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降血压101个小窍门
24809200000010

第10章 日常保健小窍门(1)

人到中年,身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处于由盛转衰期,各种内分泌需要重新调整,而且中年人的压力比较大,精神高度紧张、身体过度疲劳的因素势必损害中年人的身心健康,使血压难以控制。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当注意日常自我保健,不妨轻松一下,将手边的事情放一放。做到按时作息,这样,做事情的效率反而会比较高。因为人的工作效率与人体生物钟的规律密切相关,日常保健小窍门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只在要生活中稍加注意就可以做到,不但不耽误工作和学习,而且运用得当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血压急症的家庭救护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高血压急症,多半会在家中发生,可是家属常常忽视了许多比较明显的表象而耽误了及时给药,以至于危及患者的生命。以下列举的是高血压以及合并症可能出现急症的表象。

高血压危机表象如果患者血压骤然升高,就会出现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胸闷、视力障碍、意识模糊等神经症状。

家属应急处方:首先要宽慰患者,尽量使患者放松身心,或者扶着患者上床稍微休息片刻,再适当给患者服用镇静剂,诸如安定,选用复方降压片等立即降压,同时加服利尿剂,尽量将血压降到一定水平。对于意识模糊的患者要首先给予吸氧,如果吸氧后症状仍然没有缓解,就需要及时护送患者到医院急诊治疗。

心绞痛合并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有可能发生心绞痛。危机表象是患者出现胸前区阵发性疼痛、胸闷,可放射于颈部、左上肢疼痛,心绞痛严重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现象,一般心绞痛发作历时1~5分钟。大多因情绪波动、劳累或过度饱餐等因素导致发病。

家属应急处方:这时家人要立即让患者安静休息,同时在舌下含硝酸甘油1片,给予吸氧,症状可逐步缓解。倘若以上措施实施后超过5分钟,患者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就应迅速送医院急救,以免耽误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肌梗死,就容易出现急性心梗的危机表象:即发生剧烈的心绞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乏力甚至昏厥。程度比较严重的心梗症状和后果往往比心绞痛严重得多,患者会突然心悸气短,呈短促呼吸状态,口唇发绀,伴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症状,患者有一种濒死时的恐怖表情,这时应考虑并发急性左心衰竭。

家属应急处方:家属必须让患者卧床休息,饮食和大小便都不要起床,避免加重心脏的负担,可先服镇静类药物如安定,同时还需要服用止痛、强心、止喘等药物,并拨打120呼叫救护车急救,万不可看患者症状有所缓解就乘公共汽车或扶患者步行去医院,这样会使患心肌梗死的概率扩大,甚至发生心跳骤停,危及生命。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心梗,应让患者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并让患者吸入氧气,同时给予以上药物。如果家中的患者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跳骤停的险情,家属应采用人工呼吸法帮助患者心跳复苏,为救治赢得时间。

脑溢血高血压患者因血压骤升就可能会导致脑溢血,患者可能先出现短暂的头晕、头痛、恶心、麻木、乏力等症状,也可能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呕吐、神志不清、口眼歪斜、单侧肢体瘫痪等危重症状。

家属应急处方:此时千万不可搬动患者,否则可能导致脑溢血出血量过大,造成更大的脑部损伤。如果患者晕倒在地,就要让患者就势采取侧卧位,头部稍垫高略后仰,以便呕吐物及时排出,避免窒息,然后给予吸氧,服用救心丸之类的药物,拨打120呼叫救护车急救。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为了应付突发的危急事件,最好配备听诊器、血压表、救心丸、常用降压药和硝酸甘油制剂等心血管病急救用品,还需要添置氧气袋或者氧立得以备急救之需。另外,家属应该掌握人工呼吸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步骤,为患者争取更多宝贵的抢救时间。

血压控制日常手册早餐时吃些酸奶和甜瓜甜瓜和酸奶中矿物质钾的含量较高,有助于控制血压。一项对2600人进行跟踪研究的结果表明,6天吃摄入1克钾的食物,如1个土豆、1只大香蕉和226克牛奶,五星期后血压可下降4毫米汞柱。

多喝纯橙汁橙汁含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有助于血管扩张,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的人,其动脉的血压越低。每天服用60毫克维生素C片,或者多吃些蔬菜、胡椒、柠檬和其他酸味水果,也可起到同样的作用。

清晨锻炼避免过度疲劳一般来说,心脏病往往在早晨发作,原因之一是在上午11点前,人的血压比其他时间至少高出5毫米汞柱。另外,为了避免疲劳,周末应尽量少参加那些令人感到疲惫的聚会。每天工作结束后,把书房或办公室收拾得井井有条,以免第二天早上看到纷乱的工作场所影响情绪,导致血压上升。此外,工作室保持窗明几净,也会使人心情舒畅,有利于血压保持稳定。

少喝咖啡、浓茶根据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一天之内,若口服相当于两杯咖啡的******,人的血压就会上升2~3毫米汞柱。******可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经常吃些生大蒜每天吃2~3瓣生大蒜,是降压的最好也是最简易的办法。食用600~900毫克蒜泥,血压平均降低11毫米汞柱。大蒜可帮助保持人体血压稳定。

少争吵和避免过度兴奋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意见分歧时,双方要耐心地听取对方意见,心平气和地交谈,血压就会保持正常水平。相反,如两人都不冷静而发生争吵,会使人心烦意乱,血压骤然升高。另外,过度兴奋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避免过度劳累、熬夜减轻劳动强度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10毫米汞柱,正常人的血压下降5毫米汞柱,另外,熬夜会使人的生活规律紊乱,不利于血压稳定。

多吃鲑鱼体重超量的人每日食113克鲑鱼,4个月血压可下降6毫米汞柱,因为鱼肉中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酸有助于保持动脉的弹性。

此外,经常食用鱼肉还可减轻体重,至少不会使躯体臃肿。

喝脱脂牛奶补充钙喝1杯牛奶可补充150~200毫克的钙,如果每天补充1克钙,8个星期可使血压下降1~2毫米汞柱,因为钙可使动脉管壁保持柔软性。

午饭后到户外散步半个小时再午睡到户外晒10分钟的太阳,血压可下降6毫米汞柱。紫外线照射可使机体产生维生素D3,维生素D3与钙相互影响可控制动脉血压。

在安静的环境里工作当人们处在喧闹的工作环境中时,血压平均上升4毫米汞柱,即使嘈杂声持续时间短,血压同样也会上升。研究人员还做了一项试验:100个人每天沉思冥想20分钟,12个月后再测血压时,这些人的血压平均下降了11毫米汞柱。

下午2:30左右最好吃用杏仁和芋头做的点心杏仁和芋头中均含有丰富的镁元素。患者每天(最好在下午2时半左右)摄入480毫克镁,血压平均下降4毫米汞柱。镁能够起到松弛血管内壁的作用。约70克干芋头种子可提供人体每天所需要的420毫克的镁元素;鱼、麦芽、菠菜以及某些谷物也都是镁元素的良好来源。

防打鼾的装置可防高血压打鼾者睡觉时,呼吸道顶部受到压迫,妨碍了空气进入肺部,因此引起了器官的保护性反应,从而醒来。这样一来,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除了出现精神不振、白天打瞌睡等现象外,他们还可能因此引发高血压,因为血液中没有足够的氧气。

如果把防打鼾装置设计成面具形式,睡觉时戴上。它能把空气柔缓地压进呼吸道,帮助顺畅呼吸。“鼻腔持续压力通气”的装置原是用于使夜里有打鼾习惯的人呼吸顺畅的,也可以用于给睡眠时血液中氧气不足的人提供充足的氧气。

血压控制,一日之计在于晨人体的血压存在昼夜变化规律,这与体内的生物钟有内在关联。即使是绝大多数血压正常和无并发症的人群,夜间深度睡眠时血压也会降低,大约在凌晨2~3时血压达到最低。可是清晨醒前血压会快速升高,醒来后大约在清晨6~9时,血压达到或者接近峰值,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血压晨峰”。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24小时内血压变化更加明显,尤其是在清晨,血压急速升高时甚至可达50毫米汞柱。所以,高血压患者要控制血压最好是在清晨。晨峰血压增高引起心血管系统压力升高,会增加发生心脑血管病症的风险。因此,早上刚刚醒来后的几小时也是高血压患者一天中最危险的时段。所以,这个时间段需要注意。

(1)起床时动作不要过于猛烈,醒来后最好先在床上躺一会儿,做深呼吸运动3~5秒后,喝一杯温开水再缓慢起床。

(2)起床排便后,最好能够稍微活动活动,比如搓搓手心,挥挥胳膊,抬抬脚,轻微地活动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机体的血液循环,又不会使血液循环太快,血压升高。

(3)一天24小时都要控制血压。一般而言,血压波动受环境和患者个体因素影响,有些患者常常会不经意地漏服药物,还有些患者血压不高时就擅自停药,这些都为24小时血压控制带来了障碍。如果一天24小时的血压控制不好,那么“血压晨峰”的危险性就比较高,而且不易控制。只有选择真正能持续24小时降压的药物去治疗高血压,才可能提高血压控制率,安度“血压晨峰”。

高血压保养的10个金点子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治疗和保养同样重要。下面介绍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养的10个金点子。

(1)高血压患者情绪要稳定,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血压的调节与情绪波动关系非常密切,大喜、大悲、大怒都可能引起短时间内血流速度增快,可是高血压患者的血管有些老化,血管壁相对较厚,容易造成血流受阻,血压骤然增高会引起危急甚至伤及性命的事件。因此,高血压的患者应养成控制情绪的习惯,保持心绪的相对稳定。

(2)大便要通畅。高血压患者排便困难,就会用比较大的力量作用于腹部,这样腹压升高,就会使血压也增高。而且便秘的患者会造成肠道对食物的二次吸收,这样一些有毒的物质也会被机体吸收,对患者身体有害。同时还会吸收过量的脂肪和糖,这些物质在体内过多地积蓄,会造成血管壁脂肪过多而增厚,致使血压上升。因此,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服用一些缓泻剂,平时应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瓜果、蔬菜,还应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3)饮食要“四低二高”,即低脂肪、低糖、低能量、低钠(盐);高蛋白、高纤维素(蔬菜)。

(4)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患者的大敌。体重增加,脂肪过多的蓄积,心脏负担加重,血管壁增厚导致的外周阻力增加,都是高血压恶化的重要因素。

(5)房事要节制,尤其是在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时期应禁止性生活,平时性生活也不能过于频繁,每周1次为宜。壮、老年宜少房事。

(6)高血压患者应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而且要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一旦血压波动较明显,或者出现头晕、头痛、困倦、乏力或失眠等症状要立即就医。

(7)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停留,在温度过高的环境里,人体的血液流动速度较快,同时体液流失较多,容易造成钙离子和钠离子的缺失,这些对于高血压患者是十分危险的。

(8)避免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时,人的情绪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这也不利于控制血压。

(9)起、坐、站、卧要缓慢平稳,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10)高血压患者要定时监测血压,具体测量方法见“自我检测小窍门”一节。

体重增长悠着点肥胖者为什么易患高血压、冠心病呢?这是因为体重过度增加,使血管老化加快,血管壁沉积增多,血管壁增厚,血液流通不畅造成血压上升和心脏负荷加重。由于过多摄入高能量食物,体重增长过快,使患者的血脂、血压水平增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并加重。而且肥胖后体力活动减少,又妨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侧支循环的形成。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体重增长一定要悠着点。

控制体重的增长可以减少高血压、高脂血等危险因素,也可减轻心脏负担,增加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耐力。既然身体超重是高血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那么,科学地控制体重即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一提到控制体重,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几天不进食,或者不吃早餐和晚餐等。其实,这种盲目控制体重的方法不但不会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反而会造成精神负担,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而导致患其他疾病。

要控制体重,必须控制饮食,而控制饮食是指在满足机体需要的前提下避免摄入过多的能量。每人每天能量的正常需要量为:中等度体力劳动者或脑力劳动者每天每千克体重为35~40千卡(1千卡=4.184千焦),轻体力劳动者每天每千克体重为30千卡,重体力劳动者每天每千克体重为45~75千卡。在计算能量消耗时,还应考虑年龄因素,即从35岁开始,每增加10岁,每天饮食应减少100千卡能量。如果已有比较明显地肥胖且患有高血压病,饮食的热卡应较正常量少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