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每天懂一点高血压防治知识
24810600000005

第5章 日常保健指南(1)

在当前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生活方式中,从日常生活中来关注引起身体疾病的诸多因素。不要因为忙,就不去吃早饭、去锻练;不要因为工作任务重,就干个通宵达旦;不要因为压力过大,就去吸烟饮酒;不要等到失去健康以后,才去重视身体的健康。在众多能够引起高血压的因素中,我们应该找出这些因素从日常保健入手,如多去亲近大自然,多到户外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

另外,要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去注意的,如睡姿会造成血压的升高,炎热的季节会造成血压的不稳定,寒冷的冬季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保暖,以及居住环境对血压的影响等等,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保健知识,对防治高血压病是十分有益的。

高血压患者要合理地看电视

很多高血压患者认为看电视是很好的娱乐方式,因为不需要担心活动过量对血压产生影响。看电视确实是高血压患者不错的娱乐方式,但是如果看电视不得当,也会对血压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看电视时,电视的显像管会发出一种较强的电子束,如果长时间在电子束的辐射下,会引起人体耗氧量的增加和神经系统的疲劳,一般正常人在连续看电视5个小时以上就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而人体有很强的恢复功能,一般在看完电视后,血压会很快恢复。但是,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本来就不正常,所以会使这种血压升高的现象持续10~15个小时,有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或脑卒中,后果非常严重。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看电视时,要掌握合理的方式,避免产生不良后果。首先,高血压患者在看电视时要控制好时间,尽量不要超过2小时。同时,高血压患者千万别因为怕错过自己喜欢的节目而连续地看电视,最好中途休息一下,或到室外活动一下四肢,呼吸新鲜空气,或眺望一下远方,这些都可以缓解疲劳,避免血压升高。如果实在不想错过一些电视节目,可以闭上眼睛休息几分钟,活动一下颈部,再用双手按摩一下面部和眼睛,这样也可以暂缓眼部的疲劳。

另外,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身体与电视之间的距离,既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一般在1.5米左右为宜。此外,在观看节目时应避免一些过于刺激的影片,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看一些情节缓和的节目。

使用空调要得当

夏季气温比较高,人体血液流通顺畅,血压稳定,高血压患者不仅可以减少用药,有的甚至还出现高血压症状消失的情况。但也有些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不但没降,反而升高了。

造成高血压患者夏季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地使用空调。由于夏天比较炎热,有些人在外面活动完后,满头大汗地进入房间,希望很快凉快下来,于是就把空调的温度调得很低。这样做很不好,因为血管在气温高时是舒张状态,气温突然降下来会导致血管的骤然收缩,血压升高。或者有的人从低温的房间里一下子走到外面,血管由收缩状态进入舒张状态,这样很容易引起血压的上下波动,出现上面说的不降反升的现象,严重者还会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夏天应尽量少用空调,如果天气非常炎热,在使用空调时就要掌握合理的方式,不要把温度调得过低,一般保持在27℃左右为宜。

注意降温避暑热

炎热的夏季气温比较高是造成高血压波动主要原因,所以主要应注意的是要避暑降温。

夏季的饮食结构一定要合理,以清淡的食物为主;适当的饮水,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空调的温度不要调得过低,室内外温差过大会导致血压大幅波动;尽量不要再太阳强烈的时间段外出或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及运动,以防止中暑;心情烦躁容易引起血压的波动,所以要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

一般可以采取一些制冷造凉的措施、如避暑纳凉、散热降温等。

现在制冷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使用空调降温就是其中一种,在使用空调降温时,室内温度不要降得过低,应该保持在26~28摄氏度为宜。

也可以去一些避暑胜地如到深山老林、一些溶洞去旅游避暑。

最值得提倡的散热方法是采用浴水散热——游泳。

游泳是散热很好的方式,游泳不仅可以帮助人体消耗过多的热量,还具有降温除暑之功效,还可以消耗人体内过剩营养物质 ,降低血脂、降低血糖,以减少脂肪储存量,有强健身体美化身才之功。

挤车时要预防血压升高

有些高血压患者在上班或出行时,经常会遇到坐车的高峰期,需要精神紧张地抢车、挤车。长期挤车的正常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有头昏、头痛、消化不良、肩周酸痛不适、疲倦等症状,更何况血压不稳的高血压患者,严重者会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等高血压急症。

因此,高血压患者无论上下班或外出,最好采用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既避免了挤公共汽车,又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时间安排得很紧凑,最好留出宽裕的时间,以免为了赶时间使情绪紧张、焦虑而促使血压升高。

如果高血压患者确实需要乘坐公共汽车时,应尽量避开高峰时间,以减少拥挤。上车后一定要抓住坐椅扶手,减少身体晃动。在出门前最好服用一些降压药,可以起到平稳血压的作用。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戒烟

每吸一支香烟,收缩压便会升高10~30mmhg。

在我们国家“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是这句话对我们国家的居民警醒的作用却微乎其微。从60年代起西方一些国家的人群吸烟率从60%下降到现在的不足10%时,而在我们国家的吸烟率却是连年增加的趋势,在我国男性吸烟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男性的吸烟率已达到66%。在我们国家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关键就在于人们对“烟草危害健康”的认识不够。烟草对健康的危害一般不会立即就出现不适,它具有一定的很隐匿,常常出现在吸烟的10年之后,才会发生与吸烟相关的疾病。

大部分人都知道和了解吸烟会引发肺部疾病以及癌症,却很少有人知道或了解吸烟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原理。我国在2005年做过一项烟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人群中,了解或知道吸烟对心血管的危害的人只占约25%左右。如果每日的吸烟量为3~5支,心肌梗死的风险便增加到40%;每日的吸烟量达到40支左右时,心肌梗死风险便增加至7倍。吸烟不仅仅是通过烟草烟雾中氧自由基的作用直接损伤到血管壁,从而导致动脉的粥样硬化以及急性血栓的形成,也可通过对血压的影响,导致血压升高和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目前认为吸烟引起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烟草烟雾中所含的尼古丁所导致。调查结果显示,每吸一支普通的香烟,便可使收缩压升高10~30mmhg;长期以往、大量的吸烟,每日吸烟30-40支,则会引起小动脉的持续收缩,导致小动脉的内膜逐渐增厚,从而形成小动脉硬化。有一位专家曾经用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监测了24小时,以观察吸烟对血压的影响。监测结果显示,吸烟可引起血压正常的人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在高血压并吸烟的患者中监测24小时白昼、夜间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都明显要高于不吸烟者。除此之外,吸烟对血脂的代谢也有一定的影响,吸烟能使血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的下降,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另有监测结果显示,吸烟并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对降压药物的敏感程度降低,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不得不加大剂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因此高血压患者吸烟,不仅会使降低血压的难度增加、降压药物的用量增加,还特别容易引发恶性高血压、冠心病 、心肌梗死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从而威胁到健康和生命。更要忠告吸烟者的是,吸烟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也大大增加,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再吸烟,发生高血压的几率几乎不可避免。在这里奉劝所有吸烟者,为了您的健康,应下定决心来戒烟!

佳节慎防血压“节节高升”

很多人到了周末或节假日,喜欢呼朋引伴聚在一起大吃大喝。在聚会的时候,人们吃的大多是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一次进食如此多的高热量食物会使身体承受不了,不断地蓄积在体内,导致血液变得黏稠。同时,又因为吃得过饱,大量血液集中在胃部,使大脑和心脏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另外,很多人饮酒也没有节制。过量饮酒,特别是高度数酒,会使血压升高。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血管比较脆弱,酒精会使血液流通速度加快,稍有不慎,会引起血管破裂,出现脑卒中等重症,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周末、节假日一定要控制自己的饮食。不要一次性吃大量的油腻食物,配合吃一些清淡的蔬菜,或在饭后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最好不要喝烈性酒,可以少量喝一些葡萄酒。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如果在聚餐过程中感觉不适,一定要去医院就诊,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冬天高血压病人应注意什么

秋冬季节气温逐渐的降低,本应是万物蛰伏的时候,但这个季节却是高血压患者的“多事之秋”。尤其以每年冬季的11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这五个月也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及猝死的高峰月份。不仅是如此,最近国外的一个心脏学会的研究人员表示,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冬季要比夏季更难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尽管如此,中老年人也不要过度的担心,没有必要像打仗一样的度过冬天。如果精神上过度的紧张,也会对高血压患者不利。只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同样可以平平稳稳的度过冬季。

加强自我保健,冬天要及时关注天气的变化,根据天气变化来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在有寒潮入境的时候尽量不要外出;室内的温度应在18℃左右为宜,湿度应在55%为宜;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则宜以清淡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忌吃一些高脂肪、高糖份及过咸的食物,常吃一些含有粗纤维的粗粮,多吃些蔬菜和水果;注意补充水分,临睡前、以及起床后都要喝一杯白开水,这样有利于防止血液黏稠度升高和还起到保持大便通畅的作用;防止情绪波动,避免受到不良剌激,心情的稳定有利于血压的稳定;应坚持适度有氧运动,但在恶略的天气情况下不要进行户外锻炼。

高血压患者居住环境宜安静

嘈杂恶劣的环境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从声学角度讲,大于85分贝的噪声会对人体的神经和心血管系统产生明显的危害。正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刺耳的汽车喇叭声,会感到心跳加快或有股怒火从心中涌出来,也会引起血压升高。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不仅会产成恶劣的情绪,而且血压值也会比生活在平静环境中的人要高得多。

由此可见,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会引起血压升高,所以应该避免有噪声的环境。如果居住的环境有噪声,可以在室外种一些花草和树木,能起到隔离噪声的效果。同时,在闲暇时可以修整一下这些植物,不仅能起到疏通血脉的作用,还可以使心情变得顺畅,有助于消除紧张的情绪,缓解疲劳,时间长了可以起到稳定血压或降血压的作用。

此外,可以在家中采取一些防噪措施,比如多选用吸音效果较好的布艺装饰。一般来说,越厚的窗帘吸音效果越好,质地以棉麻最佳,布艺沙发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有条件还可安装塑钢平开密封窗和中空双层玻璃窗,选用壁纸等吸音效果较好的装饰材料,墙壁、吊顶可选择隔音材料等。

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噪声应采取能躲就躲的态度,少去声音嘈杂的餐馆吃饭,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少在街道附近活动。如果晚上因外界噪声干扰睡不好觉,可以戴防噪耳塞避免刺激。

降压不可忽视居室的温度

气候会影响一个人的血压,如冬天由于气温下降,血管就会收缩,而里面的血液并没有减少,此时血管壁所受的压力就会变大,这就是冬天的血压普遍比夏天高的原因。而居室气温也会对血压产生影响。

室内的温度对人体热量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机体健康。一般情况下,高温环境会加速血液循环,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还会并发消化不良等症状。温度过高的环境还会使人变得容易暴躁,情绪激动也不利于降血压。同时,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在室内人体血管舒张,突然到了室外,血管猛然收缩,会使老人和高血压患者的大脑血液循环产生障碍,极易诱发中风。

如果室温过低,人待时间久了容易受凉感冒,而且由于寒冷对机体的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会使人的肢体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的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严重时心肌就会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

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想降血压,一定要注意室内温度。一般室内的温度可按夏季24℃~26℃,冬季17℃~22℃为宜,另外,昼夜温差不要超过4℃~6℃。

别让居室中的颜色影响了血压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高血压时都把重点放在治疗方法上,往往忽略了居室的颜色也会对血压产生影响的问题。

颜色可以分冷暖,不同的颜色对人体血压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一般红色代表着激情与活力,能够刺激大脑神经,长期生活在红色环境里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