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儿童家庭用药小百科
24790400000043

第43章 儿童传播效果研究(4)

(2)重复信息。重复传播信息是传播中常用的说服技巧,重复信息有助于态度的学习和对字词所含情感意义的学习,重复也有助于传播受体记住信息本身。当然,重复太多也会产生传播主体不希望看到的效果。重复与传播效果呈曲线关系,在适度的重复下达到最强的效果,但在高度重复下效果则将减弱。比如现在有些杂志(见图7-5),喜欢对个别字眼进行强调和重复,姑且不说效果如何,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技巧。

(3)利用图像。电视、IPAD等一些媒体为什么受欢迎,和它们的图像传播很有关系。在传播中,常见的技巧是采用图像伴随文本消息的声音。图像能增强消息的说服力,是因为:图像有助于吸引人们注意消息;图像增进人们对消息内容的学习;图像引起的正面情感反应可以转移到消息的其他方面。研究发现,当接收者投入的注意力较少的时候,不相关的图像会对态度改变产生最大冲击力;而当接收者投入的注意力较多的时候,相关的图像会对态度改变产生最大冲击力[10]。以下是《逃家小兔》的封面和内页,《逃家小兔》是一本著名的绘本,但是有些内页的黑白色图像,却并不见得受孩子们喜欢。

注释

[1](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页。

[2]刘儒德主编:《学习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5页。

[3]邵郊:《生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92页。

[4](美)苏泽(SousaD.A.):《脑与学习》,“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5](美)苏泽(SousaD.A.):《脑与学习》,“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6](美)苏泽(SousaD.A.):《脑与学习》,“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7](美)苏泽(SousaD.A.):《脑与学习》,“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8](美)苏泽(SousaD.A.):《脑与学习》,“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9](美)苏泽(SousaD.A.):《脑与学习》,“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10]董璐编著:《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第四节 儿童传播类型与传播效果

一、儿童自我传播与传播效果

(一)儿童自我传播的特点

儿童自我传播就是儿童自我信息的沟通。儿童自我传播的两个明显特点是:一是自我中心语言的发展;二是自我中心思维的特性。

1.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发展

布鲁默认为,人们在沉思默想时的无形的自我传播,用的是内部言语;把思维结果表达出来的有形的体外传播,用的是外部言语。内部语言是一种私人语言,用来指称或标识自己的私人感觉,这种语言有的根本不能用声音表达出来,有的即便能表达出来别人也不能理解,人的很多心理活动都是不能用语言向他人传达的。

皮亚杰根据观察把儿童早期的语言功能分为“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性语言”两大类。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语言”是一种“我向”语言,是儿童自己给自己说话,其主要的功能不在于交际;“社会化语言”才是一种“他向”语言,其目的是对听话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传递信息、批评与嘲笑、祈使与威胁、提问与回答等。因此,社会化语言才是语言交际功能的真正发挥。皮亚杰发现,自我中心语言在儿童早期的语言交际中占有很大比例。3~4岁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超过社会化语言,5~6岁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的比例有所下降,略低于50%,而到了7岁时有明显下降,仅有28%。

维果茨基发现,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常常出现在特定的情景中:幼儿似乎处在一个具有中等难度的问题情景中,这个问题情景是在他们熟练掌握的范围内。当幼儿与能敏感地支持他们活动的成人一起活动时,他们会比较多地使用自我中心言语。

综上所述,儿童自我传播效果取决于自我中心语言的发展程度。

2.儿童的自我中心思维特性

儿童思维过程中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没有认识到别人会有着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其他人的想法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例如,皮亚杰在著名的“三山问题”实验中,在桌子上向儿童呈现一个“三山模型”,让儿童站在一边,然后让一个洋娃娃围绕该模型,站在不同的位置观看这“三座山”,让儿童从备选的照片中选出一张符合当前洋娃娃观察到的山的形状。研究结果表明,学前期儿童一般不能完成这一任务,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视角位置来选择照片,也就是他自己看到什么便认为别人也是如此。

(二)儿童自我传播的效果分析

儿童的自我传播效果受儿童“主我”、“客我”的塑造程度影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认为:人有自我感,而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它以个人面对某一事物的行为和反应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换句话说,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米德认为心灵是社会性的,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而得到发展的。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而认识他们自己,他人告诉这些个体自己是谁。

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的“自我互动理论”,也对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进行了很好的说明。这个理论认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人在对自身认识的这个过程中,能够认识自己,对自己进行审视,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井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布鲁默指出,人的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在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期待的印象,这些期待具有一定的意义,个人会考虑这些期待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是个人又不是原封不动地接受这些期待的,在内向传播的过程中,个人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组合。

笔者认为,儿童主我、客我的发展受到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社会化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发展的情况下,儿童的自我传播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二、儿童人际传播与传播效果

(一)儿童人际传播的作用

儿童的人际传播就是指儿童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其他个体包括家长、教师、同伴等等,具体体现在儿童在生活、学习、娱乐中与其他个体的互动交流。在此介绍家长与儿童的亲子传播对于儿童的作用。

(1)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能够影响儿童智力和人格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对1000名儿童进行过追踪研究,结论是如果把一个人17岁时达到的智力看做100%,那么大约有50%是在4岁前完成的,30%是在4~8岁时完成的,20%是在8~17岁时完成的。从这项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问题:一是人的智力发展主要是在儿童期完成的;二是儿童期智力发展的主要环境是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亲子之间的交流状况是家庭精神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研究表明,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交流具有聚合性特点,也就是说,与学校中师生之间发散型交流不同,在家庭中,多个家庭成员共同地和一个孩子交流。父母与子女有更多的直接的面对面地交流机会,无论是交流的内容还是交流的时间都要多于学校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一特点决定了家庭对儿童早期智力发展和人格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社会学家伯恩斯坦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的研究表明,在不同阶层的家庭,由于父母所用的语言内容和质量的不同,直接影响儿童个性品质的发展。在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中,由于父母使用语言的不准确、词汇贫乏,甚至经常用一些粗鲁的语言,往往使儿童智力发展迟缓,形成多种不良的个性品质。

(2)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有助于父母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培养孩子。孩子渴望与父母交流,他们常常会在与父母的闲谈中道出自己在学校中的各种经历。如果父母能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诉说,就会对孩子的个性、交友和处事有个清晰的了解,在教育和辅导孩子时就比较容易,而且也有效得多。

台湾著名女作家罗兰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就有这方面的感受。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曾做过笨学生,那是在小学6年级的时候。我的算术不好,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老师给我们讲鸡兔分笼和童子分桃等问题时,我是怎样的听不懂。而且老师越是单独给我讲,我越是听不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听不懂……我很感谢我的父亲,当我拿着算术48分成绩单回来见他的时候,他说:‘你理解力不行,但记忆力很好,现在不要忙,等你长大一点,理解力会慢慢成熟的。’后来,事实证明,到了高中,我的几何、代数就都不成问题了。”

正是由于父亲与女儿在交流中多了一份理解和肯定,帮助罗兰摆脱了学业失败的困扰,使罗兰度过了一个幸福的童年。

(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加强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促进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如果儿童在生命之初,能够感受到家庭成员相亲相爱,体验到家庭生活的温馨,他就会产生一种与人交往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种早期的生活体验对他一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据调查结果显示,40%以上的独生子女“非常愿意”与父母交谈,其中20.1%的独生子女与母亲天天交谈,与父亲天天交谈的为15.1%。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第一,将近一半的独生子女“非常愿意”与父母交谈,加上“比较愿意”交谈的独生子女人数,达80%左右。但是,能够与父母“天天交谈”的百分比分别只有15%和20%,加上“经常交谈”的,也不过60%左右。所以我们说,独生子女与父母的交流不够充分。第二,与父亲谈话的意愿低于母亲,与父亲谈话的频次也低于母亲。

(二)如何提高儿童人际传播的效果

对于父母而言,如何提高与孩子的人际传播或者亲子传播的效果呢?

(1)花时间陪陪孩子。多花一点时间陪孩子,下班回到家,也许你很累,或者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孩子一整天没有看到你,此时一定会很希望与你互动。就算是再忙再累,总能抽出20分钟时间陪一陪孩子吧。哪怕只是抱一下孩子,和孩子在家附近散散步,或者是很简单地和孩子待在一起,关注孩子的活动,这很简单,却可以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温暖。

(2)关注孩子的发展。仔细观察孩子今天是不是看起来比较不开心了?孩子正在做什么?孩子最近又学了什么知识了?主动地去关注孩子的动态,了解孩子一天发生的事情。当然没有办法很详细地去了解,但问一句:“今天过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呢”,并不难吧。很多家长甚至当孩子主动告诉他们的时候,都只是敷衍一下,这会让孩子感觉到被忽略。

(3)倾听孩子的心声。主动关心孩子,并且认真倾听孩子告诉你的事情,真正静下来听听孩子讲的话,了解孩子内心所想的;耐心地把孩子的话听完了再出声,而不是孩子讲一句,你就插了三句。倾听孩子有助于你更直接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

(4)创造机会和孩子在一起。与孩子游戏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玩具,或者是一起探索解决问题,一起玩,本身对孩子来讲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重视,被爱着。而且,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加上家长的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发展逻辑思维。游戏中还可以透过一定的规则,教会孩子如何为人处事。

(5)与孩子外出。当你有空的时候,不妨带上孩子,一起到外面去走走,亲近大自然是很好的选择。孩子天性都是爱玩的,你们有很多可选择的地方,很多可选择的活动,但不管是什么活动什么地点,都可以增加你们与孩子之间的互动。

(6)适当参加一些亲子活动。学校或社会上的一些机构会不定期举办一些亲子活动或者比赛,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尽量去参加,既有意义,又能让孩子高兴,还是一次美好的回忆。通常这些活动是需要亲子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彼此之间的距离是很靠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