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须鲸的鳍肢都如同窄窄的柳叶刀一样,除大翅鲸之外,其他须鲸鳍肢的前缘上都长有圆齿,鳍肢长度接近于其体长的1/3。背鳍位于背部非常靠后的位置。尾鳍宽厚,中间有明显的缺口,大翅鲸的缺口尤为宽广。须鲸通过其头部顶端由2个呼吸孔构成的一个喷管来进行呼吸,不同种群之间,喷管的高度和形状各不相同。
蓝鲸、长须鲸、塞鲸、小须鲸以及大翅鲸的生活圈与其季节性的迁移线路紧密相关。不论是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须鲸都会于冬季时,在低纬度较为温暖的水域中进行交配,之后会向它们所钟爱的极地进食区进行迁移,在那里待3~4个月,以其食物的主要构成部分——丰富的浮游生物为食。在这次集中进食期之后,它们会再次迁移回到较为温暖的水域,在那里,雌性在交配完成10~12个月之后,会产下一只幼仔。怀孕与生产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但是相对较短的繁殖高峰期则局限在3~4个月之间。
刚出生的幼仔长度大约是其母亲体长的1/3,是其母亲体重的4%~5%。在春季迁移时,幼仔会随母亲一起向极地海域游动3200千米或更远的距离。这段时间,幼仔以其母亲营养丰富的乳汁为食,须鲸乳汁的脂肪含量高达46%,而人类与奶牛的乳汁只含有3%~5%的脂肪。当幼仔含住母亲2个乳头中的1个时,母亲会借助乳腺周围的肌肉收缩,将乳汁喷入幼仔口中。由于这种高能量的饮食,幼仔的成长速度飞快,每天能长90千克之多,因此,在6~7个月之内,蓝鲸的幼仔将会在其出生体重(2.5吨)的基础之上,再增加大约17吨的重量。幼仔在7~8个月时断奶,断奶时大约为10米长。
由于鲸类生态与人类掠夺行为的微妙交互,近几年来,须鲸的繁殖年龄已经发生了变化。出生于1930年之前的长须鲸,其性成熟年龄大约为10岁左右,但是后来其平均性成熟年龄则降至6岁左右。1935年之前的塞鲸,直到11岁左右时才会进行繁殖,而如今在某些地区,塞鲸7岁时就已经准备好要繁殖了。至于南方小须鲸,它们的成熟年龄降幅达8年之多,从14岁降至6岁。
关于这些变化,最可信的解释是:由于鲸类的总数量骤降,个体成员就能享受到更多的食物,这样就使得幸存者能够更快地成长。由于繁殖开始时间与其体型密切相关,成长加快则意味着在其年龄更小时,便能够达到繁殖后代所需的体型。
目前,须鲸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近年来为保护它们所施行的禁止过度捕杀措施的成功与否。某些种群的数量呈现出增长趋势,但因为它们的出生率极低,想要完全恢复,还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如果不受干扰,在10~20年中,鲸类的族群数量可翻倍。但是,南极蓝鲸的数量大概仍然只占其原始数量的5%~10%,而且其繁殖速度并不快。
由于气候变化与污染而导致的海洋环境的恶化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虽然水温的升高似乎不会对鲸类产生什么直接的影响,因为它们的鲸脂将其与目前所处的环境隔开,但是,它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例如磷虾和鱼类,则会因为这些环境变更及洋流变化而转移。同样,极地区域臭氧层的破坏可能会使大量的紫外线辐射到水中,因而改变这片海域的物产量,而这片海域长期以来一直被鲸类当做进食区。有害化学污染物造成的直接污染,以及一些不可降解的物质,如塑料袋、塑料瓶,还有其他垃圾,可能会被鲸类吞食,因而堵塞鲸类的食道,这应当引起重视。还有声音污染,这会严重侵扰鲸类的感官与交流能力。另外还应该加上由捕鱼用具所造成的危险,以及在日益繁忙的海洋航路中,鲸类与船只碰撞的危险。
“土著”居民——海象
中文名:海象
英文名;walrus
分布区域:生活于北冰洋,海象可作短途旅行,在太平洋和大西洋都有其踪影
北极海域如此高纬度的海洋里,生活着一些北半球的“土著”居民。它们长得又肥又胖,四肢很像鱼鳍,在冰上爬行的时候,笨拙而可爱,最奇怪的是,它们居然像大象一样,长了两根长长的尖利的牙齿,它们就是海象。
海象虽然也有“大象般”的牙齿,但它们的牙齿明显与大象的牙齿不同。海象的长牙是从海象上颚长出的犬齿,犬齿从嘴角两边垂直伸出嘴巴外,就形成了獠牙一般的面容,而且重要的是,海象的这对大牙一生都在不停地生长,最长可长到90多厘米,雌性海象牙较短,但也可以达到50厘米左右。
别看海象的长牙长得有点丑,但它绝对是海象生存的好帮手,一头海象如果没有象牙,它可能会早早的累死或饿死在富饶的海洋中了。海象是食肉目鳍足亚目下的一科,体型庞大,异常强壮,在冰冷的海水和陆地上的冰块中过着两栖生活。尽管在海洋中,它们那鳍足是游泳和潜水最好的帮手,但当它们想要爬到光滑的冰面上休息时,那两只“大脚”可就没那么有力了。海象每次从海中爬上浮冰时,都必须依靠那对锋利的“象牙”来帮助。它们会把长长的牙齿狠狠地扎进冰面,然后借着光滑的皮肤和鱼鳍一样的前足帮助,才能使劲滑上冰面。所以,这对长牙不仅是牙齿,还是海象的另一双“脚”。
海象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每群数量不等,数百只到成千上万只都有可能。对于北极这块被冰雪覆盖的大陆来说,海象没有什么威胁,尤其是在冰面上的时候,笨重的身体,鳍化的前足,使它们无法快速移动,只有群体的力量才能保证安全,这也是为何海象总是成百上千地聚集在一起的原因。
海象是一种胖胖的非常可爱的动物,它的皮肤厚度可达1.2~5厘米,皮下脂肪厚12—15厘米,特别能忍受北极寒冷的气温。酷寒的环境还造就了海象皮肤颜色的变换,在陆地上一般呈灰褐色或棕红色,一旦进入海水中,皮肤就会变成灰白色,这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刺激海象皮肤下血管收缩或扩张导致的。海象还是出色的潜水能手,一般在水中可潜游20多分钟不换气,潜水深度可达500米。
海象主要以海螺、贝壳类软体动物为食,有时也捕食乌贼、虾、蟹等,它们捕食时也离不开长长的象牙。海象在寻找食物时,会像一位耕耘者一样,把长牙当做犁,在海底来回翻搅泥沙,然后利用敏感的鼻口部和能像触角一样活动的触须来寻找食物,之后它的前鳍足就紧紧合拢,捧着猎物边游边搓,当快游到水面的时候,松开鳍足,使碎贝壳和肉类分开,然后赶紧下潜,将贝肉吞入口中。
张牙舞爪——章鱼
中文名:章鱼
英文名;Octopus
别称:石居、八爪鱼、坐蛸、石吸、望潮、死牛
分布区域:各大海域都有分布
章鱼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海洋生物,分布于世界各海域,大约有140种。章鱼大部分为浅海性种类,也有少数深海性种类。章鱼力大无比、残忍好斗、足智多谋,不少海洋动物都惧怕它,所以章鱼可谓是海洋里的“霸王”。
章鱼和其他动物相比,是一种敏感的动物。它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是无脊动物中最复杂、最高级的,而且在脑神经节上又分出听觉、嗅觉和视觉神经。
它的感觉器官中最发达的是眼,但构造又很复杂,前面有角膜,周围有巩膜,还有—个能与脊椎动物相媲美的发达晶状体,所以眼不但很大,而且睁得圆鼓鼓的,一动也不动,和猫头鹰很象。
此外,在章鱼眼睛后面的皮肤里有个小窝,这个不同寻常的小窝,是主管嗅觉的。
是什么原因成就了章鱼横行霸道、肆无忌惮的威力呢?首先,这应该归功于章鱼的8条布有300个左右吸盘的触腕,触腕上的每个吸盘的拉力为100克,任何被章鱼的触腕缠住的事物,都很难脱身。除了强力吸盘外,章鱼的触腕还像人的手一样有着高度的灵敏性。即使在休息的时候,章鱼也总会留一两条触腕“值班”,高度警惕着“敌情”。一旦有东西碰到了章鱼的触腕,它就会立刻跳起来。另外,章鱼还可以喷射黑乎乎的液体,章鱼喷墨不仅可以掩藏自己,还可以趁此机会观察周围情况,以决定进攻或撤退。章鱼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连续6次往外喷射墨汁,并且章鱼的墨汁可以很快积蓄,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积蓄很多墨汁,章鱼的墨汁虽然有一定的毒性,但对人的危害不大。其次,章鱼的变色能力也很显著,它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随时变换自己皮肤的颜色。
此外,章鱼也是营造房屋的高手。章鱼的触手可以用来搬运石料,章鱼一次能搬4~5千克的石头,为自己建造一个舒舒服服的小窝。
另外,章鱼还是—个魔法师。它不但可以伪饰成一块石头,甚至能够扮成海蛇、狮子鱼以及水母。而且章鱼还能够像最灵活的变色龙一样,改变自身的颜色和构造,变得如同一块覆盖着藻类的石头,然后突然扑向猎物,而猎物根本没有时间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章鱼还有着其他动物所难以企及的高超的脱身技能,这是因为它能使自己那胶皮一样柔软的身子变成饼状。章鱼的生存能力很强,即使离开了海水照样能活上几天,这是由于章鱼能将水存在套膜腔中,可以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活。
章鱼十分爱护自己的孩子,雌性章鱼一排下卵就守护在卵边寸步不离,直到小章鱼从卵壳里孵化出来。即使如此,这位“慈母”仍不放心,依旧守在旁边保护自己心爱的孩子不被其他海洋动物欺侮,以至于小章鱼长大后,这位“慈母”已变得十分憔悴,有的章鱼甚至会因过度劳累而死去。
“水鬼”——食人鲳
中文名:食人鲳
英文名;Piranha
别称:食人鱼、水虎鱼
分布区域:主要分部于安第斯山以东至巴西平原的诸河流中。
俗语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可是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一些湖泊和河流中,却生长着一种群居性的小鱼,它们不怕大型动物,极具攻击性。大白鲨素称“食人鲨”,它们非常残酷,时常对游泳、潜水、冲浪的人,甚至小型船只发起致命的攻击而恶名昭彰,但论凶残程度,它们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南美洲内陆河的这种小鱼。这就是水虎鱼。水虎鱼又叫食人鲳,是全世界最凶猛的淡水鱼。
食人鲳主要在布在安第斯山脉以东、南美洲的中南部、巴西、圭亚那的沿岸河流中分布,此外,在阿根廷、波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圭亚那、巴拉圭、乌拉圭、秘鲁及委内瑞拉也发现了食人鲳。
食人鲳主要栖息在主流、较大支流的河宽甚广且水流较湍急的地方。食人鲳是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最危险的四种水族生物之首,它不仅会吃掉来河边饮水的动物,还会攻击人类。因为它的性情极为凶残,故食人鲳又有“水中狼族”、“水鬼”之称。
成年食人鲳的食物主要是昆虫、蠕虫、鱼类等,但也有一些些相近种的食人鲳只吃水果和种子。食人鲳主要在黎明和黄昏时觅食,中午会到有遮蔽的地方休息。
食人鲳在成熟后,雌雄有着相似的外观,其背部呈鲜绿色,腹部呈鲜红色,体侧有斑纹。食人鲳的体长大小不一,长的有50厘米;头在全身占有很大的比例;鱼身比较粗胖。食人鲳有着短而有力的两颚,下颚突出;有着呈三角形的尖锐牙齿,上下互相交错排列。食人鲳可以凭借着这样的牙齿紧咬着猎物不放,然后以身体的扭动将猎物的肉撕裂下来,食人鲳的利齿一口可咬下16立方厘米的肉。食人鲳的牙齿还可以轮流替换,以使其能持续觅食。据说一副完整的食人鲳上下颚骨头可以被理发师当成剪发工具。
食人鲳喜欢群体觅食,有时一群有几百条之多。食人鲳凭借视觉、嗅觉以及对水波震动的灵敏感应来寻找食物。一旦察觉到水纹有变化,它们就会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冲过去,速度之快,凭肉眼只能看到一团模糊黑影。并且,食人鲳的胆子很大,它们的猎物包括比其大上好几倍的动物。并且,食人鲳的进食速度极快,转瞬便能把巨大的猎物吃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堆白骨。
海洋毒王——海蛇
中文名:海蛇
英文名;Pelamisplaturus
别称:斑海蛇、
分布区域:西起波斯湾东至日本,南达澳大利亚的暖水性海洋都有分布
海蛇的体色为黑色或棕色,腹部的颜色为明亮光鲜的黄色。海蛇的身体扁平,鼻孔朝上,有膜瓣,可以合闭,能关闭鼻孔潜入水下达10分钟之久,尾呈桨状,适合在水里生活。有些海蛇的躯干比头和颈部粗,这样更有利于它在咬猎物时保持身体的稳定。海蛇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片包裹,鳞片下面是厚厚的皮肤,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海水渗入和体液流失。除了具有宽大的腹鳞外的阔尾海蛇像陆栖蛇,其他的海蛇腹鳞都非常小。海蛇舌下的盐腺,有平衡体内盐分的作用,还可以把多余的盐分排除体外。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海蛇都聚集在大洋洲北部至南亚各半岛之间的水域内。海蛇一般喜欢在海岛和大陆架周围的浅水中栖息,在水深超过100米的开阔海域中就已经很少见到海蛇。不过,不同种类的海蛇会选择不同的栖息环境,它们有些喜欢在珊瑚礁周围的清水里活动,有的却喜欢待在沙底或泥底的浑水中。此外,不同的海蛇潜水的深度也不等,有的深有的浅,有深水海蛇和浅水海蛇之分。深水海蛇的潜水时间一般长达3个小时,不过,相对来说,它们在水面逗留的时间比浅水海蛇长,尤其是在傍晚和夜间这段时间,深水海蛇更是不舍得离开水面。浅水海蛇的潜水时间一般都不超过30分钟,相对来说,它们水面上停留的时间也很短,每次只是稍露下头,吸上一口气就立刻回到海中。
海蛇的脑神经细胞十分近似于人类的脑神经细胞,所以海蛇具有很高的通灵悟性。海蛇那小小的头部聚集了成千上万条神经,这些神经能够对外界的细微变化作出感应,并以1/10秒的速度迅速作出反应,这也是海蛇动作迅速、反应敏捷的原因。另外,海蛇的神经系统中还存在有一种叫海蛇活肽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不仅能够保持海蛇脑血管时刻畅通,还可以修复损坏的神经细胞。
海蛇一般都有像扁平的船桨一样的尾巴,这十分有利于它们游泳。海蛇能在海中大量活是由于它们的毒牙可以轻易地杀死捕获的猎物和有效地威慑敌人。
海蛇大多有毒,其毒性比陆地上最毒的动物眼镜蛇要大得多,其中钩吻海蛇的毒液相当于眼镜蛇毒液毒性的两倍,并且相当于80倍的氰化钠毒性,贝尔彻海蛇是世界上最毒的海蛇,如果按照单位容量毒液毒性来讲,它的毒性是陆地上眼镜王蛇的毒性的200倍,是世界上真正的毒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