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些孩子“说谎”却是故意的,这就和前面讲的有所区别,一种带有主观意志的行为。孩子故意撒谎一般来讲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为了摆脱压力、逃避责罚。孩子做错了事情之后心里常常会有些害怕,尤其是在严厉的家长和老师面前。孩子因担心说出犯错误的真相而不被人谅解或者害怕承担一定的责罚(比如挨批评、被父母打骂、被同伴取笑等),于是就编造一些谎言为自己开脱,以此来减轻自己的压力,逃避责罚;另一种情况是孩子的虚荣心在作怪。有的孩子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或同伴的羡慕故意说谎,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身价”,树立自己的“高大形象”。比如有的孩子明明在班级里什么小干部都没当过,却会在去外地探访亲友时和新结识的小朋友说“我是中队长”,或者和同学吹牛说“我爸爸怎样怎样”(其实没有这样的事)。另外,也有一些孩子说谎是在模仿别人说谎的行为,如果家长的成员或者同伴中有人爱撒谎,使孩子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对他们的行为产生认同而进行仿效。
孩子偶尔说一次谎,教师和家长们不要上纲上线,不能因为一次偶然的事件给孩子扣上“爱撒谎”的帽子,只要问清楚具体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就可以了。如果发现孩子有说谎的习惯,就应引起教师和家长们的重视。引导和帮助撒谎的孩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问清原因。发现孩子撒谎,重要的不是大发雷霆,而是先仔细地了解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不说真话,孩子心中的想法到底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注意不要轻易地发火,也暂时不要对孩子的所作所为进行评价,先尽可能地让孩子把事情讲得详细些,尽量多地了解一些问题。当了解了事实的真相、了解了孩子心中的真实想法后,再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正面教育。有的班主任在发现学生撒谎之后,常常忍不住火冒三丈,不假思索地把孩子教训一顿,要么告诉家长,要么采取责罚,但却忽略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这样虽然有可能使孩子因为怕承担谎言被拆穿的后果而有所收敛,但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如果时间长了,孩子觉得“反正是要挨打挨骂的,说什么都一样”,那就更加谈不上什么效果了。所以,当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撒谎不对”的同时,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给学生指出一个努力的方向和改正的方法。也就是说,不仅要让学生感觉到“不可以撒谎”,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不可以撒谎”,告诉他们“应该怎样”、“从什么地方做起”。对撒谎的孩子,班主任一定要明确告诉他们撒谎的害处和所要因此付出的代价,使他们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适度责罚。孩子故意撒谎,是一定要受到谴责和惩罚的,但是责罚的形式、内容、程度都要实事求是。责罚可以是舆论的批评、自我的谴责、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重新完成自己的任务、兑现以往的约定等等。责罚也是“结果教育”的一种方式,目的是帮助孩子进行体验和感悟,学会承担责任。如果孩子撒了谎而没有承担任何的后果,那等于是在默许孩子撒谎,纵容孩子不正确的行为,助长撒谎的习惯;如果责罚得过了头,孩子心中觉得委屈、不公或者更多的恐惧,就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批评和教育,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要站在就事论事的立场上面对孩子的撒谎问题,不纵容包庇,也不把问题扩大,既不要让孩子觉得“撒谎没什么大不了”,也不要因为责罚过重而引起其他的负面影响。
4.进行教育反思:造成孩子撒谎的原因有可能是教师教育不当造成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过高,教师过于严厉的教育,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压力来源,当孩子不能面对这些压力的时候,选择撒谎来逃避矛盾冲突。在孩子撒谎的时候,班主任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反思一下:有时候自己的要求是否苛刻?有没有对孩子施加过压力?对孩子问题的处理是不是合乎孩子的年龄特点?平时注意关心孩子的日常表现了吗?遇到问题能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交谈吗?经常结合具体问题跟孩子讲道理吗?孩子的家里的成年人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一致吗?等等。如果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班主任就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减少诱发孩子撒谎的因素,更有效地帮助孩子。
6.发挥成人的榜样作用:班主任应该注意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教育孩子不撒谎,班主任自己首先应该做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此外,班主任还要鼓励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谎,尤其是不要鼓励孩子撒谎,心胸坦荡、诚实做人,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诚信的观念,懂得分辨是非,并在良好的氛围中自觉做到这一点。
学生自卑怎么办
名言
一个人绝对不可在遇到危险的威胁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若是这样做;只会使危险加倍。但是如果立刻面对它豪不退缩,危险便会减半。决不要逃避任何事物,决不!
——丘吉尔
说起陈敏杰同学,任课的老师无不喊头疼。学习成绩差姑且不说,上课还经常捣蛋,扰乱课堂纪律,影响其他学生的听课。生性顽皮的他,还经常让老师为他操心,因为他时常会闯祸,如打架……诸如此类的,数不胜数。家长也拿他没办法,遇见老师告状,就一味地教训他,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加剧了他逆反的心态。学习上的落后,使他总感到抬不起头来,有自卑的心理。在这一情况下有时的他就故意以违反纪律,出风头的形式来显示他的胆量和所谓的本事,其实他的心理非常苦恼,矛盾。
现代心理学家指出:情感对人的行动具有动力能力。其实这种功能一旦运用到“困难”学生的转换工作中,势必起到积极的作用。针对此类后进生心理上的表现,可以因材施教。
自信心是促进事物走向成功的支撑力,是促使人去探索、去创新、去实践的重要推动力。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成功速度的快慢,与自信心的有无或强弱有着密切关系。强烈的自信心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强的兴趣。因此,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从七个方面谈谈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一、在评价中培养
班主任对学生经常作肯定性的评价,可以激发并强化学生的自信心。但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要及时,易于激起学生成功的体验,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校运会后,班主任及时对取得名次的学生给予表扬,指出他们为班级的荣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他们有成功感和成就感。
2.评价要恰如其分,防止遗漏,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要遗漏。如校运会后,在表扬部分学生时,不能忘记参加长跑项目的学生,即使他们没拿到名次,也应该给予表扬,更不能过分强调结果(没拿名次),否则会使他们产生反感。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产生权威感和信任感,提高评价在培养学生自信心上的作用。
3.评价要因人而异。对自我评价过高、自信心过强的学生,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希望他们马上改正的缺点。比如谈话地点可从办公室改为放学路上,采取聊天的方式等。而对自我评价过低的学生,则要多表扬他们的长处,少提甚至不提他们的短处,使他们保持积极的一面,从而增强自信心。
二、在交往和集体活动中培养
一个人在交往和集体活动中的威信越高,其自信心就越强,反之则自卑。因此,教班主任要多鼓励、支持学生正常的交往,让学生在交往与集体活动中了解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比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完成任务后再由组长小结。又如,开展歌咏比赛、演讲赛、手工制作、实验操作赛等活动,既可以使组员体现出自己的作用和价值,也能使组长明确自己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在做决定中培养
做事过程中的果断性与坚持性也是自信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家长和教师都要为孩子提供独立做决定的机会,而且要督促他们顺利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成功中增强自信心。如在有关家务处理上,家长要多听取和采纳孩子的合理建议;在班级管理、班队活动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出主意想办法,如制定班规、确定班队活动内容,先由学生提议,再由教师把关确定。这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自信心都是很重要的。
四、在解难训练中培养
能否勇于面对现实,克服困难,是一个人是否具有自信心的重要标志,因此,班主任要经常在生活上、学习上给学生制造一些困难,让其克服。如教师可出一些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难题让学生做,不过要特别注意难易程度,最好“跳一跳,就摘到”,否则将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五、在发展特长中培养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摇摇头。“历史,地理怎样?”青年还是摇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父亲的朋友接连发问,青年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那你先把住址写下来吧。”青年写下了自己的住址,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你的名字写的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如果在同龄人中你能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而受人赞扬,让人佩服,便会感到自己是强者,从而增强自信心。教师和家长,乃至学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写作等,这既符合素质教育之要义,又能激发起他们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激情。如举办班级文活动,进行器乐比赛、歌唱比赛、摄影展等,这样既丰富了班级文化生活,又给了学生体现自身才能和价值的机会。
六、在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中培养
知识广博、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比较自信,在教师和同学面前敢说敢做,敢于向困难挑战。班主任必须将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自信心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基础上。在学校,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如快速获取知识的能力、记忆能力、联想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因材施教,充分利用教学内容,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七、在自我暗示中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暗示有一种神奇的威力,它能控制并指导人的行为,使之按预想的目标活动,最终达到目的。例如,当一个人心情沮丧时,反复在心里默念:“我精神抖擞,心情愉快。”很快就能帮助人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所以,经常让学生在心里郑重其事地默念一些暗示语,比如“我一定能学好英语”,“我的语文成绩越来越好”,考前默念“这次考试一定能考好”等,不仅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它可能会因为一件事而暂时树立或消失,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观察,要做个有心人。班主任要以敏锐的观察力,及时疏导,关心这类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能,因势利导,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名言:
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
——布鲁诺
有一位同学徐某,学习成绩不好,自由散漫,不遵守校规校纪,甚至时常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有一次,学校办公室一位老师代收的学生早餐钱不见了,有老师发现徐某曾经在中午来过,遇到老师时神色慌张。班主任找他谈话,他步步为营,百般抵赖。直到老师拿出证据他才不语。还有一次,这位同学邻居家放在柜子里的六十多元钱不翼而飞。经调查后,发现这钱仍是徐某所偷。当天下午,该生没有到校上课。经家访班主任了解到,原来该生又偷了他爸爸的钱到海宁玩去了。该生的这种不良行为,也让他的家人伤透了脑筋。可是,任该生的爸爸怎样毒打,任凭教师怎样费口舌,该生就是我行我素。
徐某的表现让人感到意外,同时也让人非常的担心。该学生的表现主要是一种人格障碍,他的不满和对立情绪很严重。主要原因是由于家庭及学校的教育不当,家长早期的过于溺爱,使他思想狭隘和情绪抑郁,不能承受任何刺激,稍不顺心就闷闷不乐,产生逆反心理。而后期的过分批评和过于严格的限制约束,使他不会发展亲密的友谊,视他人为敌,把他人善意的帮助看成是轻视他、伤害他。因此,他的敏感性很强,一个脸色、一个手势、一句话都可能引起他强烈的反应。他的报复心理严重,他在可能情况下往往会以破坏、捣乱来发泄自己的怒气。
“偷东西”这种行为在不同年龄的儿童中有不一样的含义。3岁以前拿人家的东西是正常的反应,5、6岁时虽可谅解,但需要引起重视;7、8岁以后若常拿别人的东西,就不可能等闲视之了。低龄儿童拿别人的东西还不能称为真正的“偷”。因为低龄儿童尚未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其道德发展尚处于道德无意识阶段,不了解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有什么区别,认为都是自己可以拿的。如果这种行为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受到抑制,就会随着行为的累积和年龄的增长转为道德意义上的偷盗,即以不正当手段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孩子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也有一个发展过程。首先是拿同伴好看的、有新意的小玩具,越是自己没有的,越想拿到手;当从别人那里得不到时,就会从家里拿父母的钱去买或是去和同伴交换。随着孩子心智和欲望的发展,没有受到抑制的偷盗行为也会扩展。
俗语云:小时偷针,大时偷金。难怪很多父母一旦发现子女偷窃,便非常担心。其实,等到父母发现孩子有明显的偷窃行为时,孩子的此种表现已非一日了。惊慌失措或是声色俱厉均无益于事情的解决。防微杜渐,对症下药才是良策。要认真分析孩子拿别人的东西起因于什么:无知?好奇?模仿或是虚荣?
对于无知的孩子,教师和家长要反复强调一个观念:别人的东西不要。这主要是针对低龄儿童,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回来,切忌笑脸相迎,年幼的孩子以为他这种行为做得对,反而不恰当地强化了这种错误行为。教师和家长应该严肃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陪同孩子把东西退给物主,并要求孩子道歉。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直到孩子牢记“别人的东西不要”这一训条,并在行为上得到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