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折扇
24597900000007

第7章 折扇的文化之一(2)

在当今棋坛的高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扇子威力的当属日本棋手赵治勋。年轻时代的赵治勋开创性地开发出赛场上折扇的新功用——也许是受到《红楼梦》中晴雯的启发,赵棋手在紧急运转大脑的同时,养成了当着对手的面把扇子一条一条撕烂的怪癖。最初,人们面对赵棋手的新招,总是震撼不已;好在后来大家都司空见惯了。鉴于撕扇的成本过高,赵棋手的这一怪癖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而是改成了撅火柴棍。后来,每逢有他参加的比赛,服务周到的日本棋院工作人员便会主动摆上几盒火柴,供老赵“消遣”。

(二)折扇与名著

中国文学各种文体齐备,诗歌、散文、词、戏曲、小说等无不涵盖,且各具时代特色,那么折扇与之有何关系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自宋代起我国文学名著中折扇的俏丽身影,领略中国折扇独特的文学风情。

折扇与诗——“穆公赠扇,众友相和”

北宋年间,曾流传一段“穆公赠扇,众友相和”的佳话。穆父名勰,杭州临安人,历官中书舍人、工部户部侍郎等。元祐元年(1086年),钱勰出使高丽归来,将所得高丽扇分别赠予了其好友张耒、苏轼和黄庭坚。这令三人兴奋不已,纷纷以诗抒情,留下了一组知名的唱和诗。其中,张耒的《谢钱穆父惠高丽扇》诗云:“三韩使者文章公,东夷守臣亲扫宫。清严不受橐中献,万里归来两松扇。六月长安汗如洗,岂意落我怀袖里。中州翦就霜雪纨,千年淳风古箕子。”小小折扇纳入怀袖,欢喜之情自是溢于言表。自后,苏轼和诗一首《和张耒高丽松扇》,有云:“可怜堂堂十八公,老死不入明光宫。万牛不来难自献,裁作团团手中扇。屈身蒙垢君一洗,挂名君家诗集里。犹胜汉宫悲婕妤,网虫不见乘鸾子。”黄庭坚也分别作了《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猩毛束笔鱼网纸,松柎织扇清相似。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张侯哦诗松韵寒,六月火云蒸肉山。持赠小君聊一笑,不须射雉彀黄间。”以及《次韵钱穆父赠松扇》:“银钩玉唾明茧纸,松箑轻凉并送似。可怜远度帻沟娄,适堪今时褦襶子。丈人玉立气高寒,三韩持节见神山。合得安期不死药,使我蝉蜕尘埃间。”以表达获赠折扇的喜悦之情,及对好友赠扇的感激之意。

折扇与词——《蝶恋花·聚骨扇》

流传至今的咏折扇的宋词,最著名的莫过于以下这首《蝶恋花·聚骨扇》:“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颁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

词的上片,生动传神地描绘了聚骨扇的形象。首句写制扇材料,湘妃、龙骨,足以想见聚骨扇的精美华贵;接着写扇子的式样,张开叠拢时有如水波起伏;“金缕”句点出扇面上所绣的花草争妍斗艳;“翠条”句写出扇骨聚头处规矩整齐。下片由扇及人,因物抒情,虽于“金殿”中地位显赫、日理万机,但也是忙里偷闲、怡然自乐;扇子微摇,清风入怀,正是喜不自胜之时,“忽听急奏”,也只能暂且将闲适的心情收起来了。整首词玲珑剔透,蕴涵丰富,让人回味无穷,可谓是难得的佳作。

有趣的是,这首词的作者并不是宋朝的名士,而是位于今中国东北地区的金朝的皇帝金章宗完颜璟。金章宗的汉文化修养很高,据《癸辛杂识》记载:“章宗凡嗜好、书札,悉效宣和,字画尤为逼真”,《书史会要》记载:“章宗喜作字,专师宋徽宗瘦金书”,元代《唱论》中有“帝王知音者五人:唐玄宗、后唐庄宗、南唐后主、宋徽宗、金章宗”之说。另一方面,章宗推行宽松的思想、制度、政策、文化环境,鼓励和引导女真族人认同、接受和研习汉文化。

折扇与杂剧——“鸳鸯折扇定情,莺莺苦盼张生”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有“西厢记天下夺魁”的美誉。此剧以“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为主题,描写了崔莺莺和张生之间曲折感人的爱情故事。从现存的元代木刻“西厢记”的插图中,我们仍能看到张生把玩折扇的形象;而他手中那把鸳鸯折扇,正是他与莺莺的定情之物。

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爱慕之情。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园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两人好感倍增。

而此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因而许愿:“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求得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相助,孙飞虎兵败被擒。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在红娘出谋划策的帮助之下,莺莺于深夜来到书斋看望张生,并与张生私订了终身。

此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勉强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谣说,张生已做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喜结连理。

折扇与“三言”——“仁宗落扇,秀才圆梦”

“三言”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修订而成的短篇小说集。

《喻世明言》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仁宗时,有一四川籍秀才赵旭,赴京赶考。由于自幼饱读诗书,赵旭轻而易举地考取了第一名。宋仁宗召见,问之“何处人氏”、“作何题目”等,赵旭均能对答如流,无有差错。皇帝对其十分喜爱,唯有发现赵旭的试卷中有一个错字。于是,皇帝便问赵旭:“你的试卷中有个错字,‘唯’字本是‘口’旁,你为何写作‘厶’旁啊?”赵旭忙回答说这个字是通假字,两个字都可以用。仁宗听了很不高兴,命人取了文房四宝,写下几个字,递与赵旭说:“既然通用,为何还有‘去’‘吉’、‘吴’‘矣’、‘吕’‘台’之分呢?”赵旭思索半晌,找不出应对之词。仁宗便说:“你还是回去好好读书吧!”赵旭也因这一字之差而落第,吁嗟涕泣,羞归故里,于是便在东京徘徊,以写些字画为生。

一年后,仁宗晚上梦见一金甲神人,坐驾太平车一辆,上载着九轮红日,下至内廷。翌日上朝与大臣说起此事,有位会占卜的太监说梦境乃是昭示着一个“旭”字,很可能是人名。如果皇帝想见到此人,只需扮作白衣秀士,私行街市,方可遇之。仁宗皇帝便于太监微服出行。二人来到城内最热闹的酒楼樊楼,仁宗皇帝手拿一把月样白梨玉柄折扇,倚着栏杆看街。他不时地用扇柄敲打楹联,一不小心折扇就掉到了楼下。派人下去寻找,却找不到了。太监奉命算上一卦,告诉仁宗不要着急,此扇今日便可重见。

后二人行至状元坊,有座茶肆,便走进吃茶。刚坐下,便见白壁之上,有词二首,句语清佳,字画精壮,后写:“锦里秀才赵旭作。”仁宗失惊道:“莫非此人便是?”太监便唤茶博士问来作者的身份,于是请了秀才前来,但见秀才从袖中取出那柄折扇,上有新诗一首:“屈曲交枝翠色苍,困龙未际土中藏。他时若得风云会,必作擎天白玉梁。”仁宗很高兴,于是差赵旭去成都,去当那制置的官差。所谓:相如持节仍归蜀,季子怀金又过周。衣锦还乡从古有,何如茶肆遇宸游?

折扇与“二拍”——“‘倒运汉’倒卖扇”

“二拍”指我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在《初刻拍案惊奇》中,记载了明人画扇的故事:

明成化年间,苏州府长州县阊门外有一人,姓文名实,字若虚。生来心思慧巧,做着便能,学着便会。琴棋书画,吹弹歌舞,件件精通。一日,听人说北京扇子好卖,便做起扇子生意来。上等金面精巧的,先将礼物求了名人诗画,免不得是沈石出、文衡山、祝枝山拓了几笔。中等的,仿写了这几家字画,将假当真的买。下等的无金无字画,合个本钱。于是拣个日子装箱儿运到北京。不巧那年交夏以来日日阴雨不断,直到交秋早凉,天才放晴,寥寥几个人要买把苏州扇子。开箱一看,只得叫苦。原来经过雨湿之气,扇上胶墨黏在一起,揭不开了。只有下等没字白扇没坏。将就卖了做盘费回家,频年做事,大概如此。此人于是得一混名“倒运汉”,可见无论做什么都要脚踏实地,专营取巧不可靠。

折扇与“红楼”——“红楼梦一场,扇画众生相”

《红楼梦》中有不少地方写到了折扇,如:第二十八回,贾宝玉在冯紫英家酒宴上初会名伶蒋玉菡,便“向袖中取出扇子,将一个玉扇坠解下来,递给琪官”为赠。而更精彩的是第三十一回的“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端午佳节宝玉心中却闷闷不乐,不巧晴雯不慎又将扇子跌折,引起了宝玉、晴雯、袭人之间的一场舌战,最终以袭人跪下求央才算了结。晚间宝玉吃毕薛蟠宴请的酒席,踉跄回到自己院内,这时晴雯正在院中乘凉榻上休憩。说起早间因跌折扇子而争吵之事,“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于是宝玉便把扇与她,而晴雯也果真撕了起来。“宝玉在旁笑着说:‘响得好,再撕响些’……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这段因扇子而引起的描述,为读者刻画了两个具有独特性格的人物。贾宝玉“行为偏僻性乖张”,常能发人之所未言之语。他的这段关于“爱物”的议论,表现了他独特的人生哲学和个性特征;对于晴雯而言,作者借跌扇、撕扇,写出了她任性娇嗔、泼辣正直、敢作敢当,身列下陈而秉性刚烈的性情与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