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谁能牵猫散步
24591400000013

第13章 锦边碎花(1)

试论李庄新闻作品的特色

《李庄文集》新闻作品编收录的篇目并不多,区区90余篇。但她除了有特定时代鲜活的主题(另文论述)之外,还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长江后浪赶前浪不假,一代更比一代强也不假,今天的汗牛充栋的新闻作品自有她存在的理由,有她自己的长处,但与李庄时代的新闻作品比,似乎少了些什么。从这个意义上看,李庄新闻作品的特色便显得很是可贵,有“古为今用”的价值,值得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去研究与借鉴。

窃以为,李庄的新闻作品有以下特色。

第一,日记体。以日记的形式写通讯,我以为是独特的。日记,往往具有私密性,一般不肯示人。日记的发表,也有滞后性,一般重要人物重要的日记,是在身后发表的。日记的记录,也更多地带有主观性,事无巨细,统统记之可也,有选择地进行记录可也;正确地分析可也,大胆地猜测虚构可也;客观评价可也,随意臧否褒贬可也。日记,一般只能拿来作为记述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佐证,而不用作最直接的证据。

就是这样一种文体,被李庄赋予了新的定义,用来作为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公众性、公信力极强的新闻通讯的载体加以运用。用日记体写新闻,便抛却了日记的一些牵累,便赋予了日记以新的鲜活的色彩。用日记体写新闻,给读者以更为真实、更为客观的感觉。这就是事物的辩证法。李庄没有关于辩证法的专门理论著述,但他对辩证法的掌握和运用无疑是一流的。在新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三月》,缘于李庄“随武装工作二队在敌后采访多次”,此文便是这段时间日记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以日记形式写的通讯。此文收录了十篇日记,短者一百余字,长者一千余字,时间跨度为两个多月。以今日的眼光看,似乎时效性显得比较弱,但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这样的集中报道,时效性也是不差的。《宣传线上》则写的是作者到敌后搞宣传,鼓舞人民、瓦解敌人的事迹。写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战斗十日》,是一部七万字左右的小册子,分十日,记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支基层部队的战斗生活,写得细腻、生动,形似日记,有日记味,既处身事外,又置身事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第二,小说化。小说是文学的重要形式,小说的最大特点是虚构,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包括所谓的自传体小说,也有相当大虚构的成分,或者说只有一定不可虚构的成分。用小说的形式写新闻,似乎不可思议。但是,我读《李庄文集》新闻作品编,第一感觉便是似乎在读小说。

为什么?因为她具备小说所有的要件,有特定的背景、完整的故事、曲折的情节;有高潮、有铺垫、有跌宕、有起伏;有人物的行为、对话描写,有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但与小说不同的是,所有的东西都是真实的,或基本真实的。

新闻的形式,在李庄这里得到了拓展。

小说化的新闻难写,因为她既要求有小说的一切要件,又要求必须客观真实。写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把握小说的规范不难,在虚构原则的支持下,作者可以展开想像的翅膀飞翔。而且虚构的越神,想像得越大胆越神奇越有戏。但写小说化的新闻,既要有小说的要件,又要以真实为基础,就比较难以操作。余生也不早不晚,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从我开始读报起,似乎就没看到这样的新闻作品。看《李庄文集》新闻作品编,给我以十分新鲜新奇的感觉,说明李庄、李庄们在新闻领域有独特的开掘,有独到的建树。

小说化的新闻可读性极强,读者会情不自禁地跟随“小说”中事件、人物的推进,了解事件,了解人物,接受作者所要表述的思想、信息。

在李庄的新闻作品中,《歼敌老虎嘴》《“良民证”》

《山庄》《“老扁嘴”》《仇恨》《复仇的火焰》《战斗十日》

等,均是特色鲜明的小说化的新闻,是文学性很强的新闻。

第三,现场感和亲历感。作为记者,一般应当是在报道的现场;作为新闻作品,应当给人以亲历的感觉。理论上可以这样讲,但实践中却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事实上也有这样那样的出入。许多的新闻作品,记者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与热情,写出的文章闪闪烁烁或飘飘忽忽,不具备现场感和亲历感。我想,现场感和亲历感的有无,便是区别大记者与小记者,名记者与平庸记者,好新闻与一般新闻的一个要件和标准。

读李庄的新闻作品,现场感、亲历感十分强烈和浓郁,如同我们也置身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炮火硝烟之中,如同我们也在经历着大大小小的战斗,如同我们在与根据地、解放区军民并肩作战,如同我们亲眼见到了侵略者、反动派的兽行罪行暴行。

现场感与亲历感,赋予了作品以真实感和震撼力。

这是浮光掠影、道听途说、信手拈来、信口开河的新闻作品所难以具备的。

李庄新闻作品的现场感和亲历感,缘于作者吃苦耐劳、深入一线的精神,源于共产党人的高度责任感,源于他对人民、对事业、对生活的热情,源于他对新闻事业的献身精神与不懈探索。这一点,尤其值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记者们去关注,去思考,去效法。

第四,平民视角,人性化理念。李庄的笔触接触到过朱德、左权、刘伯承,接触到了毛泽东以及建国时许许多多的重要人物,但这些作品所占比例并不很大。李庄关注和报道的重点,是基层,是基层的民众,是普通官兵。

李庄以报道过诸如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日内瓦会议等重要事件而闻名,但李庄用力最深的,作品影响力强大与深远的,依然是对基层与普通军民的报道。李庄为我们记录了一大群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性格别样的农民、士兵。他们的情感、思想、生活、业绩,在李庄的笔下跳跃,他们也因此而永远地存活于李庄的作品中,存活于历史中。李庄所写的反面人物,也较为可信。比如《歼敌老虎嘴》中的“敌队长”,比如《山庄》中的“王靠科老人”,比如《“良民证”》中的“老寿”,比如《“老扁嘴”》中的反面人物老扁嘴,比如《谁逃避了合理负担》中的地主朱阴均,比如《劳动英雄王海成》中的王海成,比如《人民军四战士》

中的战士,比如《战斗十日》中的志愿军官兵,等等,他们都会成为历史长卷中活生生的符号,成为有生命的历史。

李庄的平民视角还表现在不迷上唯上方面。他的不多的带有消息色彩的通讯,如《六专区人民的呼声》一文,具有非常好的视角,镜头、笔触对准普通人,没有说会是谁开的,没有说哪些领导参加,哪些人讲了话,没有分析会议有多大意义,没有要求人们去学讲话,主要地表述解放区人民的要求。这样的报道,在当前似乎越来越少了。

现在的一些记者,没有领导参加的会不一定去,没有领导讲话的会稿子就没办法写。

李庄写先进人物可亲可信可学,写反面人物也不是脸谱化、符号化、口号化,不是一骂了之。写转变中的人物更是自然、真切。我以为,这是他人性化的理念的体现。有无这样的理念,对一个人很重要,对一个新闻记者尤其重要。

李庄笔下的某些地主,也是愿意接受减租和减息政策的,也是参加劳动的,并不个个都是“周扒皮”(见《六十老人话生产》)。李庄还为我们书写了中国版的“加里森敢死队”,他的《高等法院的“自新人”》,写了一群接受改造,并为革命做好事甚至立功的犯人,读来新鲜、可信。

《由装鬼到做人》,写了几个改造好了的人,改造好了的也是好人,这是人性化的理念。李庄新闻的全面性与真实性,在此也有生动的体现。

第五,指导性。新闻的重要功能是给民众以知情权,向受众提供真实快捷的信息。新闻是客观的,“价值中立”,不能过多带有记者和媒体倾向,但新闻又不可能没有倾向,不可能没有宣传、教化、引导以及指导功能。我们党的新闻媒体,不回避新闻的各种功能,不回避“喉舌”

性质,在指导性方面,也做了相对多的努力。

李庄各个时期的新闻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有些指导性是直接表现出来的,如写于解放战争时期关于组织生产、减租减息等方面的报道,有些则是间接体现出来的,客观报道事件、人物,由读者从中归纳、总结与感悟指导意义。

要使新闻作品具有指导性,记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必须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既能宏观把握事物,明晰事物的发展走势,又能从微观上熟悉事物,做到心中有数;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本“懂行”“在行”;必须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了解情况,掌握情况;必须具备较为明确的引导指导理念。如果既没有理论素养,又没有知识准备,更不做细致的工作,则肯定难以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指导功能。李庄在上述各方面都具备了较高的素养,都做了认真周密的工作,所以李庄的新闻作品便具有了较高的指导价值和较强的指导功能。

第六,文字简约,文风清新。李庄的新闻作品,在形式上比较灵活,没有八股调,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他早期的消息,五个“W”都不是很全,但读来仍饶有滋味,传递给人们许多的信息。他的作品也没过多地在眉题、主标题、副标题上猛费思量,没有在导语上大做文章,没有在通讯的文体形式上刻意雕琢,但却有他自己的章法。

他的文字朴素、自然、清新,让人乐于阅读和接受。李庄的文字简练,不铺排。他喜用采访对象说的话,引用别人的话自然流畅,使文章更加生动。李庄也用典,也修辞,用排比、对偶、设问、反问、比喻等形式,但运用得非常自然,不生硬,不卖弄,不故弄玄虚,不虚张声势。

李庄文字方面的特色,得益于他的文化底蕴,得益于他在文字方面所下的功夫,更得益于他作品思想性与内容的丰富性。内容决定形式,这是新闻的本质。

2005.7.20。

略论李庄的新闻观

李庄是新闻界的行伍出身者。如同一个人从士兵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等,一直做到将军一样,李庄从一个普通的记者编辑做起,做到了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的老总。他的新闻生涯四十多年,在其离休后的十多年间,仍在不断地研究国内外形势,研究新闻理论,盘点自己的新闻生涯,奖掖后进,仍在不停地著书立说。《李庄文集》所收录的一部分文章,便是李庄新闻观的具体阐释。

李庄非常重视我们党优良的新闻传统,他说:“党报的党性、指导性很强,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革命的工具……”(《党报传统与新闻改革》)。对于有人对这些观点的模糊以至反对,李庄予以了理性的辩驳。我们党为什么办党报?因为党报是干革命必不可少的武器。办党报,就是为了掌握舆论,营造有利于革命事业的舆论环境。有位伟人说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必然要先造舆论。同样之理,凡是要建立和巩固一个政权,凡是想把政治资源凝聚在自己周围,凡是想搞好各项事业,也必须首先营造舆论。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十分重视舆论工作,强调党报的喉舌性质,是其内在必然的规定性。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一点始终不能变。李庄作为一名老党报工作者,在此方面是十分清醒和坚定的。

对于党报的优良传统,李庄是如此界定的:“在党的领导下,在长期斗争中,党的新闻工作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例如:坚持党性原则,把新闻工作看作革命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强调新闻必须真实;等等。”他认为,这些传统有强大的生命力,过去,现在,今后,都应该坚持和发扬。

在《继承发扬什么传统》一文中,李庄对我们党的新闻传统做了更进一步的阐释。他指出,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是党的新闻工作一贯坚持的正确方针。正面宣传为主的基础是真实,是党的性质、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对于正面宣传,李庄有独到的认识:“我认为所有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的宣传都是正面宣传。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和政府按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党纪国法,揭露自身的错误,清除自身的毒瘤,报纸如实加以报道,也是正面宣传。”

在强调发扬优良新闻传统的同时,李庄对以往的新闻工作进行了大胆的实事求是的检视与反思。我们的新闻工作是在极其艰苦险恶的环境下创立与发展起来的,许多方面先天不足,宣传报道的水平很长一段时期不是很高。由于残酷的战争环境,由于两党两军的严重对垒,容易在各项工作包括新闻工作中滋长“左”的思想与观点,对新闻工作者及新闻事业带来了这样那样的干扰,造成这样那样的损失。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党史中检索得到,许多人对此都有了解。对此,李庄指出:五十年代末期以后的二十年,新闻工作发生不少问题……表现为一不说真话,二文不对题。“明明发生了左的路线错误,明明形势不那么好,偏要同人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际拉开距离,硬要人家相信路线正确,形势很好,能不令人反感、讨厌?不管读者在想什么,要什么,成天板着面孔向人家重复千篇一律的套话,即使说的都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空话真理,人家能不倒胃口?”李庄说,值得研究的是常见的一种所谓新闻,例如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在全国开展某种工作,这里也做那里也做,有人写出来了,没有具体内容,只能算是某种动态,地名、人名不同而已。他说:

“这种新闻过去是大量的,现在也未绝迹。”

对于新闻的“出口转内销”问题,李庄也作了深刻反思。这种现象,看似透明度不够,实际上是在剥夺公众的知情权,也是民主与法治贯彻不够的一种表现。李庄说,“比如出口转内销问题(如国家领导人对外宾谈话),本来容易解决,也想不出有什么充足理由不能解决,但是长期没有解决,搞得人们不满意,也给我们国家新闻工作造成了损失。”李庄说:“能对外国人讲的事情,除了极少数的涉及外交斗争的,为什么不能让中国人知道?何况我们的领导人讲了,外国报道了,我们的《参考消息》登了,中国人拐个弯还是知道了,何不我们自己率先报道,抢个权威正本?”

充分肯定我们以往的成绩,肯定我们的优良传统,同时理性地面对过去与现实中我们新闻工作的不足,李庄头脑中充满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充满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新的历史时期,存在一种否定党报的喉舌功能,要求取消或者弱化党报的党性,只体现“人民性”的倾向。

这些思潮,还打着民主自由等旗号,对于新闻工作有一种冲击力量,如果对此不加以制止,矫正与引导,听之任之,甚或予以响应,推波助澜,其后果将是相当严重的。在这样的形势下,李庄作为一名资深的党的新闻工作者,一位新闻界的老领导,不能不出来说话。他的阐述是正确中肯的,表述是平等平和的,因此所产生的效果也是积极正向的。

李庄在新闻基本理论方面,做了较为周密深刻的研究和论述。他说,“按照多数人的理解,报刊、广播、电视有四种功能:传播信息、舆论监督、宣传教育、文化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