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折扇
24597900000002

第2章 折扇的前世今生(1)

“中国折扇的日本缘”——忆前世,看今生

说到一个物件,首先必须要交代“它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它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等一系列问题。正如谈到“中国折扇”,不可避免地要论一论“折扇的起源”,说一说“折扇的构成”,评一评“折扇的发展”……

(一)折扇的起源

1.在折扇之前——源远流长的中国扇文化

我国历来有“制扇王国”的美称。扇子,最早称翣,《小雅·广服》中有“大扇谓之翣”;《周礼·巾车》中有“有翣羽盖”,特指古代仪仗中用来抵御风尘的大掌扇。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扇子的种类繁多,就材质而言,可分为羽毛扇、藤编扇、麦秆扇、牛骨扇、青竹扇、芭蕉扇等;就样式而言,可分为波折式、尖头式、和尚头、如意头、螳螂腿等;就工艺而言,又有檀香扇、火画扇、绫绢扇、黑纸扇、夏布扇等中国名扇。

下面以朝代为顺序,让我们来领略我国扇文化发展的有趣历史。

虞舜时期的“五明扇”—— 晋代崔豹《古今注·舆服》中有“五明扇,舜所作也”,相传,舜王为了广开视听求贤自辅,曾制作五明扇。“五”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五明”意即广达圣明。舜帝在巡幸各方时,招纳贤人来辅佐自己,所用的即是一种被称作“五明扇”的障扇。五明扇从秦至汉都在沿用,张打此扇就是在向外界表明吸纳贤才的主张;随着时间的推移,五明扇逐渐演变成为王侯公卿使用的一种仪仗扇,到了魏晋之时更是演变成为彰显皇帝权威的皇家专用物品。

殷周时期的“翟扇”——殷周时期,人们用雄雉绚丽斑斓的长尾制成了“翟扇”,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长柄的“雉扇”,作为一种仪仗饰物,由持者高擎着为帝王障尘蔽日,是帝王身份和权力的象征。据考古发现,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的奴隶手执的长柄扇,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较早的扇子图像,其扇面形状犹如一件展开的鸟尾,另一件则酷似尖形叶片。据晋王嘉《拾遗记》云,周昭王时涂休国献青凤、丹鹊,盛夏时周昭王派人用其翅、尾之羽制成“游飘”、“条翮”、“兮光”、“仄影”四把名扇,“轻风四散,泠然自凉”,可以说是“翟扇”的最早发明。

两汉时期的“团扇”——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有一首《团扇诗》,相传为汉成帝早年宠信的班婕妤所作。诗云:“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这应该是最早咏叹“团扇”的诗作,可见两汉时期“团扇”的流行。

魏晋时期的“麈尾扇”——相传,麈是一种大鹿,麈与群鹿同行,麈尾摇动,可以指挥群鹿的行向。古人将麈的尾巴装入木柄之中,制成的一种类似羽毛的毛扇就是麈尾。其形如树叶,下部靠柄端处为平直状,所谓“员(圆)上天形,平地势”,副以长毫,便能“毫际起风流”。晋陆机《羽扇赋》云:“大夫宋玉、唐勒侍,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诸侯掩麈尾而笑。”魏晋清谈家喜好手执麈尾谈论时事,领导群伦,也是取义于此。相传,“麈尾扇”是由梁简文帝萧纲始创,其形近于麈尾的简化,固定式样是在纨扇上加鹿尾巴两小撮。

隋唐时期的“纨扇”——作为对两汉“团扇”发展的隋唐时期的“纨扇”,是以竹木为骨架,用薄质丝绸、素绢绷制而成。纨扇又称宫扇、合欢扇,有时也称作团扇。颜色多为白色、泥金或瓷青色;形状有圆形、海棠形、梅花形、葵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种。由于纨扇形状各异,做工精致,常为闺阁侍女所喜爱,且具备了寄托情感和愁思的象征意义。唐代刘禹锡的《相和歌辞·团扇郎》写道:“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借扇咏人,刻画出少女对情郎依依的思念之情。

宋元时期的“折扇”——宋元时期,折扇开始流行。由于其开合自如,携带方便的特点,常被文人雅士用来挥毫泼墨,抒发情怀。社会上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盛行;甚至还出现了专画扇面的画商和字铺,促使中国制扇工艺的迅速发展。明清以后民间制作的扇子品种更加丰富,加工工艺也更加精巧,折扇进入全盛时期。折扇甚至常被皇帝作为赏赐送给嫔妃和亲信臣僚。皇室及大量文人、画家对折扇的喜爱,使折扇成为一种实用且高雅的艺术品。

我国的扇文化不仅体现在制扇工艺的精湛与多样,更体现在文人雅士对扇子的喜爱与赋咏。而小小扇子,其众多的别称和雅称,也为扇文化增添了一缕清新、别致之感。

“摇风”——摇动扇子便可生风拂暑祛热,故古人别称扇子为“摇风”。唐代雍裕之《题蒲葵扇》诗写道:“倾心曾向日,在手幸摇风。羡尔逢提握,知名自谢公。”

“凉友”——因扇子能为人们带来夏日中的丝丝凉意,故古人又别称其为“凉友”。宋·陶穀《清异录·器具》中有:“商山馆中窗颊上有八句诗云:‘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不知何人作,是帚与扇明矣。”

“仁风”——相传,晋代袁宏为东阳守,谢安授以扇赠行,宏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此后,“仁风”便作为扇的雅称。

“便面”——便面本是古时用来遮面的扇状物。《汉书·张敞传》有:“(敞)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后来也称团扇、折扇为“便面”、“障面”。《清诗别裁集》吴绮《见人扇头是友沂绝句怆然和之》:“只令便面春风在,曾向章台拂柳花。”

“屏面”——《汉书·王莽传》:“后常翳云母屏面,非亲近莫得见也。”《注》:“即便面,盖扇之类也。”陆游《杜社祷晴有应》:“数峰缥缈如屏面,一浦涟漪作簟纹。”

“圆轻”——团扇的别称。唐代黄滔《去扇》诗中有云:“已知秦女升仙态,休把圆轻隔牡丹。”

“怀袖雅物”——扇子与传统的诗词、书画、雕刻等艺术结缘,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品。扇子小巧精致,折扇等都能折叠成“袖中藏物”,这便成为扇子的雅称。

2.折扇起源说——悠久的东北亚文化交流

说到“折扇的起源之争”,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悠久、多样的东北亚历史文化交流。东北亚地区作为古代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发祥地,具有其独一无二的特色。东北亚主要指中国、朝鲜(这主要从古代历史角度,所以不单列韩国)、日本,同时也是“折扇起源之争”的三方,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接近、地理风土环境相对一致的因素,很早便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文化交流圈。

中国、朝鲜、日本三国在历史上的接触和交流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地域交流迥然不同,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一是悠久性,根据有关考古资料记载,中日间的交流可追溯到远古的旧石器时代。中国最悠久的地理名著《山海经》上就有“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的记载;二是广泛性,中、朝、日三国接触和交流的领域十分广泛,从广义上来说便是文化交流,即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交流;三是持续性,虽然在特定的时期三国间的交流和接触的频度有所不同,但从总体来看,接触和交流依旧是主流,断交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昙花一现;四是多样性,其交流方式有官方的往来、民间的寺院、留学生交流、贸易上的“朝贡”等官方贸易、民间贸易、个人贸易等,其形式多种多样;五是规模大,作为官方贸易,众所周知“朝贡”和“回赐”的规模庞大。《高丽史》上记载高丽文宗时期宋朝商人先后往来37次,其中24次是团体商行,最多时人数达71名,最少也有25名。

因为以上原因,三国的文化相融相生,具体到个别事物的起源很难辨清哪个是真正的母文化,“折扇起源”这个问题也如此:

“朝鲜起源说”——南宋赵彦卫《云麓满钞》中:“今人用折叠扇……盖出自于高丽(朝鲜)。”其他古代文献也表明,高丽使臣以折叠扇为私人礼品赠送中国官员,是其传入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而高丽的绘画折扇始自北宋时期便传入了中国。另外,当时日本曾附属于高丽,由高丽赠与中国的折扇很有可能是当时高丽国仿造日本的折扇。

“日本起源说”——折扇之名始见于宋代,而我国宋代以来很多文献都指出折扇产自日本。北宋著名诗人苏辙的《杨主簿日本扇》诗中“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的诗句就是一例。但日本的折扇是由中国的团扇改良而来。日本平安时代初期便有了折扇,第一把折扇是用桧树薄片缝制而成,因此也称为桧扇;也是在平安时代,日本的桧扇通过贸易途径传入中国,很快就被中国人接受,并开始大规模制造折扇。

“中国起源说”——折扇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曾拥有多种名称。相关学者认为,折扇在我国晋代时就已出现,名为“叠扇”。有诗为证:《乐府诗集》晋诗中《夏歌二十首》中的第五首有云:“叠扇放床上,企想远风来。轻袖佛华妆,窈窕登高台。”

隋唐两朝,折扇大概没什么发展(也许正是在这个国际交往频繁的时期,折扇开始传播到日本等邻国),以致自北宋起,当日本等国精美的折扇源源不断流入中国后,相对简陋的中国折扇反而无人问津了,这就是为什么南宋以来史家多以为折扇是舶来品的原因。

相信在有重量级的文物出土之前,折扇起源之争还会继续,“如何界定第一把折扇的形制”也是折扇研究专家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使折扇真的是舶来品,我们也不应否认我国古代工匠们对折扇技艺的创新,不应否认我国古代艺术家对折扇的喜爱以及对折扇艺术的贡献,不应否认折扇已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传统看,东亚文化共属于汉文化圈,遥想宋代苏辙那句“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文化的主导性正是因为我们民族的包容意识和坦荡胸怀,而小小折扇正是一个有趣的折射。

(二)折扇的构成

中国传统折扇的构成,大致可分为面、大骨、小骨、头、扇钉、沿边等几个部分,并附以扇坠、扇架、扇箍、扇套、扇盒、扇匣、扇箱、扇柜等,附属品之多彰显出古人对折扇的喜爱与尊重。下面,本文将对折扇基本构成——扇面、扇骨及扇坠作简要介绍,以展示我国折扇技艺的精湛及折扇文化的精深。

1. 扇面讲规整扇面是清风徐来的主要载体,为了使持扇者在感受到丝丝凉意的同时不失文雅,我国古代制扇师傅们在有限的工作条件下,仅凭手上的感觉以及多年的制扇经验,制作出一幅幅经受住时间检验的上乘扇面。

手工制作出一把精品的折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规整,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进行后面的步骤,而规整恰恰是最难的。首先是折好后上顶为标准方形,端端正正,沿边和每一折棱边都要整齐划一,档孔居中或统一偏侧;其次是开合自然,硬度、厚度、韧度、光洁度等平和适中,符合人意;再次是胶矾石蜡等工艺处理,不偏不倚,不滑不滞,恰处最佳书画状态。达到了这三点要求的扇面才是合格的扇面。

就材质来讲,纸扇面占有了折扇扇面的绝大部分,其中包括宣纸、牛皮纸、漆纸等一般材质,也有以高纯度桑蚕丝缎面合成的纸张等特殊材质。除此之外,也有绢、丝绸、棉布等其他材质;更有少数直接以扇骨制材料如象牙、牛角、紫檀、楠木等珍贵材料制作的,往往这些珍贵材质的扇面也是收藏家的至爱。

就工艺而言,纸扇面分为有色扇面和白色“素面”两类。除白面外,有色扇面中以金扇面最讲究、最复杂,也最受人欢迎;另外,还有格景、柿青、上青、湖色、珊瑚等其他种类的有色扇面也颇受欢迎,可惜大多数品种至今已失传。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有色扇面中金扇面的制作工艺。

就金扇面而言,就有泥金、屑金、洒金、冷金等不同的制作技术,当中的制作手法也各不相同。其中,泥金在我国唐代开元、天宝时期就已被使用。泥金的制作工艺是从金箔开始的,首先要把黄金打成金箔,金箔要薄要烂,这样制作出的泥金才够细腻。如《吴县志》中记载,苏州金箔制作,又俗称“红飞金”,每张三寸三分见方。每两黄金能制2319张;并有“大赤”、“佛赤”和“田赤”三种深淡各异的色彩。又根据《芥子园画传》的记述,泥金制法,是以手指蘸胶将金箔粘入碟内,用第二指团团磨拓而成。总之,泥金是将金箔或金粉和胶成泥状,故名“泥金”;用它涂饰在白扇面上,便制作成了泥金扇面。

而屑金、洒金、冷金等,和泥金的区别仅是工艺上的不同。例如,先在扇面上施胶,然后将金箔以小片密集状洒上扇面,成雨夹雪洒金面,称为“屑金”或“雨金”;以大片分布在扇面上如雪片者,称为“片金”或“洒金”;全部布满金者,称为“冷金”;一面是冷金,一面是白面的,则称之为“半金”……在各个时期的各个扇庄,虽然大概的技术均是如此,但具体的制作工艺却各有特色。因此,对当时知名扇庄制作出的金扇面称呼也不相同,譬如“韵松堂拣制全特加重赤泥”、“九华堂宝记监制元赤冷”、“王星记制品杭半赤冷”等,仅从称呼上就彰显出各种制扇技艺的特色之处。

2.扇骨论材质

折扇的扇骨如同两扇门,最早进入人们的视线,也最先受到人们的观赏和品评。折扇两端的两片扇骨为“大骨”,大骨间的若干骨为“小骨”,大、小骨的数目之和即是折扇的“档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折扇的档数不等。其中,十六档扇骨是清代至民国年间最为流行的一种规格,它尺寸适中,开度完美(展开后呈140度角),使用舒适,故在百余年间流行不衰,获得了最为普遍的赞誉。

从古至今,扇骨在用材上特别讲究,几乎囊括了“竹木牙角”在内的人类可以开发利用到的所有珍材奇料。清《杖扇新录》曰:“骨用湘妃、桃丝、乌木、檀香、象牙、玳瑁、一切珍奇之品。”

竹为扇骨的首选之材,扇骨涉及的竹子种类较多,名贵品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