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靠自己去成功——最伟大的励志书
24555000000026

第26章 社交生活的成功者

能够发掘他人身上最纯的自然天性而不是只看到缺陷和弱点的能力,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优秀成果。

令他人愉悦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成功资本。它将为你带来金钱所无法带来的东西。查斯特菲尔德勋爵曾经把令他人愉悦的艺术称为最难得、最宝贵的天赋之一。在社交生活中,它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如果你想让自己受人欢迎,你就必须有一种惹人喜爱的个性。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他人的。如果把一个人和同伴隔绝开来时,他就失去了自己一半的力量。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人,就在于他和周围的人发生了一种特殊紧密的联系,有一种重要的纽带将他和其他人连接了起来,别人的生活和思想充实着他、丰富着他,同样地,他的生活和思想也充实和丰富着别人。

一旦将一串葡萄从它的茎干上切断,它就会随之枯萎凋零。一旦离开了赖以生长的汁液,它的生命活力也会随之消失,它就会变得毫无价值。葡萄生长来自于提供给它生生不息的活力的汁液,来自于藤蔓从大地母亲那儿汲取的营养。离开了这些,它自身是无法生存的。一旦它生命的源泉被切断,它就会死亡。

单个的人就像是人类这株巨大的葡萄藤上的一串葡萄。一旦把他和同伴隔绝,他就开始枯萎凋落。在由人类组成的大集体中,存在着某种内聚力,这种内聚力不能以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来计算。正如吉卜林所说的:“狼的力量只存在于狼群中。”脱离了群体肯定会让个体力量受损,就像把钻石中的原子和分子隔离开来肯定会导致钻石的硬度大打折扣一样。钻石的价值就在于组成它的微粒之间的紧密结合,一旦把这些微粒分开,它的价值也就没有了。因此,个体的力量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和同类之间的某种联系。

人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都是一种杂食动物。他需要获得各种不同的精神养料,而这些养料只有通过与他人打交道才能获得。一旦将某个人和他的同伴们隔离开来,他就会逐步退化。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从小被禁锢在狭小的天地里与社会隔绝的孩子往往会退化成白痴。

一个人的实力与他从别人那里汲取到的力量密切相关。他和别人进行社会交往、精神沟通与道德交流的程度越深,他就越有力;相应地,越是脱离其他人,他就变得越虚弱。

一些宗教组织经常把自己封闭在与尘世隔绝的修道院或隐居地里,并切断他们与外部世界的所有联系,实际上也是切断了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他们企图用这种方式来培养道德伟人或思想巨匠。实践证明,他们根本无法获得成功,正如所有违背造物主本意的人为何计划终将失败一样。

在不同的大脑和大脑之间,心灵和心灵之间,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心灵感应力,尽管我们无法确知它蕴涵的能量大小,但它的确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力量,足以支撑或摧毁一个人的精神。有无数的源流为我们的心灵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如果我们关闭或堵塞它们中的任何一条,就会让我们的力量减弱或才能枯萎。实际上,人通过五种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只占我们所获得的全部信息的很小一部分。在我们身上,还存在一些不可触摸的、甚至尚未破译的心灵感应,是它照亮了我们的灵魂。而我们的成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依赖于自己的心灵从各个地方汲取的养料,但是,这些养料并不是普通的感官所能获取的。很多时候,我们通过眼睛和耳朵汲取能量,但这个过程也并不是借助于视觉神经或听觉神经发生的。当我们在欣赏一幅精美绝伦的绘画作品时,我们能感觉到一种伟大的震撼力,这种力量并不来自于帆布上优美的色彩、和谐的光影或独具匠心的布局,而在这些东西的背后,在于艺术家。因为作品凝聚了艺术家强大的个性力量,这种力量是由他以前所有的积累和阅历铸就的。谁又能衡量出这种经由想象直抵人心的启发力量的大小呢?

通过与人交往,发掘出我们身上最美好与最丑恶的品性远比赚钱的机会更重要。通过与人交往,可以有利于培养我们高贵的品性。对有一类人,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他们总是吹毛求疵、贬损他人,总是想方设法地寻找别人身上的缺陷与不足,或者是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去影射别人。这样的人是危险的,不值得信任的。他们的心灵阴暗、扭曲、不健全。他们既不能看到也不会承认他人身上的闪光之处。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嫉妒的意念。对于他们来说,当看到其他某些人因为美德或优点而受到好评或表扬时,他们会嫉妒得发狂。如果他们无法推翻那些公认的事实时,他们就会充满恶意地用“如果”或“但是”对其进行诋毁,或者是想方设法地通过其他途径来对被表扬者的品性表示怀疑。

那些心胸开阔的人,有着健全心灵的人总是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美好的东西而不是丑陋的东西;相反地,那些心胸狭窄、惯于贬损他人的人则只会对他人身上的缺陷感兴趣。他们眼中看到的只是别人的缺陷和不足之处,看不到任何美好的东西。他们狭隘的眼睛里,根本无法容纳所有那些纯洁的、美丽的、真实的、博大的事物。他们的乐趣就在于破坏或摧毁,却没有建设的能力。

不管何时,只要你听到某个人想方设法地贬损他人,就要毫不犹豫地把他从你的朋友清单中开除出去。当然,如果你确信自己能够帮助他纠正这一恶习则另当别论。那些在你面前喋喋不休地说着别人的坏话,并大肆地批评取笑别人的人,说不定在某一天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只要条件具备,他们完全有可能那样做。这种人无法拥有真正的友谊,因为真正的友谊要建立在相互帮助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寻找任何机会去攻击对方。如果对朋友怀着真情实意,他们永远不会对对方的个性吹毛求疵,也不会恶意地指责伤害对方;他们在朋友面前是坦诚的,总是乐于掏出自己的诚心。

能够发掘他人身上最纯的自然天性而不是只看到缺陷和弱点的能力,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优秀成果。只有那些胸怀博大的人才能真正达到这种境界;只有那些友善仁厚、博大深刻的灵魂才会忽略他人身上的缺陷和不足,而乐于张扬他们美好的一面。

事实上,我们所有的人都在无意识之中根据我们对他人的感觉来塑造他人的形象。在我们总容易强化我们在朋友身上和其他与我们打交道的人的身上看到的品质,不管这种品质是良好的还是恶劣的。如果你只是看到了人们身上渺小的、卑微的、可鄙的一面,那么你肯定也不可能帮助他们去克服缺陷,却只会强化和夸大它们,并让它们更加根深蒂固;但是,如果你看到的是他们身上美好的、高贵的、振奋人心的一面,那么你就会促进这些品质的进一步发展,直到它们最终能够驱逐那些卑劣的、阴暗的成分。

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角落,这种无意识的互动作用都在发生影响,根据这种互动本身性质的不同,有的起着阻碍作用,有的起着促进作用。

一个人讲话时的声音是否优美动人,跟他受欢迎的程度及社交上的成功密切相关。事实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可以像甜美而有韵律的声音一样如此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良好的教养和高雅的品性。

“如果把我和一大群人关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托马斯·希金森说,“我可以根据人们的声音分辨出那些温文尔雅者。”

据说在古埃及的早期历史中,只有那些写在书面上的辩护词才允许在法庭出示,之所以如此,就是要防止坐在长椅上的法官因为听到滔滔不绝、蛊惑人心的声音而受到影响或蒙蔽,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公正。在宣告判决时,主持审判的大法官作为真理女神的化身,只用极简短的语言来判决。

想想声音所能产生的巨大而神奇的力量,再回过头来看看现实生活,我们会发现我们并没有注重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有关声音方面的训练。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甚至是一种犯罪吗?当我们看到一个个活泼的、充满朝气的孩子一边接受着最优秀的教育,一边却发出毫无变化、平板呆滞、喑哑嘈杂的声音时,我们难道不感到痛心和遗憾吗?毫无疑问、那些扭曲的、只是从喉咙里挤出的干涩声音将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未来和前途。想想看,如果是一个女孩子,这是一种多大的障碍啊!她们原本应该拥有如朝露般清澈纯净的声音的!

在美国,我们随处可以见到那些从大学或学院毕业的男女青年们,他们学着一种呆板的死气沉沉的语言,学着数学、自然科学、艺术和文学,而惟独没有学习如何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他们的声音往往是那样地刺耳嘈杂。

有许多才华横溢的年轻女士,她们受过高深的教育,然而她们的声音中却充满了粗鲁与不和谐的音调,以至于那些感觉敏锐的人几乎无法和她们进行正常的谈话。

如果人类的声音经过适当的训练,并得到适当的调控之后,一定会富于感染力,并且变得动听迷人!当我们听到一个声音清晰地从喉咙中发出,每一个字都是如此地清澈、简洁、富于韵律,就像从一把圣洁的乐器上弹奏出来的最动听的音符一样,难道我们不觉得那是一种真正的愉悦与享受吗?

我认识一位女士,她的声音清脆圆润、谐和动听,所以,不管她到哪个地方,只要她一开口说话,所有的人都洗耳恭听,因为他们无法抗拒这种富于魅力的声音。那种真纯、爽朗、充满生命活力的声音就像从干裂的地面喷出的一股清泉,就像从静寂的山谷涌出的一注急流,从每个人的心头涓涓流过,就像生命中最美的音乐。事实上,这位女士的相貌相当普通,甚至有些丑陋,然而她的声音却是那样的圣洁甜美;它所带来的魅力是不可阻挡的,在某种意义上它象征着她高雅的素养和迷人的个性。

我在社交场合中不止一次地听到那种尖声尖气或是粗声大气的女人的声音,它会让我感觉到自己的神经受到了压迫,情绪也会变得无端地烦躁,因此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从她们的身边逃离。

纯洁的、和谐的、生机勃勃的声音象征着内在的修养和雅致,每一个音节、每一个字符、每一个句子都得到了如此清晰圆润的表达,它们是那样地抑扬顿挫、那样地高低有致,就像一串抖动在春风中的银铃,有着多么神奇美妙的节奏呵!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拥有上帝馈赠给人类的这一神奇礼物;对于女性来说,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