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靠自己去成功——最伟大的励志书
24555000000074

第74章 坚持到底(1)

不管事情有多么琐碎,只要我们做得比别人好,我们就会取得成功。

一位工人对一位细心的工友说:“已经够好了!你本可以把钉子钉得松一点,把螺丝拧得松一点,这样可以省很多事。没有谁知道有什么差别。”

后者平静地回答说:“我自己知道,这就够了。那样做不牢固。”

前者笑道:“这样我们还可以再做其它的事,为什么这么认真呢?没有谁会因此而感谢你的。”

后者回答说:“这是情不自禁才这样做的,我相信诚实的工作,如果不这样做,我会为自己感到羞耻。我们确实可以偷工减料,但是,不管别人尊敬与否,我们要学会尊重自己。”

他的同伴回答说:“哦,那我只能说你是个傻子。事实上,如果你那样做,你不会远远落后于别人。我的工作原则是用最少的工作赚最多的钱。我赚的钱有你的两倍多。”

对方回答说:“也许是的。你可以继续那样做下去,我也诚实地做我的工作,也许赚到的钱比你少,但是我会更爱我自己。对于我而言,这个比钱更重要。”

不在每项工作中都竭尽自己的全力,最终必然会导致灾难。赚钱最多的商人、成就最大的艺术家以及最著名的作家,他们工作的时候是从不会想到偷工减料的。他们不会满足于低质量的工作,即便这项工作是为别人做的或者不会获得任何报酬。他们很清楚地知道,粗枝大叶的工作迟早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每一位年轻人都应该知道,认真地完成一项工作,将会给他带来最大的回报和满足感。精益求精的精神对自己是有所帮助的。

爱默生说:“如果一个人的眼睛只盯着工资而不看工作本身,他最终获得的回报以及他的职位和名声,都是很低的。”

如果一个人明知故犯,为了赚钱而草草地完成工作,这无异于从别人的口袋里偷东西,他做其他事情时也不会很出色。这种粗心大意,这种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主要来源于对人性友爱的蔑视,同时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会让自己泯灭良知。

没完成的工作等于根本没做,只是半途而废而已。这种半途而废的习惯我们通常会在孩子们的身上看到,并且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孩子们对一件工作原本是充满热情的,但他们很快就会厌倦。比如,一个孩子早晨的时候可能会充满热情地开始在花园里挖土,而几分钟之后,他的热情就消失殆尽,因为他开始想去钓鱼了。不久,他又厌倦了钓鱼,想去划船。不久,他又看到了刀锯及几块板子,然后又想去玩球,然后又想干其他事情等等。

“你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某人这样问一位伟人。“我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并且努力把它做完。”希望你把这句话牢记心中:不要草率地给家里写信,然后请求家人原谅你的匆忙。你无权这样匆忙。这会影响到别人对你的看法;不要草率地制作备忘录,以至于5年之后,连你自己都看不懂;不要匆忙地做事情,以至于自己都不能确信,只留下了模糊的印象。我们所说的“浅薄的性格”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形成并且保持认真做好一件事的习惯,他的性格就只能是浅薄的。

在意大利的9年时间里,年轻的雕塑家乔韦尔德森几乎都是在饥饿的情况下度过的。人人都在赞扬他,但是没有人愿意买他的作品。由于思乡、贫困和心灰意冷,他决定回哥本哈根重操伐木旧业,因为不管你的雕塑多么漂亮,只要雕塑者不出名,谁也不会买你的雕塑。因为护照的原因,他多呆了一天。令他惊讶的是,英国银行家托马斯·侯伯先生来到了他的工作室,询问他的雕塑作品《詹森》的价格。他曾经雕塑过这样的作品,却因为没有人买打碎了。“四百元(相当于200美元)”,他这样回答道,内心却不敢期望这个陌生人能够买这座雕塑。“你要得太低了,你应该要800元”,这位银行家说道,然后买下了这个雕塑。

这件事成了这个年轻人的人生转折点。两年之后,他成了皇家学院的教授。他对艺术精益求精,维纳斯的雕像,他雕了30个才感到满意。他扔掉了第一个,在第二个上面也花费了很长时间。他的家乡哥本哈根学院送给他500美元作为对他工作的奖赏。

23年前,他离开哥本哈根的时候还是一个贫穷、无名的年轻人。当他返乡时,则是在国王的盛情邀请之下。他成为当时在世的最伟大的雕塑家,并且成了政府的顾问。

乔韦尔德森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朋友,在他曾经饥饿的时候,这些人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他。沃尔特·司各特向他表示敬意,门德尔松在他工作的时候为他演奏乐曲。他非常爱自己的工作,以至于在繁忙的时候会拒绝与国王一起进餐的邀请。

人们总是在一个人超越困难、显示出自己的潜力之后才开始帮助这个人,但在这个天才饥饿的时候却袖手旁观。

不管事情有多么琐碎,只要我们做得比别人好,我们就会取得成功。

莫尔斯作为电报的发明人闻名于世。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伦敦学习绘画,他根据一座小型法尔内塞·赫拉克勒斯的雕塑画了一幅画,准备把它作为自己的工作样品送给本杰明·韦斯特。他画了很长时间,期望得到好评,他觉得自己的作品已经非常完美。经过仔细的审阅之后,韦斯特先生把画还给了他,说:“很好,先生,很好,继续画,把它画完。”“但是,我已经画完了呀”,这位年轻的艺术家说。

莫尔斯根据韦斯特所指出的画的缺点,又用了一周的时间进行修改。当他把作品再一次拿到这位专家面前的时候,韦斯特显然对作品更加满意,但他仍然像上一次一样把画还给了莫尔斯,同样要求他继续把画画完。莫尔斯几乎灰心丧气了。“难道还没有画完吗?”他问道。

他又一次把画拿回了家,决定继续修改,但是当他再一次把画拿到韦斯特面前时又遭到了相同的待遇。韦斯特仍然要求他把画画完。“我不能再画了”,莫尔斯几乎绝望地说。“我已经鼓励过你很多次,”韦斯特说,“这样做比你画很多张半成品更有帮助。如果能够用心完成一件真正的作品,你就会成为一名真正的画家。”

南北战争之前,南方的种植园主在参观纽波特的时候经常会在途中看到有些古怪的人在路边垒着石头墙。这些人除了装束古怪之外,更让人奇怪的是,他们在垒墙的时候总是对每块石头仔细进行研究。

“你在石头里面找金子吗?”一天,一位感到很有意思的种植园主这样问道,“你到底想在石头里寻找什么?”“我要找他的特点,”垒墙的人回答说,“每块石头都像人一样具有自己的特点,都会满足特定的目的,想要把墙垒好,就要熟悉每块石头,把每块石头放在它应该放的地方。”

这位南方人是一位大学毕业生,他对这个工人的回答很不以为然,还错误地引用了洛克的一段话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位垒墙人非常有礼貌却又充满信心地纠正了他的错误之处,并且指明对方所引用的这句话恰恰能证明他自己的观点。这位种植园主好像比听到石头开口说话还感到惊讶,但是,他仍然要争论一下,因为他不想当着车内那么多女士的面认输,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与这位淳朴的垒墙人进行争论。但是,他的争论是徒劳无功的,因为真理是无法反驳的。

查尔斯·康奈尔外表粗放,但是他堪称是一个完美的人。他利用自己所有的闲暇时间,利用自己的所有精力来提高自己,与那些放纵而又受过教育的年轻人比起来,他就是山风,而那些孩子们就是山风吹落的黄叶。那些原来以嘲笑的口吻和他说话的人逐渐开始对他表示尊敬,并且在重要的问题上总要征求他的意见。虽然他是一个劳动者,却懂得节俭。他80岁死去的时候,人们发现他已经积攒了很多钱,但他精神和道德上的财富比这还要多。

年轻的时候就养成做事彻底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也就是说做事不要半途而废,要彻底。大自然把每一片小小的叶子都做得非常完整,甚至是每一枝叶脉、叶缘、茎干都做得非常完整、完美,好像她一年只做了一片叶子一样。即使山间小溪边盛开的花朵,虽然没有一个人看他一眼,却也有着完美精致的外形,有着精心渲染的颜色,有着同样完整的美丽,好像女王花园里的花朵一样。“完整、完美”应该是每个年轻人的座右铭。

每一所学校的教室里都应该放一张罗特希尔德的座右铭:“下定决心,决不失败”。

查理一世时期伟大的首相斯特拉福德把“彻底”二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本·约翰逊戏剧中的一个人物曾经说:“当我着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就像裁缝手里的一根针,从头做到尾。”

当一名修鞋匠没有什么可耻的,但是,当一名修不好鞋的修鞋匠却是可耻的。

有一次,两个铁匠同时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有人告诉他们这块石头是一个细心的吝啬鬼用来藏珍宝物的。于是,他们各自跑回自己的铁匠铺,各自焊接一根铁撬棍。其中一个由于贪婪,在很短的时间内随意地做了一根撬棍,他先做完了,然后他立即跑回大石头,开始用撬棍撬石头,但是撬棍很快就断了。他愤怒地跑回家,再一次焊接断点。此时,另一个铁匠拿来自己精心制作的撬棍,经过合理的分析和正确的努力,他抬动了石头,拿走了宝藏,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乔治·艾略特《半途而废》一书中也说明这个道理。温西先生由于听信他的伪教徒小舅子的建议,使用廉价的染料染丝绸,结果将那些他曾经赖以闻名的丝绸弄烂掉了,他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财富。

与此相反,亚当·比德那样诚实正直的人总是会赚得很高的工资,并且会创造自己的财富。

一位作家曾经说,最淳朴的人生活才最精彩。这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真理,尤其是像你我这样平凡的人。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我们不在这个世界中认真工作,这个世界将不会那么完整。乔治·艾略特在《弦乐器》一诗中很好地表达了这一思想。斯特拉戴维拉斯是一位著名的制作小提琴的老人,他的一些琴有大约两百年的历史,价值五千到一万美元,比同样重量的金子还要贵几倍。诗中的斯特拉戴维拉斯说:

“如果我的手疲软无力,上帝也无可奈何,虽然他是万能之主。这个世界将不再有小提琴,因为上帝不可能在没有安东尼奥的帮助之下制作出安东尼奥·斯特拉戴维拉斯的小提琴。”

雅典帕特侬神庙的建设师把神庙的顶梁和下部设计得一样完美,因为密涅瓦女神能够看到那一部分。一位年长的雕塑家雕塑的作品让人无法看到它的背部,但他们自己说,米兰大教堂5000个雕塑的上面似乎都有一双上帝的眼睛在注视着。

千百年来,为世人所崇敬的作品都是不懈努力的结果。没有哪个人像麦克尔·安哥洛这样有那么多的天赋可以依赖,但是在谈到自己成功的时候,他说自己的成功完全依赖于学习。

已故著名画家欧佩的妻子说:“我做他妻子的9年时间里,从没有看到他对自己的哪部作品满意,总是看到他走进我的卧室,然后痛苦地倒在沙发上说,‘只要我活着,我就不再当画家了’。”这是一种崇高的绝望,是低俗的艺术家们永远也无法感受得到的绝望,这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欧佩总是追求更加完美,最终成为艺术殿堂里神圣的一员。

韦兰博士花费了两年时间创作自己赴国外传教的教材,最终把它写成了一部精品,比普通的布道教材要好上一千倍。

伟大的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有时每周只能写出一页。在引起人们的关注之前,他已经写了40部小说。然后,他又花费更大的力气去创作自己的每一部作品,写了再改,改了再写,不断地润色,直到把每一部作品都变成杰作。他总是从印刷工人那里不停地要校样,不停地修改和补充,有时修改和补充的量甚至超过原作品。

布封的《自然史》花费了他50年的时间,在送交印刷之前修改了18遍。他的撰写方式前后非常一致,写在一张大纸上,就像清晰的分类账簿一样,严格按照每页5列的顺序划分。第一列写下自己的想法;第二列,修改、扩充、删减,直到第五列定稿。即便如此,他对每个句子还要修改20遍,曾经有一次花费14个小时斟酌一个词汇,以使他的语言更加优美。

莎士比亚也是在修改古老戏剧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戏剧诗歌方面的能力的。拜伦通过《查尔德·哈洛尔德》的锻炼完成了《慵懒时刻》。每个事情都有它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艺术上的发生阶段很少与结束阶段相一致。比如,小说家们在完成一部著名的小说之前都会有很多不成功的小说;画家在画出传世之作之前都要画很多低质量的作品。这些都是他们的练笔之作,一旦熟练起来,工作就会变得更加轻松,灵感就会自然而然地流出来,成功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费尔班克斯标度的发明人弗兰克林·费尔班克斯声称,他可以做自己工厂里除了铁匠以外的任何工作。

农民出身的孩子米勒从古老的家庭《圣经》中的画画获得了绘画的最初灵感。他有一位与众不同的父亲,他父亲对他说:“画你喜欢的东西,选择你喜欢的东西,追求自己的梦想。”他最初靠画标记板为生。他一直面对着饥饿的挑战,他画四幅素描才可以买一双鞋,画一幅肖像画才可以买一张床。在1848年恐怖的大革命期间,米勒拒绝为了钱而亵渎艺术,他仍然把自己最好的工作放在作画上,虽然他知道这些画只能卖很少的钱。但是,他著名的作品《祈祷》还是卖了125美元。年轻的时候,他的祖母总是鼓励他画出“传世的作品”。

几年之前,波士顿建设了一个花岗岩街区,当时是波士顿最好的街区之一。从外表上看它很坚固,租房子的人趋之若鹜。建筑者对它也非常有信心,认为它可以承载任何重量。但是,在施工用品还没有搬完一半的时候,它居然倒掉了,满街的石头、砖块和木料以及成包的各种材料,还有几个人在事故中死去。街区建成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街区倒掉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它为什么会倒掉呢?它的地基下面是一段几英尺长的老墙,当时为了省钱而没有拆掉,当房屋的巨大力量压在上面的时候,它变得无法承受了,最终导致了房屋的倒塌。一两百美元就可以建好的地基最终却导致了一万美元以上的损失,但是与失去的生命比起来,钱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