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性身体呵护手册:女性健康19堂必修课
24807600000032

第32章 排毒:清除毒素,一身轻松(1)

什么是毒素

“毒素”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毒素,要从它的质、量以及身体内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定。从广义上来说,只要是对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有损害的物质都可以称之为“毒素”。

对于身体的正常运转而言,各种物质在体内进行消化吸收后剩下的就是废物,如果这些废物对人体造成了不利影响,便成为了“毒素”。一些物质,如蛋白质和脂肪,它们是人体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所不能缺少的物质,但是当对它们的摄入量超过了身体的需求量时,它们也会给身体带来负担,甚至是危害,这时,它们也转变为“毒素”了。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对于健康而言,毒素不单单是指“物质毒素”,另外还有“精神毒素”,不良的情绪和过重的精神压力也会给身体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贴心提示】“精神毒素”有时也会起主导作用,在排毒的过程中,“物质毒素”与“精神毒素”同等重要,不能偏重某一方面。

毒素的分类

根据中医理论,毒素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种类:

1.湿毒

水湿是机体水液代谢发生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若不及时排出体外,也可能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湿毒。湿毒能阻碍血行,且毒性重浊黏滞,一旦为病,病势缠绵,极难痊愈。常见的小便不畅、大便泻而不爽、痤疮、湿疹、身体倦怠等症,都和湿毒密切相关。

2.热毒

各种因素导致机体阴虚阳亢,就会产生热毒。平时常提到的肝火旺、胃热等,就是受热毒影响的结果。患有热毒者的表现为,口苦口臭、咽喉疼痛、面部如蒙油垢、易生痤疮、易流鼻血、手足汗多、大便干燥、痔疮便血等。

3.寒毒

各种因素导致机体阴盛阳虚,就会产生寒毒。人体内的血液,遇温则流通,遇寒则凝滞。当体内积有寒毒时,会造成人体血管中的血液出现流通不畅,甚至引起淤血阻滞或血管梗塞等疾病。

4.食积之毒

中医认为,脾胃共同完成人体中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送。脾胃功能出现失调,食物就不易被人体所消化利用。食积酝酿成毒,反而会进一步损伤脾胃,导致出现食欲不振、胸闷、泛酸、大便不畅、面生痤疮等一些症状。

5.淤血之毒

各种因素引起血液积滞,不能正常循环,就会形成淤血。由于淤血而使血液失去正常的功能,也会对人体产生毒害。

6.药毒

药物本身是用来治病的,但是如果使用药物不恰当,不仅治不好病,反而会变成毒。如长期服用某些非处方药物。服用非处方药通常是为了缓解诸如头痛、打喷嚏和流鼻涕之类的一些“小病”。但所有的药物都会给肝脏带来一定的压力,大多数药物还会产生副作用,诸如奢睡、眩晕、皮疹、腹胀等现象,都是药物中的“毒素”所致。

7.虫毒

体内若有寄生虫,可能会出现面色萎黄、睡时磨牙、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

【贴心提示】毒素的种类很多,除上述所说之外,还有糖毒、脂毒、尿毒、便毒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毒素”。

毒素对女人的伤害

毒素对人体是十分有害的,它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气血运行、人体的代谢平衡、脏腑功能、加速人体衰老等等。更重要的是在它的影响下,很多疾病会得以滋生。

1.内科疾病。包括恶心呕吐、头痛、便秘、腹痛、腹泻、发热、肥胖、痛风、烦躁、昏迷、癌症等。

2.皮肤疾病。包括皮肤粗糙、脸上长斑、痤疮、酒糟鼻、黄疸、湿疹、斑疹、荨麻疹、白癜风、皮肤癣病等。

3.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病等。

【贴心提示】毒素对人体的侵害,不一定很快表现出来,通常会在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并且会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因此,人们应该根据自己身体的表现特征,来归纳、推断自己是不是身染“毒素”,是不是有必要排毒。

女人身体的中毒信号

当你发现自己身上出现了一些亚健康的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呼吸时有异味、有口臭;屁味比较臭;打嗝、胀气;腹部胀痛;经常感到疲倦、精力不足;尿频(尿色浅淡)、尿少(尿色深红)、尿刺痛;四肢肿胀;肤色暗淡、易长痘痘;头脑浑浊;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发怒等等。这些都说明你的身体已经有了中毒反应,这些反应多数都是因为毒素造成的。

【贴心提示】也有一些人身体的中毒信号表现得不太明显,但并不表示这些没有明显中毒特征的人,身体中就不存在毒素。

排出毒素的几种途径

毒有内生与外来之分,内生之毒即人体内脂肪、糖、蛋白质等物质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而外来之毒则是由外部环境带入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如超声波、紫外线、药物以及被污染的大气、水等。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已具备了一种强大的排解毒素的内在保护机制,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人的机体运转自如时,完全可以依赖于人体自动排毒的途径来实现,人体自动排毒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化解与排出。

人体的许多器官都具有化解毒素的能力,如肝脏、肾脏、淋巴、眼睛、肺、胃、大肠、皮肤等。肠道产生的代谢性毒素和细菌类毒素会经静脉进入肝脏,肝脏的解毒功能就会将之化解。

“排出”一词令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排便。虽然这也是人体排毒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却不是唯一的途径。据专家介绍,像排尿、呕吐、出汗、呼气、分泌唾液等都可以排出毒素。除了这些,人们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式、方法来排出毒素。

1.饮水“冲洗”肠道。清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使毒素尽快随尿液排出。定时排便,尽量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

2.运动发汗“清洁”皮肤。皮肤也是排出毒素的一条途径,主要通过出汗的方式,让毒素随汗液排出。所以,平时要注意多做运动,以增加出汗量。

3.主动咳嗽“清扫”肺部。肺是人体最易积存毒素的器官之一,自然界中的粉尘颗粒、金属微粒以及废气中的毒性物质,通过呼吸进入到肺部,如果长期积存就会有害健康。所以,可以经常通过借助咳嗽将肺部予以“清扫”。

4.用食物“净化”血液。自由基是人体氧化过程中的副产品,它可损害脱氧核酸、胶原蛋白,破坏人体组织细胞,使人出现皱纹、老年斑,引发老年痴呆,甚至导致癌症的发生。而要清除自由基,就必须多食一些诸如菠菜、黄瓜、南瓜、茼蒿、番茄、胡萝卜等蔬菜,大豆、玉米、花生、开心果、松子、杏仁等硬壳类食物,以及糙米、猪肝、猪血等“还原食物”。

【贴心提示】除以上说的这些途径外,还可以服用一些排毒药物来帮助身体解毒、排毒。

女性自身的解毒卫士

人体排毒系统包括以下几个:肝脏、肾脏、淋巴、眼睛、肺、胃、大肠、皮肤等,它们是人体自身的解毒卫士。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淋巴系统、肝脏、肾脏、肺和大肠。

1.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善于处理人体内的垃圾。分散于人体各处的淋巴腺会产生一种淋巴液,淋巴液会吸收死去的细胞、多余的体液和由食物产生的毒素,最后回收到淋巴结。淋巴结将毒素过滤出来,使之进入血液,再进入到排泄器官,最后排出体外。

2.肝脏

肝脏是新陈代谢和排毒去渣的主要器官,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将食物中的毒素吸收起来,并对毒素进行分解,使之变成低毒或者无毒的物质。

肝脏还会尽量吸收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比如酒精、药物、******等,然后将它们分解成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若肝脏工作超额,会引起黄疸性肝炎或胆结石等疾病。

3.肾脏

肾脏将血液中的毒素过滤掉,通过尿液来排除。肾脏还担负着保持人体水分和控制人体钾、钠平衡的作用,甚至控制着和排毒过程息息相关的体液循环。

假如血液里面含有过多的垃圾或毒素,肾工作负担将加重。若人们不充分保护肾脏,它就有可能变得迟缓,甚至运转不灵,从而导致人们生病。所以肾超负荷工作,会使人变得疲倦而懒散。

4.肺

每天,人都会将大量氧气吸入肺部,同时空气中漂浮的细菌、粉尘等有害物质也会随着人的呼吸系统进入到肺部。面对这种恶劣的情况,肺会通过呼出气体,排出部分入侵者和体内代谢的二氧化碳等废气。

5.大肠

食物残渣停留在大肠内,部分水分被肠黏膜吸收,其余物质在细菌的发酵和腐败作用下形成粪便。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而大肠会将粪便送入****,使之排出体外。

【贴心提示】人体的这些排毒卫士都是夜以继日地工作,片刻也不休息,因此,好好保护它们,不让它们受到损伤是很重要的。

解毒卫士夜间工作时间表

人体解毒卫士夜间工作时间是这样的:

1.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系统)的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2.晚间11~凌晨1点,肝脏进行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3.凌晨1~3点,胆的排毒,也需在熟睡中进行。

4.凌晨3~5点,肺部开始排毒。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为什么咳得最剧烈,就是因为肺部在进行排毒的工作,此时不应服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5.凌晨5~7点,大肠进行排毒,应养成此时上厕所排便的良好习惯。

6.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正在休养治疗的病症患者最好早吃,一般应在6点半左右。养生者则宜在7点半前吃早餐,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也比不吃早餐好。

【贴心提示】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排毒保健品不可滥用

排毒养颜专家和化学家曾指出,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很多排毒产品,其实根本没什么作用,因为人体自身就有很好的自净能力,能有效地清除体内的“垃圾”。

在国内,排毒养颜的药物近十年来大行其道,国家药监局基础数据库公布的一项资料显示,称有排毒功效的药物基本都是中药或中成药。不过,也有相关专家告诫,即便是中药排毒,也并非百试百灵,长期服用也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甚至对肠胃等功能有较大的损害。

我们都知道,任何药物长期服用都会有副作用,尤其是以“泻”为主的排毒药物。长期服用排毒类“泻”药,会影响肠道反射功能以及令肠道敏感性降低,肠蠕动的力量减弱,消化功能也会受损,最后会影响到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造成营养不良。一些排毒药物如果长期服用,容易引起继发性便秘,也就是说,可能形成依赖,一旦停药,便秘又会出现。因此说,排毒保健品不可滥用。

其实人们还有很多天然的“排毒”方式,比如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生活有规律,不暴饮暴食,适当多吃一些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绿色蔬菜及水果多呈碱性,可中和饮食中糖、肉、蛋等摄入后产生的过多酸性物质,又可对积聚在细胞中的毒素进行溶解。

【贴心提示】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大小便排泄规律,使肠道功能维持比较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