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
21年前,也就是1985年的4月,我接到父亲一封来信。
来信是4月4日写成,4月6日送到县城邮局发出。全文如下:
星星淑梅走后头脑难受发疯一样过着苦闷日子过着残酷日子好似挖去心头肉你对家很关心
一切油炭面都送到在家一口水未喝
这次你伺候我每日三餐餐餐如此
我一岁到八十岁生活上没有达到我的满足要求
这次到太原生活上达到我的满足要求
回家后杨柳杏花争艳开放内心舒畅
我错误很大悔过矣悔过矣不该读圣贤书
又不该学孔孟之道但我年老昏暗觉悟不高汝悟也非敬也谅解我出生一来,觉悟低身份浅情绪不高对各方面都差得很远古人云金钱不如物资物资不如人人不如精神希望你于淑梅二人精神饱满又健康满面春风发红光
我和你母将尽八十岁晚年全靠你们
古人云儿行千里母担忧女行千里父担忧
愚父毕圭良手书错白字很多
酒出售66元一年不要于家中寄钱
小青姐妹是否开学淑梅工作决定
这封信,相信我要是不“翻译”,外人肯定看不懂。
我在部队待了十多年,转业到省城以后,离家近了,回乡下却还不是那么方便的。1985年开春,我刚调了一下房子,决定接父亲来太原住一阵。老人又不久住,吃喝就讲究了一些。其实也不过是菜吃红烧肉,水果见天开罐头瓶子。父亲说的“生活上达到我的满足要求”说的就是这吧。两个月后,我送父亲回家,安置好家事,急匆匆地就赶回来了。“一切油炭面都送到”,指的就是这了。
儿子在省城工作,又能接老人去住,父亲当然觉得很光彩。他很高兴,“回家后杨柳杏花争艳开放内心舒畅”,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心情,我走后,老人“头脑难受,发疯一样,过着苦闷日子,过着残酷日子”,就可以理解了。
回家时我给父亲买了几瓶汾酒,再三嘱咐他自家喝了,看来,他舍不得。十几块一瓶水水,不顶饥不顶渴的,在村里人看来,这是糟蹋钱,他还是把那几瓶酒卖了。所得66元,他还要换算成赡养费,加上我留给他的花销,嘱咐我“一年不要于家中寄钱”。我刚调进太原,家还没有安顿好,妻子没有找下接收单位,手续还在寄放着。两个女儿要转学,学校也还没有答应插班。“小青姐妹是否开学”?“淑梅工作决定”了没有?他放心不下,一直记挂着。这不,他要问了。
父亲识字。不仅识字,而是识很多字。我上高中后,父亲还经常故意找来一些生僻字,考我。比如武则天那个奇怪的名字。我不认得,父亲就很得意。父亲也会写字,他的汉字书写习惯,一看就是受过调教的。上代人写字有讲究,不像我们。但父亲不会造句,不会作文,意思到了,连不成句子。他也不会用标点符号,一个意思写完,就空几个字。或者重起一行。于是这信里就满是不连贯的句子,或者断断续续的词组。我在这里展示的,就是完全依照父亲来信的样式复制的。他尤其不懂得文言和现代白话的区别,几句文言,接着就是道地的白话,还有不知从哪里听来的顺口溜,他以为很不错,都拿来使用了。比如“精神饱满又健康,满面春风发红光”。他不知道放在一起是出洋相。
这些都和父亲的身世有关。父亲的幼年,家境尚好,他才能得以读了几年私塾。父亲念过那个年月的所有开蒙读物,比如《千家诗》、《三字经》、《百家姓》,他能成段地背诵《朱子治家格言》、《诗经》等。但那时的蒙学,先生只教识字,并不讲解。那句子说的是啥意思,小孩子家根本不知道。几年之后,祖父去世,家道中落,父亲七岁下地做农活,从此失去了进学堂的机会。父亲接受的是旧式教育,以后又没有机会再把新旧两种读写方法接续上消化了。这让父亲落了个文化残废。有些句子,一直到老,父亲也没有弄明白那是啥意思。我读高中,姐姐读大学,有一年放假,父亲在院子里大段地背诵《诗经》的《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我们听得直想笑。我们姐弟私下说,父亲要是知道他多年背诵的竟是小青年死呀活呀地搞恋爱,那他肯定不会再念这书了,丢人哩。
读父亲的信,我只能一边看一边想,慢慢猜度父亲的意思。“悔过矣悔过矣不该读圣贤书”,父亲也追悔他受过的老式教育,识字不会写信。“汝悟也非敬也”,我揣摩了许久,父亲想说的是,他不值得我们那样尊敬。“金钱不如物资物资不如人人不如精神”,字面不通,那意思还是明白的。存钱不如你们置办家业,有啥都不如孩子安在,平安是基础,再要紧的是身体好,他没有别的奢望,只希望他的孩子“精神饱满又健康满面春风发红光”。这是一个老农民最朴素也是最动人的心愿。
因为不会写信,除开央求过两回巷里的师傅,父亲从不执笔写信给我们。这是父亲唯一的一份手书。我敢说,在千千万万林林总总的家书里,它是最具特色的独一份。别人家没有。他们只有那些表达熟练,字词句中规中矩,格式合体的。看起来周正,却也寡淡如水。我不羡慕,父亲的信不是这样。如果把父亲的信公开,就是念给一班小学生,也会招来哄堂大笑。但我可不这样想。为了写好这封信,父亲肯定努出了全力,他搬出的,在他看来都是最漂亮最精彩的表达。他费尽心机,苦心孤诣,灯下不知辛苦了多少时光,终于制造出了这样一件丑陋的怪物。他想的只是怎样把关心爱护传达给儿女。这个丑,露得认真,露得虔诚。他笨手笨脚又一针一线编织成一件怪异的爱子新装,千里迢迢寄去。旁人嘲笑也罢,鄙弃也罢,他没想。这是书信的废品,却是感情的极品。最美好最强烈的爱子之情,蕴藏在最别扭的表达里,这教父亲的信千金难买。最震撼人心的都是最个性化的。让世人看这信,我脸红。脸红了,我还要犟喊给世人听:任何一个父亲都有关怀儿子的权利,任何一个父亲也都有关怀儿子的独特方式。这就是我老爸的天下独一份。为此,看到这个怪物千里之外蹒跚走来,如同看到老迈丑陋的爹娘满面风尘来看望儿子,我只有一把抱住请进家里,接着,流下泪来。
富贵人家自会送来锦衣玉食;博学人家,自会寄来文辞华美的尺牍。我没有,我只有一个上过几天私塾的农夫父亲寄来的词不达意的怪信。但是够了,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有一个农夫把舐犊之情寄达那里。他会罄尽全力爱护我,豁出性命保护我。他力量不大,但需要时,他不会掖藏一分一毫。他的爱心,已经足够我消受终生。
这封信写出的第六年,父亲去世,至今已有15年了。他没有特意留下什么遗物,只有这封信,我一直珍藏着。明天,我打算拿出去装裱了,待父亲的忌日,我要恭恭敬敬献到灵前,我们爷儿俩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可好?放心吧父亲,我已经说过,我永远不会嘲笑你的。
(选自2006年8期《中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