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危机就是商机
24697600000043

第43章 “词人”李彦宏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我国宋朝词人辛弃疾《青玉案》中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百度”取自于其而用之,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它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百度的掌门人李彦宏把百度做得很成功,是因为他这些年来一直都很专注的做一件事—搜索引擎。专注是李彦宏做事的原则,也是他的一个财富经。可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很多人为了转移风险资金,都从事多元化经营,李彦宏有没有进行多元化经营呢?他是不是还在专注?

知识改变命运

很多生活在农村里的孩子,因为没有金钱可以挥霍,没有关系可以依靠,所以只能埋头于学业。他们要走出大山,走出农村,只有依靠知识,李嘉诚说:“知识改变命运。”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命运被知识改变的例子数不胜数,现任百度的CEO李彦宏就是一个极其典型的例子。

他1968年出生于山西阳泉,19岁时就离开了家乡,到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北京大学读书,主修信息管理专业。1991年毕业后,远渡重洋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主攻计算机,并获得硕士学位,英文名字是Robin。如果他不上学,就不能走出阳泉,就不能到世界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美国生活八年,就不能有独特的计算机技术,就不能成为今天中国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的CEO。

在美国生活的八年时间里,他做了很多事,见识了很多中国没有的东西,在美国的事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收获,这些对他的人生都有重要的意义。他先后担任了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INFOSEEK资深工程师。道·琼斯公司和《华尔街日报》,以及INFOSEEK 在全球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进入那样的公司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在搜索引擎发展初期,他作为全球最早研究者之一,最先创建了ESP技术,并将它成功地应用于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图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项极具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他在计算机领域有着独特的天赋,1996年,他又首先解决了将基于网页质量的排序与基于相关性排序结合的问题,并因此获得了美国专利。另外,他还有着极高的商业头脑,对商战有敏锐的直觉,在美国硅谷工作及生活使他深受美国硅谷文化的影响:硅谷的“完全投入模式”和从零开始,一切为了股票上市的风格,失败是允许的……都深深地影响了李彦宏。他在硅谷看到商战无数,并总结出一系列商道,于1998年在大陆出版了《硅谷商战》一书,得到各界的好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美国再好,也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家;事业上再成功,也弥补不了内心的寂寞和生疏感。儿不嫌母丑,在李彦宏31岁那年,他和另一个朋友徐勇带着120万美元风险投资,从美国硅谷回到中国创业,所以才有了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百度把他们自己的目标定位于打造中国人自己的中文搜索引擎,并愿为此目标不懈努力;现在,百度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百度在2000年5月,首次为门户网站—硅谷动力提供搜索技术服务,之后迅速占领了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成为最主要的搜索技术提供商。第二年8月份,它发布Baidu.com搜索引擎Beta版,从后台服务转向独立提供搜索服务,并且在中国首创了竞价排名商业模式; 10月份,它正式发布了Baidu搜索引擎。

睿智百度

百度于1999年,在李彦宏和徐勇的风险资金的维持下运作了起来。虽然百度的成立建立在120万美元的风险资金基础上,和其他互联网公司不同,它没有像其他公司一样建立在他们个人已有的经济基础上,但是这却体现了李彦宏睿智的一面,体现了他的西方经济文化思维的方式。

自百度成立到上市,他面临了两次重大挑战:第一次是创业初期,拿着120万美元做公司。120万美元虽然对成立一家公司来说,这笔资金已经绰绰有余,可以维持公司运营6个月的时间,等6个月之后,公司实现赢利就可以自食其力了。但是李彦宏在硅谷的生活经历告诉他,风险资金多么可怕,稍有不甚就会化为乌有,仅仅成为没有任何意义的一堆废纸。于是,公司做了一年计划,用中国的老话说是:“他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用那些钱紧巴巴地生活。这笔钱一直坚持到第二年9月份等到第二笔融资才用完—如果烧钱,就没有今天的百度。

第二次是当世界所有使用人气质量定律的劣势搜索引擎公司要么遭人收购,要么推迟上市时,百度根据李彦宏总结的搜索引擎第三条—自信心定律推出竞价排名拍卖的互联网收费模式,把目标瞄准数十万的中小企业网站,最终始百度顽强地生存下来。许多做网站的都知道,网站的人气高,被人点开的次数多,则它的广告费就非常高,就实现大笔赢利;反之,则不能实现赢利,甚至网站瘫痪。这些就是所谓的人气质量定律。而李彦宏打破了互联网的这个常规,他创立了自信心定律,即数以十万计的中小企业网站,根据它们各个实力的不同,根据它们各个的需求,去百度竞价排名。在百度里打出关键字,排在最先的网站交费高,而排在后面的网站则交费低。

在这两次重大挑战中,李彦宏向人们显示了他经商的智慧和创新的头脑。在他的领导下,百度具有睿智的性格特征。一个公司只有在一个可以总览全局、审时度势的人的正确领导下,才可以取得成功。百度在李彦宏的带领下,也会获得成功。

经过那两次大的挑战后,百度进入了全速发展的时期,要想发展得更快、更顺利,它就需要有更多的资金。需要资金,而又可以不向银行贷款,摆脱银行控制的方法就是上市。上市后就能够得到资金,而且还有好多对公司的好处,比如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卖给大众,这样大众就和他一起承担风险;可以增加股东的资产流动性;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大众对公司的信心;提高公司知名度等。考虑到这点,2005年8月,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之一。它通过上市获得更多的融资,实现公司的飞跃,百度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专注百度

每个人在走向成功之前,都有漫长的一段历程,也许那段历程荆棘丛生,也许那段历程顺水顺风,但是不管怎样,经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大的财富,李彦宏也不例外。

百度秉承了李彦宏稳健的风格,在他的带领下,百度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而且头脑冷静、不跟风、不抢潮的作风使得百度越来越成功,这些使得它能够从容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侵袭。在它独特风格的吸引下,和百度人的努力下,现在百度在国内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客户,而且美国硅谷的客户也从最初的一个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个。百度的发展模式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不仅客户对百度很满意,就是所有百度的华尔街投资人对百度公司的运作也非常满意。百度专注的技术发展、节俭的支出,仍取得了使公司整体价值提升的成绩,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公司都在寻求百度海外上市的合作。

在百度良好的运作基础上,李彦宏对金融危机的看法是,他还没有感觉到来自金融危机的实质性影响。相反,他觉得虽然受到经济下滑的影响,很多搜索引擎公司的付费搜索总量都受到了影响,但是整个中国互联网市场处于增长之中。

在中国,一些中小型出口企业从2008年年初就开始受到了一定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百度的用户基数和差异性非常大,且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付费搜索带来的好处,这些不会给百度造成太大的影响,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向百度。百度2008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显示:百度第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9.191亿元(约合1.354亿美元),同比增长85.1%;净利润为人民币3.479亿元(约合5120万美元),同比增长91.4%。百度在金融动荡的时期取得这样的成绩,真是令人艳羡。

百度成功了,它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用过去将近十年时间实际上只做了一件事情—中文搜索,“十年磨一剑”使他们现在在中文搜索上获得现在70%多市场份额。在浮躁的互联网产业,李彦宏似乎以一种另类的平和心态,不急功近利,不随波逐流,在专注经营搜索领域中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搜索是百度成功的所有秘密,”李彦宏说,“这是互联网用户最常用的服务之一,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互联网产业,百度就是一个明证。”在他的领导下,百度不仅拥有全球最优秀的搜索引擎技术团队,同时也拥有国内最优秀的管理团队、产品设计、开发和维护团队;在商业模式方面,也同样具有开创性,对中国企业分享互联网成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目前,百度也是全球跨国公司最多寻求合作的中国公司,随着百度日本公司的成立,百度加快了走向国际化的步伐。

转型百度

中国互联网和搜索引擎产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它们会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应用,它们还有非常明媚的发展前景。一方面,搜索引擎让人们获得有效信息的成本急剧下降,无论是大学教授还是边远地区的农民,只要有互联网,只要能够上网,通过搜索引擎,用户离信息的距离就仅仅是一次点击。另一方面,搜索引擎正在改变营销和销售这两个企业对外的核心职能。互联网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商业空间,只专注地做好搜索这件事令人佩服,但是还要有灵活的头脑,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出现下滑的形式下。

不可否认,自百度2000年问世以来,它一直在李彦宏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并取得了现在的巨大的成就。这得益于李彦宏创办百度的初衷—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得益于它拥有的众多的客户群体。

和所有的企业发展一样,百度在快速发展的今天,遇到了从大洋彼岸吹来的巨大金融海啸的袭击,在众多中小企业受到影响的时候,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李彦宏根据在美国硅谷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百度的现实,仔细分析了百度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决定转型,与时俱进地推出新的业务。推出新的业务,可以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还可以很有效地抵御金融海啸的侵袭。

针对客户的需求,李彦宏带领百度进入了C2C领域,推出个人消费者针对个人消费者的业务,这是相对于马云阿里巴巴的B2B业务的。目前很多的用户通过百度来搜索与产品相关的信息,而且目前的网络搜索并不能够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因此早在2007年百度就开始开发C2C平台,并于2008年10月份推出了测试版。这样百度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这些客户大概占到中国网民的90%。而且百度投入C2C平台所用的资金不是很多,在有限的资金内就可以提升C2C的流量,等业务规模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以收获的资本来加大对C2C平台的投入。

虽然金融危机来袭,但是它挡不住以互联网和搜索引擎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发展的步伐。互联网的商业化才刚刚走过十年的历史,在影响力、市场规模、用户应用等方面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金融危机阻碍不了互联网发展的脚步,也阻碍不了百度的扩大发展。百度虽然专注于搜索引擎的发展,但是在十年的时间中,它还根据网民的需求不断地创新,2004年推出了贴吧,2005年推出了百度知道,2006年推出了百度百科,2007年推出了视频搜索,2007年网上视频内容越来越多,2008年又推出了百度日本,2009年正在做阿拉丁。可见百度已经适时地在调整策略。

现在百度不断进入新的业务领域,从新闻资讯到电子商务,似乎无所不包。“百度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作合理分配。目前,70%的资源投向网页检索;20%的资源放到跟网页搜索相关的产品,如图片搜索、知道、百科等;还有10%的资源,投到创新型业务,比如‘有啊’。之所以投入这些业务,一是看好这些业务的潜力;二是这些业务可以利用百度的既有优势。百度的优势是拥有庞大的用户群,用户每天都在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些特点是其他互联网公司不具备的,其他的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是在被动地接受内容。对于用户需求的改变,百度最先知道。这让我们认识到,百度基于自己的这个平台,有可能把一些新业务做起来。所以我们愿意拿出10%的精力和资源去投入创新型业务。这些业务一旦做成了,我们就会考虑投入更大的精力。”李彦宏如是向人们解释新业务。

百度的每一步都随着市场的扩展而扩展,它的业务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应用。现在李彦宏更确定了广告、网站流量和联盟业务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

财富之道

根据百度的发展经营状况,李彦宏把他的财富之道传授给他的大多数客户—中国的中小企业,并且对中小企业提出了抵御危机的三大法宝:放弃幻想、专注如一、创新求变。这样百度的财富越来越多,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他这样回答:“我一直非常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专注’,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需要非常的专注,把主要精力放在一个地方,才能做得比别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