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哈佛家训大全集
24828800000013

第13章 突破思维的局限(1)

人类所有的思维都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实距之上的,由此,人们积累了经验,发展了语言,抽象了思维,从而形成了人类灿烂的文化。不同地区的人们有各自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规则,沉淀下来,也就变成了形态各异、色彩纷呈的多元文化,而思维规则作为文化遗传的基因则往往构成了文化的基础。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规则作为思维的基础,对于思维的构建,其重要作用毋庸置疑的,然而,若是人们对于规则过分依赖,则可能对思维造成局限,阻碍思维的发展,尤其不利于思维的创新。因此,我们应该把握规则,但不能为规则所束缚,有时还需要打破规则,这样才能促使思维发展,让社会进步。

马屁股与火箭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为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其实,这个标准本是英国的,而美国的铁路是由英国人建成的。奇怪的是,这个标准既不是5英尺,也不是四英尺半,而是有整有零。

那么,英国为什么使用这样一条标准呢?

原来英国的铁路设计者也是电车的设计者,而这个标准是电车所使用的标准。那么这个电车的铁轨标准又是如何得来的?原来最早造电车的人从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的标准来自马车的轮宽。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规格的轮距标准呢?原因是假如那时候的马车采用其他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就会被英国的老路撞坏,因为这些路上的辙迹宽度正是四尺八寸半。

那么,这些辙迹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是古罗马人定的。因为几乎整个欧洲的长途驿道都是由古罗马人为军队所铺的,而古罗马战车的宽度正好是四尺八寸半。假如谁用不同轮宽的车在这些路上走的话,他的车轮寿命都不会很长。那么问题又出现了,罗马人又为什么选择四尺八寸半作为战车的轮距宽度?道理非常简单,这是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故事到此,并未结束。有些人看电视也许知道,在航天飞机的燃料箱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如果可能的话,工程师希望把这些推进器造得宽一点的,这样容量就可以大一些,但是事实上他们不可以。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需要用火车从工厂运送到发射点,在运送途中,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是比火车轨宽了一点,而火车轨的宽度只有——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两匹马的屁股宽。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可能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在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所决定了。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马车走在下坡路上,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不能轻易走出去。历史是一笔财富,规则是一种秩序,但同时又可能是一种沉重而严酷的束缚。要想拥有财富,主宰命运,就必须大胆地挣脱束缚,勇敢地挑战那些不合时宜规则。

谁该去洗澡

在大学课堂上,教授正在为学生解释什么是“犹太商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他通过一个故事来提问:“如果有两个犹太人掉进了一个大烟囱,其中一个身上满是烟灰,而另一个却很干净,那么他们谁会去洗澡?”

“当然是那个身上脏的人!”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错!那个干净的犹太人会跑去洗澡。”教授摇了摇头说。

“这不可能,为什么呢?”学生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那个被弄脏的人看到身上干净的人,认为自己一定也是干净的,而干净的人看到脏人,认为自己可能和他一样脏,所以是干净的人要去洗澡。”

众学生都无言以对。

教授笑了笑,说:“现在问第二个问题,他们后来又掉进了那个大烟囱,情况和上次一样,哪一个会去澡堂?”

“是那个干净的人!”

教授又摇头说道:“又错了!干净的人上一次洗澡时发现自己并不脏,而那个脏人则明白了干净的人为什么要去洗澡,所以这次脏人去了。”

众学生一时无言。

教授看了看学生,说:“第三个问题,他们再一次掉进大烟囱,去洗澡的是哪一个?”

“是那个脏人?不,难道是那个干净的人?”

“你们还是错了!你见过两个人一起掉进同一个烟囱,结果一个干净、一个脏的事情吗?”

众学生顿时愣住了,敢情从一开始就错了。

其实故事中的问题并不巧妙,但是由于人们容易陷入一种惯性思维陷阱中,因此,便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当你一再犯错时,就要想想自己的思维是否被局限了。事实上,大家之所以遇到问题难以解开,很多时候,原因并非不在于问题,而在于我们自身。

求职失败以后

日本某公司要招聘10名职员,经过严格的面试与笔试,最终从三百多名应聘者中选出10位佼佼者。发榜当天,一个叫井上的应聘者因发现榜上无名,悲痛不已,回家便要悬梁自尽,幸好亲人及时发现,井上才活了下来。正当井上悲伤之时,突然传来一个好消息:原来井上的成绩是第一名,只是由于计算机的错误,结果导致井上落选。正当井上一家大喜过望之时,从公司又传来消息:井上被公司除名了,原因很简单,公司的老板认为:“这么一点挫折都经受不起,这样的人公司不需要。”

无巧不成书,话说美国也有某公司,同样从三百名应聘者中选10名员工,同样的原因——计算机故障导致吉姆落选。可这事发生在美国,后果与日本便完全不同。事情发生后,美国各大州的知名律师纷纷来到汤姆的家中,他们劝说吉姆到法院控告这家公司,让公司支付巨额的“精神赔偿金”。

故事还没讲完,如果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只是把它的故事背景放在德国,落榜的人改成肖恩,那么结果又会怎样呢?肖恩的父母却劝说儿子不要去那家公司入职,因为他们认为,那家公司工作作风如此差劲,对儿子的成长毫无益处。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由于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有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即便是同一国家,同一地区,同一文化,甚至同一个家庭,人与人之间的思维也会因人而异的。

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快下课的时候,老师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先阅读一篇文章,思考之后提出问题,等下一节课将各自思考的结果告诉同学们。

文章的大意是——

年轻的亚瑟王被邻国抓获。邻国的君主没有杀他,并承诺只要亚瑟王回答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并使君主满意,就可以还他自由。

这个问题是: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连最有见识的人都困惑难解,何况年轻的亚瑟。于是人们告诉他去请教一位老女巫,只有她才知道答案。亚瑟王经过苦求,女巫答应回答他的问题,但他必须首先接受她的交换条件。这个条件是:让自己和亚瑟王最高贵的圆桌武士之一——他最亲近的朋友加温结婚。亚瑟王惊骇极了,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女巫:驼背,丑陋不堪,只有一颗牙齿,浑身发出难闻的气味……

加温知道这个消息后对亚瑟说:“我愿意和女巫结婚,对我来说,没有比拯救你的生命更重要的了。”

于是婚礼顺利举行。女巫也回答了亚瑟的问题:女人真正想要的是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每个人都立即知道了女巫说出的真理,于是邻国的君主放了亚瑟。

再来看看加温和女巫的婚礼吧,这是怎样的婚礼啊——为此,亚瑟王在无法解脱的极度痛苦中止不住地哭泣。加温一如既往地温文尔雅,而女巫却在婚礼上表现出最丑陋的行为:用手抓东西吃,蓬头垢面,用嘶哑的喉咙大声讲话。她的言行举止让所有的人都感到恶心。

新婚的夜晚来临了,加温依然坚强地面对可怕的处境。然而,当他走进新房,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个他从未见过的美丽女子半躺在婚床上!加温如履梦境,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美丽的女子回答,因为当她是个丑陋的女巫时,加温对她非常体贴,于是她就让自己在一天的时间里一半是丑陋的,另一半是美丽的。她问加温,在白天和夜晚,你想要哪一半呢?

多么残酷的问题啊!加温开始思考他的困境:是在白天向朋友们展现一个美丽的女人,在夜晚面对一个又老又丑的如同幽灵般的女巫?还是在白天拥有一个丑陋的女巫妻子,但是在晚上与一个美丽的女子共度亲密的时光?

故事结束了,问题是:如果你是加温,你会怎样选择?

第二天的课堂上,答案五花八门,归纳起来也就是两种:一种选择白天是女巫,夜晚是美女,理由是妻子是自己的,不必爱慕虚荣,苦乐自知就可以;另一种选择白天是美女,因为可以得到别人羡慕的目光,至于晚上,漆黑的屋子,美丑都无所谓了。

老师听完所有的答案,没有说什么,只是问大家是否想知道加温的答案。大家说当然想。

老师说:“加温没有做任何选择,只是对他的妻子说,‘既然女人最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那么就由你自己决定吧!’”

于是女巫选择——白天夜晚都是美丽的女人。

所有的学生都沉默了:为什么我们没有一个人做出加温那样的回答?

也许真正的智慧,并不是刻意地去寻求答案,而是怀抱一颗真诚而无私的心。我们总以自己的喜好去安排别人的生活,却没有想过人家是不是愿意。如果多一些宽厚,多一些真诚,相信我们也能作出与加温一样的回答,并得到与加温一样的回报。

有趣的答案

英国某家报纸曾举办一项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

题目是:在一个发生故障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世界命运的科学家。

第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拯救地球,使人类免于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噩运。

第二位是核能专家,他有能力阻止爆发核战争,使地球不至于遭受灭亡。

第三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食物,使数亿人脱离饥荒。

此刻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使其余的两人得以存活,请问该丢下哪一位科学家?

问题刊出之后,因为奖金数额庞大,信件如雪片飞来。

在应征的信件中,每位读者都竭尽所能,不厌其烦地阐述他们的见解。

最后结果揭晓,巨额奖金的得主是一个小男孩。

他的答案是——将最胖的人丢出去。

在生活中,最简单的答案,往往就是最准确的答案。当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要被其他的因素干扰。有时,复杂的不是问题,而是看问题的眼睛。思虑太多,并不见得能够集思广益,大多数时候,解决问题只需要做出直接有效的考虑就行了。

服输的鹦鹉

有位魔术师,在一艘游轮上工作,已有两年时间了。在这两年里,他每个晚上都要进行一场演出,而他每一场演出,都会博得观众们的喝彩。因为观众群经常更换,他也不必急着学新戏法,所以生活惬意,没有什么烦恼。

不过,最近出了一些意外的情况。因为两年下来,船上的鹦鹉经过长期的观察,终于看出了魔术师戏法的破绽,开始当众拆穿魔术师的把戏。

当魔术师把一束花变不见时,这只鹦鹉会大叫说:“在他的后面!在他的后面!”

这让魔术师火冒三丈,几次演出都差点因为鹦鹉的揭破而功败垂成。他很想解决烦恼——把鹦鹉杀了。可是他无法这么做,因为鹦鹉是船长的,他动不了它一根汗毛。

有一天,船漏水,结果沉了。

魔术师抓住了一块漂浮的木板,在这块救命的木板上,除了魔术师之外,还有一位朋友——那只多嘴的鹦鹉——魔术师的冤家,它正站在木板的另一端。结果,这对冤家大眼瞪小眼,在水上足足漂流了三天,竟然没有说一句话。

到了第四天早晨,那只鹦鹉终于忍不住了,它盯着魔术师说:“算了,我投降了,你到底把船变到那里去了!”

也许你会为故事的结局开怀大笑。鹦鹉始终缺乏人的思维,它会记忆东西,但是根本就不懂得思考。虽然我们可以笑话鹦鹉不懂变通,可它毕竟只是只鹦鹉,可能更需要反省的是我们人类。

断指国王的奇遇

古代印度有个国王,很会治理国家。他经常微服出巡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在他的辛勤治理下,国家兴盛,人民富足。他有个很能干的丞相,每当重大事情,国王都会请教这名丞相,听听他的真知灼见。

有一天,突然下起雨来,国王本来想要外出,结果这一场雨让国王的计划受阻,国王十分郁闷。国王问身边的丞相:“这场大雨下得好不好?”

“好!大雨一过。街道干净,空气清新。那时陛下出行,既可以深入民间巡视民情,又可享受雨过天晴的美妙景物。这多好啊!”

国王听了,顿时心情好了许多。

有一次,国王要外出巡视,可是天气炎热,国王汗流浃背,十分懊恼。国王便问丞相:“这样的天,出门好不好?”

丞相不假思索地说:“好!国王出巡,将会更加了解人民在这种炎热的天气下到底在做什么。”

国王觉得很有道理,便高兴地出门去了。

又有一次,国王与丞相外出打猎。国王在检查猎器时,不小心被猎器斩断了一截拇指。疼痛难忍的他询问丞相:“我的拇指被斩了一段,好不好?”

“好。”

国王听后,顿时满腔怒气,下令将丞相关起来,然后问丞相:“现在你被关在牢房里,好不好?”

“好。”

国王听了,被他气坏了。

“既然你认为好,便在这儿住几天吧!”说着,国王生气地走开了。

过了两天,国王的手伤好了,很想出去打猎,但又碍于面子,不想释放丞相,只好一个人单独骑马去打猎了。由于平时有丞相陪伴,比较熟悉地理环境,因此经常满载而归。那天,国王一个人单独打猎,因为不熟悉环境,几个钟头下来,竞一根兽毛也没捞到。国王很不开心,便骑马四处寻觅猎物。

不久,太阳下山,飞鸟回巢。国王打算回宫时,却突然发现自己迷路了。更不幸的是,四处寻觅道路的国王一不小心跌进一个捕捉动物的陷阱。那陷阱很深,国王三番五次地企图爬出洞口,但都失败了。

无奈而疲乏的国王只好安静地待在陷阱里。过了一会儿,他听到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便大声呼救:“救命啊!”

陷阱之外的人听到了国王的呼声,便将他从陷阱中弄了出来。然而,没想到的是,那些竟是邻国食人族的土人。

土人们将国王带回部落,把国王绑在一根十字架上,脚下堆积着一堆木柴,准备点火,吃烧人肉。

国王又惊又怕,可是无可奈何,只能等待奇迹出现。仪式开始了,酋长指示众人坐下。不久一名巫师便开始祭礼。他以清水喷在国王身上,然后,逐步检查他身体的各个部位。

当他检查到国王的手时,不由得摇头叹息说:“我们族人只吃完整的动物。而这只动物的拇指断了,是不祥的物种,我们不可以吃他!”

酋长一查看,果然发现国王的拇指少了一截,只好放走了国王。

国王就此拣回一条性命,非常激动,回到国都便立刻赶去监牢拜见丞相。当他一见到丞相时,便抱着这位丞相哭了起来。

“断指是件好事,它救了我一命,我错怪了你!”过后,国王继续对丞相说,“我把你关在牢里十多天,好不好?”

“好。”

“为什么?”国王不明白。

“陛下如果不把我抓起来,我一定会随你去打猎。那么我们被食人族抓去之后,您可以因为断指而保全性命,我却必死无疑,因为我是完整的。”

一时间,国王茅塞顿开。

每件事都有其两面性,是好,是坏,都在于你自己怎么想。古语有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上的事情总是发展变化的,这一刻原本糟糕的事情,也许下一刻就变成了好事,只不过某些人的心态好,能够守候到幸运的时刻,而有些人则一直抱着失望透顶的想法,结果让事情越变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