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常识悦读
24697000000044

第44章 科举时代的文人士子如何实现金榜题名

科举时代文人士子的最高理想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中了进士,再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相中"后生可畏",将阁中"未字小女"许配于他,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携佳人娇妻,衣锦荣归,"显耀门庭,夸耀乡里",此其时矣。

但要实现这一理想是件极其不易的事,个中的磨难今天的人难以想象。首先,要有"寒窗苦读"的精神。匡衡勤学而无烛,"凿壁偷光";车胤家贫无油,"囊萤照书,夜以继日";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孙敬读书"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这些生动的故事反映了古代文人苦读不辍的学习精神。他们的精神也激励了后世学子们奋发向上。"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没有坚强的毅力是无法实现的。其次,要吃得起奔波之苦。从童试到殿试,每次考试都要从山村奔赴考场,近有几百里,远则几千里,往往返返不绝于途,在当时的条件下,路途艰辛,风餐露宿,衣食无着,苦不堪言,病在路上,甚至死在途中的不乏其人。最后,还要有恒心。考了几十年还是秀才,甚至还是个老童生的大有人在。单是清代,高龄应试者便不胜枚举。康熙四十九年(1710)礼部报告:"本年各省会试举人,年届九十者一人,八十以上者二十人,皆三场完毕未能中试。"也是康熙年间,广东顺德考生黄章已年届百岁,还让他的曾孙提着灯笼带路进入考场,灯笼上书"百岁观场",观者无不啧啧称奇。到了道光年间,广东三水县人陆从云,当了一辈子童生,直到百岁才考取秀才。后来他又去京城参加会试,时年103岁,朝廷怜他年老,恩赐其国子监司业一职。皓首穷经,百折不挠,这要有多大的毅力啊!

最后还有临场考试这一天,这一天简直比登天还难。今天的学生人人都有过考试的经历,但比起科举考试来,其磨难简直微不足道。《聊斋》中王子安的故事,对科举考生入场考试有生动的描述,不妨录入本文;"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惝恍,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迨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忽然而飞骑传入,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之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踏碎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正常情况下,从童生考到进士,不算复试,要经历五场考试才能考上进士。那些七老八十的老童生、老秀才白发皤然的形象既让人心酸,也有些悲壮。科举制度发展到后来真的成了文人士子的梦魇。正所谓"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