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育孩子要懂心理学第二版
24840100000017

第17章 不做“包办”父母(3)

孩子如果能从小就学会勇敢地面对挫折、战胜挫折,他长大后就会成为一个勇往直前的卓越之才。相反,如果孩子一直在温室中成长,甚至连一些小风小浪都没有经受过,那么他长大后则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

在喜气洋洋的春节前夕,一个孩子却坐在冷风呼啸的马路边拉二胡。在他脚下摆着一个纸盒,里面装着路人施舍的零钱。孩子的琴声婉转悠扬,引来不少赶回家过年的路人驻足。

离孩子20米远的地方,有一名中年男子正在默默地低头抽着烟。他是孩子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位腰缠万贯的富翁。这位父亲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让孩子跑到街头卖艺?他的回答很简单:“我要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着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果父母事事都为孩子做好,让孩子完全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和经受风雨的机会,渐渐地孩子就会失去面对困难的勇气。

小淳是一所重点中学的理科生,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他对自己感到非常失望,觉得对不起为自己辛劳的父母。于是,小淳在得知分数的当天下午,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人的一生中,没有谁能保证自己一直都是一帆风顺。挫折与幸福一样都是生活的一种常态,而大凡那些有建树的人也无一不是在重重挫折面前始终不放弃才铸造出一个缤纷多彩的人生的。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妨给孩子多一些锻炼,少一些娇惯,从而使孩子拥有坚韧、顽强的性格。

刘墉喜欢与孩子“比”,比丢飞盘,比投球,比三级跳远,或其他有益身心的游戏。但是每次刘墉都当仁不让,刘轩十有九输。而且刘墉还规定:输了不许生气,不许撒娇,不许哭。输了的一方必须立正向对方敬礼,高喊:“您是真功夫!”

对于父亲的这种做法,刘轩开始很不理解。不过后来他慢慢明白,父亲是希望他从小养成胜不骄、败不馁,永不服输的精神,走上社会后,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与刘墉相比,妻子却没那么“狠心”。她喜欢呵护着孩子,尽量不让孩子受累。刘轩学画的那段时间,经常深夜一点钟从画室里出来,母亲会给他买意大利通心面,在刘轩吃面的时候,母亲则站在餐桌前说:“慢点吃!吃完后把纸盘放进塑料袋,明天早上我好把垃圾放到垃圾筒里。”儿子懒洋洋地吃完面,把纸盘往垃圾袋里一扔,就转身回房了,留下母亲佝着背绑垃圾袋。

刘墉也和孩子一起吃过面,可是他却没有这么照顾孩子。当刘墉吃完面时,他会径自将刀叉拿去洗,并回头对儿子说:“把脏东西收拾一下,一齐丢到垃圾筒里,顺便检查楼下是不是有垃圾没清理。”说完他就进卧室了。

刘轩吃完面,就从楼上跑到楼下,忙着扔垃圾,打扫完了才能回房睡觉。

刘墉与妻子可谓典型的严父慈母。刘墉对孩子严格,总是把独立做事的机会交给孩子,为的就是培养刘轩的独立生活能力,好让他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刘轩也习惯了父亲的严格,因此母亲不在家的时候他变得异常独立,很少去麻烦刘墉。

有一次,妻子住院了,刘墉第二天早上不教课、不开车、不出门。儿子前一晚就发了愁,早早睡觉,第二天早上轻手轻脚地起床,自己开冰箱,找了些东西吃,然后自己去上学了。

晚上刘轩顶着寒风回到家,冷得直哆嗦,他关切地问刘墉:“妈妈什么时候出院?”吃完饭,他自觉地去做功课。晚上他又早早睡觉了,因为他说今天差点迟到,所以晚上要提前睡,明天起得更早一点。

不仅如此,刘墉还让刘轩在假期去外面打工挣钱。有一年暑假,刘轩本想在家好好享受假期,但在爸爸的严格要求下,他找了一份擦车的工作。冒着酷暑,穿着宽大的工作服,刘轩汗流浃背地清洗车子。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疼,才挣了25美元。这时刘轩才真切地感受到挣钱是多么不容易。要知道,在平常这些钱仅仅够他吃两支冰淇淋。暑期打工的经历让刘轩彻底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也带给了他深刻的人生体验,使他开始懂得珍惜生活。

在刘墉的狠心之下,刘轩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养成了按时完成功课,按时就寝的习惯,变得非常独立。

古人说“自古寒门出贵子”,太多的物质享受,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件好事,因为这会使孩子丧失面对挫折的机会,从而因此消磨掉孩子的意志。而适当地“贫穷”并不会让孩子损失什么,反而会成为他生命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在必要的时候,不妨让孩子承受一些挫折,吃一点苦,受一些贫穷。

让孩子进行自我塑造

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性格坚强的孩子可以经受得起失意和伤心的打击,爽直可以使孩子摆脱琐碎的烦恼,乐观开朗可以令孩子充满活力与朝气,善良宽容则会给孩子带来忠诚的友谊。反之,逞强、固执、多忧、敏感的人常感到不如意,内心存在忧虑,缺乏独创性。因此,良好的个性对于孩子的顺利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他们性格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认知与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个性特征,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言语、评价都会在孩子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其塑造自我形象的主要素材来源。

人们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也就是选择乐观的态度还是悲观的态度的过程。这种抉择可能给自己带来激励,也有可能阻滞自己的前进。清晰地规划目标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但塑造自我却不仅限于规划目标。要让孩子塑造自我,父母必须和他一起努力。

父母要尝试着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自我塑造的过程也就随即开始。以下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塑造自我,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人格。

1。树立远景

这是迈向自我塑造的第一步,孩子需要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它应该是孩子人生的目标。远景必须即刻着手建立,而不要往后拖。孩子随时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做些改变,但不能一刻没有远景。

2。离开舒适区

让孩子不断寻求挑战激励自己,而不要让他躺倒在舒适区,因为舒适区只是避风港,它只应是孩子准备迎接下次挑战之前刻意放松自己的地方。

3。把握好情绪

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但是,不要总想在自身之外寻开心。让孩子开心,最值得开心的事情就在他身上,要让孩子体会到这种乐趣。因此,帮孩子找出自身的情绪高涨期来不断激励他是不错的方式。

4。调高目标

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太小,而且模糊不清。如果孩子的目标不能激发他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孩子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

5。撇开朋友

对于那些不支持孩子目标的“朋友”,要敬而远之。孩子所交往的人会改变他的生活,结交那些希望孩子快乐和成功的人,孩子就在追求快乐和成功的路上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6。直面困难

如果把困难看作对自己的诅咒,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而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孩子自然会动力陡生。

让孩子摆脱依赖

有的孩子由于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当,形成了独立性不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缺点。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

李宏群是个9岁的小男生,他的房间总是十分凌乱,自己从来没有主动收拾过。每天晚上妈妈在宏群睡着后都会过来帮他整理房间,并且把他第二天上学要带的东西准备好。而每天早晨宏群也都依赖妈妈叫他起床上学,如果哪一天妈妈急着上班,宏群肯定就会因为睡过头而迟到。宏群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代为安排的,一旦父母不在,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父母的过分溺爱夺去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使得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的照顾便很难独自生活,作为父母,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适当地分配给孩子一部分他能独立承担的事情,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事实上在幼儿期,伴随着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他们的肢体活动能力不断提高,同时自主性和独立性也在逐渐增强,这时是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家长一定要坚持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让他们自己完成,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有些事情家长只要求他们能够愿意尝试就行了,而不需强调结果;稍大之后,就可要求他们不但要把事情做完,而且要做得好一些。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家长就应该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即使孩子做不好也不要心急,不要马上替他做,更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看到自己亲手完成了许多事后,他们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便会油然而生,从而大大减少对成人的依赖心理。

培养自主性的前提是让孩子在情感上先自主起来。心理学家认为,缺乏自主性的人,通常是那些在情感上、情绪上高度依赖别人的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依赖心理,就必须及时地采取行动,帮助孩子克服。

(1)家长要进行自我反省。孩子依赖的心理成因是家长的过度保护和****。家长总希望孩子生活在他们设想和安排好的环境里,虽然有时候也会同意孩子进行自主选择,但总是用各种方法诱导孩子进入自己希望的轨道。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而且使他们不能自主,并渐渐丢失了自己选择的勇气,最终变成过分依赖他人的人。因此,家长一定要首先反省自己的言行,把自主的权利还给孩子。牢记一个原则:“让孩子独立的过程是无法替代经历的,正如母亲不能替至爱的孩子呼吸一样。”

(2)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性格的核心,也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孩子如果缺乏自信,就会对自己的智商、能力产生怀疑,形成消极的依赖心态:一些事情我不能做,做了也做不好,我不做还有人做。这样的孩子要经常有意识地用“你一定行”、“我相信你”或“你很棒”之类的语言去激励他们,千万不要随意抹杀他们的成绩,哪怕一点点小进步或闪光之处也要放大,让孩子在肯定中获得自信。如此一来,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会少一些顾虑,多一份信心;少一些胆怯,多一份勇气。

(3)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自主机会。孩子有手能做事,有脑能思考,他们所需要的只是机会,而不是成人的灌输和施予。所以,不妨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经历,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只要方法得当,就一定会培养出自强自立的孩子!

多给孩子逆向关怀

现在的孩子大多没有多少逆境,因此要想让他们成才,就要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经历磨难,认识世界的复杂和人生的艰辛。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

美国阿拉斯加国家动物园的鹿苑里,鹿群因不必为觅食而发愁,也不必为逃避敌害而过多奔跑,因而很快就繁殖了起来。然而在一度兴旺之后,病弱残疾者却与日俱增,最后竟出现了濒临绝种的危机。当地政府曾不惜斥巨资予以挽救,可惜一概无效。后来一位聪明的管理人员建议,把几只凶残的恶狼引进鹿苑,许多病、弱的鹿被捕杀了。几年后,鹿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了。狼捕食了病弱者,又迫使鹿群为逃避狼害而重新拼命奔跑,从而使得留下来的鹿群体质日益健壮。后来,人们把这种奇特的动物“保护”方式称为逆向关怀。

动物需要逆向关怀,孩子也需要这种逆向关怀。尤其当孩子过着越来越优越的生活,社会和家长为他们提供越来越优越的条件时。

亲子之爱,人皆有之。但许多家长不顾客观实际,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处处溺爱,使孩子变成了养尊处优的“小皇帝”。这种方式极易使孩子形成脆弱、依赖、消极、懒惰等不良心理,从而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补上这重要的一课——适当给孩子一些逆向关怀,要硬起心肠,收藏起一半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