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降血糖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24808700000005

第5章 日常起居的细节(4)

女性糖尿病患者不宜“带环避孕”

人体内有种叫纤维蛋白的物质,对育龄妇女来说,纤维蛋白是受精卵成功植入子宫不可或缺的物质。如果缺少这种纤维蛋白物质,就很难受孕。不想生育的健康妇女,采取放置节育环的方式,破坏生殖道内的纤维蛋白,这样使受精卵不能着床,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而对患糖尿病的妇女来说,节育环放置于子宫腔内,却起不到破坏纤维蛋白的作用。因为她们体内的纤维蛋白仍参与了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着床的过程,从而导致避孕失败。

在糖尿病妇女体内的节育环上面有大量的硫和氯化物的沉淀物存在。这类物质较强地腐蚀了节育环,一旦节育环长时间受到腐蚀,阻碍受孕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

患糖尿病的妇女除了不宜采用节育环避孕外,也不适合服用口服避孕药。因为糖尿病患者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损害及病变,长期口服避孕药,将进一步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

现代生活条件下的育龄妇女,要加强对糖尿病的预防意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争取早期发现疾病。如果患上糖尿病,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有效的避孕方法。

有些不宜生育的糖尿病妇女,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做输卵管结扎术。

怀孕早期要抗“糖”

怀孕后,随着胎儿的成长,一些疾病悄悄来临,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糖尿病对母婴的健康危害严重,且影响深远,因此,很多孕妇在整个孕期甚至是产后都要抵抗糖尿病的侵袭。

在怀孕早期,孕妇体内存在特有的拮抗胰岛素的激素,使其降低了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不能维持这一生理性代偿变化,因此导致血糖升高。少吃盐、平衡膳食、常运动,可以预防和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呈家族性,患者的子女中有1/3可能发生糖耐量异常或患显性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妇女,怀孕后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高于健康妇女,尤其要提高警惕。

一般认为,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之一是过多的食用甘甜的瓜果,所以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要有所选择。存在胰岛素拮抗的孕妇也不能贪吃水果,少吃含糖量较多的苹果、梨、香蕉、桂圆、荔枝、西瓜等,含糖量不高且富含果胶的水果可适当食用,如樱桃、菠萝、桃等,这些水果有助于吸收肠道水分,减缓葡萄糖在肠道中的吸收速度,延缓食物在肠道的排空时间,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预防妊娠糖尿病有妙招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预防妊娠糖尿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1)糖尿病孕妇要严密监测血压、肝肾功能和视网膜病变,最好是在怀孕前就开始监测。怀孕后还应监测胎儿的健康情况。

(2)胎儿畸形发生率最高的时间段在怀孕的6~7周内,所以在怀孕前要有效控制糖尿病。

(3)谨防酮症的发生,每日应吃主食300~400克,分5~6次吃,少食多餐,并辅以多次胰岛素注射。

(4)勤查血糖,及时增减胰岛素的用量。

(5)妊娠后合并糖尿病的孕妇,需要早治疗。

(6)密切监测胎儿的大小和有无畸形,定期检查胎心、胎动。一旦胎儿有危险信号出现,应立即住院。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终止妊娠。

(1)糖尿病孕妇经过及时治疗也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2)同时发生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眼底动脉硬化、肝肾功能严重损害。

(3)合并子痫和高血糖及酮症酸中毒。

(4)合并低血糖,昏迷时间较长。

(5)子宫内胎儿发育停滞以及胎儿畸形。

(6)母体营养不良,有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恶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孕妇的分娩时机和方式

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应在妊娠之前进行全面的体检,以便确定糖尿病的分级及能否妊娠。对已经怀孕的糖尿病女性来说,分娩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分娩的时机

(1)无妊娠并发症,胎儿监测无异常的情况下,可孕39周左右入院,并在严密的监测下,到预产期终止妊娠。

(2)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前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稳定,可孕37~38周入院,妊娠38周后检查宫颈成熟度,孕38~39周终止妊娠。

(3)有死胎、死产史,或并发前期子痫、羊水过多、胎盘功能不全者在确定胎儿肺成熟后及时终止妊娠。

(4)糖尿病伴有微血管病变的患者,孕36周后入院,促使胎儿肺成熟后及时终止妊娠。

分娩的方式

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决定采取阴道分娩的患者,应制定分娩计划,产程中密切监测孕妇血糖、宫缩、胎心变化,产程不要过长。选择性剖宫产手术的指征:糖尿病伴随微血管病变、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或胎儿生长受限、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有死胎或死产史。怀孕期间血糖控制不好,胎儿偏大,尤其是胎儿腹围偏大,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糖尿病孕妇的自我护理

妊娠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妊娠糖尿病,其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日常饮食、起居都会影响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对有糖尿病史的准妈妈来说,需要注意下列事项,避免妊娠糖尿病带来不良后果。

(1)多了解、学习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选择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妊娠糖尿病。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且往往突然发生,需要立即抢救,轻者可口服糖水,大概10分钟后症状消失;重者应再吃些水果、饼干或馒头等;神志不清者要从牙齿之间流入糖粉,使其溶化并被咽下;昏迷者应避免喂食,以免食物被吸入肺内从而引起肺炎。如服糖10分钟后仍未清醒,应立即入院抢救。

(2)学会自行检验。患者出现头晕、心慌、恶心的症状时,要学会区别是低血糖还是高血糖,应不应该吃糖,此时用尿糖试纸检查尿液就可对症治疗。另外,还可用酮体粉检验尿酮体。

(3)学会自己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病情加重时要增加胰岛素剂量,病情好转时应该及时减少胰岛素剂量。

(4)要特别注意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最好不去拥挤的公共厕所,以防感染。

(5)有规律地生活。

宝宝患糖尿病的病因

宝宝得“成人病”的现象并不少见,其中之一就是糖尿病。糖尿病在婴幼儿阶段发病较少,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遗传是宝宝得糖尿病的重要原因。父母中有一人患糖尿病,子代的发病率为3%~7%;父母均患糖尿病,子代发病率达30%~50%。除此之外,环境、饮食、免疫等都是公认的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的因素。

一旦患上糖尿病,就需要终身治疗,而且容易引起失明等并发症,所以父母要当心宝宝患糖尿病。

宝宝糖尿病要以预防为主,家长必须了解生活中有哪些行为会导致宝宝患糖尿病。

(1)儿童常吃果糖。果糖是所有糖中最甜的一种,除了增加体重外,还会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孩子可能经常食用果糖含量高的食品,所以是高风险人群。

(2)孕妇随便节食,宝宝易得糖尿病。孕妇节食减肥会减少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而这两种物质是胎儿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不可缺少的,对胎儿体重有影响。如果孕妇因节食而营养不良,会增加孩子成年后患心脏病、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3)越晚生育,宝宝越易得糖尿病。高龄产妇的孩子得糖尿病的概率以第一胎最高,产妇年纪愈大,小孩发作糖尿病的年纪愈早。

糖尿病患者春季保健很重要

春季乍暖还寒,人们容易感染各种疾病,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一方面,高血糖使病毒、细菌更容易繁殖;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杀菌能力较弱、免疫力低下,不加注意便会诱发感染,复发旧病或产生新病。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春季做好保健工作尤为重要。

(1)顺应气候,“春捂秋冻”。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期和降温持续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春季,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弱,很容易着凉感冒,引起感染,加大了血糖控制的难度。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春季不能减少衣服,要时刻注意保暖,“捂”得适当才能预防寒气侵袭,不至于诱发其他并发症。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并相对稳定时,才可以不“捂”。

(2)进行健康指标检查。冬天天气寒冷,出行不便,再加上春节时人们过于忙碌,许多糖尿病患者“懒”得去医院看病。春季,糖尿病患者首先要进行体检,了解自身的身体情况。检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它能反映出一个冬天的平均血糖水平,还可以检查一下血脂的各项指标。在天气转暖的时候,还要经常测量血压。

(3)控制血糖要注意饮食。春季最好少食酸性食物,以免损伤肠胃。瘦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要多吃,均衡补充营养。

降血糖要搭上夏天这班车

人体血糖水平与季节有着密切联系,一年之中,冬季的血糖水平相对较高,夏天则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夏天胰岛素分泌量增多,人体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提高了,而且夏天活动量较大,消耗较多。

根据这一规律,在夏季要加强治疗,尽量使轻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降到正常,使重症患者的血糖浓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使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能改用口服药。

但要注意的是,血糖水平虽然在夏季较低,但糖尿病患者不可随意停药或减少药剂量,必须坚持用药,适当的时候还可稍微加大剂量,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血糖水平降到正常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再考虑减药,并且必须请医生进行指导。

夏季炎热多汗,应注意补充水分,否则血液浓缩将导致血糖升高,避免使用不利于糖代谢的药物,如苯妥英钠、类固醇激素等。

夏天强化治疗糖尿病,中医上除了使用降糖药以外,还强调“益气养阴”,主张服用黄芪、人参、地骨、丹皮、生地、玉竹等补气的药,使患者固汗养阴,增强体质。服用补气药还会提高机体对激素的敏感性,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夏季糖尿病患者切忌贪凉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都贪凉,比如喝凉水、洗凉水澡、吹空调等。但对抵抗力相对较低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夏天要少沾凉为好。

莫贪喝凉水

炎炎夏日,不少人事先在冰箱里准备了冰镇水,等口渴时一饮而尽。糖尿病患者肠胃功能普遍较差,而且有些降糖药对胃部有刺激,喝了冰镇水后容易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等肠胃疾病。糖尿病患者最好喝温白开水。老人每天饮水量应保证在1500~2000毫升,如果有中暑、腹泻、呕吐的情况,还要补充更多的水分。

莫贪吃凉食

夏季气温高,剩的饭菜容易变质,即使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取出后也应经过高温煮沸后再食用,否则会引起胃炎,出现恶心、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发酮症酸中毒。

莫贪睡凉席

糖尿病患者最好别使用竹凉席,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否则容易导致纤维肌炎、腰肌劳损等。使用凉席时最好在上面铺毛巾被或被单,以免关节受凉。新买的凉席要去除上面的毛刺再使用,否则一旦刺破皮肤,容易造成感染。

莫贪洗凉水澡

夏天洗澡以温水为宜,一旦在洗澡的过程中受凉,引起感冒、发烧时,很容易导致酮症酸中毒。搓澡时注意别挫伤皮肤,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莫贪吹空调

糖尿病患者不宜长时间吹空调,尤其是在睡觉时更不要吹空调,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造成伤风感冒。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5℃,注意开窗通风2~3小时。

糖尿病患者夏日适合睡草席

在夏季,有一点是糖尿病患者们特别容易忽视的,那就是对卧具的选择。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质地较为柔软的亚麻凉席或者草席,不能因贪图凉快而选择质地较硬的竹凉席,以免刮伤或刺伤足部。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容易被竹凉席的侧面刮伤皮肤,引起感染。

选择亚麻凉席和草席的时候,也要认真检查是否有毛刺。还要注意的是,患者在睡觉时要尽量将上肢固定,并采用一些有效的驱蚊手段,避免被蚊虫叮咬后挠破皮肤。

糖尿病患者夏天宜穿白袜子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以及感染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严重的会导致足溃疡、截肢。有资料显示,成年人中40%的足部和下肢截肢是糖尿病所致,即使是轻微的损伤,也可能引起感染。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足部保护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