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我与癌症这九年
24781900000009

第9章 我的抗癌真经:信念由心,智慧用脑(7)

十一、名人的抗癌防癌智慧

(一)凌志军《重生手记》的抗癌智慧

凌志军,人民日报社著名记者,作家。由于脑颅内病变去医院检查,发现肺部病灶和颅内病灶,大多数医生都认为这是肺癌脑转……由于头颅手术的风险,一直举棋不定。在等待观察过程中,他意外发现症状减轻。这时候,他遇到了上海华山医院的Z教授,Z教授认为他的病不是肺癌脑转。于是,转机出现。然而,肺部的病灶差一点被忽视。有一位专家非常肯定是肺癌,于是,他接受了手术,切除肺叶。在要不要化疗的时候,医生这么告诉他,“化疗以后的生存率能从60%提高到62%”,于是,放弃化疗。《重生手记》出版的时候已经五年过去,临床治愈。

读凌老师的书,我最大的收获是:要有足够的智慧来区分哪些治疗应该坚强面对,哪些治疗应该勇敢抛弃。

然而,就像每一个具体患者的案例一样,他的案例有其特殊性,表现在:

(1)同时出现脑部与肺部病灶时,肺癌脑转的可能性更大,但他是例外。

(2)他的肺部病灶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的时候,因为脑袋的毛病而顺带查出了肺部的病灶。这是因祸得福。因此,他的肺癌应该是早期。

(3)凌老师的资历、阅历、职业及人脉,这是一个普通百姓无法企及的条件。他得到了上海及北京甚至欧美专家的多次会诊。在这种情况下,他才能把握更多的资讯,才为他做出明智的选择创造了条件。

尽管他的情况特殊,但他的书仍然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我谈几点我的看法:

(1)我读过几本癌症病人写的书,相对而言,凌志军老师的《重生手记》还是相当有参考价值的。我有共鸣。

(2)他完整而真实地记录了在国内看病的种种境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国内医疗团体的众生相,让读者知道医生与医生之间的千差万别,让读者知道不能迷信权威,让读者学会分辨什么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提醒患者在治疗之前一定要多找几个医生,多跑几家医院(即使是小医院和不怎么出名的医生),不能匆匆忙忙就上手术台,更不能把自己的性命完全交给医生。

(3)他的诊断经历异常曲折并带有戏剧性,与我的诊断的扑朔迷离有得一拼。他得的是肺癌,但首先发现的是颅内的病灶。大部分医生认为是肺癌脑转。但实际上,脑部的病灶与肺部的病灶没有关联。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拿到病理切片这个金标准,任何先进仪器的诊断都不足为凭,不能轻易下诊断结论。

(4)我们都找华山医院的Z主任看过病。Z主任给他的建议是随访,密切观察。后来的事实证明Z主任是对的。Z主任也给我一样的医嘱,但我急于求成,没有等一个月以后再拍片,而直接去做了伽马刀。伽马刀当天的片子已经显示我的病灶有缩小趋势,证明了Z主任的高明。

(5)不治疗是最好的治疗,只是在“有时候”成立。2005年最初发病的时候,Z主任让我等,我没等。2007年春天,头颅多发病灶的时候,我等了,真的自愈了。同时,我的右腿肌肉萎缩,我也在等,等了半年,差点瘫痪,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肿瘤这东西太复杂。等还是不等,这是个问题。千万不能机械照搬别人的经验。同样发生在我身上,有的就等对了,有的就等错了。

(6)要不要化疗?先看几个数据。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在2009年提供的一项资料,美国肿瘤病人五年存活率达81%,而中国仅为10%。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研究表明大约有10%的癌症病人能够不靠治疗而自愈。我的经历似乎能印证肿瘤能够自愈这种观点。我第一次病灶在四脑室,未作任何治疗自行缩小。伽马刀以后未作其他任何治疗,一年半平安无事。一年半后复发,多发病灶,未作任何处理,自行痊愈。

凌老师的医生告诉他化疗能将生存率从60%提高到62%,也就是说化疗能提高2%的治愈率,而不化疗却有10%自愈的可能。因此,他拒绝化疗。我的病是对放化疗比较敏感的淋巴瘤,所以我选择了放化疗。要不要化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010年秋天,我化疗刚结束即复发,宣告了肿瘤的抗药性。从那以后我拒绝化疗,也拒绝了自费的新口服化疗药。

(7)目前,关于过度治疗的讨论很多。其实,谁都不愿意过度治疗。问题是过度治疗的人自己根本就分辨不出自己的治疗是否已经过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的放疗、化疗远远不像中国用得这么多。一定要纠正一个错误观念,不要觉得不化疗就是等死。休养生息也是很好的治疗。凌志军老师说,我们太相信医生和药物,而太不相信自己。

(8)凌志军老师对肿瘤的认识比较到位,我也深有同感。那就是,肿瘤是种慢性病,要慢慢治。当然,这些观点不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就不多评论了。

最后还要强调,就像不能迷信任何权威一样,任何书本知识以及别人的病例都只能作为参考,患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判断。对付肿瘤需要胆识,需要智慧,需要耐心,需要长期的努力。

(二)安吉丽娜·朱莉的防癌智慧

报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在2013年4月27日接受预防性的双乳腺切除术,以降低罹癌风险,皆因在此前被检测出BRCA1基因突变,导致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概率比较高,分别是87%和50%。

看到朱莉为预防癌症主动切除乳腺的新闻,我的第一反应其实与大家差不多,太搞笑了,太离谱了,绝对是过度预防啊!

且慢,先不要忙着下结论。

我们来想一下,即使朱莉不懂医学,她的医生也不可能这么没有良知吧?即使医生的良知缺席了,作为国际明星的她,不可能没有懂医学的朋友吧?我想,她一定是深思熟虑,经过与家人协商讨论之后才决定手术的。哪个女人不爱惜自己的乳房呢?

有人说,预防癌症不一定要斩草除根,探究根源才是根本。既然说到根源,她的根源就在于她遗传了她母亲的突变了的BRCA1基因。

BRCA1,即乳腺癌1号基因,是研究者在1990年发现的,它位于人体细胞核的第17号染色体上。这是一种直接与遗传性乳腺癌有关的抑制基因,这个抑制基因一旦突变了,乳癌及卵巢癌的患病概率将大大增加。癌症抑制基因是抑制癌症发生的基因,就好比汽车的刹车系统。抑制基因突变了,就好比汽车的刹车系统失灵了。刹车系统失灵的汽车未必一定发生车祸,但是,这样的车发生车祸的概率远远高于刹车系统健全的汽车。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朱莉的母亲把这个突变了的基因遗传给了朱莉,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听起来好像非常宿命,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科学有时候总是这么赤裸裸、血淋淋。有人说,完全可以通过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来避免乳腺癌的发生。可以是可以,但把握有多大呢?科学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好的心态及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使BRCA1基因突变了的患者避免癌症的发生。

设身处地想一想,这么一个定时炸弹在那里,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乳腺不同于身体其他部位,即使把整个乳房切除掉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大的影响。在健康面前,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有些人不服气了,乙肝大三阳、肝硬化,有发生肝癌的潜在危险,难道要把肝脏切掉吗?问题是肝脏能切吗?朱莉面对的选择是,切掉乳腺就能把风险从87%降低到5%,何乐而不为呢?

我支持朱莉。我佩服朱莉的勇气。她是主动出击捍卫健康的勇士。

在网络上,很多网友也对朱莉的选择给出了评论,摘录如下—

新浪网友A:朱莉也是在分析了家庭的遗传基因和诸多的可能性后才出此“下策”,我觉得人家是明星,啥也不缺,做什么都有一定的道理,人家做完手术后加的填充物,估计要比以前的还漂亮呢。以前患癌的概率是87%,做了手术后只有5%,也许我们面临这样的选择时,会和朱莉一样的心态的。

新浪网友B:我和朱莉同属一样的基因高危人群,当年在我的一侧乳腺因癌前病变被切除的时候,医生也曾建议我把另一侧的乳腺也一并切除,当时的情况可以再造的,但我没有勇气接受。后来复发了就很后悔,要是当初听医生的建议,后来就不会手术、化疗、中药的,吃那么多苦了。我佩服朱莉!

新浪网友C:宣传科学是好的,但要避免用科学一个标准去否定其他。关于生活方式,关于心态,对于抗癌的意义,不能因为没有科学数据,就否定。我们如果把一切希望都放在科学一棵树上,也是太危险了,把我们的路限制得太窄了。在癌症还是谜一样的时候,需要不同的探索都试一试。这其实也是因为科学太无奈,太不济的无奈之举。

对于新浪网友C的说法,我完全同意。我也一直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们的抗癌理念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同时,我还认为:

(1)科学家说“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这并不代表科学就否认它。这也恰恰说明了科学的严谨性。没有把握的话,科学绝对不能说。而且,即使有把握也不能说死,也要留有余地。

(2)即便在科学上并没有足够证据表明生活方式与心态能防癌抗癌,但这也丝毫不影响我们追求好的生活方式与好的心态。退一步讲,即便在科学上已经证明生活方式与心态根本无法抗癌,难道我们就要悲观消沉地去生活吗?也不会的吧!所以说,这不矛盾。活着就是一个过程。人生的归宿是死亡,人类的最终命运也是灭亡,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要快快乐乐地活着,而且,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过好每一天。

注 释

[1].四,其他患者也有病灶自动消失的案例。比如凌志军①][1,他脑

[2].凌志军,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畅销书作家,2007年2月被查出罹患癌症,2012年出版了《重生手记》,记录自己五年的抗癌经历。

[3].2006年6月27日,搜狐健康发表文章《过度化疗弊大于利,15%癌症患者被医死》;2011年12月6日,新浪网广东新闻中心载文指出,王振义院士称化疗被过度使用;2011年,汤钊猷院士在《消灭与改造并举》一书中也提到化疗被过度使用。

[4].于娟,复旦大学青年教师,2009年12月确诊患乳腺癌,2011年4月去世。病中曾写下一年多的抗癌日记,反思自己的生活细节,后以《此生未完成》为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