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系列看似细微的创意和设计,导致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腾讯的OICQ是一款看上去源自ICQ、其实更属于中国用户的产品,它的思考出发点均非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而是客户的点滴体验!在后来的十多年里,这个即时通信工具先后迭代更新了一百多个版本。
在OICQ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智慧,几乎是优秀的中国互联网从业者们的共同特质:从互联网产业诞生的第一天起,中国人在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基本产品模式的发明上就不是美国同行的对手,他们从来就是一群大胆的“拿来主义者”。然而,在本土化的改造上,他们却进行了无数的应用性创新,这些微小的、细节性的、更为务实的创新让那些外国开发者望尘莫及,甚至难以找到规律。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创新属于经验和本能的范畴。
当张志东小组在闭门开发的同时,曾李青开始游说“老东家”深圳电信,他说服深圳电信出资60万元,并提供服务器以及带宽,以“联合立项”的方式参与OICQ的研发推广。就这样,OICQ找到了发布的平台。
OICQ的第一个版本——OICQ99 beta build 0210,正式发布的时间是1999年2月10日,距离腾讯创建日的三个月之后。张志东回忆,系统发布前的最后一个细节是,要找一种提示的声音,有人说用敲门的声音,有人说吹口哨,马化腾的提议是用寻呼机的嘀嘀声,他躲到办公室里,用自己的寻呼机录下了声音。
在所有创始人的印象中,这一天并没有进行任何的仪式。首批放号的数量是一万个,这个规模是吴宵光定的,发展出一万个用户,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他还规定对外放号从10200开始,“前200个号留给我们自己,当时想,腾讯如果能增加到200个人,那就非常厉害了。”马化腾给自己留了10001号。根据他们的规划,第一年希望发展一千个用户,第二年争取三到四千个,到第三年有一万个,然后再考虑接下去怎么办。张志东还算了一笔账,在一万个用户之内,每年的人员开支、带宽租金和服务器费用不会超过10万元,应该是“养得起”的。
OICQ的第一批用户来自PCICQ。
当时,飞华开发的PCICQ已经上线,并在华南地区有了上千个用户,广州电信的信息港天天在首页为这个产品做广告,但是它的性能不太稳定,下载速度慢,还经常掉线,因此当OICQ推出之后,很快就形成了“口碑效应”,用户纷纷转向使用OICQ。
在产品上线之后,张志东根据网民们的体验,不断发现和更改“漏洞”(BUG),在第一周就连续完成了三个迭代版本,平均每两天发布一个,这更大地激发了用户的使用热情,在后来的十多年里,腾讯在技术研发上坚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其传统即始兆于此。马化腾和张志东还时不时地跑到二楼的那间网吧,现场观察用户的使用状况。“那时,当嘀嘀声从哪个黑暗的角落传出的时候,我们的心尖都会跟着抖一下,那种体验从未有过,太美妙了。”马化腾说。
很显然,撬动“阿基米德杠杆”的那个支点是用户体验。
1999年4月,马化腾和陈一丹到北京出差,白天他们跑了六、七家寻呼台推介网络寻呼方案,筋疲力尽地回到一家小招待所,打开电脑,突然发现,OICQ的在线用户居然已经超过了500人。这让他们几乎同时跳了起来,两人手忙脚乱地翻出两只杯子,买了一瓶啤酒,在小房间里碰杯庆祝。
他们不会想到的是,这只“嘀嘀”乱叫的小东西很快就要吃掉他们全部的现金,并把他们推进一个极速狂飙的“超限空间”。