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高血压病人食疗自疗
24745900000017

第17章 处治方案(6)

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会增加降压效果;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时注意低血压反应;与地高辛合用时,将会降低地高辛清除率;与奎尼丁合用时,应监测血浆中奎尼丁浓度,以避免血浆奎尼丁浓度过高。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可使硝苯地平的浓度增加,使降压作用增强。在长效ca2﹢拮抗剂中,还有异搏定缓释片,240毫克/片,初始剂量可用120毫克/日,以后根据病情变化,剂量可增至240毫克~480毫克/日。儿童用量应在40毫克/日。有肝病患者应以小剂量开始。

禁忌证:显着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病窦综合征、窦房传导阻滞、Ⅱ°~Ⅲ°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50次/分)、经旁道的房扑/房颤、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心动过缓、显着低血压或左心衰竭)。

洛汀新、蒙诺、瑞泰、雅施达、抑平舒、诺普顿和捷赐瑞的药效

洛汀新(LOTENSIN,benazeprilhydrochloride)。蒙诺(MONOPRILTABLETSfosinoprilsodiumtablets),瑞泰(KRITACE,ramipril)。雅施达(ACERTIL,perindopril),抑平舒(1NHlBACE,cilazapril),诺普顿(NOPERTEN,lisino-pril)和捷赐瑞(ZESTRIL,leinopril)七种药物均属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目前在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为洛汀新、雅施达等。

(1)洛汀新(盐酸贝那普利)

适应证:适用于各期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

剂量和用法:治疗高血压的推荐剂量为10毫克,每日1次,如果疗效不佳时,可每日增至20毫克。对每日服用1次的高血压患者,在给药间隔末期,降压效果可能会减弱,此时每日剂量分2次服为宜。单独服用该药有时降压效果不佳,特别在用药前两周,其降压效果往往不理想,此时可加用钙离子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应从小剂量开始)。洛汀新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实际上也是一种辅助治疗。初始剂量为2.5毫克,每日1次。应该注意该药首次服药后有发生严重低血压的可能,因此服药后应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变化。以后可根据病情调整剂量,量多每日口服剂量可达20毫克。洛汀新有减少尿蛋白的作用,这可能与该药具有保护肾脏、改善肾功能有关。

禁忌证:对贝那普利过敏者和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者禁用。妊娠期该药禁用,因可致胎儿肾损害,脸及头颅畸形,胎儿低血压等。哺乳期也不宜服用洛汀新。

(2)蒙诺(福辛普利钠)

适应证: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可单独使用,亦可与其他类型降压药同时联合使用。

剂量与用法:每日10~40毫克。正常情况下,初始剂量为10毫克/日,4周后,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剂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剂量超过40毫克/日,降压效果不增加。对肝、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人可以按常规剂量应用。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可以使用此药,但应严密观察肝、肾功能改变。

禁忌证:对福辛普利钠或任何的片剂赋形剂有过敏史者应禁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亦禁用。

(3)瑞泰(雷米普利)

适应证: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

剂量和用法:治疗高血压病人,初始2.5毫克,每日1次。根据血压反应调整剂量,如果血压下降不理想,可在2~3周后增加剂量,最大服用剂量为10毫克/日,维持量为2.5~5毫克。值得注意的是,预先服用利尿剂的病人,如果服用瑞泰的话,最初服用剂量应为1.25毫克/日。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建议初始剂量为1.25毫克/日,根据病情剂量亦可增加,1~2周后,药量可增加至2.5毫克/日。日最大服用量为10毫克。

禁忌证:对瑞泰或任何一种赋形剂过敏的患者;有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患者;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者;血流减低性左室流入或流出障碍(如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低血压或循环状态有波动者;紧急透析或血液滤过时,一定要同时避免使用瑞泰;使用硫酸葡聚糖进行低密度脂蛋白分离性输血过程中,也一定不能使用该药及其同类药品;妊娠及哺乳期同样不能使用瑞泰。

(4)雅施达(培哚普利)

适应证: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剂量和用法:高血压,首次用量为4毫克/日,如果必要时可增加至8毫克。老年人推荐开始剂量为2毫克/日,必要时可增加至4毫克/日。充血性心力衰竭,首次剂量为2毫克/日,有效维持剂量为2~4毫克/日。

禁忌证:对本药有过敏史者、儿童禁用。妊娠及哺乳期不宜用本品。

(5)抑平舒(西拉普利)

适应证: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也可与利尿剂和(或)洋地黄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剂量和用法:原发性高血压,剂量为2.5~5毫克/日。用药头两天推荐剂量为1毫克,以后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剂量。通常本药服用2~4周后才能达到完全降压效果,因此药物剂量的调整应在服药后2~4周进行。肾性高血压,应从0.5毫克,或更低剂量开始服用,因为这类病人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非常敏感,维持剂量也应个体化。对正在服用利尿剂的高血压病人,加服抑平舒易导致低血压,因此要求在服用本药前停服2~3日利尿剂。如果不能停用利尿剂,则应从0.5毫克/日开始服用,直至血压稳定,其维持剂量应按个体化原则适当调整。对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有肾功能不全或无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起始剂量应为0.5毫克/日,要求服药前2~3日停用利尿剂。以免发生低血压。对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应按肌酐清除率进行剂量调整。

血透患者,应在非透析日服用本药,剂量根据血压情况而定。肝硬化病人起始剂量0.25~0.5毫克/日,以防发生低血压反应。老年人开始剂量应以1.25毫克或更少剂量。酌情调整剂量,维持量亦应个体化。

禁忌证: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过敏者、腹水患者、孕妇及哺乳妇女禁用。

(6)诺普顿(利思诺普利):诺普顿是新一代非巯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具有持久、和缓的降压作用,并能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消退左心室肥大的效应。疗效长达24小时之久。

适应证与剂量:①原发性高血压:初始剂量10毫克/日,维持剂量为10~20毫克/日。以后根据血压情况酌情增减剂量。最高剂量可达80毫克/日,对重度高血压或单用诺普顿效果不佳可加用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②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应根据患者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③糖尿病高血压:该药有一定的防止糖尿病进行性肾小球硬化的作用,也不影响血糖调节。初始剂量10毫克/日,以后为10~20毫克/日。④充血性心力衰竭:用药后患者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心功能等级提高,射血分数增加,肺毛细血管楔状压下降,全身血管阻力下降,扩大的心脏变小。初始剂量为2.5毫克/日,以后可酌情增至5~10毫克/日。

副作用:较少且轻微,短暂;较少有体位性低血压等。

禁忌证:对此类药物极度过敏者。注意该药有反应性低血压,肾功能不全及肾动脉狭窄的病例要非常慎重。有过敏性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者应停用本品并使用抗组胺药等措施。注意出现喉头水肿者应立刻皮下注射1:1000素0.3~0.5毫升,并配合其他抢救措施,以免发生意外。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必须慎用本品。此外,本品与利尿剂合用时,应注意低血压情况,同时注意电解质状况,特别注意高血钾的危险。

(7)捷赐瑞(赖诺普利):该药可有效地控制24小时血压,减少蛋白尿,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功能,显着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逆转左心室肥大,改善心功能不全。

适应证与剂量:①高血压:初始剂量10毫克/日,维持剂量20毫克/日,根据血压情况适当调整。②急性心肌梗死:首次剂量5毫克/日,24小时后再用5毫克,48小时后用10毫克,以后10毫克/日。⑧心力衰竭:初始剂量2.5毫克/日,维持剂量5~20毫克/日,然后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剂量。

禁忌证:对捷赐瑞过敏者,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者。注意防止出现症状性低血压,尤其是体液丢失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主动脉狭窄、肥厚型心肌病、双侧肾动脉狭窄、孤立肾并肾动脉狭窄者使用本药均应警惕。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主张使用本药,因捷赐瑞与利尿剂合用时,有抗高血压协同作用,故在用本药前,应停用利尿剂,以将症状性低血压出现的可能性减至最小。与保钾利尿剂、钾补充剂和钾盐代用品、消炎痛等一起使用时应谨慎。

副作用:多轻微而短暂,如眩晕、头痛、腹泻、疲劳、咳嗽、恶心、皮疹、直立性低血压、无力等。

血压已正常继续用药不会引起低血压

目前市场上降压药品种多,各种降压药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如果口服降压药把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了,继续服用降压药,会不会使血压降的更低而引起低血压,这是许多高血压病人口服降压药后常有的疑虑。

降压药是通过药物途径来干预人体内血压调节机制,达到控制血压的治疗目的。正常情况下,人体有一套完整的血压调整机制,简单地讲,包括心脏(心脏搏出量、心肌收缩力、心脏功能状况等)、外周血管(血管的总外周阻力、弹性和反应性、对递质的敏感性等)、血液(血液黏滞度、循环血量等)。这三大因素都在时刻调整机体血压值,确保人体能够维持正常血压,保证人体正常血液供给和维持各种正常生理功能。正是由于人体中存在有十分精细而又微妙的调节血压机制,所以用口服降压药,将血压降至正常了,继续服药不会引起低血压。比如钙离子拮抗剂对血压越高者,降压效果越明显。在常规剂量条件下,不会将降为正常的血压再往下降。如果将高血压降为正常17.3~11.3千帕(130/85毫米汞柱)或理想的水平16.0~10.6千帕(120/80毫米汞柱)可更有效地保护心、脑、肾,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临床经验表明,当血压降至正常后,应该将降压药减量,观测血压变化,以达到用药剂量最小,又能维持正常血压的目的。目前有人主张,高血压病人血压降至正常后,应逐渐减少降压药用量,以至于最后停药。

我们认为:切不可随意停药,因为血压是在用药的情况下降为正常的,也就是药物控制住了高血压。不是高血压病得到了治疗,如果随意停药,就应引起高血压“反跳”。其次,低血压的标准是血压≤12.0/8.0千帕(90/60毫米汞柱)。有些人血压偏低13.3~12.1/9.3~8.1千帕(100~91/70~61毫米汞柱),但无任何症状,这就不能诊断为低血压。

服用降压药不能随意停药

高血压病患者一旦发现自己血压升高,就应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当血压在降压药的治疗作用下降到正常范围以内,于是很容易联想到停药的问题。一般认为,高血压病因不清楚,临床上所用的降压药都是治标不治本,往往降压药一停,血压又反弹回升,有时血压上升比原有血压水平还高。因此,高血压病患者,不论服用什么药,通常只有减少药量比较合适,而不能停药。值得提出的是,在降压药物中有些药物不能突然停止使用,如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常用的药物如可乐宁、甲基多巴等。如果用药时间比较长而突然停药,即可出现“反跳”现象,患者表现出神经过敏、不安、焦虑、震颤,恶心、出汗、失眠、心率加快、快速性心律失常,特别是血压升高。严重者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脑病甚至猝死。还有β-受体阻断剂,如氨酰心安、美多心安(倍他乐克)、心得安等,也不能突然停用。如果突然停用,就会出现大量代偿性增生的β-受体,致使交感神经兴奋性极度增强,导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如果合并冠心病,可以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尤其是能引起血压突然升高,甚至引起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如此看来,突然停用降压药是危险的。我们认为,如果服用降压药血压降至正常后,若合并用几种降压药,应该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品种和剂量,密切观察血压变化,直至降压药品用单一品种,而且剂量又小为止。如果仅用很小剂量的降压药,血压仍继续往下降,直降至正常血压范围以下,就应停药。停药后也应密切地观测血压,一旦血压有“反跳”的现象,就必须及时采取降压措施。

高血压病病人何时到医院就诊

通常发现血压增高,就应去医院检查,请医生诊断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这对高血压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确诊为高血压病的病人,遇到下列情况时,应马上到医院就医:

(1)胸闷、憋气、气慌、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卧,处于端坐位状态。夜间发作性呼吸困难。

(2)心前区剧烈疼痛,向左肩部、前臂放散,持续时间起过15分钟,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

(3)头疼、头晕,伴手足麻木、无力或视物摸糊等。

(4)思维迟钝、困倦或思维不清。

(5)头痛伴有恶心、呕吐。

(6)尿量减少或出现水肿(腰骶部、双下肢等)。

(7)血压急剧升高,伴严重头痛、头晕。

(8)高血压伴血糖升高,血脂升高,血尿酸升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