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故乡的路
24546600000042

第42章 船娘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我想去扬州的最好时令应是“烟花三月”,可曹主任带我们去扬州是骄阳似火的盛夏。

骄阳下的扬州也有一番韵味,公事之余我们去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瘦西湖。瘦西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据说从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即已形成。游瘦西湖有两种途径,一是步行穿越景区的各楼台亭榭;二是租乘游览车船代步。我们选择了摇橹船。船很简陋,淡蓝色的彩条布做成弧形的顶,稀疏的栏杆支着,两边摆着用桐油漆出的座椅,正好可以安顿下我们一行。摇橹的是一位年轻的船娘,据她讲自己今年才十九岁,穿着蓝底小白花的对襟衬衫,蓝色的下衣,脚穿一双绣花鞋。都说扬州出美女,可这位船娘并不漂亮,面部黝黑,手脚粗壮,与“亭亭玉立”、“窈窕淑女”、“如花似玉”等一些写美女所用之词不搭界。好在一双眼睛水灵,腼腆、爱笑。这摇橹船与浙江的乌蓬船类似,与我们老家双浆摇船不一样,它是在船梢固定一个支点,摇动橹杆,让橹叶在水里翻动来推动小船前进的。

“简介”中说瘦西湖是“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我看言不符实。“窈窕曲折”是贴切的,瘦西湖就是宽宽窄窄的一条呈“之”字形的港渠。要说“一湖碧水”,确实不敢恭维,瘦西湖的水是混浊的,并不清亮。

我们的摇橹船缓慢地行进在瘦西湖上,船娘摇橹的姿势很优美,有张有弛,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很协调。同行的年轻人觉得摇橹很好玩,就主动接替船娘来摇橹,可一摇,橹就脱离支点,船娘说:“这可是项技术活。”于是大家给船娘出主意,要船娘自己开条船,每天自己赚钱。船娘说:“现在是市场经济,我是打工的,钱不好赚呀!再说这湖上的经营权是老板买断了的,怎么可能让别人自己开条船呢?”船娘说着用手巾擦了擦汗,显现出一份淡淡的无奈。

船过丁溪桥,就听见浣香榭那边传出清亮婉转的歌声,让我们向往。于是我们便要求船娘唱歌,船娘虽说腼腆,但未推却,便清清嗓子,用扬州口音唱起江南小调,曲调确实好听,想不到在我们的游程里还能领略到这样的情歌。只不过“伊呀隆咚”的唱了半天,就是一句也听不懂。经船娘解说:这首歌名叫《杨柳青青》,是江南民歌,歌词大意是一个小伙子向一位姑娘求爱,要求姑娘嫁给他,并许下诺言。听完歌,我觉得怅怅的,民歌大都为情歌:情歌是男女抒发恋爱之情的一种美好情感的表达形式。此时此景唱这首歌我却理解为卖唱,确实有点商业化了,因为我们的摇橹船收费比其他游览工具都高,很大成分就因为有了船娘的歌。这歌声在瘦西湖上挣扎着、流淌着!我们该不该赏玩地听她的歌?我觉得有点混乱,船娘的歌是有商业化的成分,那些走穴的、歌唱家演唱会什么的,都不是为了钱而歌么?尽管也能给人带来一份短暂的欢娱,但我总有一种哀矜勿喜之心。

在我思绪还很零乱的时候,船娘说:“船左边便是‘长堤春柳’,是瘦西湖的一景。”我放眼望去:柳树依河而栽,间有桃树。单株而看并无美感,但一字排开千米有余,轻盈拂水,摇曳不定,如美人长发,确有诗情和画意。若是在桃花盛开的时节,更一定是美不胜收,你想在美人的发际间再嵌桃红,那不是锦上添花么?

游完长堤春柳,便到大虹桥。大虹桥是长堤春柳通向西园曲水的大桥,原本是木桥,因桥上的红色栏杆而称红桥。清诗人王渔洋有“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诗句,形容当时红桥的情景。乾隆年间,将木桥改为石拱桥,像一道彩虹从湖东岸飞跨西岸,遂称大虹桥。平凡的景物一旦有了典故或是名人游赏,就会身价疯涨。

过了大虹桥就是小金山,原名长春岭,是瘦西湖湖心上的小岛。那有一组依山临水的园林建筑群,朝东临湖的花厅一幅对联道出了小金山的景致:“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前人写诗,后人用来喻景,文人墨客笔下生花牵扯来了多少游客!

钓鱼台在小金山之西,有短堤直伸入湖中,三面环水。台前湖面广阔,与对岸莲性寺白塔、五亭桥成鼎足之状。船娘将“凡鱼岂敢戏君主,自古帝王只钓龙”的典故,生搬硬套地用在这里,这则典故在什么书上我见过,记不起来了,但绝不是在瘦西湖上,也不是发生在乾隆皇帝身上。不知道的人听后,对船娘的自圆其说也能理解。可见世间事,特别是年代久远的有多少是杜撰和捏造的啊。曹主任提议大家照像,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地照像。我没照,因为我不怎么喜欢照像,有人说模样俊俏的人多爱照像,这话有道理。我站在钓鱼台的背面看景:这里是瘦西湖的中心地带,是风景最集中的地方,确实值得一游。但不是宣传画上所画;蓝天、白云、绿树、碧水、映衬亭台楼榭,美不胜收。实地观瞻有一定反差,就如照相多有失真一样,让人感觉“不过如此”,总觉得缺点什么,或是破坏了点什么。

我们的船再起锚就穿过了五亭桥,船娘介绍这五亭桥因桥上有五个亭子而得名,有十五孔,是扬州的盐商为乾隆游瘦西湖而建,因为维修,我们未上桥。太阳明晃晃地照着,并不强烈,发出白白的光,把我们微薄的残影印在瘦西湖上。水面是橹叶翻动的涟漪,一漾一漾的,带给我们一些淡淡的倦意。此时,船娘却又主动为我们唱歌,唱的还是江南小调,同样是情歌,我没有过多注意船娘的解说大意,倒是曹主任要求船娘唱自己的情歌,找自己的情人,说得船娘怕羞地莞尔一笑,红晕飞上脸面。前面已是望春楼、熙春台和二十四桥了,已有十来只摇橹船歇停着。熙春台也在维修,江南的园林建筑大体类似,就如江南情歌,曲调大体相同。我们是从“之”尾出发,行到此处已是第二个转折了,再前行就是大明寺瘦西湖的终点了。归途的感念冉冉地爬来,我们的意愿已有了满足,我们的心田也有了慰藉,没人提出继续前行了。

这次瘦西湖泛舟,来时我觉得要来,去时我觉得该去。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记忆,只是过程,记得我曾在瘦西湖上泛过舟,那船上还有一位年轻的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