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508篇经典管理故事
24552300000029

第29章 决策篇(1)

领导的级别越高,做的决策分量越重。重大决策一旦出现问题影响会非常深远,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100个行动也无法挽救1个错误的决策。

相信自己

有个人很向往沙漠,他小时候就梦想自己去沙漠探险。后来,他长大了。跟随着一帮人去了沙漠,当了一名探险者。

进入沙漠不久,他们一帮人遇到了强大的风沙,不小心走散了。当他醒来的时候四周全是茫茫黄沙,渺无人烟。烈日炎炎,他将身边仅剩的一壶水抱在怀里,恐怕丢失了。现在这壶水就是他的生命,水丢了,希望就没了,人也就没了。天气出奇的炎热,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继续艰难地寻找水源。最后他找到了一段石墙,看上去已经很久远了,石墙挡住了风沙,把后面的井口保持地很完好。但是他发现,这是个古井,是利用压力引水上来的。

这个时候他为难了,我要是把身边的水倒进去没有水上来怎么办?这可是我的命根子啊。可是没有试验过,又怎么知道有没有水?最后,他下定决心。两眼一闭,将整壶水倒了进去。然后用他残余的力气一点一点地压着。最后当有水上来的时候,他哭了。他为此而感到庆幸,若是当时自己一步走错,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他在那休息了几天,终于走出了大漠。

在那石墙后面多了一行字:相信自己,就能得到生命。

决策不能只看收益有多大,还要看风险有多大,而很多情况都是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面对风险,决策者既要有决策的谋略、魄力与勇气,不可优柔寡断、丧失战机,但又不能草率决定、盲目行动。

放松的水渠

春秋战国时期楚相孙叔敖修建了一条用于南北灌溉的水渠,这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工程,但到了天气干旱的时候,周围的农民就会在渠道边的空地上补种些庄稼,有的为了多收些粮食,甚至把谷物种到渠道中间。可到了雨水多起来的时候,农民为了减少水对谷物的损害,便在渠道的很多地方挖出口子放水。这样下来,渠道被这些农民弄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结果水渠经常发生水害。使得原来对人有利的渠道变成了祸害。

历代官员对此一点办法也没有,甚是头疼。后来,李若谷出任知县。他想了一个好办法,于是张贴公告:“如果以后渠道再发生决口的事件,官府军队将不再管理。只会调遣百姓自己来维修。如果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官府将不再过问。”

从那以后,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再随便破坏渠道,使渠道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如果在执行前就把政策的利害关系对执行者讲清楚,他们也许就不会为了个人私利做出损害团队利益的事。所以说,制定一套安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挨饿的狼

母狼在洞里大叫:“今天轮到你去找吃的了,你说过会好好照顾我的。”公狼很不愿意地爬起来,无精打采地走了出去。已经是深秋了,天气变得萧瑟起来。

公狼抖了抖身体,企图让自己清醒起来,这时,它听到远处有孩子的哭声,不禁心中一喜,悄悄走了过去。“你要是再哭的话,我就把你丢到外边让大灰狼吃掉。”妈妈厉声说道。公狼一听,很高兴,心想:“哈哈,我就在这等着,天这么冷了,找点食物也难啊。”

等着等着,公狼睡着了。屋里的小孩又哭起来,它猛地一惊醒,心里暗喜,想这下终于有食物可以吃了。

“乖,好好睡啊,大灰狼要是敢来的话,我们就拿枪打死它。”妈妈说道。

公狼饥饿难熬,生气地想,这人真可恶,明明自己说过的话又反悔,下次可不能再相信人的话了。

管理是在倾听之中实现的,如果听什么就信什么,对讲话人的目的不加分析,那么就很可能误入歧途。只有把讲话内容与讲话人的目的联系起来,才能作出准确判断。

智者与农民

有一个年轻的农民,厌恶了耕种的生活。于是丢弃原先的土地,独自到城里闯荡。然而半年过去了,他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他身上带的钱也全部花光了,最后沦为乞丐。

一天,已沦为乞丐的农民听人说,在城里住着一位神秘的智者。只要诚心去拜见他,智者就能给别人一个改变命运的秘诀。

于是,这个农民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找到了那位智者。智者并没有因为他是一名衣烂破衫的乞丐而轻待他。他礼貌地请农民入座,并亲手给农民倒上一杯茶水。然后,他才微笑着问:“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农民连忙说:“您能告诉我一个改变命运的秘诀吗?我想变得富有起来。”听完,智者略带疑惑地问:“那你为什么会沦为乞丐呢?”农民羞愧地说:“因为我厌倦了耕种,希望能在城里找到一条发财的路子。然而,这一切并非像我想象得那样简单。”智者不解地问:“那你现在为什么不回到家里,重新开始呢?”农民嗫嚅道:“现在我都沦为乞丐了,还有什么脸面回去呢?”智者又问:“那你现在家里还有什么呢?”农民回答说:“除了我这个人,就是几亩早已荒芜的土地了。”

此时,智者点了点头,说:“这两个条件足以使你改变命运了。”然后,智者递给农民一包花子,解释道:“等你拉一马车花瓣来,我就可以告诉你一个炼金的秘诀,而花瓣就是炼金所必需的引子。”

农民千恩万谢地离开了智者的居所,毫不犹豫地回到乡下。他不知疲劳地劳作,那些荒芜的土地重新被开垦出来。然后,他把智者交给他的那些花子播种在里面。

第一年,他只采得了一竹篓花瓣,因为他留下了大半花朵任其成熟结子。然后,继续扩大栽种。第二年,农民采集了满满一大马车晒制好的花瓣来到城里。他再一次找到了智者,恳求说:“炼金的引子我已经找来了,您可以告诉我秘诀了吗?”

智者看着那一马车晒制好的花瓣,颇为惊讶地说:“这就是你炼出的金子呀!”

原来,这些花瓣是名贵的中药材。智者让他卖给城里的一些药铺。那些药铺见农民栽种的药材成色好,而且价格便宜,纷纷与他签订供货合同。临走时,那个农民拿出很多钱来,欲送给智者,被智者谢绝了。农民异常感激地说:“谢谢您,改变了我的命运。”智者却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不要谢我,命运一直都握在你的手中啊!”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其实机会就在自己的身边,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看应该如何决断。

班超制鄯

汉明帝时,班超与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的鄯善国,目的是想与鄯善国修好。

刚开始,鄯善王对班超等人待若贵宾。可是好景不长,渐渐地疏远起来,士兵们都感到很不解。班超把大家聚集起来商量说:“鄯善国与汉朝和匈奴的关系都不错,相邻的距离也差不多。难道是匈奴使者也来到了这里?”士兵们说道:“说不定这就是鄯善王对我们疏远的原因,可是怎么才能够知道呢?”

这个时候,鄯善国侍者来送晚餐,班超将他捆绑起来,吓唬道:“你要是想活命,就告诉我们一件事。”侍者点点头。“匈奴的使者是不是来鄯善国了,他们在哪?”侍者害怕丢掉性命便告诉了他们。班超将他绑在营帐里,怕他出去乱说。

然后他们边吃边商量,班超问道:“我们来这是为了和他们修好,可是他们现在见风使舵,亲匈奴而疏远我们,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将士们也没有头绪,表示愿听班超的。班超说:“我们只有先下手干掉匈奴的使者,断了鄯善王与匈奴友好的念头。这样我们才能赢得机会。”众人觉得班超说得很有道理,便同意了。

当天夜里,班超等人杀了一百多名匈奴,将其营帐一并烧掉了。班超等人提着匈奴使者的头去见鄯善王,鄯善王大惊失色:“完了,这下怎么也解释不清楚了。”便同意与汉朝修善。班超害怕走之后鄯善王会反悔,便将鄯善王的儿子带回汉朝,说是请公子去汉朝游山玩水。直到他们正式签署了友好协定,鄯善王的儿子才被放了回来。

很明显,先发制人是一种快攻战术,一种偷袭,一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的闪电战。因此,贵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里没有什么先礼后兵,没有什么排阵斗法,有的只是突然袭击,抢到天下为王,抢不到天下为寇。所以,勇气和决断是最重要的。

一无所获

有个叫养叔的人很擅长射箭,传闻他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树枝上的叶子,并且百发百中。楚王不信,便请来让他示范,后来心悦诚服地拜他为师。

养叔很认真地将自己的心得传授给楚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楚王觉得能上手了,便打算做些实战练习。他来到郊区,让手下人将事先准备好的鸭子放了出来。正当他准备放箭时,一只野山羊蹦了出来,楚王便拿箭对准了它,心想:真是天赐的猎物啊。可是后来又出现了罕见的梅花鹿,楚王又改变了注意,对准了梅花鹿。接下来总是有不同的干扰,楚王将箭对了又对,可是那支箭还在手上,始终没射出去。

楚王最后放弃了那些珍贵的东西,重新拉开弓要专心射鸭子的时候,眼前却是空空一片,连鸭毛都没有。

楚王很生气地扔下箭离开了。

一个成功的人和一个成功的公司,必须先确定适宜的目标,接着就心无旁骛,不断地向那个目标努力,直到圆满实现它。

游戏开始了

大家都听说过希拉斯·菲尔德先生吧。他在退休的时候已经攒了一大笔钱,有了这笔钱,他可以安然地度过他的晚年。然而他却突发奇想,想在大西洋的海底铺设一条连接欧洲和美国的电缆。随后,他就开始全身心地推动这项事业。

整个工程十分浩大,菲尔德使尽浑身解数,总算从英国政府那里得到了资助。然而,他的方案在议会上遭到了强烈反对,在上院仅以一票的优势获得多数通过。随后,菲尔德的铺设工作开始了。电缆一头搁在停泊于塞巴斯托波尔港的英国旗舰“阿伽门农”号上。另一头放在美国海军新造的豪华护卫舰“尼亚加拉”号上。

就在电缆铺设到5英里的时候,突然被卷到了机器里面,被弄断了。

他并不灰心,重新开始了第二次试验。在铺设到200英里长的时候,电流突然中断了,船上的人们在甲板上焦急地踱来踱去。

就在菲尔德先生即将命令割断电缆,放弃这次实验时,电流突然又神奇地出现,一如它神奇地消失一样。夜间,船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缓缓航行,电缆的铺设也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进行。可后来电流还是中断了。

参与此事的很多人都泄了气,公众舆论也对此流露出怀疑的态度,投资者也对这一项目没有了信心,不愿再投资。菲尔德却继续为此日夜操劳,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决不甘心失败。

于是,第三次尝试开始了,这次总算一切顺利。几条消息也通过这条漫长的海底电缆发送了出去,一切似乎就要大功告成了,但突然电流又中断了。

所有这一切困难都没有吓倒菲尔德,他又组建了一个新的公司,继续从事这项工作,而且制造出了一种性能远优于普通电缆的新型电缆。不久以后,原先那条落入海底的电缆被打捞上来了,重新接上,一直连到纽芬兰。

现在,这两条电缆线路仍然在使用,而且再用几十年也不成问题。

故事中的希拉斯·菲尔德先生是个有魄力、有坚强意志的人,这项巨大的工程在他手里大败两次,小败难计,但最终他还是将它完成了。

坚持正确的

叮铃铃的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坐在教室里安静地等着教授的到来。这是个有名的大学,里面都是从各个地方涌来的佼佼者。教授走到讲台上,直接拿起粉笔写道:1+1=?接着问大家:“我们的上课时间是45分钟,现在我给你们30分钟的时间,你们可以相互讨论,30分钟后给我答案。”

教室里一下子炸了锅,热烈地讨论起来。30分钟后,教授说:“谁能起来给我个答案,你们也都讨论了,想清楚了吗?”这个时候,学生们都在下面低着头,默不作声。

教授耐心地问过几遍以后,还是无人答应。这时,他在同学们的注视下在黑板上写下阿拉伯数字2。

他说:“这是很小的时候我们都遇到过的问题,原来都能很爽快地答出来,哪怕是错了也没关系。现在我们经历的太多,考虑的太多。反而不敢轻易开口了。”

多年以后,学生们都毕业参加了工作。聊起学校的时候,他们都还记得那位教授,还有那节意义非凡的课。

若不能坚持正确,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放弃正确,另一个是无视正确。放弃正确,有两种原因:一是杂念作怪,二是自我否认。否定自我,动摇正确,管理上就会成为和事佬。

逆势突破

风平浪静的海面上,一艘轮船慢慢地向前开动着。在一座岛屿的附近,船身忽然震动了一下。船员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是触礁了,于是便纷纷跳下海去。

有9个人来到了同一个岛屿上,他们跳海的时候太仓促了,什么都没有带。虽然没有死,但在这什么都没有的荒岛上面也只有等死。他们盼望着有船只经过,能够将他们带走。可是一天天过去了,他们开始绝望了,8个人陆续都死了。

剩下的这个人也渴得支撑不了多久,于是他心想:“反正都是一死,那就让我喝饱咸海水再死吧。”

他便趴在海边,“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海水,在沙滩上静静地等死。结果,竟然慢慢睡着了。

一觉醒来,他觉得很奇怪,原来自己还活得好好的。回想起来觉得海水很甘甜,于是来到海边轻轻尝了一小口,海水真的是甜的。他以为是自己的味觉出了问题。实际上,在他抱着喝饱海水等死的想法真的去喝海水的时候,其实喝的不是咸的海水,而是救命的泉水。

他回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有关部门报告这件事情。

在他的带领下,经过研究证明:这片海域由于周围泉水涌动,所以距离沙滩附近的海水都是泉水。

后来这个小岛得到政府的开发,成为现在人们的避暑胜地。

谁都知道“海水是咸的”,“根本不能饮用”,这是基本的“常识”,因此,8名船员被渴死了。是“环境”害死了他们,还是“经验”害死了他们?敢于突破“经验”,才有生存和成功的希望。

名医治病

扁鹊家有三兄弟,都从医为生。

魏文王为此感到好奇,便问扁鹊说:“扁鹊,你们家既然都从医,那相比之下,你们谁更厉害呢?”扁鹊答道:“我们医术都差不多。”魏文王更奇怪了:“既然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你两个哥哥的名气不如你呢?”

扁鹊谦虚地回答道:“首先是我的长兄,他经常在人们还没有察觉出患病的时候将病人治愈,人们自然不崇拜他。”魏文王说:“哦?那接下来呢?”扁鹊回答道:“我的二兄,经常在病人刚有病的时候将其治愈。人们并不了解他的医术,所以很肤浅地认识他。他在乡里还算有些名气。”

“至于我,”扁鹊说道:“我能治愈重病。当人们看到我治病用的大件东西的时候,便认为我医术高明。所以我的名气最大。”

魏文王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心想:真的是这样吗?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损失时才寻求弥补。

手表与草帽

汉斯·威尔斯多夫自己拥有一家手表制造公司。最近他的公司生意很不顺利,手表这种生意很不好做。当他听说乡下有位很有名的手表匠师父时,便决定去请他回来为自己做手表。

两天以后他到乡下找到表匠菲尔德,告诉他:“菲尔德先生,我想请您到我的公司来工作,给你更好的环境,实现你的事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