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钰虽然是个很聪明的女孩,但是她只要在众人面前说话就会害羞,上课发言也是怯怯懦懦生怕自己说错了被同学笑话。那天,轮到她来当校园广播员,她走向广播室,心“咚咚”地跳个不停,紧张得不得了。广播站的辅导老师看出徐钰的心思,对她说:“怎么样,是不是很紧张?”徐钰说:“嗯,很紧张,我生怕自己会出错。”辅导老师笑着说:“没有什么好紧张的,等下把门关上,这个屋子就只有你一个人,别人只能听到你的声音,但看不到你的人,所以你就大胆地把故事读出来。”
听了辅导老师的话,徐钰努力让自己放松,鼓足了勇气,打开麦克风向全校师生作了自我介绍:“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五年级一班的徐钰,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徐钰念的是她准备了两个星期的小故事,开始她念得十分流利,也很有感情。可就在这时,她却不小心读错了一段话,她沉住气,灵机一动,把读错的那句话改变了一个说法,将错误掩饰了过去,然后将后面的故事一字不差地读完,并且发挥得更加出色。
当她回到班里的时候,所有同学都对徐钰竖起了大拇指,夸她把故事讲得很精彩,并且对她的勇敢表示佩服。这一次锻炼,使徐钰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并且让她喜欢上了广播。
当徐钰在广播中出现错误时,能够很巧妙地将错误掩饰掉,这就是所谓的应变能力。有些孩子则与徐钰相反,在广播中出现错误的时候就显得十分紧张,不知所措。父母要经常训练孩子的应变能力,让他们调动自己的脑筋想办法去消除错误的影响,待他们学会应变时,嘴巴就会越来越“机灵”,当然,说话的时候也就会放松起来。
为了让孩子做好一个小播音员,父母在家里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活动进行简单的训练。
1叙事性口才训练。
对于小播音员来说,语言类型最多的当属叙事性语言,因此,父母要着重针对此开始训练。
对于叙事口才的训练,可从朗读开始。平时有意识地选些简短故事让孩子朗读。朗读虽不能代替叙事,但朗读的准确音调、适度音量对叙述是很有帮助的。文学作品的朗诵,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有助于饱含情感的口才培养。坚持复述文章一段时间后,或对文章故事加以口头续编或改编,或自己口头再创造新编故事,或提供资料再进行创造性的口头叙述,只要情节合理,任凭增枝加叶,浮想联翩,只要能把故事讲完整就好了。这样,当孩子真的成为小播音员时,就不会语气生硬、面对困难不知所措。
2议论性口才训练。
让孩子进行议论口才训练,主要就是为了提高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口语议论有了基本水平后,再鼓励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见解,指导他们从多角度去看问题,多角度发表个人见解。
因此,父母在家里,可以适当组织辩论赛,开展专项辩论,主题最好选择少儿自己十分关注的焦点,如“老师与学生是上下级关系,还是朋友关系”、“一堂好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等之类的。这样,孩子的兴致就会很高,愿意与家人讨论这些问题。
可以说,议论口才便是大人非常看重的“即兴”演讲。通过讨论性、辩论性、竞争性的议论,不仅提高了小主持人的议论口才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小主持人随机应变的口才素质。
每个孩子都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骑车,第一次游泳,而不少孩子表示,最让他们难忘的第一次是当小播音员。不管是成功的体验还是失败的感受,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如果他第一次不幸失败了,那么他会汲取失败的教训,既然失败了,再来一次又何妨;如果他成功了,成就感所带来的喜悦会进一步促使他发挥得更好,他将在接下来的播音中表现得更加出色。
所以,想要让孩子的口才得到充分的提高,就鼓励他去争当校园广播员吧。当然,除了校园广播员,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类似的岗位和学习单位,比如当地电台的少儿节目、小主持人培训班等。通过这些,也许孩子最终没能成为一个专业的播音员,但是,经过系统的学习,相信孩子的语言能力一定在同龄人中属于佼佼者!
在师生交往中表达心声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便是交往。师生交往,是教育过程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师按照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向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全面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过程。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不断积累科学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修正和提高自我认识,逐步使自己符合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势必有许多问题要与老师沟通,这样,就等于孩子获得了锻炼口才的机会。
所以,不少教育学者都有这样的观点:师生之间的关系与交往状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苏联着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许多学生平常不善言谈,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洋洋是个性格孤僻、成绩一般的女孩,她常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让外人去窥测她的内心世界。课间她喜欢一个人玩或坐在座位上透过窗户看外面的同学做游戏。她很少主动与老师交流,甚至害怕老师的目光,每当老师把目光投向她时,她都会迅速地低下头,手拽衣角,不知所措。
即使在课堂上,洋洋也依旧是这个样子。她很少举手,有时老师叫她回答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她站起来后也一声不吭,再三启发还是不见效,一副“呆若木鸡”的样子,弄不好她还会低声抽泣。课间老师找她谈心,她的回答也只是“是”或“不是”,“有”或“没有”。
有一次,全班同学一起看电视,同学们情绪高涨地跟着高枫唱《大中国》,老师也和同学们一起唱起来。这首歌孩子们都比较熟悉,且歌词振奋人心,有许多孩子激动得手舞足蹈且慢慢地围在了老师周围,拍起了手。只有洋洋一人坐在角落里,显得很不好意思,一只手不停地拽衣角,但始终没放松下来,也没唱一句。在老师、同学中间,她是那么不协调,不合群,这一度令家长和老师很是头疼。
现在的不少独生子女都像洋洋这样,总不敢大声说话。这些孩子怕老师,不会与老师相处,直接影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正常发展。所以,父母想让孩子有个好口才,首先就要解决孩子怕老师的问题。
1心理方面的原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洋洋属于抑郁质的人,内向、刻板、被动、孤僻、落落寡欢、多愁善感。如果孩子拥有这样的心理,那么他势必不爱说话,自然不愿主动与老师交谈。
所以说,在童年时期,父母就要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童年是孩子性格的构成期,孩子在学校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下,逐渐学会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待人接物,怎样与老师、同学相处,从而形成较完整的性格类型。但是由于个体的遗传因素不同,生活条件、教育条件不同,特别是个人的认识、兴趣、态度、动机、行为方式不同,都会使人的性格形成个别性和差异性。有的人善交往,有的人则内向,不善言谈。社会、学校、家庭的环境影响与教育因素,使一些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了孩子不爱说话、不敢和老师交流的现象出现。
2家庭方面的原因。
孩子不爱说话、惧怕老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教不佳。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的不是,一下子降低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从而使其看不起老师;也有的孩子依仗自己的父母做“官”,权力大,每天耳闻目睹要求请父母帮忙的人络绎不绝,自以为了不起,也就看不起老师;还有的孩子,家里有钱,以为什么都能靠钱得来,只拿小工资的老师在他们眼里就显得渺小了。
所以,对于父母,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评价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父母与孩子有血缘关系、经济关系、教育关系,孩子在家庭的时间很长,受家长的影响也很深。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算老几”,那么他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肯定会大受影响。孩子崇拜什么样的社会角色,模仿什么样的人物,就会学习这些角色、这些人物的品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都不尊重老师,那还怎样教育孩子尊重老师、主动与老师交流呢?
3学校方面的原因。
洋洋性格上的孤僻加上成绩的不尽人意,使她觉得自己干什么都不如别人,当她看见别的孩子和老师快活地交谈时,她的心中也有羡慕之感,但当老师来找她时,她很紧张,甚至有一种莫名的恐惧。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老师方面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
(1)从老师的态度方面来看。
“怕老师”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怕老师的训斥,有的怕老师的威严,有的怕老师的处罚……的确,有些老师对优生偏爱有加,而对后进生则另眼看待,担心他们不听话,故意摆出一副威严的样子,给孩子立下“规矩”。殊不知,一个“怕”字就是一座山,把师生远远地隔开,使心灵得不到沟通,情感得不到交流,关系相当紧张。
试想,一个在教师面前战战兢兢的孩子,怎么能学好这位老师的功课,又怎么能接受老师的教育或与老师成为好朋友无话不说呢?
(2)从老师自身素质来看。
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审视着教师,如有的教师知识更新很慢,教学中出现错误,甚至闹了笑话;有的教师不注意自身修养,情绪不稳定,精神沮丧,粗鲁尖刻,庸俗不堪;有的教师偏心,偏爱自己喜欢的孩子,在处理事情上不能平等对待;有的教师不注意仪表形象,穿着随便,懒散,不修边幅;也有的教师没有耐心和同情心,甚至体罚等,从而不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影响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降低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人格力量,进而出现了孩子不情愿与之交往的现象,产生交往危机。对于此,父母就要和老师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唤起孩子的积极性。
那么,究竟父母该如何做,让孩子能够在学校里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呢?这方面,就需要父母主动联系老师,请求老师配合,这样孩子的情况就会逐渐转好。
健健是一个言语很少的小班男孩,他父母马上就要出国,担心孩子不敢说话,于是,就请老师来帮忙。
不怪父母担心,因为,健健一直都少言寡语,在班里很安静,默默地玩自己的,不与小朋友说话。老师问一句他说一句,不问他就不说话。
在得到父母的嘱托后,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告诉健健:只要他主动开口与小朋友说话,说一句就在一张表上盖一个梅花印章,等积累到10个印章的时候,就奖给他一张贴纸。但是如果发现一个上午没有说一句话,就要划掉一个印章。同时,每天健健都要找老师来主动汇报情况,自己讲述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过程。
老师的这个做法很有效,健健与小朋友交谈有了很大进步,并且,在面对老师时,他也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于是老师就改用口头奖励的方式,这让健健感到更加快乐。两个月后,健健终于能自如交谈了,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
所以说,与老师交往,是孩子与大人之间的交往,也是社会性交往的开始。一般来讲,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孩子积极与他人交往、成为具有良好社会性的人有重大影响。因此,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与老师多交流,甚至请老师出马,一起“撬开”孩子曾经那张总是不说话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