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高血压病人食疗自疗
24745900000018

第18章 简易疗法(1)

(第一节)

中医治疗高血压

辨证施治是祖国医学诊治疾病的经典方法,对高血压病人也是因人而异,辨证施治。一般按下述办法进行分型治疗。

(1)肝阳上亢型病人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头涨,面红耳赤,心烦易怒,睡眠不宁,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弦有力,治宜平肝潜阳。常用方剂为天麻钩藤饮加减、龙胆泻肝汤或高复1号加减。天麻钩藤饮方剂为: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该方剂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均有平肝息风之效,是为主药。

龙胆泻肝方剂为龙胆草、黄芩、杜仲、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等。

高复1号为一验方,由臭梧桐、罗布麻、野菊花、桑寄生、姜半夏等组成。

(2)肝肾阴虚型

病人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手足心热、睡眠不宁等,舌质干红少苔,脉弦细。治宜滋阴养肝为主。用六味地黄汤合并“一贯煎”加减。六味地黄汤组成方药为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茯苓,“一贯煎”组成为生地、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等。

(3)阴虚阳亢型

除具一般阳亢症状外,尚有眩晕耳鸣、失眠健忘、心悸等,舌质绛红而舌苔黄,脉弦细数。治以滋阴潜阳。常用方剂为杞菊地黄汤或高复Ⅱ号加减。

杞菊地黄汤系在六味地黄汤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兼有养阴平肝、滋水明目之作用。

高复Ⅱ号验方之组成为生地、白芍、桑寄生、肉苁蓉、牛膝、草决明、野菊花、黄芩、珍珠母、茯苓、泽泻、丹皮。

(4)阴阳两虚型

该型病人主要表现为四肢发凉无力,头痛耳鸣,腰酸腿软,阳痿遗精,舌淡苔白,脉沉。治宜育阴助阳。常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干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丹皮、肉桂、附子。方中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其余六味系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

由于具体病人千变万化,兼有夹杂症者颇为多见,应根据不同情况辨证施治,随证加减。一般上述几型兼内风者,可加潜降息风药;兼有血淤者,加人活血化淤之品如当归、川芎、红花等。

常用的中药制剂治疗高血压病

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很多,但由于历史条件和科学水平的限制,很多方法尚不能用现代科学加以阐明。另外,高血压必须长期服药,目前的中药煎剂煎者不便,病人不易长期坚持。一些中药浸膏及冲剂含糖量大,药物含量太少,因此剂型亟待改进。

据研究,中草药中大约有近400种药物具有降压作用,但真正用于临床的只有数种。

汉防己甲素是中药汉防己中提取的降压生物碱之一,被公认为有效的降压药物。该药可静脉注射,不但应用方便、降压快,而且无血压突然下降过快引起心、脑、肾等主要脏器供血不足的副反应,故认为是对高血压急症一种安全有效的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药之降压机制可能是直接扩张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或交感神经系统等。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单味中药尚有臭梧桐片、旱芹菜酊剂、野菊花片剂等。

复方制剂中,已证明复方罗布麻片、天麻钩藤饮、二仙汤等有肯定的降压效果,尤以复方罗布麻片应用最广。

虽然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目前还不如西药降压药,但中药副反应少,如应用得当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特别对1、2级(轻中度)高血压病人。

具有降压作用的常见中药

1.石决明

通过镇静、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利尿、调节钙代谢等途径而发挥降压作用。它主含碳酸钙。还含有20多种氨基酸、胆素及壳角质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多用于头昏目眩、目赤、便秘、烦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可与菊花、钩藤、生地等配伍。常规用量15~30克。

2.丹参

味道微苦,可直接作用于小动脉壁,使血管平滑肌松弛,降低外周阻力,扩张血管,减慢心率,还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因而可以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和降低血压。主要含有丹参酮、异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酚及水溶性成分丹参素,还含有原儿茶醛、原儿茶酸,维生素E等。并具有较强的钙离子通道阻滞作用。常用于胸闷、头痛、舌暗等由淤血阻滞表现的病人,常规用量5~15克。

3.泽泻

味甘性寒。含有泽泻醇A、B2,挥发油。胆碱,卵磷脂,维生素B2及大量钾盐。可以通过促进排钠,减少细胞外液容量,扩张外周血管等来降血压。属于利尿降压药。具有利水渗湿作用,适用于眩晕、肢肿、舌苔滑腻的病人。常用量5~10克。

4.杜仲

味甘性温,主要含有杜仲胶、生物碱、树脂等对血管有扩张作用,可以降血压,亦有降血脂作用。可与枸杞子等配伍使用,降压效果好。具有温补作用,适用于眩晕伴腰酸腿软的病人,常用量10~15克。阴虚火旺者慎用。

5.钩藤具有平肝熄风、镇静的功效。它含降压有效成分是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毛钩藤碱等。降压作用与钙离子拮抗有关,即抑制钙离子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使外周血管扩张,血管阻力下降而降低血压。与西药中的钙离子拮抗降压药物相似,但无不良反应。它还能抑制神经节和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抑制血管内感受器从而降压。用钩藤30克水煎约十分钟每日早晚分服,有降压作用,且可缓解高血压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等症状。适用于头目涨痛、眩晕、面赤、烦躁的病人,常用量10~15克。

6.银杏叶

为银杏科落叶乔木植物银杏树的干燥叶,含莽草酸、白果双黄酮、异白果双黄酮、甾醇等成分。实验研究和临床证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对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作用。单用或配川芎、红花。如银川红片,用量每日5~10克。

7.玉米须

其降压主要是与扩张末梢血管及对抗肾上腺素升压效应有关。每日用干玉米须30克煎液当茶饮,3个月左右生效,且降压疗效巩固。玉米须还有利尿及消除高血压蛋白尿的作用。

8.葛根

它含葛根素,通过阻断β-受体而降压。它同时还可改善脑血流量及基底动脉循环,冠状动脉血流量等。宜用于高血压伴冠心病及脑血流供应不足者。用葛根30~50克煎液,每日上下午分服,对改善高血压颈项强痛、头晕头痛、耳鸣、肢麻有效。但降压幅度不大,应与山楂、菊花、决明子同服。单独应用葛根也可选用愈风宁心片,一次5片,一日3次。

9.罗布麻

有效成分为槲皮素,是通过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血管而降压的,还能降血脂、改善心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对抗衰老亦有作用。对高血压的头痛头晕、失眠多梦有改善作用。主要不良反应有腹胀、腹泻、恶心等。常用量为6~15克。

10.黄连

所含黄连素可直接扩张血管、抗肾上腺紊、抑制升压反应和血管运动中枢而降压;同时还可扩张血管改善肾血流量、抗高血压、降低血糖;故对伴有心肾疾病、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有效。每日用30克煎服,最好与仙茅、当归、巴戟天、知母、黄柏配成汤药饮用。黄连性味苦寒,脾虚便溏者慎用。

11.川芎

其味辛,性温。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酚性物质、有机酸等。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对头昏者,可以与天麻配伍。属活血化淤药,适用于头痛,头晕等症,常用量3~10克。

12.野菊花

其味苦辛,性微寒。主要含有多种挥发油,油中含有樟脑、樟烯、当归酸脂。有明显降压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对抗肾上腺素,扩张血管和抑制管运动中枢。适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等症,常用量10~15克。

新型的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

卡维地洛是第三代口一受体阻滞剂,属非选择性β一受体阻滞剂,不仅阻断心肌表面的β1、β2和a受体,而且不引起反射性动过来,同时阻滞血管a受体而引起血管扩张,这些作用协同起来。还能消除血管扩张药肼苯哒嗪和钙离子拮抗剂伴有的不利影响。此外卡维地洛还具有抗氧自由基和抗氧化损伤的作用,抑制平滑肌增生。

1、2级(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开始口服卡维地洛12.5毫克/天,后增至25毫克/天,最大量不超过50毫克/天。对心绞痛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疗效,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病人较安全。卡维地洛的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支气管痉挛、疲劳、体位性低血压及皮疹低于2%,肝肾功能不全者宜减量慎用。

新的利尿降压药——吲达帕胺

吲达帕胺(寿比山)是具有钙拮抗作用的新型利尿降压药,兼有利尿、扩血管作用,对糖代谢、脂代谢有利,可逆转左心室肥厚、减少蛋白尿,不损害肾功能,降压效果确切。吲达帕胺常用量2.5毫克,每日1次。持续释放型吲达帕胺1.5毫克,疗效与之相似,后者更安全。可用于各类高血压病,尤其是伴有血脂异常或糖尿病的高血压,对老年高血压较安全。少数病人可发生低钠、低钾血症。

新的降压药——咪唑受体抑制剂

咪唑受体抑制剂已用于临床,它是一类新型的中枢降压药,目前已研制出莫索尼定和利美尼定两种药,其结构和降压效果与经典的中枢降压药可乐定相似,但不良反应较轻。

咪唑受体抑制剂有降压、逆转心脏肥厚、阻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利尿、利钠、防止肾小管萎缩及皮质的间质纤维化等作用,对睡眠时呼吸功能的抑制较可乐定轻,对血糖、甘油三酯无影响,并有抗肥胖作用,对胎儿、围生儿发育无影响。

利美尼定每次1毫克,每日1次。莫索尼定每次0.2毫克,每日1次或2次,可保持24小时血压稳定。不良反应较轻,主要是口干、头痛。

肾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要解决肾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肾性高血压及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所谓肾性高血压,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属于症状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一种高血压。当肾脏发生肾实质或肾血管病变时,由于肾脏缺血和缺氧,肾脏即分泌多种引起血压升高的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肾小球旁器分泌的大量肾素。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进入血液循环后与肝脏中形成的血管紧张素原(a2——球蛋白)起作用,在氯化物激活酶的活化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I(10肽)。血管紧张素I经肺循环,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紊Ⅱ(8肽)。血管紧张素Ⅱ又经过酶的作用脱去氨基端的天门冬氨酸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Ⅲ(7肽)。血管紧张素Ⅱ能使周围小动脉强烈收缩和心脏搏动加强,使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Ⅲ亦有轻度升血压作用。另外,血管紧张素Ⅱ、Ⅲ还能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促使醛固酮分泌增加,引起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提高血管对儿茶酚胺及血管紧张素Ⅱ等激素的敏感性。血管紧张素Ⅱ使血压升高,而升高的血压反过来使动脉痉挛进一步加重,肾脏缺血缺氧亦加重,这样相互影响,使血压持续升高。

针对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在选择药物方面,则凡能减少肾素释放或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或能扩张肾动脉以改善肾脏供血供氧的药物均能起到降低肾性高血压的作用。当然对原发病的治疗是最主要的。常见治疗肾性高血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抑制肾素活性的药物:可乐定、甲基多巴。

(2)血管紧张索转化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

(3)改善肾脏供血供氧,减少肾素释放的药物:肼苯哒嗪、双肼苯哒嗪、长压定。

(4)非特异性降压药物:利尿剂、中药等。

安体舒通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的治疗作用

醛固酮是人体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一种激素,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的水、电解质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醛固酮异常增多时,则可引起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即所谓的醛固酮增多症。安体舒通与醛固酮结构相似,但无醛固酮的生理作用,两者共同存在时,可相互竞争同一受体一一醛固酮受体,从而使醛固酮与受体结合数量减少,减弱其生理作用,达到改善或消除由醛固酮过多所引起的症状或体征。

安体舒通究竟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有什么好处,首先要了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醛固酮的生理作用是排钾保钠,醛固酮分泌过多时,尿中长期大量丢失钾、氯化物、镀及镁,而排钠减少,引起血清钾、镁、氯化物下降,钠、二氧化碳结合力、pH增高。严重者出现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当机体大量失钾时,细胞内外液钾离子浓度均下降,但细胞外液钾更低,使神经肌肉应激性功能受到抑制,J心肌失钾发生心律失常,肾小管上皮严重功能紊乱,局部抵抗力下降,常易并发肾盂肾炎等尿路感染。除失钾失氯外,碱中毒时血液及细胞外液中游离钙降低,加以失镁而血镁降低,常引起肢端麻木、手足搐搦。

以上病理生理变化以导致临床上长期血压升高和顽固性低血钾为特征,表现为肌无力、周期性四肢麻痹或抽搐、烦渴、多尿等。

安体舒通作为醛固酮的一种竞争性拮抗剂,临床上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有以下好处。

(1)作为药物治疗,安体舒通可通过其竞争性的抑制作用,减少尿钾、氯化物、镁的排出,并使钠、二氧化碳结合力、pH下降,从而可减轻肌无力、周期性麻痹或抽搐、烦渴、多尿等症状,降低血压,达到改善原发性醛固酮病人临床症状的目的。

(2)安体舒通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的术前准备阶段,有利于控制血压和减少钾的排泄,对术中、术后均有利。

(3)安体舒通还可用来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进行诊断,即安体舒通试验。

安体舒通虽然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有许多好处,但使用该药还会引起副作用,如长期使用此药,男性病人可出现乳房发育、阳痿;女性病人可出现月经失调、乳房胀满等,需予以注意。

指压疗法

方法1

【穴位】膻中、阳溪、落零五、合谷、头维、通天、脑空、风池、归来、气冲。

【操作】常规按压:①按压膻中穴,压力由轻度至中度,边按边旋转,时间1~3分钟,每日1~2次。②按压阳溪、落零五和合谷穴,压力中等,每穴1~2分钟,每日1~2次。(2)随症加按:①头痛脑涨者:按压头维、通天、脑空和风池穴。先从头维穴按起,按压30秒钟,然后把按压点移到通天穴,按压30秒钟,再移到脑空、风池穴,反复进行3~5分钟。在按压的同时,揉摩头部两侧。②伴有便秘,怕热者:按压归来、气冲穴,力度宜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时间2~3分钟。

【适应证】高血压。

【注意】解除思想顾虑,避免精神紧张;劳逸结合;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酒;对因治疗;适当服用降压药。

方法2

【穴位】心俞、百会、天柱、曲池。

【操作】可用拇指稍用力按压各穴,每日早、晚各按压1次,时间可长可短,依血压高低而定。

【适应证】高血压。

【注意】按压这些穴位可以立刻降低血压1.3~2.6千帕(10~20毫米汞柱),起到控制高血压的作用,同时对预防高血压也,有很好的作用。

方法3

【穴位】高血压点。

【操作】缓慢呼气,用拇指强力按压高血压点6秒钟,反复按压3次。换另一脚,以同样方法按压3次。一天按压10次。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适应证】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