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聪明孩子的8堂口才课
24525800000007

第7章 好口才的先决条件(1)

想让孩子拥有好口才,那不只是对语言训练这么简单。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的气质、热情的态度、雄厚的知识积累,这些都是好口才的先决条件。只有孩子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再经过父母和老师的不断教导、自己的努力练习,才能找到练成好口才的诀窍。

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蜜罐里泡大、从小娇生惯养,这些,都是目前许多独生子女的生活状态。正是由于集父母的三千宠爱于一身,所以由此养成了任性的坏毛病,并造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十分严重。

所以,不少父母在交流时,都会说自己的孩子脾气大。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或听到一些任性的孩子在大发脾气,说话的时候不懂得顾及他人的感受,这种人格上的偏差是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大障碍。

菲菲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但是出生后却一直都“病怏怏”。父母为了让她高兴,就对她疼爱有加,无论菲菲提出什么要求父母都会尽量满足,这样一来使菲菲变得特别任性,稍有不如意就会大发脾气。

就是由于父母的宠爱,菲菲说话从来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而且不管什么场合,也不管对方是什么人,说出来的话常常让人尴尬不堪,而菲菲自己却浑然不觉。有的时候,她还会因此沾沾自喜,以为自己那么厉害,连大人也怕自己。

不仅是父母对她这样感到纠结,就连同学们对她也有很多意见。在班里,由于她的任性,使很多同学不愿意与她交往。一天,菲菲不知道什么原因与同桌争吵起来,最后,菲菲居然拿起同桌的书包扔到地下,大吼一声:“我再也不要和你同桌了,我讨厌你。”

后来菲菲找到老师,哭着闹着让老师给她换座位,虽然老师同意给菲菲调换座位,但从此以后,没有人敢招惹这个任性的女孩,更没有人愿意和她一块玩。

菲菲为什么这样做?任性的个性,这是导致其人际关系差、不会说话、说话不得要领的重要原因。

目前社会,很多孩子都有这种任性的毛病。可以说,这种不良的个性对孩子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它往往会使沟通出现障碍,不仅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更影响孩子未来的就业、恋爱等许多问题。

所以,帮孩子改掉任性的坏毛病,这是父母在口才训练中必须要做的事情。

菲菲的任性,主要表现在自私等方面,而有些孩子的任性则与菲菲不同,他们的任性往往体现在与人交谈时喜欢随便插话或者无理取闹。这些孩子大多都是“人来疯”,只要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就会抓住客人不放,要求客人讲这讲那,或者在客人与父母交谈的时候,随便插嘴。表面上看,这是训练孩子口才的机会,但其实,这不仅不是训练口才,反而让他养成了自我意识膨胀的坏习惯。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恰当地说话,才能对口才有促进的效果。

对于“无理取闹”的孩子,父母也要对其进行指导。父母可以在客人没有来之前,提醒孩子要有礼貌,不要妨碍大人和客人之间的谈话,尤其不要随便插嘴。当然,父母可以允许孩子在旁边听,也可以允许孩子发表见解,但是,这些行为都要在认真听完大人的一段谈话后进行。

一般来说,纠正孩子的任性,父母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家长对待孩子的任性要“冷处理”。

孩子的任性,不仅无助于口才训练,更多的时候,还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所以,家长首先要态度坚定、旗帜鲜明,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清了道理,孩子仍采取哭闹的方式对抗,那么父母绝不能因此心软,不能因孩子的哭闹而改变态度,必须让孩子明白家长是不可动摇的,他的一切哭闹、撒野都将徒劳无功,以后他就不会耍性子了。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哭闹,情不自禁地就会心软,偶尔放弃原则,那么所有的一切就都会前功尽弃。所以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冷处理”,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大人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

等到孩子的情绪彻底平静后,父母可以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这种习惯长久保持后,孩子才会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然后在语言上就会有直接的体现,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2给孩子创造集体生活的机会。

无论哪种任性都是孩子的自我中心的产物。所以,想要纠正孩子的任性,让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明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是破除自我中心的最好途径。因为,集体活动有其规则,遵从集体规则是参与集体活动的前提。而孩子的天性就是不喜欢孤独,所以,要让孩子到伙伴中去,到集体中去。当孩子在集体生活中体验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时,他就会慢慢地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如果在集体活动中,孩子暴露出不良的说话习惯,那么他在和小朋友交往时,往往会出现沟通障碍,同时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这个时候,父母就一定要对孩子进行指导。父母要教育孩子,主动改变生活中一些不良的说话习惯,比如任性、胡闹等。当孩子摒弃了这些坏毛病的同时,也会赢得更多的朋友和更优秀的口才能力。

3适当地来点惩罚。

孩子为什么任性?关键就是由于父母的娇惯。所以,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比如,当孩子任性不吃早饭,胡搅蛮缠地对抗家人时,父母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因为早晨不吃饭的缘故,孩子尝到了饿的滋味就会按时吃饭了。并且,孩子还会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从而学会如何向别人道歉。

4家长要保持意见一致,行动统一。

父母或者家人的娇惯,造成了孩子的任性,尤其是对于三代同堂的家庭,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围着孩子转,孩子的要求一般不会被拒绝,即使被父母拒绝,他们也会到祖辈那里撒娇、哭闹,因而能轻而易举地得到想要的东西。

父母、爷爷奶奶的这些行为,无疑是助长孩子任性的催化剂,孩子一旦形成了任性的毛病,就会在孩子与他人的交往中显现出来,影响孩子与别人的交往,一旦别人拒绝与任性的孩子交往时,会让孩子退出交往圈,这样一来,孩子就减少了说话的机会,口头表达能力就会被抑制。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保持一致,不给孩子留有任性的余地,特别要提醒爷爷奶奶,不要在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袒护孩子。同时,如果父母的意见出现了不一致,一定要避开孩子商讨;否则,所有以前的努力都是功亏一篑。

让孩子学会宽容

孩子的宽容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它主要表现在对别人过错的原谅,这是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孩子所必需的心态和习惯。而在口才学中,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要勉强,不能因为别人的想法和自己不一致,便口出狂言或侮辱对方。

宽容对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情感的健康发展,以及对于孩子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富有宽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受人拥护,而缺乏宽容心的孩子往往性情怪诞,易走极端,不易为人亲近,并且表达能力差,经常在语言上出现严重偏差,人际关系也不好。

小奇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性格和口才,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宽容心。有一次考试,卷子发下来,小奇发现老师在算分数时将一道题的分数漏掉了,因此少得了2分,本来可以排第三名,现在成了第五名。他很生气,并对爸爸诉说对老师粗心大意的不满。

当爸爸听完小奇的牢骚后说:“老师有那么多试卷要批改,丢了2分有什么关系。你不是已经把那道题做对了吗?实际上你已经得到了那2分。老师有没有算进去,这并不影响你对知识的掌握。至于名次这并不重要,所以不必计较。以后有的是机会,你下次考好了,不仅可以得第三、第四名,还可以得第一名呢,你说是不是这样呀?”小奇听了爸爸的教导,便心平气和地去做作业了,下一次考试他果真拿了个满分,得了第一名。

同样,小奇的妈妈也是一位宽宏大量的母亲,在教育小奇的时候常常告诉他对人要心胸广阔,不要斤斤计较。有一次,一位同学不小心弄坏了小奇的铅笔盒,小奇很生气,当着众人的面,把那个同学骂了一顿。同学听着小奇的批评,当时就吓哭了,从此不敢和他说话。

后来妈妈知道了这件事,就把小奇叫过来,说:“这样的事难免发生,你不是也曾把隔壁小玲的泥娃娃摔掉了一只耳朵吗?那都不是有意的。同学弄坏了你的铅笔盒,不要计较,自己动手修理一下,不是照样可以用吗?”经过妈妈的教育,小奇转怒为喜,懂得了宽容的道理,并与那位同学和好如初。

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会有很多的伙伴,每天在一起学习、生活、做游戏,当然,他们也会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比如和小伙伴一起相处时,常会为一些小事争得面红耳赤,好朋友之间因为闹了别扭而互不理睬;还有的小孩子把不顺心的事情闷在心里不肯说出来,变得孤独而怪僻;也有的孩子因为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反而和同学大打出手,险些酿成悲剧等。其实这些都是因为孩子没有学会宽容谦让的缘故。因此,让孩子学会宽容他人,是人际交往中的必修课,这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精神。当孩子拥有了这些后,良好的口才才会逐渐在孩子的身上出现。

所以说,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教孩子学会宽容。一般来说,父母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孩子进行宽容精神的教育。

1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的宽容之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父母。孩子最初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的。

有的父母本身就爱斤斤计较,不能吃一点亏,说话做事强势霸道,这多少都会给孩子造成消极影响,以至于心胸狭窄,说话也显得非常刻薄。相反,如果父母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孩子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宽容、善良,乐于与人相处,即使遇到什么事情,口气也不是那么强硬。这样,别人就愿意与他交流,他的口才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2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孩子不会宽容,说话比较自我,主要是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习惯于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要消除这种现象,办法就是“心理换位”。父母应教育孩子在生活中要学会从别人的立场想问题,体谅别人的感受。

如果孩子能够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就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角度考虑,就会理解老人的那份关爱和唠叨;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就会理解老师的艰辛;站在同学的角度思考,就会觉得大多数同学是可爱、可亲、可交的。所以,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让孩子明白,由于身份的不同,每个人说话就会有自己的特点,那么,孩子就不会表现出过分自我,语言上自然会有缓和。

3教孩子说话要言之有道。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由于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于是便强词夺理、胡搅蛮缠,并且从他们的谈话中又听不出丝毫的道理。所以说,看一个人有没有口才,不光是看他嘴皮子是不是利索,还要看他是不是会说话,是不是把话说得有道理。

父母在训练孩子的口才时,要注意孩子说话的内容丰富不丰富,有没有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言谈中有没有刺伤别人的字眼,这都是父母要引导孩子注意的地方。

4教孩子容忍他人的缺点。

曾经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位老师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在白板上点一个黑点,让学生看看是什么。

学生都回答:“看到了黑点。”

老师故意惊讶地说:“再仔细看看,难道只有一个黑点吗?”

学生还是摇摇头,说:“没有看到其他的。”

这位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只看到一个黑点,这么大的白板难道没有看见?这就好像看一个人,黑点代表他身上的缺点,白板却代表他的优点,不要只看到一个人身上的缺点,却忽略了他身上拥有的许多优点。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优点,只要换一个角度,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有些心胸狭窄的孩子总是看不到别人优点,以为自己是最好的。同时,当他们看到比自己强的孩子倒霉时,还会幸灾乐祸、挖苦讽刺,这些不仅对人际关系没有好处,久而久之,也没有人再愿意与他说话了,好口才自然不可能拥有。

所以,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一个人要训练出好的口才,就要和别人友好相处,就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容忍他人的缺点,不要总想着去指责或改变对方,这样才能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消除人为的紧张情绪。

孩子迟早是要走出家门、走入社会的,所以,面对广阔的人际关系空间,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接受比自己强的人,学会与人交流的礼仪和技巧,学会忍让和宽容。只有这样做,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自己所说的话也才会有分量。

归根结底,父母想让孩子有一个好口才,就必须让他学会宽容。虽然在如今的社会,许多孩子存在狭隘的心理,这给他们的口才训练带来了许多弊端:不懂得尊重别人,不知道如何与别人合作,不善于和别人交往……但是父母不要因为困难,就任由孩子如此下去。要明白,这些不良的习惯只能让孩子变得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进而失去许多与别人交流的快乐、与别人一起分享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克服嫉妒心理

嫉妒心,这在目前很多独生子女的身上表现得非常严重,它像是一根伤人又害己的“刺”。如果孩子具有严重的嫉妒心,那么就容不得别人“冒尖”,也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自然,孩子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心态就会失衡,因此在与别人交流此事时,说话就会带有情绪,言语难免极端,口才当然不会得到提高。

但是,许多父母把孩子的这种心理当做是好胜心理。其实不然,嫉妒心不是单纯的好胜心。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恼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嫉妒心表现在口才上,孩子往往就会在背后对别人讽刺攻击,言辞犀利。然而,不管他们攻击别人的言辞有多么激烈,都不能算是孩子拥有好口才,只能让孩子招来别人的忌恨和不满。

诺诺这孩子小小年纪,嫉妒心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