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故乡的路
24546600000040

第40章 买鞋

过五一的第二天就是“立夏”。气温就变得热烘烘的。正好是休假,于是我在家翻箱倒柜找出夏装和凉鞋,准备换季。衣服还好,只是凉鞋太破旧了。鞋面那人造革的皮有些地方已经脱落,显得五花六花的,色质也兑变。鞋底的后外掌磨损得只有后内掌厚度的三分之二了。我还用湿抹布拭擦,准备它“老有所用”。

“爸,你这破凉鞋早该进博物馆了,还抹什么呢?趁早去买双新的吧。”女儿见我抹鞋走近我的身边说。

我寻思着:是该买双新鞋了。但在家除买香烟外,我是不买其他任何东西的。

老伴说:“鞋是你穿的,色调、样式、大小只有你自己去买最好,免得买回来不合意又去退。”

我有点犯难。

女儿却对老伴说:“妈,我们陪爸去逛回商场。”说着连推带拉要我上街逛商场。

女儿作向导,我们来到市中心一家较大的专业鞋店。鞋店大厅的玻璃货架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鞋,令人眼花缭乱。顾客也多。鞋可以自选。我拿起一只我比较喜欢的样品鞋看。黑色,产地温州,皮质也比较鲜亮。马上有服务员走过来:“先生,这鞋质地好,想买双吗?穿着试试。”

我举着鞋问服务员:“这种鞋有42码的吗?”

“不好意思,最后一双刚被人买走了,但270公分的有。”服务员略带歉意地说。

“270公分是什么概念?”

“是44码的。”

我纳闷,44码不是很清楚么,为何又要改为270公分呢?这世界就是这样改来改去,好像把你改得越糊涂就越是新潮。比如一盒治感冒的药,改换包装,改成外国名字,价格就会成倍地涨。

我见鞋底标着“255”字样问:“这是多大的?”

服务员接过一看:“这是41码的。”

“大的又大了,小的又小了。”我无奈地说。

“这种样式,260公分的,有棕色的。”服务员用疑问的眼神望着我。

“我就喜欢黑色。”

“棕色绝对比黑色好,只有老古董才喜欢黑色。”服务员脱口而出。

我望着那小姑娘,眉清目秀的,大约二十来岁的样子,凭我的感觉她应该有一些灵性。她不轻意之中就点出我是个“老古董”,至少是把我划入了圈内。其实她一语道破天机,我确实有些“古董”,换句话说就是接受新事物慢,或者老是坚守着自己的一些不入时的爱好。就说穿吧:面料我说不清,色调钟情于黑和白,也许有个黑白分明之意吧。不论多么热,上衣必定长衫,下衣长裤。哪怕汗流浃背也决不会脱去长衫,若不这样就好像有辱斯文。再说“古董”有什么不好?她那黑色的凉鞋有的不是卖光了吗?可见这“古董”的群体为数还不少呢!

这小姑娘是一句大实话,既非损我也非骂我。就是听了不舒服,有一种被人看透的感觉。人一旦被人看透了,那就没意思了,你在那里蹦呀、跳呀,别人一眼就看穿了你,你还有味道吗?曹操为一世枭雄,曾被杨修看透,正因为被看透就助长了他要杀杨修的决心。可见曹操对被人看透,道破心机也是不舒服的。人就是这么怪,都叫人讲真话,说实话,有时候真话实话就是让人不舒服。

我什么都没说,拉着老伴和女儿逛第二家鞋店去了。

第二家商场一样也有一大片鞋柜。我慢悠悠地转着。

“先生要买鞋吗?”服务员也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

我说:“看看。”

她见我盯着黑色的凉鞋看,连忙拿出我所看的那双:“这鞋好,是真皮的,牌子是‘花花公子’的,‘花花公子’在鞋业中是上品。”她不失时机地作广告。

“有42码的吗?”我举着鞋问。

“对不起,但棕色有。棕色的优点多于黑色。凉鞋都是夏天穿,黑色吸热,而棕色散热,穿棕色凉鞋比穿黑色凉快多了。”小姑娘伶牙俐齿的,说起业务来一套一套的。

她不失时机地拿出棕色凉鞋,“我们柜所有商品都有三证(产品合格证、商品信誉卡、商品票据),三个月内有质量问题包换或退货,价格八折优惠。”

我接过棕色凉鞋看,感觉样式还可以。“先生,鞋拿在手上是看不出它的品位的,必须穿在脚上,你试试看。”

有碍她的热情,我准备试穿,脚掌刚进入鞋口,她适时地送来鞋拔。送鞋拔这小小的细节表明这小姑娘精明,服务到位。

我穿上一只鞋,左看右看,感觉还可以。“鞋必须穿一双,走几步,那才可看出您穿这鞋的风度。”

我将一双鞋穿上脚,在她的指挥下来回走了几步:“先生穿上这鞋,不晓得几洋气。”小姑娘说着竟鼓起掌来,引来周边不少顾客的目光。她年纪轻轻就有商人的狡黠。我有自知之明,土里叭叽的,穿什么名牌都会冒着“土气”,可她偏说我“洋气”。明知她在恭维我,但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我平生第一次买了双棕色凉鞋。可见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听恭维话的。恭维话有时候还可以让人改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