
管理者用人,要能柔能刚,亦宽亦严,恩威并用,软硬兼施。没有纪律的部队打不了胜仗,没有人情的团队也没有凝聚力,所以,你在维护纪律威严的同时,要照顾到下属的感情。
西洛斯·梅考克是美国国际农机商用公司的大老板。他有一句精髓的话就是“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梅考克在与同事、下属接触时,经常为他人设身处地地着想,但是,在规章制度面前,他绝对不手软,不讲究情面,一切以规章制度为准,同时,也绝对不会伤工人的感情。
有一次,跟随他二十多年的老工友在岗位上酗酒闹事,而且上班经常迟到、早退,这些情况被工头反应给梅考克,并且希望公司能够严肃处理。按照公司的有关管理制度,这位老工友应该给予开除的处分。于是,梅考拉语气坚决地宣布:“辞退!”
这一决定被发布之后,那位老工友立刻就火冒三丈,而且大倒苦水:“在公司负载累累时,在你贫穷困难时,我能够三个月不拿一分工资,而且对此毫无怨言,拼命为你工作,与你共患难,如今你就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要把我辞退了,你可是一点情面也不讲啊!”
等这位老工友发完牢骚之后,梅考克平静地说:“我要是不讲情面,就不会听你发牢骚了,但是,你知道这是公司,是有规章制度的地方……这些规章条例不能因为你我之间的私情就改变,我只能按规定办事,不能有一点例外。”
事后,梅考克还了解了这位老工友酗酒的原因。原来,老工友的妻子去世了,又留下了两个幼子,一个孩子不小心将腿摔骨折了,另一个孩子因为吃不到奶水饿得大哭。在极度痛苦中,老工友借酒消愁,结果误了上班时间,并且还被工头发现举报给梅考克。
听完老工友的悲情述说,梅考克为之震惊,于是,他立即对老工友说:“你真是糊涂,现在什么都不要说了,你立即回家料理妻子的后世,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你不是把我梅考克当成朋友吗?你放宽心,我一定不会让你走上绝路的。”说完,随即从包里掏出一叠钞票塞到老工友手里。
听完梅考克的安慰,老工友转悲为喜地说:“这么说,你已经取消辞退我的命令了?”
“你希望我这么做吗?”梅考克亲切地问。
“不,不,我不希望你为了我破坏了规矩。”老工友说。
“嗯,你说得对,你已经被辞退了,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我想,作为朋友你也不想让我留下话柄吧!你放心回去吧,我的朋友,我会适当安排的。”梅考克既不让步,同时又安慰着说道。
事后,梅考克将这位老工友安排在自己家的牧场里当总管家,对此,老工友感激不已,于是,更加卖力地为他工作。
梅考克在工作中处理问题从不感情用事。在1941年年底,在公司遇到危难之时,跟随他多年的工人背离了他,对此,他没有多说什么。10年之后,当梅考克的公司再次好起来时,这几个工友又找上门来,对此,梅考克欣然地接受了他们。几位工友对老板不念旧恶、肯收留他们的举动,不仅十分意外,而且还不胜感激。从此以后,他们同老板一道,为国际农机商用公司的强盛而奋斗,迎来了公司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
在任何时候,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能以人情代替规章制度,否则人人都会不受规章制度的限制,那么,莫说公司,就是天下也会大乱的。
在一些人眼中,开会迟到三五分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领导在大会小会上经常强调这个问题,有些职员就会认为这有些小题大做了。但是,迟到在联想却是一件不可原谅的事情,任何人在开会时,如果迟到了就要被罚站,这已经是一种铁定的制度。
柳传志在创业初期,与他合作或是共事的人多数都是知识分子,所以他们都很爱面子。由于工作较忙,所以开会迟到的现象屡屡发生,于是,柳传志就定下迟到罚站的规矩:凡是迟到者,在门口罚站5分钟。
在规矩刚制定不久后,第一次被罚站的人就是柳传志的老领导——原计算所科技处的一个老处长。柳传志说:“你老就站5分钟吧,回头晚上我去您家给您站着。”
事后柳传志说:“罚他站着时,他站出了一身汗,我坐着也出了一身的汗,虽然当时大家都很尴尬,但是也就这么硬做下来了。”
迟到罚站,柳传志本人也不搞特殊化,他也曾被罚站过三次。通过严格的管理,联想集团终于成为中国的名牌企业,并且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