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很多名人都是在犯过此类错误之后才懂得成功的真谛。宋朝的朱熹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十几岁就开始研究佛学,然而到了中年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经过一番苦功才能有所成就。于是,他以十六字箴言对“欲速则不达”作了一番精辟的阐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总而言之,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只会导致惨败。一个人只有摆脱了速成心理,一步步地努力,步步为营,才能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
因此,为人处世必须把眼光放远,注重积累,厚积薄发,自然就能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管理者应是能把握行事快慢尺度的人,这样能够稳重做事,踏实做人,成就事业。
该糊涂时绝不精明
有一个富翁,年纪越来越大了,面对人生的最后一段岁月,他没有什么遗憾,唯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那份家产,不知道该由谁来继承。
本来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他也并不是没有儿子,相反,他有三个儿子。按照现在的规矩,三个儿子都有继承权。但在过去就不是这样了,合法继承人必须由富翁自行决定。富翁很为难,毕竟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的骨肉。
他心目中比较属意小儿子,因为小儿子聪明伶俐、机智过人。可是,家族里的长辈却建议他把家产传给大儿子,因为长幼有序。这下,就形成了两方观点,富翁左右为难,实在委决不下,只好把这件事情一拖再拖。
这一拖不要紧,倒留下一大半时间让儿子们起了争斗。为了得到家产,大儿子常常向富翁说起小儿子的过错,而小儿子则常常以“聪慧”的隐语暗示大儿子的不孝。
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有一次甚至为了一件小事打了起来。富翁见状很生气,结果气得大病一场。
卧病在床的富翁,并没有安生。大儿子依旧在闹,小儿子依然在争,这让富翁更是忧愁不已。
在富翁的床边,除了大小两个吵闹的儿子之外,还有一个平时被人讥笑的笨儿子老二。他平时话不多,此时就更加沉默了。他只是默默地服侍着这个富翁父亲,因为他没有人支持,所以也没有奢望。
有一天,躺在床上的富翁突然对二儿子说:“老二啊,我不知道你到底是聪明,还是傻?”
一直沉默的二儿子这时说话了:“我不傻,只是我不想太聪明了。”
富翁默默地看了看他,然后说:“如果你继承了家产,你会善待你的兄弟吗?”
有些木讷的二儿子默默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富翁突然宣布,把自己的家产传给二儿子,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人们不知道富翁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决定。
富翁不久就去世了,原本不起眼的老二继承了雄厚的家资,人们以为他会不知所措,谁料到他竟然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他还为自己的两个兄弟安排好了生活,虽然他的两个兄弟几次都想夺走家产,但是每次都被他轻易地揭破了。
人们突然之间发现,原来这个不起眼的傻子一点也不傻,反而有着非同一般的智慧。
聪明要有个度,该糊涂时就糊涂,这是另外一种聪明,叫做智慧。
北宋名臣富弼年少时走在洛阳的大街上,有人过来悄声说:“某某在背后骂你!”富弼说:“大概是骂别人吧。”
那人又说:“人家指名道姓在骂你呢!”富弼想了想说:“怕是在骂别人吧,估计是有人跟我同名同姓。”
骂他的人听说后,心中十分惭愧,赶紧向富弼道歉。
年少的富弼分明是假装糊涂,却显示了他的聪明、睿智。善于消释痛苦者,向来不“放大痛苦”,该糊涂时绝不会精明。
糊涂是一项艺术、是一门学问。懂得糊涂,是一种聪明。聪明难,糊涂更难,不懂得装糊涂,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北方边陲上,两个部落之间发生了争战。一个部落被打败,胜利的部落决定杀死失败方10岁以上的所有男人,然而,有一个14岁的男孩却幸免于难。
当有人想把这个男孩刺死时,头目制止了他,因为这个男孩看起来很笨。当矛刺向男孩的时候,他既不知求饶,更不知反抗和逃跑。就这样,男孩幸存下来,成了奴隶。
15年后,当年那个男孩突然逃跑了。原来他一点都不傻,而且智慧超群,当初他装出很呆滞、很柔弱的样子,就是为了保住性命,潜伏下来。
逃跑之后,他把所有当年散了的本族人聚在一起,最终打败了他的仇敌,报了血海深仇。
这个男孩的名字叫做铁木真,现在的人习惯称呼他为成吉思汗。
若铁木真没有当年的故作糊涂,想必就不会活下来,自然也不可能有机会报仇,更加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为人处世要把握尺度,该糊涂时就糊涂,不该聪明的时候绝对不聪明。
在单位里,陆明很受领导的器重。领导还特别在办公楼里找了个房子给他当宿舍,这可是其他同事都没有的待遇。然而,不谙世事的陆明却因为一次较真,毁掉了这种良好的局面。
那是一个周末,领导值班。食堂给领导单开了“小灶”,领导就叫上几个平常关系不错的同事一起开席。席间,大家的兴致都很高,领导也特别高兴,说:“我办公室里还有瓶‘人头马’,我们一起尝尝。”
很快,他把酒取来。有同事就问:“光听说过这洋酒,就是没尝过,对了,这是哪儿产的酒?”领导发话了:“这酒是朋友从美国给我带回来的,是美国产的。”大家听了,好像顿悟般地说:“哦,原来是美国产的。”
就在这时,边上响起了不和谐的声音:“‘人头马’是法国产的。”
领导拿起酒瓶说:“看看,这上边有英文,陆明,你是大学生,你瞧这上边写的是哪儿产的。”陆明拿起瓶子,只见上面清清楚楚地写道:“Made in France”。陆明也没多想,便回答:“瓶上写着,法国制造。”
领导脸色赧然,笑了笑,说:“哦,还是陆明有文化。”
自此以后,陆明发现,领导对他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看重了。有好几次因为一些小问题,领导还狠狠地批评了陆明。
陆明的失败就在于好卖弄,结果破坏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些事情只要不违反原则,就没必要较真,即便你知道别人是错的,也不要直接了当地表现你的聪明,以免让人心生反感。糊涂一点儿,你也就更加得人心。
平易近人,不摆领导的架子
平易近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有修养和德行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人们都尊重和喜欢亲近这种人,并喜欢听从于他。
管理者应该平易近人,才能得到下属的支持与亲近,其实,为人处世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人际交往中,面对盛气凌人、傲岸不群的人,少有人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和亲近他。相反,平易近人、不摆架子、谦逊温和的人,往往会得到别人的喜欢与亲近。
有的人认为,自己是管理者和统治者,公司的员工是被管理、被统治者,二者根本不能混在一起。他们崇尚无威不治,故意疏远下属,认为做领导就要有做领导的样子,只有高高在上,让下属敬畏,下属才会努力干活,不捣乱生事。
然而,真正高明的管理者绝不会来这一套。他们喜欢平易近人,没有领导的意识,不会端领导的架子,随和地往来于员工之中,你甚至根本看不出他与众不同的身份。
著名的美国前总统林肯就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他对待人的态度很谦逊、随和,因此,受到了国民的敬仰与尊重。
在林肯竞选总统的时候,有一个叫斐德尔的小女孩写信给他。她在信中说:“林肯先生,如果你能留些胡子,一定会使你那瘦长的脸变好看些。”
林肯看过信之后,觉得很有意思。他并没有对这封“无聊”的信置之不理,而是照着小女孩的话做,开始蓄起了胡子。
后来,林肯当选了总统,他特地赶到斐德尔居住的那个城市发表演说。小女孩斐德尔得到了消息,也赶来听林肯演讲。
林肯演说完毕后,向四周望了望,说:“这里有一位名叫斐德尔的小姑娘吗?我十分希望能和她见面!因为我这胡子就是听了她的建议才留起来的。”
斐德尔听了林肯的话,挤出了人群,走到林肯面前。林肯笑着对她说:“你好,谢谢你的建议,你看!我现在已经有胡子了,比以前好看多了。”
说着,林肯总统用他那长满了胡子的嘴,轻轻地在她的脸上吻了一下。看到这样一位平易近人的总统,人们都大声欢呼起来。
平易近人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是朴实性格的表现,它源于真诚。平易近人的行为之所以能够获得人们的尊敬,是因为它真诚的内含给人一种平等的感觉。
和谐的人际交往需要平等,更需要体贴与迁就,可是,高高在上的人做不到这些,因为他不懂得何谓平等。
你必须明白平等的含义,拥有高地位时,也要保持与人平等交流的作风。平易近人、虚怀若谷是一种修养,稳重而不张扬,大方而又得体。
有个年轻人在一家大公司上班,他的经理对下属非常严厉,公司员工都叫他“雷公”。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刚从外面回来,看到经理位子是空的,以为他不在,就冒失地对同事说:“‘雷公’不在吗?”
说完之后,他不经意地一回头,发现在屏风的另一边,经理正在与客户谈生意。很显然,经理听到了他的话。
年轻人当时就坐立不安,以为大祸临头。等客户走后,经理走到他的身边,年轻人赶紧惊恐地向经理道歉。没想到,经理微微一笑,说:“我们的雷公并不一定在夏天才会响的。”
年轻人听了这句话,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其他的员工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自此,经理在员工眼中的形象大大地改变了。
做人最怕摆架子,一个人没有架子,才能体会到真情。没有几个人愿意与高高在上的人和谐论交。一个高高在上、不懂得屈尊降贵的人,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也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他们只会无限放大自己的优点。
由此可见,高傲往往就是无知的表现。对于这种人,别人要想改变他非常困难。因此,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交流不畅、难以沟通的局面。
那些威严无比的独裁领导得到的是别人的畏惧与怨怒,而平易近人的领导得到的是兄弟般的亲情和众志成城的人心。
短时间里,两者可能难分高下,因为恐惧和压力有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当领导向员工下达命令“我要你在这个日子以前完成这项工作,完不成你只好去财务科结清本周的薪金”时,这项工作可能真的就完成了。
然而从长远上看,高威、高压会产生许多恶果。为了逃避责任,员工们会刻意掩盖失误,发现问题也不会上报。
而那些有能力、有性格的人会抽身离去,好的人才又不愿意进来,起初可能察觉不到,渐渐地,这些消极的态势就会交叉感染,直至造成整个公司的衰落。
事业的成功要依赖下属的全力支持。平易近人的领导更容易做到这一点,靠端架子、摆威仪树立自己的领导威信,只会成为孤家寡人,越活越累。而那些糊涂得“忘了”自己身份的领导,将越做越轻松。
与下属打成一片,以个人魅力影响而不是靠权术统御下属的领导,是最成功的领导。想象一下和谐的场面:下属可以很随便地对你说:“头儿,你的领带今天又打歪了。”而你在高兴时拍着某位助手的肩膀,请他到对面的小店里去喝杯酒……
如果认为自己是非常人,别人和你在一起就会感觉有贵贱之分,自然就不能畅所欲言了。与别人交朋友,态度诚恳随和、热情谦虚,不拿腔拿调吓唬人,这样才能让人接受,而对方才会对你说真话。
因此,为人处世,不可摆架子,那样只会让人疏远你,而应该学会平易近人,这样别人才敢于靠近你。
居功不自傲,有理也谦虚
2005年6月13日,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裴熙亮宣布退休,这位老臣黯然而伤感地离开了工作了8年的工作岗位。
在8位前高管向董事会提交三封“弹劾信”的压力之下,61岁的裴熙亮不得不惨淡收场、解甲归田。
曾有媒体对此发表评论称:在华尔街历史上,一个大公司领导人受到此等待遇,简直就是一种羞辱。
对于自己所做的一切,裴熙亮非常肯定地说:“我热爱并且忠诚于摩根士丹利。我们所做的一切,对股东、客户、员工都是最有利的。”
尽管裴熙亮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是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职位的不二人选,但他还是不得不离开。
的确,裴熙亮是个忠诚者,他在摩根士丹利工作已经超过了20年。不仅如此,自裴熙亮任职首席执行官期间,他还为摩根士丹利创造了骄人的业绩:摩根士丹利的股票上涨了690%,比********、美林同期内的表现都更加强劲。
然而,作为忠臣、功臣的裴熙亮为什么还是落得如此下场?
事实上,恰巧因为裴熙亮是功臣,并且有居功自傲的功臣心态,才导致了他最终的结局。尽管裴熙亮对公司充满热爱,但是他自以为是的形象让别人记忆犹新。他认为只要公司运作良好,其他一切应该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