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降血压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24809700000014

第14章 日常饮食的细节(8)

“仙人草”灵芝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

灵芝,全名灵芝草,被人们誉为“万药之灵”。灵芝性味甘平,是中医扶正固本、滋补强壮的珍贵中药。中医认为它能“入心生血,助心充脉”,对全身五脏之气均有补益作用。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恶性肿瘤等。

灵芝不同于一般药物对某种疾病起治疗作用,也不同于一般营养品只对某一方面营养素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强化,而是在整体上双向调节人体机能平衡,调动机体内部活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机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使全部的内脏或器官机能正常化。

食用灵芝可有效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强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给,因此,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病的治疗和预防。对高脂血症患者,灵芝可明显调节血胆固醇、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并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于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形成者,则有调节动脉壁胆固醇含量、软化血管、防止进一步损伤的作用。这些功效对多种类型的中风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另外,灵芝能双向调节血压,防止血管紧缩,促使血管扩张;同时,灵芝能延长和稳定其他降压药物的效果。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适合食用灵芝,但要注意不能食用过多,以免引起上火,适得其反。

高血压患者也要限糖

食糖是从甘蔗、甜菜中榨取而来的,在加工成糖的过程中,维生素几乎全被破坏了。糖进入人体后,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酸因没有足够的维生素B1的参与,会大量滞留在血液中,进而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会造成血压上升。

高血压患者如果摄入的糖过多,就会造成肥胖,而容易出现疲乏、食欲降低的现象。因为身体有多余的糖时,它首先以肝糖的方式储存在肌肉或肝脏里,若仍有多余的碳水化合物则被转换成脂肪储存起来。但是当身体缺糖时,只有肝脏所储存的肝糖可以被分解进入血液来供应身体的需要,而肌肉里的肝糖却没办法被分解。一个人肝脏所储存的肝糖大约只有60~90克,等于两小块蛋糕的含量,而人只要禁食超过12小时,肝糖就会被用完,但很少有人长时间禁食,人们都在补充各式各样的糖,如果再摄入更多的甜食,就会造成体内肝糖过多而被当做脂肪储存起来,导致体重增加。

肥胖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比较高,这些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稍大,血容量增加,这样血流受阻,血压就会上升。另外,糖偏酸性,过多食之会消耗体内的碱性物质,特别是钙等。

如果减少糖的摄入量,血液中糖的成分就会减少,在血管壁的沉积相应减少。这样患高血压的几率也会相应减少,肥胖的高血压患者体重减轻后,血压会明显下降,且这种下降不依赖于钠离子平衡的变化。

“三多三少”防治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要想控制血压上升,就要知道饭桌上的“三多三少”。“三多”,即鱼、蛋禽、蔬菜等食物可多吃,因为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三少”即动物肝脏、肥肉和荤油要少吃,最好不吃。

动物性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比例更符合人体的需要,仅就其中的赖氨酸含量较高一项,就有利于弥补植物性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此外,人体对存在于肉类中的铁的吸收和利用比较好。鱼类特别是海产的鱼类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在动物的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极为丰富,除此之外,动物肝脏还富含维生素D12、叶酸等营养元素,但动物的某些脏器,如脑、肾等含胆固醇相当高,对控制心血管疾病不利,所以应少吃。而肥肉和荤油属于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还会导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上升,故而应当少吃或不吃。而蔬菜特别是芹菜具有降压镇静、控制血压升高的作用,可以多吃。而且蔬菜富含纤维素,能够帮助高血压患者清除肠道内的附着物,有利于脂肪的排除,能有效地控制血压。

服用香油有助于降压

很多老年人因怕血脂高而不敢吃油,而香油具有浓郁的香气,不仅能弥补他们“餐中无油”的缺憾,还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

香油中富含维生素E,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正常的功能,减少体内脂质的积累,具有促进细胞分裂、软化血管和保持血管弹性的效果,从而保护心脑血管。同时,香油中含有亚油酸、棕榈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易被人体分解吸收,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并有助于消除动脉血管壁上的沉积物,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因此,常食香油对高血压患者很有益,但因香油中油脂含量丰富,提供热量多,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不宜多食,以免病情加重,一般每天食用10~20克为宜。有慢性腹泻者也应少食,以免加重腹泻。

很多商贩为了牟利,常将其他植物油掺入香油中,甚至用香油精冒充香油出售。其实,鉴别真假香油并不难,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

(1)用筷子蘸一滴香油滴到清水面上,纯香油会呈现出无色透明的薄薄的大油花,然后凝成若干个细小的油珠。掺假香油的油花小而厚,且不易扩散。

(2)冷冻至零下10℃,纯香油为液态,假香油凝结。

(3)取一点油用手摩擦,香味纯正的是香油;有豆腥气的可能掺有豆油;有辛辣味的则掺有菜子油。

牡蛎是“高锌”降压海鲜

牡蛎是一种海鲜,含有18种氨基酸、肝糖原、B族维生素、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常吃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此外,牡蛎还具有降血压的功效。

高血压患者大多是阴虚阳亢,而牡蛎所含的牛磺酸可以减少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不安、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及耳鸣等症状,起到降血压的作用。有研究证明:运用牡蛎壳增加体内的含锌量,可提高机体的锌镉比值,有利于改善和防治高血压,起到护脑、健脑作用。

另外,牡蛎中所含的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特别是硒可以调节神经、稳定情绪。牡蛎中钙含量接近牛奶,铁含量为牛奶的21倍,食后可以补充身体的钙元素,减少机体缺钙对血压的不利影响。

牡蛎可以生吃,将新鲜牡蛎洗净放入沸水中,汆、烫去壳,蘸含姜、胡椒粉的海鲜汁或辣酱油一起吃,可以保证营养最大化。此外,牡蛎也可以做汤,选取60克鲜牡蛎,去壳洗净,然后切成小片;将少量紫菜放入大碗中,加清汤、蛎肉片、葱花、细姜丝,放入蒸锅蒸30分钟;取出加入精盐、味精、胡椒粉、绍酒调匀,天然牡蛎汤就做好了。这道汤不仅营养丰富,常饮用还可以起到很好的降压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牡蛎性微寒,同时兼具制酸作用,所以对胃酸过多或患有胃溃疡的人更有益处。

不要把面包作为晚餐的主食

有的人喜欢晚上吃面包加牛奶,既容易消化吸收又有助于睡眠。其实,喝牛奶是正确的,但不要把面包作为晚餐的主食。

白面包中的小麦面粉将增加体内的胰岛素,过多的胰岛素可促进肾脏对钠的吸收,导致水钠潴留,增加交感神经活动,致使血管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还会刺激血管壁增生肥厚,最终引起血压升高。一项研究发现,血液中含胰岛素高的人患高血压症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3倍。

因此,高血压患者不应在晚上吃面包,应该选一些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作主食,如米饭,因为它具有很好的“催眠”作用。另外,可以适当选用含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作为副食,比如动物肝脏、牛奶、蛋类等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可维持神经功能的稳定,有助于消除焦虑及安眠。白菜、芹菜等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能在脑中帮助血清素的合成,有助于安眠。主副食搭配合理,才符合高血压患者的晚餐标准。

小白菜的降压效果不可忽略

小白菜是个大家族,品种繁多。油菜、塌根菜、乌塌菜、瓢菜、大谷菜、鸡毛菜等都是这个家族的成员。

小白菜性味甘、凉,可散血消肿,清热解毒,通利肠胃。适用于肺热咳嗽、便秘、丹毒、漆疮等。

每100克小白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达40~60毫克,是大白菜的2~3倍;每100克小白菜中胡萝卜素的含量为1~3毫克,与号称“小人参”的胡萝卜相近似;钙的含量在90~300毫克之间,其中以新疆产的小白菜含钙最多,高达392毫克。另外,铁和核黄素含量也都相当丰富。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在小白菜中样样俱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小白菜对高血压、冠心病、肾炎、骨质软化症、牙龈出血、坏血病和脑血管病均有辅助食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