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靠自己去成功——最伟大的励志书
24555000000072

第72章 集中精力

将你所有的鸡蛋都集中在一个篮子里并好好看护这个篮子。

一个男孩指着一个轻便发动机说:“它像火车头一样冒烟,像蒸汽车一样发出声音,可它哪儿也去不了。”这个世界到处充斥着像轻便发动机一样的人,他们能够发出汽笛声、也能冒烟,也有牵引力,但他们哪儿也去不了,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意志支配。

拿破仑强大的秘密在于他将力量集中于一点。当他发现敌阵的弱点后,他便会集中优势兵力,像洪水般直扑过去,直至突破敌阵。拿破仑的一生就是善于集中精力的典范。他能够很好地把握自己,从对生活琐碎小事的处理到治理整个帝国,他都能将他的精力有效地集中起来。

拿破仑有话要说时总是直奔主题,他做每件事都有很明确的目的,他从不在犹豫不决上浪费时间,而是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并且能够抓住事物的关键。拿破仑在战争中取得的伟大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目标明确。他能像聚光镜聚集阳光一样将其力量集中于一点。

分散的阳光并没有任何效力,如果通过聚光镜将其聚集起来,就可以融化掉坚硬的花岗岩,甚至是钻石。很多人具备足够的能力,单看起来,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很不错,但他们不能将所有的能力有效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他们缺少将能力集中于一点的“聚光镜”。多才多艺的人在处理问题时往往是软弱无力的,因为他们不能将能力集中在他们所追求的一个目标上直到取得突破。

这种将能力集中于一点的力量对于能否成功非常重要。阳光照耀着大地,但却从未将大地烧穿或让任何东西着火,只要用聚光镜将少量的太阳光线集中起来,它就能够将钻石化为蒸汽。

詹姆斯·麦金托什是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人,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会大有作为,但他一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他不能将他非凡的能力与才智集中到一点上,如果他能够做到,必将让世界惊叹。大多数人都具有足够的能力,但只有将能力与才智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才能成就大事。

约翰·C·卡尔豪的一个朋友说:“为了鼓励我培养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他告诉我,他的意志经受过严格的训练,并且一直坚持不懈,直到他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现在,只要他愿意,他可以随时将注意力集中到任何一个事物上,一刻都不会走神。当他独自散步或骑马时,他总习惯选择一个事物作为目标,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事物上,决不分散,直到他对自己的测试满意为止。”

一位有名的美国化学家说:“我的朋友总是笑我一根筋,但我明白,如果我想在墙上打出裂口,我必须让我的枪连续不停地射向一点。”

芝加哥百万富翁菲利浦·D·阿穆尔的密友说:“他的意志成就了今天的他。他总是将他的目光锁定在他的前方,不管旁边出现什么干扰他都不去理会。他直盯前方,坚持不懈,最终让目标得以实现。他从不会轻易放弃他决心去做的事情。”

当何瑞斯·格里利在《纽约论坛报》上用整个专栏发表其文章时,韦德却只在《阿尔巴尼晚报》上用了很少的文字对同一题目进行了论述,论点、论据是那样的简练而有条理,令人叹服。

悉尼·史密斯说:“最有价值的一种学习是你用心地读书,以至于当晚饭时间到了,你会觉得比你预期的要早了两个小时。当你在读李维的书时,你能听到那拯救了首都的鹅叫声,看到迦太基的军中小贩在大战之后收集罗马骑士的戒指,并将它们堆积起来。你如此沉醉于你所读的内容,以至于有人敲门时你还会花上两三秒钟的时间去考虑这是不是书中发生的事情。你会在伦巴底平原上看着汉尼拔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仰慕着他的丰功伟绩。”

沃特斯说:“不要毫无目的地去学,这样只是白费功夫。制定一个计划,确立一个目标,然后有目的地学,这样你肯定会取得成功。我的意思是,要是你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以为将来可能用得上,你的这种想法就如同下面这名妇女一样愚蠢。这名妇女在拍卖会上买下了一个写有‘托马斯’的黄铜制门牌,促使她买的动机是:也许将来某天用得上。”

爱德华·瑟顿曾说:“当我开始学习法律时,我便决心让我所学到的东西百分之百属于自己,如果没有弄懂第一部分,我决不会继续往下学第二部分。很多与我竞争的人一天读的书相当于我一周读的,但是一年后,当我的知识还像刚学到时那样新鲜时,他们的知识却已经从记忆中渐渐淡忘了。”

悉尼·史密斯说:“通常人们认为现代教育应该崇尚的箴言是‘去除无知’,但是我的建议是要有勇气直面我们的无知,这样才能避免你对所有事情的无知。”

爱德华·鲍沃尔·李敦说:“当很多人看到我如此投入个人的日常活动时,他们便会问我,‘你是利用什么时间来写你的书的?你到底是怎样完成如此多的工作的?’我的答案也许会让他们吃惊。我之所以做了那么多工作是因为我从不一次做很多事情。一个人要做好一项工作就一定不能让自己为工作所累,比如,一个人今天做了很多工作,他的疲劳感就会随之而来,第二天他只能做得很少。当我离开大学,和现实生活接触时,我才开始真正认真地去学习。我去游历,去见识,将所学到的东西与政治相结合,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除此之外,我还出版了大约六十多本书,其中部分是有关一些需要特别研究的课题的书。想知道我通常何时去学习,去写作吗?我可以告诉你们,每天不超过三小时,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是非常专注的。”

卡耐基说:“青年人在商业经营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够专注。他们总是倾向于寻求外部投资,实际上,很多令人惊讶的失败都源自于此。资本和贷款的每一分钱、每一个理念都应集中到一项业务上,集中到你已经从事的业务上。而不是分散自己的精力,将资本交给一个人、一批人或是一个集团来管理,那样还不如由自己管理。‘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准则不适用于一个人一生从事的工作。‘将你所有的鸡蛋都集中在一个篮子里并好好看护这个篮子’才是真正的教诲,一个最有价值的规则。”

比彻说:“人不能只是希望自己是正确的,他必须努力成为正确的。你可以说,‘但愿我能够用这颗子弹杀死那边准备扑向我的狮子。我的愿望没错,我希望上天能够指导这颗子弹的方向。’但上天不能,必须得你自己去那样去做,因为如果你不那样去做,你就肯定会死于狮口。”

弥尔顿一生的最大目标是要写出一首好诗。这一渴望并不是只寄希望于写出一首好诗,而是寄希望于他所写的每一首诗。正如每个聪颖的男孩他的亲人们都期望他能成为大法官,每个法国士兵背囊中都承载着一个将军梦一样,要想真正成为伟大的诗人就必须要靠非凡的才智去实现。弥尔顿与所有做着文学梦的年轻人的区别在于:他有着不屈不挠的决心。当人到中年时,人本性中一些欲望会消磨你青年时的雄心壮志,迫使你去追逐名利,弥尔顿不但一生怀抱青年时的梦想,还能够排除人性欲望的干扰,最终在他晚年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促使弥尔顿取得成功的是他自己而不是别人。在家中,在国外,在政治辩论的舞台上,在履行公职和实践家庭美德的过程中,弥尔顿都在不断地学习,也正是如此,他才成了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

俾斯麦在担任首相期间致力于让德国摆脱奥地利的压迫,并以普鲁士为中心,合并周围所有与普鲁士在思想、宗教和利益上一致的国家,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这是他的终极奋斗目标。他曾说:“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不惜冒着任何危险,流放,甚至是绞架。如果说我的死能够换来德意志的统一,那么他们吊死我又有何妨呢?”

当格里利写《美国的对抗》一书时,他发现非常有必要找一个地方将自己藏起来,以免受到打扰,于是他在基督教学院里找了一间房子,在那里他从早上10点一直工作到下午5点。

库珀学院是一所夜校,1810年,还是学徒的彼得·库珀到处寻找可以在晚上学习的学校,那时他便决心有朝一日要建立一所夜校。此后,在他的经商生涯中他从未忘记过他的这个目标,随着他财富的不断累积。他明白他离自己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

斯多尔斯博士说:“通过这个例子你便会明白鲁弗斯·乔特是一位多么伟大的律师。在这个案子的审理过程中,乔特通过强有力的抗辩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取得了陪审团的支持。他看陪审团的第一眼时,就知道当中有五个人是赞同他的看法的,随着他的努力,赞同他的人增加到了七个,十个,但仍有两个人并不认同他的想法。于是他把力量集中在这两个人身上,不断地向他们例举事实,反复地,一次比一次更加有力地阐述着,促使他们接受自己的观点,直到又有一位陪审团成员被说服了。于是他将其全部力量集中起来,像铁锤敲打铁条一样不断地敲击那最后一位陪审团成员的意志,直到他屈服,接受其抗辩。人们后来都说‘乔特战胜了他自己’。正是他目标的唯一性给予了他坚定的、强有力的和压倒一切的意志力。”

惠普尔说:“陪审团主席是一个固执的人,他很难接受与他不同的观点。乔特在事实和法律的基础上,不停地进行抗辩,并反复强调他之前所陈述的理由、事实及论据的重点。慢慢地我发现,他正在与陪审团主席进行一场心与心的辩论,他要摧毁他意志的防线。而这位陪审团主席却坚持了三个小时。‘你是愚蠢的!’这是乔特机智抗辩中所表现的主旨。而陪审团主席怀疑的脸上却明显地写着‘你是个无赖’。但到了最后,陪审团主席的面部表情开始缓和,直至最终默许了乔特的观点,而此时,乔特已与这位陪审团主席在心智上周旋了五个小时,乔特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陪审团最终裁定‘无罪’。”

“一个人要想在短短一生中做出大事,就要像着魔一般地将他的精力集中在他所从事的工作上。”

通常情况下,当人们听别人说这个人沉迷于某种嗜好时,往往会联想到这个人不是酒鬼、赌棍就是个行为放肆的人。但是沉迷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粗鄙的,一种是高雅的。有些人将他的精力和体力消耗或分散到很多体面的活动中。有些人将精力消耗在对于财富的追求和管理上,有些人则把精力放在交友、舞会、聚会、招待会以及其他娱乐活动上。另一方面,一些人将其所有的时间与精力消耗在政治的鼓动、争论与流言之中,游荡于音乐和艺术品之间,消磨于酒宴与斋戒当中,他们的性情与感知向一边倾斜。但是一个专注于目标的人决不会是一个闲荡的人。他不会将时间消耗在无所事事上,只会集中精力在他为之努力奋斗的明确目标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