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降血压101个小窍门
24809200000005

第5章 运动小窍门(1)

运动可以调整高血压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增强新陈代谢和呼吸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消化和吸收,使肌肉发达,增强耐力、速度,还能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准确性、减轻骨、关节、肌肉的退化等。所以,运动是控制血压、帮助高血压患者走向健康和长寿的第二处方。

运动不足会引起体内脂肪的积存,导致血管壁的增厚及血流量缓慢,从而引发高血压,还会引发高血压并发症,诸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等。所以,为了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要运动起来。

运动,高血压患者的第二处方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第一处方,那么第二处方就应该是运动,只要运动得法,长期坚持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摆脱药物的控制。以下是为高血压患者开出的运动处方。

轻度高血压患者轻度高血压患者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稳定在“≥140/90毫米汞柱及≤159/99毫米汞柱”左右的人群。此类人群有的是工作压力比较大的白领,年龄不太大、疏于运动的办公室患者,或者是生活比较好,长期食用高蛋白、高能量、高油脂的人群,其中也有一些肥胖儿童等。具体处方如下。

(1)开始时可每天运动15~30分钟,视个人体力而定。

(2)适当参加运动,包括快步行走、游泳、打球、登山和慢跑等。

(3)从来没有参加过运动的人刚开始不可进行激烈的运动,可以利用上班的路上多进行快步行走,或者少坐电梯,多爬楼梯。

(4)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活动量,比如第一个星期只能爬6层楼梯,第二个星期不妨增加到9层。一旦运动习惯以后还要逐步锻炼体能,也就是参加一些活动量比较大的运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5)任何运动要尽可能持之以恒,并形成一定的规律,这样才能达到减肥、降压的目的。

中度高血压患者中度高血压患者是指收缩压长期稳定在160~179毫米汞柱,舒张压≥100~109毫米汞柱的患者。这类人群通常患高血压有一段时间,或者是曾经血压比较高,通过药物已经稳定下来的患者;还有就是由于生活没有规律,又忽视自己的身体,耽误了病情的上班族。具体处方如下。

(1)对于这类人群,首先应采用药物降压治疗,将血压至少控制在≤150/95毫米汞柱。只有当药物帮助血压降到安全水平后才可进行适当运动,最好能降到<;140/90毫米汞柱。因为血压过高时运动,就会加快血液的流通速度,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易诱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和中风等。

(2)血压已降到安全水平后,可考虑先进行少量运动,如慢步行走、打太极拳或者做一些动作比较轻柔的体操等。

(3)在进行少量运动后,如果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可逐渐加大运动量,如先逐渐延长散步的时间和距离以及频率,然后可改为快步行走。还可以适量进行如游泳、打羽毛球等运动项目。但应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运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切忌逞强好胜。

(4)如果进行第三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没有出现任何的不适,还可以继续加大运动量,比如慢跑,也可以将以前的运动增加强度。此时可以尝试着将药物减量服用,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可以随着运动量的增加继续减掉药物的分量,直至完全停止用药时,仍要坚持运动。

重度高血压患者重度高血压患者是指血压在收缩压≥180毫米汞柱,舒张压≥110毫米汞柱范围左右的患者。此类患者因为血压太高容易诱发其他的病症,所以一定要极为小心。具体处方如下。

(1)不适宜运动,应该好好休息,应尽快到医院进行诊治,早弄清楚导致高血压的原因,及时进行降压治疗。

(2)在医师的帮助下,进行药物降压。

(3)只要可能就应尽量活动,比如自我按摩、慢走,刚开始每次只运动3~5分钟,每天可以多次进行,但是一定要注意在自己身体许可的范围内活动。

(4)只有当患者的血压基本平稳后,才考虑室外散步、室内运动,但是活动量仍然不能太大,然后根据自己的具体身体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重度高血压患者通过运动,再配合药物治疗,也能将血压逐渐降到<;140/90毫米汞柱。

高血压运动疗法需注意什么药物治疗与合理的运动相结合运动疗法不能代替药物治疗,两者相结合进行治疗常能取得更佳效果。当血压平稳以后逐步将药物剂量减少至能维持血压平稳的最低量。有报告指出,经过运动疗法后,高血压患者的平均用药量可减少33%~66%,约有1/3的患者经过长期运动疗法后可完全停药而且长期保持血压平稳。

在进行运动时高血压患者要保持精神放松、心情愉快,动作要有节奏,不能过度用力,呼吸要自然,不闭气。如果出现弯腰动作,需注意不能长时间使头低于心脏的位置。运动应与休息交替进行,避免劳累过度。

合理安排生活单纯地依靠药物治疗和运动治疗,却没有形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是不能起到很好的控制血压的作用的。所以,高血压患者生活一定要有规律,保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劳逸结合,饮食合理,戒除烟酒。

改变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肥胖,而肥胖通常是引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所以要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控制体重。不恰当的饮食习惯,例如嗜盐,爱吃油腻、脂肪高的食品等都可促使体重增加、血压升高,这些不良习惯必须改正。合理的饮食结合运动疗法可以帮助增加机体的消耗,从而降低体重。

患者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运动除了高血压初期的患者外,中度和重度高血压患者做一般的降压运动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运动疗法使用不得当会发生意外。如果运动中用力过猛、憋气用力等都会导致高血压患者出现意外或者引发并发症。所以运动疗法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注意防止发生运动外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运动外伤,必须进行一定的热身活动后再参加运动,比如先活动一下身体各部位的关节,以防运动过程中发生扭伤关节的现象。另外,在湿热环境下运动,出汗过多的患者要注意补充水分及无机盐,最好在运动后喝一杯盐开水。

定期检查血压在运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血压,随时监控运动和血压的关系。如果发现一段时间运动后(等心跳和呼吸平息至正常状态下)血压一直有所上升,那么最好减少运动量,甚至需要停止运动。运动一定要在血压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下进行。高血压患者应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适时调整运动处方。

“3个3”——简单易行的保健法严格防治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的心脑血管病,如心绞痛、心梗和中风等,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长寿格外重要。心脑血管专家对此提出了健康处方——“3个3”,即“3个半分钟”、“3个半小时”和“3杯水”。

“3个半分钟”有些中老年人有起夜的习惯,在起夜的时候,不要立即起床,应继续平卧在床上半分钟,然后起身在床上坐半分钟,再将双腿放在床边,保持下垂半分钟,最后才下地活动。

原理:临床研究发现,由高血压引发的脑血栓、脑溢血和心脏猝死等常发生在夜间。临床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许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一天都很平稳,心跳也相应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可是一到夜间就会有几次大的波动。况且大多数人在夜间起床上厕所时,由于体位的突然变化,造成血压瞬间升高,这样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特别是中老年人的神经调节缓慢,更容易发生一过性血压升高的危险,所以动作应该慢半拍,避免因体位突然变化造成一过性血压升高导致昏厥。

“3个半小时”早晨走半小时,午饭后20分钟再漫步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还可以增加一个半小时,即半小时的午睡。世界卫生组织曾在国际睡眠会议上强调了午睡的好处,但午睡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原理:医学研究表明,短时间、短距离的散步降压效果能持续11个小时,而长距离散步的降压效果只能持续7小时。可见每天“3个半小时”的散步有助于维持机体处于血压比较平稳的状态。

“每天3杯水”晚上睡觉前饮一杯温开水,半夜醒来饮一杯温开水,早晨起床后饮一杯温开水。

原理:夜间人体通常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睡前饮一杯温开水有助于稀释血液。半夜醒来也要饮用一杯温开水,因为夜间时间比较长,如果不饮水就会造成血压的黏稠度增加,一旦体位突然改变容易引发一过性血压升高,这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极其危险的。晨起饮一杯水,早晨8~10点是血压变动的高峰期,血栓极易形成,饮一杯水可以稀释血液的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另外,还可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3个3”的保健法简单易行,只要养成习惯,对控制血压将大有裨益。

微笑轻松运动法降血压微笑轻松运动法,就是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持轻松愉悦,可以和一起运动的人一边聊天,一边进行运动,这是治疗高血压的运动疗法,尤其适合中度高血压患者。其原理是在运动过程中与人聊天,这样呼吸就会比较均匀,不会喘个不停。一方面人的注意力不再被集中在运动上,感觉运动是一件轻松的事,以便于继续坚持;另一方面心脏不会剧烈跳动,不会因为运动而导致血压的上升。

微笑轻松运动法,只需约一半的运动强度。比如你不能够继续坚持慢跑一圈(会引起血压在一段时间内升高),那么就应当进行走步练习或者只跑半圈,稍作休息再辅以走步练习。高血压患者可以参考一个标准,即在运动的后半期只会轻微的出汗而已。

当然,具体情况要因人而异,体力不同,运动的程度也各有不同。体力不好的高血压患者与体力较好的人相比,微笑轻松运动法的强度要低一些。

微笑轻松运动法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它不是剧烈运动,所以机体、精神两个方面都不会太疲倦,运动后会有比较舒服的感觉。

(2)运动中,血压只会稍微上升一点,也就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波动,所以即使是患高血压(轻、中度症状)的人,也能安心进行。

(3)不会因为疲劳而致使疲劳物质“乳酸”在机体内蓄积,因此不会感觉疲劳,可以长时间持续运动。

(4)不容易引起心脏缺氧的问题,所以安全性较高。

(5)因为运动比较轻松,所以在运动的过程中不必担心脚的肌肉或关节受损。

(6)只要身体条件许可,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缓慢地延长轻松微笑运动的时间,这样能够有效地去除体内多余的脂肪。

微笑轻松运动是比较缓和的运动,所以与年龄无关,任何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都比较适用,而且容易安全的持续下去。此法降压的效果良好,一般开始运动的两个月后,就会出现降压的效果。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项目选择不需要用力,并能够长时间进行的全身运动最合适。

这类运动能使呼吸增强,将身体所需要的氧气充分吸收到体内。诸如走路、慢跑、游泳、舞蹈和骑自行车等,都是典型的有氧运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能够减少体内脂肪的蓄积,加强血液循环,排出血液中多余的脂肪和垃圾,降低血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不能够参与那些需要爆发力的运动,诸如举重、短跑等,像这种短时间内必须全力来做的运动不适合高血压患者,因为非常危险。

走路:最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项目是具有温和强度的有氧运动,其中最简单的就是走路,这个项目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所以建议高血压患者务必多走路。

慢跑:对脚和膝关节的负担增大,运动强度稍微增大,特别适合肥胖的高血压患者,但是必须配合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运动,不可勉强。

太极拳:是比较适合患高血压的中老年人的运动项目,虽然太极拳动作舒缓柔和,但实为静中有动,柔中带刚,迟缓中含有爆发,灵活中藏有力量,因而能大大强化中老年人的双腿力量。常练太极拳还有助于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的健康,这也是太极拳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此项运动的要点是,打拳时要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随手转,步随身换,动作圆滑、连贯、稳健、协调,动中取静,有利于大脑的休息,能降低血压。

爬行:据报道,北京出现许多爬行降压的事例,很多人表示参加爬行能够降低血压,改善心脑血管的症状。爬行就是四肢着地,模仿动物的爬行姿势,在草地上、地板上均可进行。路线可分为直线爬或转圈爬,速度可由慢至快,时间可由短到长,但要因人而异。一般每日1次,每次5~10分钟左右,早晚均可进行。爬行能使血液循环加快,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对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有良好的改善效果。此外爬行还可刺激大脑,阻止和延缓脑细胞的退化过程。而且爬行的过程比较缓慢,身体弯着,这样降低了高血压患者在运动过程中血压上升的概率。但是,须注意头部不宜过低。

以脉搏次数为运动的标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运动疗法的量应该如何测量呢?正确的方法,需要测定体内的乳酸物质,但这是医学上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一个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测定。而脉搏跳动次数就是不论何时,任何人都能够简单测定的方法。脉搏跳动次数会随着运动强度、密度量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多,这项标准简单易行且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