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监,在中国历史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叫法,先后称之为阉人、寺人、内臣、中官、中涓、宦官等等。这类人的身份是家奴,职责是侍奉帝王后妃的生活起居,特点便是经过阉割的"刑余之人"。这一特殊人群的历史源远流长,商代时便开始对战俘施以宫刑,作为"守内奴隶",为奴隶主服务,直至清朝灭亡。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管理这些人的机构和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
战国时有宦者令,秦始皇设少府、中车府令,西汉刘邦设中常寺官。但此前在宫中服务的人还不全是阉人,东汉以后才"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至唐代,宫内设内侍省以管理阉人。这一时期因分工、职权不同,宦官又分别叫内常侍、内谒者、内给事、谒者、典引、寺伯等。唐高宗时,对掌管乘舆、服饰的宦官称之为中御太监、中御少监。最终以太监为宦官通称,是从明朝开始的。历史上宦官的职称往往以"中"命名,如中官、中涓、中御、中尉、中常侍、中车府令等,相沿未改。至明太祖朱元璋时,改称宦官为监正、监副、监丞之类。永乐初年"始改监正为太监"。时人不以为然,评论说:"夫天子之亲乃以太称,今中人之职亦日太,其视汉、唐、宋只以中名者却盛矣。"也就是说"太"这个字是给与皇帝有亲缘关系的人用的,比如太子、太后、太上皇、太妃等。如今宦官用上了"太"字,和以往相比真是大大提高了宦官的身份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虽然历史中的教训历历在目,明政权还是对宦官体制没有清醒的认识,以致后来太监成了为祸最烈、导致明朝垮台的重要原因。与明朝不同,清政权吸取了太监干预朝政在历史中的破坏作用,对太监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可以说,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对太监控制最有效的一个朝代。
宫廷中使用太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保证皇家血统的纯正。太监是封建帝王家天下这种专制制度的衍生品、寄生物,它必然与封建制度相始终,沉浮与共,生死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