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你不可不知的生活常识
2468200000028

第28章 运动常识(7)

关节的软骨是无血管组织,需要在行走中通过有节奏的挤压为其提供养分。爬山时由于关节弯曲与负重增加,软骨不能正常获得养分,容易发生软骨病变。

要避免过度运动,应该持续追踪自己的状况,例如每周跑了多少里?花了多久的时间?一般来说,如果在合格的私人教练指导下进行运动会更科学一些。在热爱运动的新手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过度运动现象,这也是你对运动上瘾或“迷恋运动”的一个征兆,这种运动与“饮食失序”是异曲同工。

锻炼肌肉间隔别超过三天

健身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效果会大打折扣,尤其在练肌肉时,更要严格掌握健身频率。

如果没有及时的运动的刺激,前一段时间的运动效果会逐渐消退。这是因为,肌肉也是由各种蛋白质组成的,蛋白质这些肌肉组成物质也是处在不断消耗、不断补充的动态变化之中。补充得多了,肌肉就会增长;消耗得多了,肌肉就会衰退。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健身房教练都要求学员坚持锻炼,并为学员制定出科学的肌肉锻炼频度(即每周锻炼的次数)。最合适的运动频度应该是在前一次锻炼的效果尚未消失之前,进行第二次锻炼。这样,每次锻炼的效果逐渐积累,就能够达到提高体能、增加肌肉、增进健康的目的。

跑步姿势不正确会伤身体

如果跑步的姿势不正确,不仅达不到理想的健身效果,还有可能给身体健康带来损害。提醒大家加以注意:

1.全脚掌着地

很多人在跑步时习惯全脚掌着地,其实这种落地方法并不正确,由于落地时没有缓冲和过渡,很容易“蹲脚”,而且还容易震伤颈椎,在柏油马路等硬地上跑步就更是如此,长此以往还容易引发胫骨骨膜炎。

2.步幅过大

人们在刚开始跑步健身时,总喜欢增加步幅来提高锻炼效果,其实增大步幅势必造成腾空时间长、重心起伏大、落地力量重,这样对人体的震动会增大。在跑步机上锻炼时更要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速度,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步幅和步频,可能会增大运动风险的几率。

3.内外八字

日常走路时,很多人会有“八字脚”,跑步时如果仍然是“内八字”或“外八字”,那么膝盖和脚尖就不能保持在同一个方向上,这会加重膝关节的负担,长期下来容易造成膝关节等部位的损伤。

4.仰头看电视

很多健身房为了让运动者摆脱枯燥感,在跑步机上方或机子上安装了电视,因此很多人在跑步时不是仰头就是低头,这样会增加对颈椎的负担和震动。跑步时,头部应该自然保持正直,双眼平视前方。

5.左摇右摆

有的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在跑步时喜欢身体左右摇晃,觉得这样跑起来“带劲”,就像骑自行车的“摇车”动作一样,其实这样不仅会增加不必要的体力消耗,而且会破坏跑步的直线性,影响速度和效果。

运动后的放松活动很重要

有人认为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必不可少,而对运动后的放松活动却不重视,以为可有可无。实际上,放松活动的目的在于使人体更好地由紧张的运动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防止因剧烈运动后身体不支而出现“重心性休克”的现象。

人体在运动时,各种生理机能高亢,氧气的需要量会超过平时的15倍多。如果突然回到静止状态,各器官之间就会因为失调而引起不适的症状,最常见的有头晕、恶心、眩晕、大脑缺血等。因为运动时身体所出现的生理变化不会随着运动的停止而即刻消失,所以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例如轻松的步行、抻拉操等)能避免因身体的静止状态妨碍呼吸的深度,影响氧气的补充。另外,放松活动还有助于体内大量酸性代谢产物的排泄,有利于有氧代谢,恢复体力,消除疲劳。

锻炼肌肉时动作的重复要及时增加

错误锻炼肌肉的方法是,每个动作总是重复8~12次,这个误区是建立在“在最佳范围内锻炼肌肉”的理论上,但事实上,使用此方法会使肌肉在中等强度下持续中等量的时间,这样会妨碍肌肉的最大生成量。因为肌肉的形成需要经历高强度和大重量的刺激,这样才会使肌肉纤维变得越来越大,而同重量长时间的训练只会提高肌肉耐力。

因此,每个动作要根据重量来改变你重复的次数,比如为期一个月,每周三期的全身练习,第一期重复5次,第二期重复10次,第三期重复15次。第二周后加大力量训练的重量,重复的次数同第一周一样,这样不但能增加肌肉量,还能提高肌肉的耐力,而不是每个动作、无论重量大小都是重复8~12次。

锻炼肌肉时每组练习做三套

在过去,人们认为达到最快的肌肉生长的理想的运动量是每组练习做3套。当然,这样说也没有什么错误,但是3套动作没有什么可以迷信的,你运动的次数不应由一个多年来人们默认的数字来决定。因为,在人的力量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动作你重复的次数越多,你需要做的套数就越少,相反依然。

因此,保持你锻炼的总量,不必去在意每套重复的多少。你可以重复8次或8次以上,那样你可以做3套左右的动作。如果你的重复仅有三次,那么你就至少做6套动作。

举哑铃时一定要提臀

举哑铃能够锻炼背部肌肉,当背部疼痛时会延伸到横向腹腔肌肉,而横向腹腔肌肉是维持脊柱稳定的肌肉群的一部分,在举重时提臀能够锻炼到横向腹腔肌肉,从而增加对脊柱的支持,减少对背部的损伤。肌肉运动的作用是稳定你的脊柱,是否有效果主要取决于你做的是哪项运动,横向腹腔肌肉不一定总是最重要的。

因此,人们大可不必冒着举重提臀容易受伤的危险,如果你想要运动你的背部,简单的提臀就可以了,这也会激活你的三层腹腔壁,提高脊椎的稳

健身运动之后不可做的四件事

运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健康,但是不要因为运动后的一些不合理行为,而影响到你的健康:

1.不能立即休息

剧烈运动后如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会停止,原先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

2.不可马上洗浴

运动后如马上洗冷水浴会因突然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加大,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而如洗热水澡则会增加皮肤内的血液流量,血液过多地流进肌肉和皮肤中,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轻者头昏眼花,重者虚脱休克,还容易诱发其他慢性疾病。

3.不宜大量吃糖

有的人在剧烈运动后觉得吃些甜食或糖水很舒服,就以为运动后多吃甜食有好处,其实运动后过多吃甜食会使体内的维生素B1大量消耗,人就会感到倦怠、食欲不振等,影响体力的恢复。

4.不能饮酒解乏

剧烈运动后人的身体机能会处于亢奋状态,此时喝酒会使身体更快地吸收酒精成分而进入血液,对肝、胃等器官的危害就会比平时更甚。

空腹锻炼有损健康

有些人在起床、下班、放学后有空腹锻炼的习惯,还有一些人刻意选择空腹运动,以为这样可以减肥,结果锻炼时出现头晕眼花,体力不支。其实,运动时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增多。若空着肚子长时间锻炼,一方面肝糖原贮备不足,另一方面血糖大量消耗,又得不到及时补给,则血糖浓度迅速降低。而脑部储糖量很少,当血糖降低时,首先出现脑和交感神经功能受影响的症状,如头晕、眼黑、心慌等。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不能空腹锻炼。为预防低血糖症的发生,运动前可饮适量糖水或吃点易消化、含糖多的食物如水果、牛奶等。

但是,在运动前吃多少东西,取决于个人感受。因为每个人的饮食习惯。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都不同,这些差异只有自己去体会去感觉,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晨练时,补充的食物以正常食物量的30%~50%为宜。

此外,还要避免饱腹后运动,运动应该在饭后1.5~2小时进行;运动结束后30~45分钟再进食。这是因为运动时血液从消化系统大量地流到运动器官,如果饱腹后运动,势必使消化道的食物消化吸收受阻碍。而且饱腹运动容易造成运动中腹痛,使运动不能持续。所以,运动前既不宜空腹也不易吃饱。

不要认为锻炼越吃力,热量消耗就越快

许多人因为急于想获得优美的体态,所以在一些健身器材上拼命的运动,可是不到几分钟,他就不得不停下来喘气,不过他却自鸣得意,认为自己锻炼了心脏,消耗了大量的热量,果真如此吗?就热量消耗来说,运动的时间比强度重要。普通人全速奔跑或是在健身器材上拼命的锻炼,都不会维持很久。说到锻炼心脏和消耗热量,从长远来看,加强平衡的步调比短暂而突发性的疲乏运动更能消耗热量,坚持锻炼像走路之类的运动,而不要从事像百米冲刺那样的突发性高强度的运动。

有一定的付出,才会得到一定的收获

如果你是为了参加比赛而锻炼,这句话可能是对的,但是对于一般人而言,痛苦是一个警告,而不是达到成功必须跨过的一个门槛。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身体发出的信号,如果在锻炼中感到痛苦,应该立即停止。这并不是说锻炼身体无需吃苦和忍受压力,痛苦与不舒服是有区别的,真正的痛苦表示你已受了伤,受了伤的疗法是休息,不是忍受更多的痛苦。每天做腰部锻炼已几个星期,为何不能收缩突出的腹部。

这是因为局部减肥已经是不可能的,当你要用脂肪的时候,脂肪来自遍布全身的脂类物质,并非来自某一部位的脂肪。锻炼腰部对加强腹部肌肉很有好处,但是不能使脂肪消除。那么,要如何才能使脂肪消除呢?这一点似乎比较简单,只要锻炼时消耗的热量大于从食物中摄取的热量就行了。但是即使如此,身上有问题的重量亦可能到最后才能消失。专家说,遗传学上有一种将脂肪聚集在某些部位的倾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大腿、臀部和手臂。最能增加重量的地方,最后才会减轻重量。

发烧时不宜做剧烈运动

人在发烧时,不能进行运动,特别是不能参加剧烈运动。这是因为,发烧时,人体内产热增加,而剧烈运动会加速肌肉组织的分解代谢,产热也随之增加。也就是说,人在发烧时参加运动,就是热上加热,等于“火上浇油”,会使身体的组织器官遭到损伤。

此外,发烧时会使身体内的蛋白质大量分解,维生素和很多营养物质也被大量消耗,使体力大大削弱,免疫力与抗病力也大大降低,这对身体的康复很不利。

人在发烧的时候,心跳加速,血液循环也加速了,而体温每升高1℃,心跳每分钟就增加10~20次,使心脏血液的搏出量增多,从而加重心脏负荷;如果再剧烈运动,就会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急性心功能不全。

因此,感冒发烧后,需要充分地休息和治疗,以帮助身体战胜疾病。如果发烧时仍参加剧烈运动,除了加重病情之外,还会因大量出汗导致虚脱、晕厥等后果。

如果没有发烧,仅有感冒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等,能不能运动呢?一般来说,感冒症状多由感染性疾病引起,比如病毒性感冒、流感等。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进行剧烈运动,病毒容易侵害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肌,容易造成病毒性心肌炎,后果很严重。因此,即使是一般的上呼吸道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轻微感冒症状,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如果身体好转,体温降至正常,感冒症状基本消失,可以进行一些轻微活动,比如散步、骑自行车等等。这样可以使身体抵抗力增强,有利于恢复。

糖尿病患者容易忽视的运动误区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都容易犯那些误区呢?

1.做家务就是运动,不必要再运动了

做家务虽然具有运动的部分特点,但与糖尿病治疗意义上的运动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做家务是以完成必要的家庭事务为主,不具有治疗运动连续性和运动量的概念。一般来说,做家务不能满足治疗所需要的运动量。糖尿病的运动治疗应因人而异,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并要有一定的运动环境。

2.每天都很累,再运动就受不了了

必要的运动量是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前提,除非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你每天都感觉很累,说明你血糖可能控制很差,更需要加强运动,只有血糖控制良好,这种“累”才会减轻。认为“再运动就受不了了”只是自己吓唬自己。

3.凡是运动都有利于降血糖

这种运动是盲目性的,认为只要运动就会降血糖的想法是错误的。对有严重并发症者,盲目运动可能加重病情。如果把糖尿病的治疗希望完全寄托于“运动”,既不监测血糖、也不就诊,那更是有害无益的。而且盲目运动缺乏针对性,即使适合运动的人,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运动,不宜盲目运动。

4.越早起床运动,效果越好

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生物钟”,这个钟都是为你的生理节律而存在的,它不能随便被调拨,否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过早起床,可能会打乱你的生物钟,导致人体生物节律紊乱,使体内节律性分泌的激素发生紊乱,从而引起血糖波动。所以每天的起床时间不宜早于清晨6点,而且每天起床的时间要基本一致。

5.已经服用降糖药了,就不必再运动了

体育锻炼能够消耗热量、降低血糖、减轻体重,而减轻体重也能降低血糖。所以说,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降糖疗法,尤其是餐后的运动更能使血糖下降。通过运动能协助降糖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

睡醒后不宜马上运动

人们在睡眠时,除了神经系统处于休息的状态外,其他各内脏器官及运动系统的活动均处于相对稳定的缓和状态,如脉搏减慢、血压下降、呼吸细而慢、胃液分泌减少、肠胃蠕动减弱、新陈代谢降低、肌肉松弛等。因此在睡眠时,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可以得到休息。

刚睡醒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还未完全摆脱抑制过程,肌肉仍处于松弛无力状态,全身各系统的惰性也还没有完全克服。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去参加剧烈运动,各系统根本无法一下子适应所承担的运动量,因而不仅不会有锻炼效果,还会出现运动创伤或运动性疾病。因此在刚刚睡醒时不要参加剧烈运动。

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睡醒后,都不要参加剧烈运动。起床以后最好先用冷水洗洗脸,然后要做好各种充分的准备活动,以便使头脑清醒,精神振作,克服各系统器官的惰性,把身体各大关节、各肌肉群都活动开,等到做动作灵活自如时,再去参加剧烈的运动,这样才对身体健康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