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瞬间掌控交际主动权:人际博弈中必备的心理策略
24553300000029

第29章 摆脱困境的策略:扭转困扰人心的现状(2)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年轻时候的鲁迅,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志愿,就是当一名医生。

早年,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一天,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学生在教室里放映了一部片子。在这部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将要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个个无动于衷,神情麻木。

这时,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句话,忽地一下站起来,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

最后,鲁迅下定决心,为了唤醒中国老百姓,弃医从文。从此,鲁迅把文学当成了自己的目标,他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

当鲁迅以医救国的梦想破灭之后,采用了“代偿转移”法,毅然弃医从文,写出了一篇篇战斗的檄文,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文豪。这就告诉我们:目标的替代能使我们从某些看来难以解脱的逆境中走出来,并为今后的发展道路指出方向。如果一意孤行,可能一事无成。

曦曦从小博览群书,他立志要当一名作家。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目标,曦曦每天都辛勤地笔耕,可是,收到的却是一封封的退稿信。

爸爸劝他说:“你可以试着改换一下目标,从文不行,你可以从理或从商,这样你不但可以从失败的逆境中解脱出来,而且在别的领域也许还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可是,曦曦不听劝,依然在默默地给知名杂志投递稿件……

一个人在遭受到逆境之后,必然会产生出相应的情绪反应,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试着运用一下“代偿转移”法。

“陆路不通走水路”!当你在进取的路上受到阻力,屡次遭遇逆境时,千万不要灰心失望,因为你完全可以重新设定一个目标来替代原有的目标。当一个人因为不能达到确定的目标而遇到逆境时,可以用另一个目标来代替,驱散内心的忧愁,增强前进的信心。这就是“代偿转移”法的作用。

为了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可以去参加一些使自己愉快的活动。为了让自己摆脱掉逆境的纠缠,可以暂时避开逆境,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实践证明,音乐、运动、娱乐、旅游等活动方式都可以使人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

当你遇到逆境或感到痛苦的时候,可以离开当时的逆境,有意识地从事一些活动,比如:唱歌、欣赏音乐、练书法、看电影、看戏、散步、打球等,这时候,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你的心情是那样的平静,烦恼已经被你抛得无影无踪。

环境中,光线、色彩、声音、气味的不同会让人产生不同的心境。当你在清新的空气中漫步于花园或静静的小巷的时候,你经常会感到心情爽快舒畅;当你挤在充满汗臭、狐臭、脚臭味的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时,你则会头晕恶心、心绪烦乱。研究证明,安谧、宁静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情松弛、平静;杂乱、尖利的噪声,则会使人烦躁焦急。因此,在使用“代偿转移”法的时候,适当地改变环境,改变影响环境的光线、色彩、声音、气味等条件,也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当你遇到逆境和不良折磨时,你就应当积极地改变环境。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五彩纷呈的花朵,聆听小鸟明快的歌唱。大自然中,到处是一片绿色的世界,充满了蓬勃生机,这些秀美的景致会让你感到心旷神怡、精神振奋,消除精神上的紧张和压抑。

在使用“代偿转移”法的时候,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不要一遇到逆境就改变目标。遭遇逆境后,首先要在稳定情绪的基础上,对自己追求的目标进行冷静、客观地分析。如果发现目标确实是现实的、可行的,那就应该排除各种困难,毫不动摇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如果发现目标不符合客观要求,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我们才可以扬长避短,改换目标,另谋出路。

在逆境中修炼你的心理状态

英国哲学家埃德蒙·伯克说:“逆境是一位严厉的老师,为了加强我们的勇气,增强我们的灵活性,它会指派一个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人来管理我们。这个人既是我们的对手,也是我们的助手。在这种矛盾的抵触中,我们对目标就会有深一步的了解,并促使我们从各方面去考虑它。”这句话充分说明:逆境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它可以让我们对自己做进一步的认识,从而让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在良好的水平。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先读一下下面的这则寓言故事。

一天,“森林之王”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说:“尊敬的天神,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天神听了,淡淡地一笑:“今天,你来找我不是为了这件事情吧!你是不是碰到了什么难事?”

狮子惊奇地说:“天神果真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虽然我的能力很强,但是每天一到鸡鸣之时,我就会被鸡鸣声吓醒。天神,你能不能再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再被鸡鸣声吓醒?”天神笑了笑说:“你去找大象吧,在它那里你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狮子急急忙忙地跑到草原上找大象,还没跑到大象跟前,就听到了大象发出的“砰砰”的响声。狮子走近大象,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要发这么大的脾气?”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我的耳朵里钻进去一只讨厌的小蚊子,我都快痒死了。”

狮子听了,默默地离开了。他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找大象要答案,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它不能为所有的人都提供帮助。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以后鸡鸣时,我就当是鸡在提醒我该起床了。”

其实,天神是最公平的,就像它对狮子和大象一样,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

面对困境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抱怨,而应该把困境变成一次提升自我的契机。当你成功地战胜了一个个困难的时候,你的能力和事业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巨大的不幸之下,还能勇敢地挺下来的人,才是智者。

杨光是一个残疾人,但他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杨光虽然被取名为“杨光”,可是他的命运却并不像他的名字那样阳光灿烂。在他出生9个月的时候,被医生查出患先天性视网膜母细胞癌,所以他的眼睛是看不见的。

面对命运的不公,杨光没有放弃。后来,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华横溢的杨光不负众望,考进了北京某残疾人艺术团,成为一名独唱演员。

本来,一切都应该这样顺利地发展下去,这时候,老天偏偏和他开了很大的玩笑:先是奶奶去世了,然后是父亲意外遭遇车祸撒手人寰。可是,这一系列沉重的打击没有将他彻底打垮,而是让他更加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后来,他走上了“星光大道”,并且获得了冠军。

这就是杨光的故事,他的经历着实让人同情,令人震撼。正因为经历了苦难的磨炼,杨光才真正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催残,只有在狂风暴雨中成长的大树才能经得起考验。在与逆境交战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将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就是依靠这种力量,才使他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要克服困难和恐惧只有靠自己,人只有在逆境中生存,才能迸发出超强的生命力。

每个人生来都是有惰性的,当我们处于逆境中的时候,千万不能轻言放弃。逆境,不管在什么时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极限的挑战。因此,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从逆境中走出来,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有时候,逆境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关键是看你如何对待它。如果你乐观地对待逆境的话,即使遭受再大的挫折,也不会畏惧。只有坦然面对,经过坚持不懈的奋斗,才能将逆境变成顺境,挫折才会被你操纵。

逆境会给一个人提供宝贵的磨炼机会。大量的事实证明:只有经得起逆境考验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自古以来,所有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大都具有这样的特点: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唉声叹气不是办法,幻想憧憬也不能实现目标,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干,才能走出困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职场生涯能够一帆风顺,可是职场像江湖一样,也是个风起云涌的地方。不管你是性格平庸,还是能力非凡,在职场中,都要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都要遭受各种各样的压力。

如果你是一个平庸的人,就会接受别人的指挥和歧视,整天被烦琐的杂事缠身;如果你是一个能力非凡的人,受到的挫折则会更多,比如:上司的压制、同事的排挤……如果经受不住困境的折磨,整天只会抱怨连天、自暴自弃,你将一事无成;如果能够正确地面对困境,你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事业也将越做越顺。

每个人都会面临各自的困境,成功者会把它当成一次磨炼自己的机会,为自己提出警醒;而那些失败者,只要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说老天对他不眷顾,进而祈求老天赐给他更多的力量,帮助其渡过难关。

困境会催人奋起,会让你产生一种危机感,随着一个又一个难题的解决,你的应变能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强,要学会在逆境中修炼自己的心理状态。

“杰奎斯法则”的思考

埃里奥特·杰奎斯是伦敦人力资源学院创始人之一,著名的“杰奎斯法则”就是由他提出来的。他认为:有些管理者从一开始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解决掉存在的一切问题,这种观念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这不仅是在说管理,也是在说人生。

有这样一个老鼠钻牛角尖的寓言故事:

一天,一只老鼠无意当中,钻到了牛角尖里。它想跑却跑不出来,极力为自己寻找着出路,却还在拼命往里钻。

牛角看到了眼前的情景,对它说:“朋友,你还是尽早退出去吧,你越往里钻,路越窄。”

老鼠听了,停下了脚步,生气地说:“哼!我可是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在我的词典里,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可是,你的路走错了啊!”牛角解释说。

“谢谢你,”老鼠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在我的一生中,都是钻洞过日子的,怎么会错呢?”

牛角便不再说话了。老鼠依然在向里钻,不久之后,牛角想看看这只老鼠怎么样了,便向他问话。殊不知,这位“英雄”早就被活活地闷死在牛角尖里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并不是有毅力、肯努力就能出成果的。有毅力固然是好事,但是有时候,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选择适当的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过分地坚持以往的经验,反而会适得其反。

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避免死钻牛角尖。在适当的时候,要学会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思路,可能会让问题迎刃而解。

鲁国时期,有一个乡下人来拜见宋元君,将两个用绳子结成的疙瘩送给了他。为了解开这两个难解的疙瘩,宋元君向全国下令说:“所有聪明的人、有技巧的人,都来解这疙瘩。解开者,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