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经历历史——克林顿权力与生活
2482200000021

第21章 “白水门事件”内幕(1)

事起有因

那是克林顿和夫人希拉里刚入主白宫不久,共和党对手就抓住了他们的经济问题“辫子”,即所谓的“白水门事件”,对总统夫妇穷追不舍。

当克林顿在1992年竞选总统时,1992年3月7日,《纽约时报》首次报道了克林顿与白水公司和麦克道格尔的复杂关系。

一天后,克林顿告诉记者,他和夫人在合办的企业中损失了2.5万多美元。他说:“没有不妥之处。”

1992年3月24日,在克林顿的要求下,丹佛会计事务所做了一次分析。结果发现,白水公司受到了麦克道格尔夫妇的操纵,克林顿夫妇没有不妥行为,他们不仅没有在白水房地产开发生意中赢利,而且损失了6.89万美元的投资。

但有观点认为,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1992年12月,克林顿夫妇把他们在投资中占有的股份卖给了麦克道格尔,据报道,每股以1000美元的价格售出。

当时,负责清理破产的麦迪逊保证储蓄贷款公司的联邦机构要求对该公司进行调查。但司法部长当时担心此举会被视为布什政府的政治计谋而拒绝调查,此事遂被搁置。

克林顿1993年1月入主白宫后,美国国会中的一些共和党议员及克林顿在阿肯色州的一些前政治对手仍不甘心就此罢休。他们决心把第一夫妇在白水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及处理其他问题时,是否有不轨甚至违法行为弄个水落石出。

正当他们强烈呼吁联邦当局出面调查此案时,一件突然出现的事帮了他们的大忙。白宫法律副顾问福斯特突然于7月20日晚间在华府一座公园的僻静之处举枪自尽。福斯特是希拉里在阿肯色州罗斯法律事务所的合伙人之一,他曾一手处理与克林顿夫妇有关“白水开发公司”和“麦迪逊担保银行”的诸多业务,了解原阿肯色州第一家庭的许多财务秘密。福斯特突然不明不白地自杀,人们在震惊之余更心生疑团。加之福斯特死后,联邦调查局在采取行动之前,他的办公室早被白宫人员进行了“清理”,与此案有关的一些关键性材料和福斯特本人的日记及死前的一张留言条也“不翼而飞”。这些情况披露出来后,美国新闻界与国会共和党人对此当然不甘罢休,终于迫使司法部对此案进行深入调查。

“白水门事件”最初始于1978年,克林顿还未担任阿肯色州州长之前,他与夫人希拉里在阿肯色州跟好友詹姆斯·麦克道格尔及其夫人苏珊合伙贷款20.3万美元购买了220英亩土地,并共同创办了一家以阿肯色州白水河命名的“白水开发公司”,以从事白水河沿岸一带房地产交易。这一年秋,当时任阿肯色州司法部部长的克林顿当选为阿肯色州州长。

一年以后,克林顿夫妇再将这块地皮卖给他们合伙成立的白水(怀特沃特)房地产开发公司,此时每公顷售价已涨至2684美元(他们购买时为2170美元)。

1980年,克林顿担任州长后,白水公司房地产开发项目由希拉里负责经营。麦克道格尔当时在克林顿身边工作,但不久后便离职,并买下了麦迪逊信托银行公司。随后,该公司迅速壮大。

1984年,联邦当局接到举报,麦克道格尔1982年买下的麦迪逊保证储蓄贷款公司从事投机活动并与麦迪逊信托银行公司的资金往来有问题。当局马上要求调查前者。曾为克林顿偿还过5万美元竞选债务的麦克道格尔,遂求助于希拉里就职的罗斯律师事务所。

1985年,希拉里和她的罗斯法律事务所向麦迪逊保证储蓄贷款公司提供了法律帮助,设法获得她丈夫任命的一位州政府管理者的批准,以出售优先股的方式筹集了公司急需的资金。为了证明麦迪逊公司有偿付能力,克林顿夫人递交了小石城弗罗斯特会计事务所的审计报告。

1986年,麦克道格尔向小石城法官戴维·黑尔拥有的一家公司借款30万美元,在克林顿施压的情况下,黑尔才同意提供这笔不合法贷款。

1989年,联邦管理人员为了收回麦迪逊公司倒闭中损失的部分纳税人资金,遂就1985年弗罗斯特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一事提起诉讼。克林顿夫人的法律事务所同事文森特·福斯特投书政府,要求政府把这项工作交给罗斯法律事务所,果然如愿,管理人员与罗斯事务所签署合同,同意由它受理此案。

1989年3月,政府查封了经营不善的麦迪逊公司,该公司后来关门停止营业,纳税人损失了4700万美元。由于涉嫌麦迪逊公司倒闭一案,麦克道格尔被控犯有欺诈罪,1990年被判无罪。

人们对克林顿夫妇参与“白水事件”的疑问是,克林顿是否曾利用他当州长的影响,将“麦迪逊担保银行”的基金非法转移到“白水开发公司”做房地产交易,或者是否利用该银行的基金垫付了他在1984年竞选州长时所欠的5万美元债务。

人们的另一疑问是,克林顿夫妇是否有偷漏所得税之嫌。克氏夫妇虽然声称在“白水开发公司”的买卖中亏损了近7万美元,但在1982年,他们与合伙人麦克道格尔夫妇炒卖地皮时曾赚进5.4万美元。就算是对半分成,克林顿夫妇也应分得2.7万美元。然而,在他们1980年至1987年的纳税单上却没有这笔缴纳联邦的增值税款。

为此,国会中的共和党议员向民主党把持的国会不断施加压力,要求将“白水事件”立案调查。共和党籍参议员格拉姆将“白水事件”与“水门事件”等量齐观。舆论于是把白水事件加了一个“门”字,说它是“白水门事件”。另一名参议员利奇则提出须任命一名独立的特别检察官,专门负责“白水案”的调查。

以柔克刚

在国会共和党人与舆论界的压力下,1994年1月5日,克林顿在出访欧洲的前3天,向司法部交出了有关“白水开发公司”房地产投资方面的档案材料。1月11日,宣布批准由司法部任命一名独立检察官负责调查“白水事件”。1月20日,前纽约州的联邦法官菲斯克被司法部任命为独立检察官,专门负责“白水事件”的调查工作。

在身受“白水事件”困扰之际,希拉里出面接受有关新闻媒体采访,以坚定有力的语气支持其丈夫,驳斥流言。

当时有记者问及她本人与“白水事件”的关系,希拉里说:“白水事件,一件简单不过的事件,只是我与丈夫投资失败,不知传媒为何对此有这么大兴趣。告诉大家,一切已成过去。”她讲此话时充满信心,似乎“白水事件”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而且媒体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颇为无聊。

美国媒体对希拉里的这种说词十分不满,认为她是故意敷衍搪塞,企图大事化小,蒙混过关。因此又把主要矛头对着希拉里,揭露她在白水案调查中的遮掩行为。

1994年3月24日出刊的《新闻周刊》,在刊期封面上刊登一大幅克林顿夫妇的漫画,并发表两篇专题文章——一篇是《白水围绕》,另一篇是《希拉里的麻烦》,披露白水案的来由、希拉里与该案关系,以及她在此案调查过程中的作用。

在《希拉里的麻烦》一文中,《新闻周刊》的作者指出:“第一夫人再也不能使她与白水事件保持距离。她已成为独立检察官调查的主要目标。”该文还认为,希拉里在白水案问题上始终不与新闻界合作,拒绝回答记者们关于这个问题的提问,并且或明或暗地阻挠对白水案的调查,反对由司法部提名任命独立检察官等,都让人们怀疑她在企图掩藏些什么。

事实上,希拉里一直认为,所谓“白水案”,那是他们夫妇一次正当的房地产投资,并没有违法的行为。如今共和党人利用白水案大做文章,这是她丈夫的政敌惯用的伎俩。所以,对于新闻界大炒白水案,希拉里在感到十分伤心和生气之际,拒绝回答新闻界关于这个问题的提问。

这期间,克林顿被迫连续两次召开白宫正式记者会,回答有关白水案问题。在3月24日召开的记者会上,克林顿坚持他们夫妇当年在白水投资中最多只犯过一些无心小错,对于其他过错一概否认。

当有记者问,他是否认为,对白水案的调查已经破坏了他妻子的信用或他是否考虑削减她在政府中的作用时,克林顿坚决地说,在白水案调查结束时,“她的道德权威将比以前任何时候更强大”。他还指出,人们不应该在没有得到任何不当行为的具体根据时,“就可以在这个国家里提出疑问并侵蚀别人的道德威信”。

尽管克林顿进行了种种解释与说明,但这一事件已给他们夫妇的政治形象造成伤害。据有关民意调查显示,有2/3的民众认为克氏夫妇对白水案有所隐瞒,或是做错一些事,而且克林顿的支持率也从去年年底的58%下降到45%。

全美各地希拉里的支持者为第一夫人本人未挺身出来为自己辩护感到失望和担忧。一些民主党籍的妇女与许多女权主义者开始组成团体,积极进行保护第一夫人免受白水案牵连的活动。她们当中有人还花5万美元,在《纽约时报》刊登整页广告,为希拉里辩护呼吁,并希望第一夫人公开站出来为自己答辩。

4月22日,希拉里终于打破近半年的沉默,在白宫国宴厅举行了记者会,对目前白水案的种种说法做彻底澄清。

希拉里在记者会上,对有关她及丈夫在白水案中的各种提问,从容不迫地一一加以答复。

希拉里首先否认有任何金钱从已倒闭的“麦迪逊担保银行”转移到“白水开发公司”。

其次,她认为,她把1000美元的投资通过期货交易变成了10万美元的利润,没有受到任何特殊的照顾与优待。她认为这次投资成功主要是朋友指点有方及自己的运气。

最后希拉里平静而坚定地说:“我对我已经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感到非常坦然和有信心。”不过她为白宫早些时候处理白水案的方式表示歉意,说她开始时曾抵制询问并反对任命一名独立检察官对白水案进行调查。

记者会上,希拉里另外还表示,对于注意力因白水案而被分散无法专心处理“大问题”,特别是医疗保健改革问题,深感沮丧。

希拉里的这次“答记者问”,给新闻界与全美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使她的支持者大为振奋。据一项在希拉里举行记者会后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有71%的人认为媒体过分渲染白水案;50%的选民认为政客们花费太多的时间查究克林顿夫妇过去的财务状况;70%的人认为共和党想利用白水案把克林顿总统搞下台。

然而,共和党人并不罢休,他们除继续攻击之外,还出动大批律师,日夜研究,寻找法律依据,企图迫使克林顿下台或至少粉碎他连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